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错

另外NAPOLEN提到的信息不对称应该也有巨大影响。对手在暗,明军必须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这种情况下行军速度恐怕正常的一半都到不了了。

家园 ‘迂’不能理解为‘迂回奔袭’!否则战略战役问题被降格成战术问题了

首先说这译文,我就有异议

军争篇的‘迂’与‘直’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指‘争胜’中两军的‘远’与‘近’,而且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更是时间上的,地形上的等等。或者说,是距离胜利的远与近。

一句一句说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军争的困难之处是,把远的化为近的,把不利的化为有利的。’

这句是说自己状况的。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所以要使敌人的路途‘迂’,而且诱之以利,(使自己能)后敌出发,先敌到达,这才是懂得‘迂直之计’啊”

这句是说,处在‘迂’与‘患’的状况下(其实基本是一回事,互指),应该想尽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在自己掌握主动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你引用的译文,擅自加入了原文没有的内容(…敌人占据的…)。本来自己就‘迂’了,还要更加‘迂己途’,还不嫌远,继续绕……该上军事法庭了

孙先生讨论的是如何变‘迂’为‘直’,变‘军争’中的不利地位为有利地位。偏差的译文+更加偏差的你的理解,变成了主动去‘迂回奔袭’争利,奔袭还不能奔快了,免得跑死……这是不是离题越来越远了?也离常识越来越远了?你到底是要‘奔’袭,还是要稳扎稳打?

--------------------------

再从全篇看这段讨论的地位:

军争是特殊情况

这对吗?

不对!

本篇讲‘军争’,如您所说,是如何掌握战场主动权。这怎么能是特殊情况呢?这是战争中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的问题!所谓‘将受命于君’之后,最头大的就是这个问题。难道他们最头大的是‘特殊情况如何迂回奔袭’?

实际上,在本篇,孙先生要讨论,大军开赴前线,应该何时何地接敌展开战斗对我最为有利,并且这一过程应该注意什么。权衡盘算这一切,才是‘军争之难者’。

打仗,可以说确实是‘大多数时间在安全的腹地行军’,没有大的危险。除了偶尔耍阴谋诡计不得不冒风险,主力会战的时间地点一定程度是可控的,否则主官该上军事法庭了。

但是,孙先生仍然明确的指出了:日行军30里,1/3的兵根本就没体力完成行军,至于其后打仗就更不用提了。生生累垮部队,去了也是‘阙上将军’。全篇来看,这是适用于‘军争’的一般情况,而不是适用于‘奔袭’的特殊情况。

总结:整篇讲如何‘争胜’,要“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先于对手算得态势有利不利的获胜,这才是‘军争’的方法。)根本没有一字半句提到‘如何迂回奔袭’。

家园 孙子另有行军篇

《孙子》中另有《行军》一篇。这篇《军争》说的是如何掌握战场主动权。主要说的是战区情况,而不是普通的行军。

作战有前方有后方。在前方作战行军当然要小心翼翼,保持战斗力为上。从后方开拔并无此必要。《窃明》里黄石的部队是在大后方没有敌人的情况下运动。所以引用《军争》也得到了战区才行。否则就是教条主义了。

另外,《孙子》并不全是战略。其中《军争》、《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等都主要是讲的具体战术。

家园 您给的链接连不上

得到如下错误信息:

载入样式表单出错: 分析 XSLT 样式表单失败。

家园 好像得用ie才行

用firefox的话需要一个支持扩展插件IE Tab

家园 再举一个司马懿的例子

发在另一个回帖里。

任爱杰:也来举一个司马懿的例子

家园 咸阳的兵力不清楚

不过根据汉朝的资料,长安驻守的南军北军总兵力不过5万人上下,秦应该不会更多,因为秦的对外征战兵力更多。而且关东地区基本是新征服地区,需要更多的兵力控制。

所以章邯动用骊山刑徒,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利用现有的组织机构,一方面也是因为可以动员的可靠兵力太少。

我不是陕西的,很想去那里看看。

家园 您最好去读一下行军篇,对于2000多年前的文章,望文生义是危险的

实质上此‘行军’的意义远远不同于今天的行军。通篇就没提到军队如何开进行进这类问题。‘行’=运用配置,‘行军’=运用军队,‘行’‘军之事’!

前半篇是讲应该如何适应地形,去配置己方阵地营地以及接敌

后半篇讲敌军行动必然伴随的表象,实质上是如何进行前沿侦查

末了一小段,讲如何约束军心,战地管理军队等问题

这一篇倒基本上是战术问题

家园 应该是有骑手。战争中,马也应该是有个人骑着的吧

这比赛是在澳洲,具体资料找不着。前几天在网上搜索到另一则人马赛跑的,美国人鲍什么的,80公里吧,结果人比马快了一点点。今天却又搜不见了,郁闷。

不过又看到一则,原来短距离人也可以比马跑得快。:http://www.ccppg.com.cn/kuaibao/keji/2004-10-09/18636.html

为何人比马跑得快?

2004-10-09 13:24:51  网友评论 0 条

1936年?美国天才短跑名将欧文斯?在一场80米的赛跑中?比马先到达终点?当时引起轰动。

事实上?这并不足为奇?因为马虽然在长距离中能达到每秒19~21米的高速?比人每秒11米的最大速度要快得多?但是人从静止状态跑至最大速度的过程?比起马来要短得多。因此?在短距离比赛中?人是可以跑赢马的。

(肖车 《中国中学生报》1111期)

家园 这是到地方就开战的情况

如果是到地方就宿营,明天接着走,谁去“厥”那位上将军?正常情况应该是快速接近战区,然后休整,然后交战。在相对安全的地区快点走总是没错的,兵贵神速。另外,孙先生的数字只是给一个概念,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描述。

举例子说就是,上午6点出发,急行军,下午3点遇到了严阵以待的敌军,3点一刻,两边已经打起来了,这时候刚赶过来的一方肯定很吃亏。但是如果改成下午3点扎营,休息一晚,第二天再慢慢推进一段,9-10点钟左右,在预期的地点与敌军作战,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家园 长途高强度行军,比如,一个月

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缓过乏来的,更何况,后勤还要带着。不用多算,每人刀枪弓箭衣服鞋帽再加三天口粮,够好几十斤了。

再者,孙先生没说,行军快了,部队疲劳,不能打仗,需要休息。反反复复说的是:十分之一至,半至,三分之二至……日行30里,1/3掉队,部队跑散花了,建制打乱了,这可不是休息一夜能解决的问题。

家园 这就是个程度问题了

休息一夜,体力不可能恢复到巅峰状态,但是保持可以作战的体力还是可以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进行远征,十分疲劳的部队作战取得胜利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打仗是个玩命的活,所以人可以调动肾上腺素保持亢奋状态,只要有士气,疲劳的人一样可以透支体力作战。从这个角度看,打仗不怕苦,就怕拖。

急行军时,身上是只带最少的物资的,口粮也极少。后勤部队要么提前早早出发,要么被远远的甩在后面。如果有水道,后勤物资还可以靠船来输送。只要保证作战部队在食物耗尽前能有补给就可以了。以霍去病为例,他为了保证速度,常常是抛离辎重部队的,打完仗再回师与辎重部队汇合。假设他一天推进一百里,那么带六天的口粮,即使遇不到敌人,他也可以推进四天,前进四百里,而后后撤,这样,后援部队只要保证六天前进二百里就可以了(即使保证不了,作战部队饿上一天也应该可以汇合了)。如果他成功捕捉到匈奴部落,还可以抢粮食,然后继续推进。

另一方面,慢点走,多走几天一样会疲劳。而且即使到达战场的时候体力更好些,由于时间上没有突然性,很可能无法速战速决,结果得不偿失。所以,历来兵家都是尽可能地提高机动速度,个别时候甚至不惜代价地追求速度。

关于孙子的数据,他写那部书的时候自己并没什么实际指挥经验吧?所以他不可能有机会作这类调查统计。而他本人也只是用这些数字阐明道理,并不代表他真的认为如果实战中运动一百里去与敌军交战,一定只有一成的人能到。

家园 不讨论特殊情况,毕竟打仗有很多变数

转战千里,既不会总是快,也不会总是慢,终归有个最优解,或者说平均速度

关于孙子的数据,他写那部书的时候自己并没什么实际指挥经验吧?所以他不可能有机会作这类调查统计。而他本人也只是用这些数字阐明道理,并不代表他真的认为如果实战中运动一百里去与敌军交战,一定只有一成的人能到。

行!开始质疑孙武的能力了?两千的兵经口碑,我孤陋寡闻,还没听说什么名将公开质疑这一段的。

孙家也是齐国一等一的贵族,小孙早早的就能遍阅大国的军事文献,不足为奇,另一方面,战乱频繁的时代,孙爷爷和孙爹都是带兵打仗的人,言传身教是少不了的。孙武还不带兵,可不等于没经验。

不然照你这么说,十三篇不成大忽悠了?

数字当然不完全准确,但是影响力是可见的,这么跑,那么大概这么个情况,好也好不到哪去。说到底,就一个大量人员掉队,即便没有1/3,也够任何将领头大。真的掉队1/3,已经够一个重创级别了,还打什么仗?

家园 所谓的最优解

是针对实际情况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最优平均速度。80天意味着什么?拿破仑百日政变都过了80%了。如果紧急,80天太久,如果可以慢慢来,80天还是365天,不一定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我说的是孙武的实战经验,不是能力。经验和能力之间虽然会有些关联,但毕竟是两回事,希望兄台不要混淆。

春秋战国基本是贵族的战争,军官都是贵族,军事世家多得很。没听说赵奢实战经验如何丰富,但照样打胜仗,而且是经典的。他的儿子同样有机会大量接触军事知识,最后却落了个纸上谈兵的名声。理论正确并不见得一定要有亲身实践经验,也不代表自己去实践也一定没问题。

孙子十三篇的价值不是某个人吹出来的,是靠实践检验的。我实在看不出如何能从作者没有实践经验就推导出他写的东西是大忽悠。照这个逻辑,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科学家和思想家岂不也成了“大忽悠”?

我所说的是,孙子是靠模型来阐述原则,而不是在用真实的数据来描述!这种手法是孙子的书的性质来决定的。兵书给出的是指导原则,原则性的东西必然比较抽象,这样才可能有广阔的适用空间。

如果孙子用实际数据,一来这很难做到,需要收集大量实战的数据,读者也会被烦死,二来,更重要的,实战永远是特例,每一次实战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不把其中的理论原则抽象出来,只是精确描述,则毫无用处,甚至害人。因为兵书不是作战报告,而是告诉别人遇到此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反过来,把为了阐述原则而建立的模型当作是对实际情况精确的描述自然也就不对了。不妨做个假设,假如孙子说的是实情,那么这是哪一次战斗的实情?或是每一次都如此?

兵法要传递的是用兵的原则,而不是文字描述本身,所以,自古名将都是靠心领神会,而不是抠字眼。甚至如果已经领悟那些原则了,反过来也不必再读兵法了。

家园 顺便说一下

损失1/3则失去战斗力是美军的评定标准吧?而且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判断该部队是否还有与其编制所相称的战斗力,而非绝对战斗的有无。

举个例子,一个团损失约30%人员,则可以视为这个团不再具备团级部队的战斗力了,可能只能当一个加强营来用了,而不是这支部队不能再打仗了。

比如,一万人就算损失90%,还有一千人,去灭平均战斗力相当的五百人仍然毫无问题(是孙子说的,倍则攻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