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凡人自诩为神的可笑——评《死亡笔记》 -- 天火
《死亡笔记》涉及到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我们是需要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月的行动,至少一开始杀的人确实是该杀的死刑犯,可以说是在维护实质正义。而L追捕Killer的理由,是要维护程序正义。
故事中,月和L都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月起初只杀死刑犯,但后来连轻罪犯、以及威胁到他的安全、甚至侮辱了他身为“神”的尊严的人都要杀;L口口声声维护(程序)正义,但他一露面就用死刑犯的性命作饵来引Killer出手,已经侵犯了他所要维护的正义。
但是,如果月和L都就坚守着自己的正义,两者孰对孰错?尤其是它们发生矛盾之后,应以何者为先?
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做到程序正义,如此才能达到实质正义。但我认为,实质正义是目的,程序正义只是手段。如果固执于手段,而影响了最终目的达成,只是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既然《死亡笔记》是以两个天才唱对手戏,理应拥有精彩、严密而无懈可击的推理作主打。我就来评点一下其中是否存在破绽和漏洞。
首先说夜神月。月犯了很多错误,而且是致命的错误。不然,他根本不需要和L苦苦对决,而可以象他幻想的那样,以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的姿态来使用死亡笔记。
1)月犯下的第一个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他每天都要杀人,形成了固定的模式。“Killer每天必会杀人”的规律到头来反倒困住了自己。故事中,推定某人究竟是不是Killer的最强证据,就是该人被彻底限制了行动,是不是还有人被Killer所杀。故事中,月屡屡为了满足这条规律的同时又不被L怀疑而绞尽脑汁。企图作为高高在上的神的月屡屡被逼到悬崖边上,岂不是作茧自缚?
月本来大可把杀人的时间、频率、对象随机化,使警方根本找不到丝毫规律可言,这也才是“神”所应具备的无迹可寻、无可揣摩的特性。可他偏偏要象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一样,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获取固定渠道的信息来杀人,努力地制定出日后连自己这个Killer都无法违背、还要被其牢牢限制的铁律,岂不可笑?
L对Killer的起始推测完全建立在月的这个致命错误之上:固定的杀人时间可以推断出Killer的空闲时间;死者们的公众获知度可以透露Killer的信息渠道;死者的国籍、地域可以推测Killer所在的地点……因此,L能推测出Killer是一名日本东京的学生完全可能。唯一的问题是这根本不算复杂的推理,哪怕普通民众都能做到,更不用说专业得多的警方人员。作者小畑健也未免太低估警方和大众的智商了。
更何况,基于掌握了Killer的信息渠道,警方还能通过把罪犯的公告信息差异化来抓住Killer。比如在A地区公布甲乙丙丁、B地区公布戊己庚辛的资料,只要看Killer的牺牲者是哪几位,马上能够缩小范围。只需这样反复几次,就能够把目标牢牢锁定在月的身上。如果这些简单的破案技巧在故事中运用的话,月根本不可能幸存那么久。
故事的高潮,月设计并实施了精密的失忆再恢复的战术,根本上扭转了恶劣的局势,最后连L和白死神一起杀掉而取胜。但如果他一开始不犯下大错,何至于要如此背水一战?不战而胜,才是兵法最高境界;战而胜之、苦战而胜之,无论如何精彩,已经落了下乘。
2)月的第二个致命错误,他不该和警方形成互动。月第一次从他老爸那边获得情报,马上就用Killer的能力展示他的“高明”超出警方的估计。殊不知这恰恰把警方的怀疑范围从偌大一个东京的数百千万人口,猛地缩小到极小的“警方内部泄密“的范围。由于力图表现,月居然让警方把自己笼罩在怀疑范围之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失败。无论之后他如何施展高超的智商,丝毫于大局无补。
《死亡笔记2》的结尾,月企图使用死亡笔记杀人时,被沦为无足轻重的配角警察一枪打中手部,导致了凄惨的下场。这足以说明,即使是“神”,一旦落入凡人的视线、陷入凡人的领域,也只能接受虎落平阳被犬欺的结局。
月的其他行动:看见电视上L的挑衅马上杀掉假L、通过死者来透露“死神只吃红苹果”之类的讯息等等,表面看起来Killer确实风光、无所不能,实际上不仅暴露了自己的信息来源,也是孩子气的表现。作为“神”,本就不应该受“凡人”的挑衅而动怒、获取“凡人”的讯息来杀人。月自己放弃神之超脱,也无非就是个拥有超自然杀人手段的凡人而已。
如果说月定下的杀人模式是给自己打造的棺材,他和警方形成了互动就是月给棺材打下的第一颗钉子。
3)月如何杀掉一批CIA人员,计划上的确精妙,实施上也滴水不漏,但这不过是战术层面的萤烛之光。在战略层面,月更让警方把视界进一步缩小,聚焦到CIA人员的寥寥数个跟踪对象之上。我看到这里,已经失去了对本作的更高期望。之后的故事,无论表面上敷衍得如何精彩,不过是月和警方玩弄些脑力小游戏而已,还不自知正一步步地踏进棺材。
实际上,按照这Killer的影响力、这案件的严重程度,一旦案情进展到“警方内部泄密”,这个调查组马上就会被撤换,所有相关人员都会被24小时严密监控,甚至会被彻底地限制一切行动。不可能出现故事中始终就那几个傻乎乎的警察面孔在辛苦地扮演月和L的配角。月作为重大嫌疑人之一,居然还让他老爸在Killer调查组继续干下去!难道故事中的人物就弱智到根本不知道回避制度吗?
不禁联想到,究竟怎样才是完美的杀人法?如果具体杀人手段没有破绽的话,也许就是无动机杀人吧。只有杀人者不被置于警方的怀疑范围之内,才是最安全的。以现代社会的破案能力,只要你被作为怀疑对象之一,无论在动机、能力、时间、地点等方面如何掩饰,要不露出丝毫破绽,难比登天。也因此,至少在一些侦探小说中,出现了交换杀人的模式,以实现无动机杀人。
4)月拥有死亡笔记这一超自然的能力,在和L的对决中占尽了优势,哪怕这笔记还有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限制(我宁愿把这些限制看作是作者为了保证自己创作的自由度和弥补漏洞而留下的后路)。哪怕月不愿意付出自己一半余生的代价去干掉L,他还是有相当多的方法可以达成目的。
比如,月可以用全世界名人要员的性命要挟L交出真名或退出,L绝对无解。既然月千方百计想通过诸如海砂等渠道探知L的姓名,如果想到这些办法怎么会不做?他又怎么会居然想不到?
在故事中,月却平白放弃自己最大的优势,单纯和L搞推理游戏,其实就是放弃进攻一味防守,岂不可笑,迟早会有破绽露出。
当然,如果不这么编的话,故事早结束了。纵然如此,作者还是无法把整件事说圆了。
其次说到L,和月旗鼓相当的对手。他在故事中更多表现出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1)L出场挑衅Killer出手,就用了一名死刑犯作牺牲品。L以破案需要为理由杀人,和月用死亡笔记杀人又有什么区别?难道借着正义的名义,就可以用肆意利用别人的生命?死刑犯虽然该死,但他有按照法律得到正当死亡处置的权利,而不是一个试验的小白鼠。L这么做,本质上和月自行处置死刑犯毫无二致。而且,L在临死之前,正企图和死刑犯交易,来验证他对死亡笔记的猜测。因此,就他同样利用人命来破案,甚至不惜作法律交易来看,L并没有资格指责Killer,因为他自己就不干净。L追捕Killer的目的就是维护程序正义,但他自己就违反了这一点,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他又有什么资格去追捕Killer?
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L是个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的人。
2)L的不择手段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更体现在他一对弥海砂有所怀疑,立即把她秘密监禁,并使用拘束衣等器具完全限制她的任何行动。这些行为不但不通过任何正当法律程序,而且粗暴地侵犯了人权。
但是,故事中存在着许多例子,足以说明L的所谓“不择手段”的不彻底。
L开始把视线聚焦到月身上之初,就很嚣张地在月的全家安装了数目可观的监视器材。但奇怪的是,既然L有那么多时间在月家里做手脚,怎么就没有做一番彻底的搜查?以他行事的不择手段,既然敢于24小时监控别人全家,怎么会在乎把房间翻个底朝天,遗漏任何发现疑点的机会?否则,月隐藏死亡笔记的抽屉早就被发现了——我很怀疑就凭那个幼稚的小机关,能够对经验丰富的刑警起作用。就算笔记真的烧了,也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点蛛丝马迹。
再者,既然24小时监视月的一家四口,L怎么会不同时监视月等人在屋外的一举一动?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哪有这么做事做一半的?这个可笑的漏洞,居然就让月买小电视蒙混过关的伎俩得逞。
因此,看到L还在煞有介事的跟月玩推理游戏,不但不觉得高明,反而觉得可笑。
3)L的第三个矛盾在于,L根本没有任何理由自始至终的怀疑月。
就说那次用N个监视器监视月好几天的行动吧,既然月已经完美的通过了L的监视,那月就应该被彻底排除怀疑对象之外。凭什么L还要怀疑月呢?从逻辑、推理角度根本说不通。
也就是说,如果月有破绽那他就是Killer;如果他没有破绽,也是因为掩饰的太好,所以他还可能是Killer。那么,这一判断难道不是适用世界上任何人吗?凭什么L偏偏要盯死月一个人呢?
既然如此,唯一可以解释L对月的执著只好是“直觉”了——我偏偏要怀疑你,没有任何理由也要怀疑你!但这一来,L卓越的推理能力又体现在哪里?故事中,月无数次陷入被L怀疑、解套、又被怀疑的循环,对L毫无理由的执著,我越来越感到厌烦,那和耍无赖又有什么区别?所谓的直觉,不过是作者牵强的要为L盯死月找的借口而已。
再说,L仅仅因为虚无缥缈的直觉怀疑月也可以,但看看他在月身上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居然和月一起考试一起上学一起打球一起喝咖啡?那L还有功夫对付其他嫌疑人吗,还是索性放弃不管了?把所有精力就赌在一个人身上,难道是所谓的天才应该做的吗?
4)再挑L推理能力的一个Bug:有人提议说不继续在电视上播出罪犯的信息,防止Killer不断的杀人。马上就被反驳说,如果这样,唯恐激怒Killer反而乱杀无辜。但是,如果Killer真的是这样的人,早就可以利用其他无辜人员的生命来逼迫L现身了。L连这点都想不通,平白葬送了许多本应被他们所保护的人的性命。
最后,很讨厌L的故弄玄虚。很想问问他,你一会儿说月是Killer的可能性是1%,一会儿又说是3%,到底是怎么量化的?
分析到这里,发现我似乎在替月寻找最佳对策和开脱的理由,让他既可以使用死亡笔记,又可以保证自身安全。难道潜意识中我希望自己也获得一本死亡笔记,抑或说是凌驾于世俗之上的力量?
故事中的其他人员,为了月不惜放弃一切的海砂、沦为应声虫式配角的月的父亲及一帮警察等,不再一一评述。盖这个故事的自以为是和漏洞百出,使所有人的辛苦表演显得毫无意义。
至于《死亡笔记2》,纯粹属于为了商业利益而产出的粗糙产品、狗尾续貂之作。略略看了一下,居然一下子跑出来两个L的继承者,再看看水平下降很多的画功,就彻底放弃了拜读的愿望。就作品本身来说,《死亡笔记》到L死亡、月胜利处终局是最佳的结尾。
综上所述,死亡笔记的切入点确实极有新意,故事也颇有趣。但由于作者智力和才气的局限,使他无法编织出一个逻辑严密、丝丝入扣的精彩推理故事,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力不从心。而且,由于他把故事设定在现代社会、全球范围,更加强了故事中种种漏洞和矛盾荒谬可笑的程度:月和L的智慧并非那么仰不可及,其他配角的白痴更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他不把故事的摊子铺得太大,环境设计得相对封闭,也许故事将更加严密且可信些吧。
对于只关心故事是否曲折、好看,以及是否有帅哥靓妹装靓扮酷的人来说,《死亡笔记》已经足够唬弄得他们一愣一愣。但对于本人,看到的却是主人公仅仅拥有凡人的智慧,却妄图伸手触摸、甚至化身为难以企及的神之可笑。
END-天火
关于死亡笔记的设想,我觉得还是相当奇妙的。在本本上写个名字就杀人,的确给人“神”的感觉,而且十分难破获。如果月如同楼主一样的神人,警察可能永远束手无策。只有会犯些错误,才有戏可看,不是吗?月比较容易冲动,但是人很聪明。整个故事就是月先犯错误,在加倍将其弥补,然后又更大的漏洞,更加需要弥补,直至败亡。如果月真是神的话,应该不被别人知道地杀人。如果连他存在与否都不知道,别人有如何去抓他呢?
也就没有这故事了
以思想为卖点的商业志中间,还是<银河英雄传说>当属翘楚,无人能及
但是真要说思想等等,就算是<银河英雄传说>都只能定为小学生的政治教科书啊.
其实作者塑造的月本身就只是一个气血方刚嫉恶如仇的少年,可以说从编剧逻辑上来讲,本身就暗示了他自身的命运应该是悲剧的。感到可悲的是,本身学法的他,对法律本身所要起到的惩戒作用感悟并不深,从刚开始心有余悸的杀人到后来眼睛都不眨,他心里已经有鬼栖息。
作为一部推理漫画,中间确实有很多地方不严谨。虽然偶只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也对L怀疑月的那些情结感到别扭,太牵强。
程序正义是实现实质正义的必要保证
没有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就很难实现
比如像这个作品中,月享有绝对的权力
因此他就可以杀掉任何“他认为有罪”而不一定是真正有罪的人。甚至杀掉任何他认为该死的人。
违反程序正义的结果,就是失去正义。
我说的前提是若能确定何谓实质正义,有必要则可超越程序的约束
月不属此例
不喜欢L.O.o我有个同学就喜欢L...哦,还喜欢Code Gears里的朱雀--都是正义的化身啊...
至于"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俺想张居正的一段话蛮适用的"小人之智,亦可謀國。盡忠事上,雖讒猶可。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拘泥于程序正义,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无所不知的神自然不必这样,人类应该不可能有更好的做法了。
里面L一早就说KILLER是个幼稚的人,如果像你说得那么老道,哪还有故事可编
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嘿嘿
既然有成立的可能性,为什么不敢正视呢
其实DN也就是打个推理的幌子而已.
打light做掉那个FBI开始在"犯罪"这个题目上基本就已经沦为傻侦探和笨犯罪的决斗了...倒是情节本身算得上跌宕起伏,还算好看...
至于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如LZ所说,实际上DN几话之内就既没有程序正义也没有实质正义了...基本上这类连载性商业性作品,凡是着力要讲什么深刻问题的,往往讲的一点都不深刻...倒是有些只想讲点浅薄事情的此类东西,最后能把某些问题讲的挺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