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和美国税率的比较 -- 兰州人

共:💬63 🌺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单位承担?

羊毛处在羊身上。

家园 你干吗不换家银行?

我新开户送了三本支票。后来用完了银行说要买,我说那么我取消账户再重开你是不是要送?结果他们说你别取消了,送你两本得了。

家园 楼主漏掉了政府对企业的税收

以及各种各样的费(虽说费转税喊了多年,但是很遗憾,还是很多);另外各种各样的罚款恐怕也是中国特色吧,各地交管局的楼房盖得最漂亮,钱从哪里来恐怕地球人都知道吧。

这样下来楼主的结论恐怕就有些偏颇了。

家园 我写了企业税

不知道您看完我的帖子了吗?

我的结论就是美国税率比中国高,请问这个有问题吗?

我最后写了,中国福利太差,乱收费太多,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不影响我的结论

我想说的是,虽然中国乱收费很多,美国也不少,请问您在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生活过吗?

谢谢!

家园 是啊

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里面福利最差,也是经济最有活力的,呵呵:)

不光买东西,卖东西也要叫税啊,卖车卖房子,我们这里都是6.25%

我觉得中国政府收入多是一方面(相比其他国家,电信石油的暴利被私人投资者所有,中国相当于这部分暴利的一部分被国家所有),另外福利差也算把,开支小,负担轻。

呵呵
家园 美国地方政府就是维持会
家园 哈哈,楼主的火气很大

不是和您抬杠啊...

你的文章想说明的是中国的税率和美国相比相差不大,可是实际上各种名目的政府收费就相当于国家税收,这个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对很少,不能不把它提出来吧?如果在隐含了数额很大的收费项目的基础上比较中美税率,那么得出的结论当然是片面的。

回过头来说企业税,即便是两国的税率像你分析的那样相差不多,可是不能忘记,中国企业还要面临各种摊派和变相的集资,这个虽说不是税但是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成本支出,很难不把它归到“税”里面去。况且这些摊派多多少少和政府行为有关。

最后一点,中国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养活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务员队伍,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税收的一个消耗,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大政府就不好,例如今年的雪灾,大政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反观美国,它是小政府,税收用于公务员工资部分相对较少,税收能够有更大百分比的用于纳税人,因此上即便是中美税率相同的基础上,使用到纳税人头上的钱中国还是要少。

当然你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但是在比较中美两国税务问题时单单靠数据是不够的,还是要靠两国人民的感觉,总体上我感觉(我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生活过,其中包括美国的德州)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够很明显得享受的税收带来的好处,更多的体现了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衷。

家园 如果您感觉我态度不好

这里给您道歉

因为我自己没有感觉到,可能比较迟钝,神经粗吧

因为我发帖只是在单纯比较税率,我也了解政府的乱收费问题,这个就是隐形税收,很多是肥了某个部门,国家和百姓受害,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讲明朝正税和摊派问题的,摊派是正税的数倍,但是国家财政没有得到好处

不过我想有几点:

1,费很难统计,像我这样网上找资料的,根本不可能找到可靠的资料,也就无从谈起了,

2,税是合法的,很多费是灰色的,甚至是不合法的,随着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很多不合理的收费会逐渐取消,毕竟天朝政府不是腐朽的明朝....那么实际的税率就和法定税率逐渐接近

3,美国的乱收费也不少,国内办个身份证好像是20,美国办个ID更多,好像工本费美国不至于是国内的10倍吧~比如现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经济困难,那么警察就开始乱罚款.....

不知道您提到的美国公务人员的工资比较少,不知道您有没有数据

我觉得中美对公务人员定义不同,我们可以把中美的中央和地方吃财政饭的人的工资加起来,算算占gdp的比例,中央和地方的公务员,官员,议员(人大代表?),公立学校教师,军队,警察...

或者美国不算地方政府,中国也只包括重要部委?我不太清楚这部分资料哪里可以查的到?

呵呵,我原贴说了,中国的福利太差,大家意见很大,不过我的原帖只是在比较税率,大家都知道中国福利比美国差,我也没有打算比较这个....

最后,我也在德州,所以我说的一些东西您应该更了解~~

家园 这个...

您比较狠

我的是开学生帐户,有DD,所以他们送了我5本,到现在一本都没有用完

家园 2003年

del

是啊
家园 美国经济有活力跟它福利差应该有关系。福利太好就养懒人了。

西欧国家不少就是靠吃祖上攒下的老本。

家园 瞎掰两句

偷一下懒没有查数据,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呵。

葡萄兄说的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提供了服务业26%的产值与24%的就业岗位与同比例的新增就业岗位,这个数据我不怀疑,可是就我观察,这些就业岗位大多为contract性质,就是说这些职位不是公务员,政府只是用税收来买service然后再用这些service服务于纳税人,相比较之下,政府的公务员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比例上来说还是比中国的低,相比较与中国,它还是一个小政府,它创造的产值多只能说明它收上来的钱多。

回到中国政府,举一个和大家都有点关系的例子,早在几年前国内就有打算要取消养路费而代之以燃油税(更加合理些),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原因多种多样,但我听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取消了养路费,那么数量众多的养路费征稽人员(注意,不是养路工人,他们大多为民工性质,非公务员)就会下岗,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等等。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纳税人上缴的税(费)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公务人员的开支,如果说某个群体大到如果利益受到损害能够引起社会动荡,那么这个群体的数量应该不是一个小数字。

家园 即使把政府收费包括进去,楼主的结论也是站得住脚的。

美国的政府收费也一点不少。如果你办过H1B签证就知道了。现在好像是5000刀,加急的话还要翻倍。这也该算是企业/个人的负担吧。

中国的企业有各种摊派和变相的集资?美国的企业还要跟政府打官司呢。微软跟美国司法部的官司旷日持久,一打好几年。打官司的钱也该算企业成本吧。美国政府经常还玩一些“惩罚性赔偿”,最高的上千亿,是不是也要算企业成本?

总之我认为,即使把政府收费包括进去,楼主的结论也是站得住脚的。至于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那就见仁见智了。反正我就不觉得美国在伊拉克花掉的5000亿算“用之于民”。要算也只能算“用之于害民”。

家园 老兄言重了,给您鞠个躬,呵呵。

没有什么态度好不好的,都是码字写文章嘛,我的标题也有的斗气的成分,这里也向您道个歉。

你的文章我又认真看了一遍,感觉上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数字比较结果,是一个认真的做学问的方法,可是我凭感觉认为单纯比较数字在这里有失偏颇,所以才有了我的第一个回复。

不过我认为对中美税率和税的使用进行比较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毕竟他让我们看到/想到了些原来不曾想到的东西,给了我们些启发。

最后送花一朵以示敬意!

家园 忍不住想唠叨几句

H1B的例子恐怕有点极端,这个在中国没有可比性,如果硬要比那么我可以比较牵强的扯上北京或者上海的暂住证,办过的兄弟恐怕对办这个的过程中对个人和企业的精力,财力的损耗记忆犹新吧。

企业打官司我认为不是一个普遍现象,俗话说“和气生财”,这个在美国恐怕也行得通。微软的例子是树大招风,毕竟全世界只有一个微软。如果还能举出更多的类似微软的例子,只能说美国的大公司多。

中国企业的变相摊派和集资,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某地连续下了几场大雪,道路上积雪很多,放在中国肯定有这样的政府号召“希望各单位动员人员清扫积雪”,那么各个单位就会无条件地动员自己的职工进行清扫,而这些清扫积雪的员工工资当然是单位照发的,政府的职能变相地由企事业来出钱出人实施了;这事儿放在美国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如果那个地方政府敢出这么个“号召”,肯定有人跳出来“道路是公共设施,我是纳税人,我交了税,你政府当然要负责清扫,凭什么要我去清扫?”咱们这里社会公德心暂时放到一边,他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政府拿他也没有办法,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