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一个蛋的风波 -- 立秋

共:💬24 🌺5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让伟大的时间来回答您的问题吧

现在做的,就是把你家的蛋按你的方法处理;然后等到那个时候,看看就行了-不过要等几个地质年代。:)

蛋里面的系统并非完全封闭,胚胎发育也要氧气,所以蛋壳里面有一层半透膜,空气可以渗透,但是水分不外散。有了空气,那就什么可能都有了。性质一定会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什么都在变。

家园 这个没具体实验过,不知道了

不过把鸡蛋打散,一般把黄和清混匀就得了,像我就拿个小叉子在里面搅搅,这样未必真能伤了胚——因为小的颗粒往往结实,不是很容易破坏。

我基本能确定的是,如果鸡蛋臭了,那是因为蛋里面被微生物污染了。而微生物为了生活,会分泌各种各样的酶来消化蛋里的营养,所以鸡蛋里的结构很快会被它们破坏掉,胚大概是厄运难逃的。如果微生物干的不彻底,那么蛋白质或者核酸应该会留下些小片断;如果微生物干得比较彻底的话,鸡蛋里最后应该就剩一汪臭水加上微生物自己的尸体了。

变化石呢,按理说,既然变了化石,那也就是无机的矿物成分置换了原来的东西,原来的有机物大部分肯定是分解了,少数的也许会留下残迹。

而矿化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矿化发生前,蛋肯定已经死掉了。死掉的蛋可能会臭掉,就跟前面说的一样,里头什么都被破坏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多能指望里面有些蛋里原来分子的残迹,更多的肯定是微生物的遗迹。

假如蛋虽然死了,但没遭到微生物的污染(比如说,恐龙巢被火山灰埋了,火山灰的余热正好把蛋给高温灭菌,然后又隔绝空气保存下来),那整个蛋就可能像块腊肉一样被保存比较长的时间,然后再矿化。这样蛋里的分子受到的影响应该主要是化学分解,这比被微生物分解要慢得多。

因为蛋不是完全和外界隔绝的,这些化学变化的性质和速度又跟具体的埋藏环境有关,比如说,把蛋放在碱性的水里泡,我们都知道,差不多过一个月就会成为皮蛋。那是一些蛋白质和磷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了。假如给它个几百年,我估计就算条件再理想,磷脂和蛋白质什么的也该分解得差不多了。DNA比较瓷实,有人估计在比较合适的条件下大概可以撑几十万年,不过真的能撑多久,就看条件有多合适吧。

至于在这个过程里的胚,假如蛋没熟,随着蛋白质和磷脂的分解,维持它的形态的膜系统会破碎,所以假如没有很快被矿物结构固定,应该是会散掉的。不过假如蛋里的蛋白质因为某种原因凝固了(例如变成了皮蛋或者茶叶蛋),那胚里的物质估计不会移动得太厉害,还是局限在原来的位置附近。

家园 細胞色素C的基因序列号称分子钟

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基因,是能量代谢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因此序列极为保守。我奇怪为什么不把这个序列放到整个物种进化树里面去看呢?

在序列进化树里,人的序列与两栖动物的序列有什么差异,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知道那个PCR产物是不是更加有可能是恐龙的线粒体基因序列。

另外,科学研究一定要严谨,因此怀疑的精神最重要。被别的科学家怀疑不是耻辱,而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他们重视了你的问题,未必是政治问题。污染问题很重要的,不知道他们当时如何操作避免污染。比如在发掘这些蛋的时候,环境是怎样的,有没有人源污染?发掘过程中,采集人员也肯定不会戴着无菌手套操作。因此蛋的表面有人源污染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怎么除去污染,怎么打开蛋体,怎么采样,都应该说清楚。

家园 打开蛋的方法

恐龙蛋这东西其实不稀奇,2004年考察过一片森林化石,也拣到几个恐龙蛋。

说实话,用铁锤打开恐龙蛋是比较容易的。:)

我对这种所谓珍贵化石没有 珍贵 的感性认识,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化石,都感觉不到珍贵了。

家园 化石形成过程中会不会遇到高温?

如果高温的话,DNA会存留吗?

家园 说的我都想弄一个来玩玩了,呵呵

就是不知道去哪里弄呢?

家园 google Earth

找到西大洋水库,大坝平行北方延伸,在大坝的两点方向的一个山包,距离2公里左右。全部都是森林化石,注意有蛇....

家园 DNA在高温下分解,如果有空气就会反应损坏

要是赶巧的话也会保存下来,比如吸附到什么表面...

家园 THANKS A LOT!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