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集结号》——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的讽刺 -- 看看
《集结号》中,二野团长命令一个连队掩护团主力撤退,并许以“集结号”为撤退令。然而,团长并没有命令吹响“集结号”。
这个故事令我新鲜了好几天,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我军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今天受了飞将军一句“骗眼泪”的触动,联想到同是“骗眼泪”的“悲情”手法,一下子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在49年以前的几十年战争中,一幕一幕不停地上演着,只不过,主角并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是国民党军。
此处仅举一例。
1937年12月11日,南京战事正酣,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给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唐生智随即召集高级将领,通知撤退。12日凌晨五时,开完撤退会议后,各部队自行突围。部分高级军官开完会后独自悄悄的逃过江,没有通知部队。教导总队的将领逃跑时,底下的团长们还在指挥战斗,一直到12日晚上20点30分,总队的四个团长才在紫金山开会,13日凌晨才开始突围。有的城外部队一直激战到13日中午也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直到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知道头头们早已经撤退了。到13日下午,江心洲(长江中的一个岛)的芦苇丛中还埋伏着112师的一个团,准备伏击日军的登陆部队,没有人通知他们撤退。王敬久、宋希濂等部逃跑时,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特别是宋希濂部撤退时居然置城外守军于不顾,下令关闭城门,逃过江后又下令烧毁船只,根本不管其他部队的死活。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好一个“战友间的兄弟情谊”!
将《集结号》中的共军换成国军,从观众的眼泪中我看不出感动,只感到滑稽。
值此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之际,你的眼泪为谁而飞?
记得有个将领撤退的路上看到工人还在浇筑水泥碉堡,于是通知他们撤退,工人却不肯退,说军令如山,限期完工,弟兄们还要靠这些碉堡打日本呢。
虽然不欣赏冯的电影风格,但个人觉得这样评论方式会置人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再转而想到南京大屠杀时国军的表现,我会为自己的“感动”而尴尬,为自己的流泪而惭愧。
九连的“牺牲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牺牲精神”,在国军那边也有。但实际上,从境界上,国军绝大部分军队的“牺牲精神”,包括他们的精锐,都无法与共军相比。这种“牺牲精神”的高下之分,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与国军、日军的“炮灰”的区别。
我在“英雄”版面转贴了几篇我军的例子,可以参照着看。
我不知道你说的“置于不利”,是对谁而言。如果是对那些被“兄弟情谊”感动的观众,那我在开头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是说冯小刚和编剧,我觉得要想“立言”就要敢担当,“境地”不是别人说说就能“置于”的。
越卖国越光荣,越自私越先进,越卑鄙越有市场。
也是带多了表闹得看不清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一个和八个”。
有的人是为荣誉而战,有的人是为信任而战,有的人是为保命而战,有的人是因为不得不战。。。战场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大过天。我自感动的是拼死搏杀的将士之间的“战友情谊”,对其他的一点不感冒,这样不行吗?有点儿搞不清楚你的逻辑。
打动人心的是某些行为,某些言语,某些场景。把集结号的部队番号换成国军,背景换成南京沦陷,其他不变,原先被感动的观众也还是感动。。。
谷子地的部队打阻击,别的部队怎么就成了不顾兄弟部队自顾自逃跑了?“听不到号声,就是打剩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而他们打下去了,收不到撤退命令就坚持到最后一个人,这种精神国军南京的时候有么?南京战役,领导虎头蛇尾,中层干部腐败,士兵混乱不堪,甚至于为了抢道跟自家弟兄火拼起来,两者有可比性么?要是南京时是那样的部队打仗还会有那样的惨败?
不过有一点没错,真实的共军部队,根本不需要这种“骗”法。
那个团长是贪生怕死只为自己的人么?显然不是,否则他也不会留下来打阻击一直到死,最后没撤下来可以说是因为电台被打烂了,但如果他真的怕死,自己又何必留下来打阻击呢?这本质上跟九连的牺牲不也是一样的么?从这点上来说,集结号的描述,依然是真实的,依然体现了军人魂。
南京时候的国军士兵弟兄可能表现是差了点,可并不是他们不勇敢,而是国军的军官,领导阶层太混帐,思想工作亦不到位,当然,如果他们做得好,也就不是国军了。
也许冯导本意并不如此。
但我看到的影片,把我本以为应该是仅有46个士兵的战斗,变成了仅是46个士兵的战斗。从中看到的是,这46个士兵从始至终都是被无情的抛弃了的,这的确让我也想到了南京。
这只能让我以狐疑的态度看待导演,也许他有一些东西的确没有敢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但如果有人看了这部《集结号》而总结出:‘组织是靠不住的’,就太有些意味了。
43年春,日军突袭击我苏北淮海分区党政军机关,为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我部4连奉命阻击,当然,组织上没有并没有隐瞒4连阻击1000余日伪军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全连82人无一后退,其实他们中大部人都是当地人,利用地形地物跑回家或亲戚家中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就这样他们在军史上写下了一个重重的名字,“刘老庄连”!刘老庄村所在市是我的老家,刘老庄连所在部队是我的老部队!
《集结号》这部片子,我没有看过,想看,没有时间,但我在网上看过预告片,我记住了一句话“听不到集结号,就是打剩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46人和上千人比起来,我想谁都明白,是团长放弃了这46人吗?我想不是!而是他为了保证更多的人活着,为了更多的人民更好的活着,而不得不走的一步,连他自己都不想的走一步。
就像那82个与淮海党政军机关群众的一样!
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也可能就是我军不断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说为什么国民党军在抗日战场有几场战役那么能打,我想这可能和他们那时心中有中国、民族这个大我也有关系吧!
我没那么厚道,我觉得,这不令人信服的部分,恰恰是小说原著和导演可能画蛇添足的部分。
画蛇添足?
是的。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个真实的背景,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
注意蓝色的那段字句。
然而,如果在深入查找一番,你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真实源头是解放军报:迟到四十八年的报告
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那场阻击战的战况还没有向部队复命,就等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他下定决心,为了战斗中牺牲和失散的战友,一定要当面向部队首长汇报战况
看见区别在哪儿了吧。从解放军报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牺牲精神,看到军官对职责的执着......但是,你看到有上级的欺骗、下级的委屈吗?
小说原著可能就是基于这个故事的。但是,我不知道团长有意欺骗的情节是出于作者的“灵感”还是解放军报隐晦的事实......不过,从导演的角度讲,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情节有助于增加全片的戏剧冲突,有助于“煽情”,有助于增强......嗯,就是楼下说的,导演想表现出的——委屈。
该怎么评价导演的这种行为呢,如果现实中不存在团长的欺骗?歪曲还是污蔑?
士兵都拼死完成任务,这二者之间有区别吗?
有,有的!知道了战斗的意义而拼死战斗的士兵,他们靠的不仅仅是军法的约束,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觉悟!
在4连,82个烈士的觉悟就是你说的“为了保证更多的人活着,为了更多的人民更好的活着”;而在九连,你能看到的只有军法军纪。
这就是我说的“这种“牺牲精神”的高下之分,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与国军、日军的“炮灰”的区别。”
这种区别就是“觉悟”。
这不是什么虚无的东西,看看南京战役中的工人吧:
这也是觉悟,很朴素的道理,怎么有些“聪明人”如冯小刚就不明白呢。
花敬82位烈士!
我理解您的想法,您大概是觉得冯一定程度上对共军进行了丑化以图赚取观众的眼泪吧。如果我理解错了,请指出。
我对电影的情节还不清楚,一个关键问题集结号电影上被描绘的共军组织和南京大屠杀中的真实的国军组织是异大于同,还是是同大于异?我回答不了,因为我没有看这个电影,也许您能回答一下。
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委屈”上。九连的牺牲精神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编导设定的团长故意欺骗的情节,对九连的“牺牲精神”是极大的削弱。我在对坦克兵的回复里说过,战士知不知道战斗的意义,在境界上是有区别的。我也曾举过我军的例子,表明这“视死如归”的高境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九连至死都怀着对生的渴望(这确实关乎“人性”,这种对生的渴望是绝大多数反战片的出发点,但对于一部要表现“牺牲精神”的电影来说,突出表现这个就南辕北辙了),这使得他们的牺牲“悲”而不“壮”,再加上“欺骗”的效果,也难怪谷子地悲愤难抑几十年。如果对比一下“狼牙山五壮士”,你会发现,五壮士那并不注定是悲剧的命运,在他们选择走上绝路的那一刻起,投下了壮丽的光辉。
悲壮!
非“悲壮”无以形容。
然而九连没有悲壮。冯导是可以选择让九连“悲壮”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让九连“委屈”。为了让九连“委屈”,他选择了让解放军的团长象南京战役的国军将领一样行事:抛弃他的士兵,他的战友。
是不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对他的“欺骗”设定,我所能做的最善意的揣测是,这是历史事实。即便如此,他拍的又不是纪录片,他仍然有权选择。不管是现实中的常孟兰,还是作品中的谷子地,冯导的心中可能对他们都有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动机驱使他们几十年不懈努力寻找老上级,老部队?对常孟兰,《解放军报》给出的解释是“军人的职责”。对谷子地,冯选择了九连的委屈。
我觉得以冯的境界,他难以把握这样的题材。表面看上去似乎是他对传统题材的突破,实际上暴露了他自身境界的局限。
最后要说明的是,即便是为了严守军纪而牺牲自我,也是极其值得崇敬的。这方面最高的典范是邱少云。
赚取观众的眼泪没什么不对,我们在这里指出的矛盾焦点,是九连的“牺牲”与“委屈”之间的一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