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日本-翅膀也有飞走的时候(上) -- 葡萄

共:💬71 🌺2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点小问题

把信息工业简单等同于编码体力活的思想

其实国内没有这种思想,不知道你从何处得知?

家园 现在的推背图假的很

很早就看过了。小时候我二爷爷家里藏书很多,当时他也就是当故事一样讲给我听过,那时就知道关于推背图的版本是数不胜数(以前家里有2套,谶言和图画都大不一样,一套好像是民国刻本,一套不记得了)也不知道唐朝是不是有这么个玩意儿,就算有,历朝历代能放着这逆天的东西不管?早就删的删,改的改,传下来的都面目全非咯。现在也就当个八卦聊聊就行。

好像歪楼了,葡萄莫怪

家园 同感 让人消气要是还做不到 那可真就赶不上李鸿章了
(下)
家园 好!好!好!
家园 说的是MIPS这样的RISC芯片?

但是日本人的通用cpu方案被美国人强制打压了,否则很可能出现一个类似AMD那样的公司也不一定。

反正据我所知,PSP用的就是MISP3000

家园 派人是主席对基辛格亲自提的,身边的人很震惊。

张玉凤在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的公开讲话中提到过这件事。

刚才李连成和田云玉都谈到毛主席五、六十年代叫他们学习文化的故事。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强调要年轻人学外语。1972年基辛格来时,毛主席对他说,我给你们送一批人去学习,不仅有二十几岁的,也有十三、四岁的,每年派一批去,让你们来培养,过几年我们再收回来。你们敢不敢要?基辛格当时感到非常意外,这也令在座的中方人员感到十分震惊。可见,毛主席当时就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了学习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感到这将是一个大趋势。而现在,学外语、出国留学,都已成了一股风气了。

家园 当时动作很快,几名红小兵随后就到美国了。
家园 不是,转一个别人写的,

  国家战略和计划的引领下,日本半导体生产工艺突飞猛进,但需要高超设计技巧的CPU却没有很大突破。中国经历了10年文革的摧残,1977年 研制成功了专用的弹载16位CPU。美国的CPU在1970年代末期形成了Intel的86系和Motorola的68系CPU。两强争霸,都想扩大市场 占有率树立事实上的标准,但又受限于产能不足。于是找到日本厂家,日本厂家以许可证方式生产与美国兼容的CPU,作为第二供货方,这是日本CPU的起步。

  日立承接的是Motorola的MC680X和MC68000,日立生产的MC68就叫HD68。NEC则承接Intel的86,形成 V20、V30系的 CPU。日本没有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的心思,喜欢自定标准,自搞一套。当80年代初IBM PC风靡全球时,日本自搞了一个PC98。手机也是自成系统。这以中国不同,在中国与国际接轨是政治正确,雄心壮志早被阉了,想自立体系想都不敢想。当 然,PC98最终没有抵抗住IBM PC,在几年前还是最终放弃了,但毕竟日本曾经奋斗过,很多事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奋斗的心不能死。

  1984年,作为日本国策的TRON项目开始实施。TRON项目是集计算机OS和CPU设计一体的大型计划。涵盖的目标非常广泛,从实时控制 到桌面系统,从工厂自动化到商业应用,无所不包。目的要建立日本独立的计算机软硬件体系。即阻止外国系统对日本的渗透,又想在世界中树立日本的标准。

  作为TRON项目的结果。1987年,日立发布了H8/H16/H32三款CPU,分别是8位/16位/32位。其时日本产品在欧美 市场上咄咄逼人,即便作为86和68系CPU的第二供货商,也有喧宾夺主侵夺美国原厂商市场份额的势头。这些引发了日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加 压力,小胳膊毕竟没有扭过大腿。TRON计划被大幅度缩小,只限定在实时嵌入式领域。Intel和Motorola分别向NEC和日立提起诉讼,禁止它们 再生产销售与86和 68系兼容的芯片。这些诉讼最后都在庭外和解了,作为和解的结果,H16由于酷似Motorola的68被放弃了,H32由于TRON项目缩小也被放弃 了。H8虽然也大量承袭了68的设计,但总算被保留了下来。

家园 另外当时intel 做cpu其实也跟日本有关

当时intel内存搞不过日本,只好给日本人打杂,打杂打多了,intel总结了一下,感觉把这些杂碎集成起来比较有搞头,给日本主子看,人家当时看不上,intel自己搞,结果成了。 这也是为啥后来美国人一定压死日本,因为对自己的实力当时没有把握。

家园 真的假的?

我怎么记得intel的创始人是发明三级管的2个人,有这么伟大的发明,自然可以成体系的一路走下来。。。

家园 拜托

日本没有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的心思,喜欢自定标准,自搞一套。当80年代初IBM PC风靡全球时,日本自搞了一个PC98。手机也是自成系统。这以中国不同,在中国与国际接轨是政治正确,雄心壮志早被阉了,想自立体系想都不敢想。当 然,PC98最终没有抵抗住IBM PC,在几年前还是最终放弃了,但毕竟日本曾经奋斗过,很多事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奋斗的心不能死。

日本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这样做,到底是心胸狭窄还是自强不息具有国际视野?不好意思,在下对日本稍有研究,应该还是前者的成份占主要吧?中国在以前各方面实力实在是弱,自立门户听起来是好听,可实际上不可能成气侯,放弃自立门户而在国际上从打工开始补课我认为是明智之举。要说奋斗的心,中国什么时候死过?真是笑话!!

家园 小日本在生产和工艺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也是美国人先搞得,现在不也是搞不过日本人。日本人可能原创性的东西不如美国,但在生产和工艺改进方面还是很强的。半导体再高级本质上还是制造业。基本的器件,大部分七十年代以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剩下的就只是提高性能,降低成本。intel公司原来业务的主体是存储器芯片,后来不如日本卖的便宜,就转向了cpu方面,这是从intel原来副总裁虞有澄写的 我看intel 那本书里看到的。

家园 再就是intel的创始人不是发明三级管的人

当然了,有可能是发明人肖克利的手下。其中诺伊斯发明了单晶硅上的集成电路。

家园 杨在70年代是中方负责接待、陪同老布什的翻译,

跟布什一家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近三十年来,联系从来没有断过,这个应该是他接任驻美大使的主要因素。

南海撞机的处理不漂亮,但是他的回旋余地也小,责任不在他吧。吴建民说,老CORE在访问南美前定调:道歉放人。外交部就让美国人弄个very very sorry来代替apologize.

杨做外长,似乎个人魅力不足,有点呆板。

家园 呵呵,x86系确实都是仙童跑出的

但是晶体管和微型芯片还是有差别的,我看到的一篇it史记里, intel当时就这个方案向日本人提议,但是日本人看不上,才有了intel的机会, 这个方面也颇能反应日本民族的心态吧,他更喜欢模仿赶超,而不是创新,按你的话说,是有点心胸狭隘,目光短浅。

不过通用cpu这块,日本人是被美国人强行干掉了,否则以日本人的仿制能力,呵呵。还有当年的日元升值也如此。就这个角度看,我支持中国无限制发展武装力量。

其实葡萄的文章一向都不错,就这个帖子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可能是因为他对信息技术完全是外行导致的。 至少目前来说,日本还谈不上输不输的,在pc based计算向mobile based计算过渡的时代,日本人在后者的优势也完全可能翻牌。日本人对机器人和电脑技术有一种疯狂的热爱,可能根植于骨子里岛民长久的弱势心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