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武器的差距说起(7) -- 瀚海拾贝
一般说研究生都是说硕士,一般欧洲又都是一年毕业,有句话形容这一年的经历就是 欧洲一年游+硕士学历。
不排除有部分人能学到些东西,不过绝大多数滥竽充数把。
保送进的上海理工,爱立信也干的挺好的,可人家瑞典移民政策严,留下无路,家里又担心他个人问题,所以就回国了。
要有科学成就,必须耐得住寂寞.
兄是明白人.
国家确实投入大了.
就您服役的那段日子,只要您去过装甲兵司令部,俺跟您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20m。
说实话,这是俺第一次在河里看到如此简洁地说出驾驶通讯射击、机动力防护力火力,呵呵,太亲切了!
一些有色金属我们的蕴藏量很小,但这些又恰好是国防必须的。比如对兵器制造非常重要的镍在我国是稀有资源而苏联则很丰富,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国搞了很多材料来代用,结果也很勉强。这些也同样不能望工业基础上套,是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的。
欧盟内对英国的硕士也是不怎么认可的
我知道(不太确定)德国本科+硕士一共5年吧,
英国本科加硕士5年 如果你中间去工厂实习一年那就多一年了。
上海理工--华东工业大学--上海机械学院--某中专--沪江大学。
无论是用“上海理工”还是“华东工业大学”,都可以得到“不错,不错”的评价,因为听的人往往会和“华东理工大学”联系起来。
上海理工的强项似乎是热能吧,计算机和芯片专业如何就讲不清楚了。
因为以前每次去上海出差,朋友总托带东西给他,所以习惯了上海理工这个称谓。
上海理工和华东理工确实是很容易搞混的。
如果和人闲聊,问起“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呀”,如果随口回答“俺是上海理工(或者华东工业大学)毕业的”,十之八九对方会羡慕,惊讶或者赞赏地说--不错,不错,好学校啊~~~
上海理工(其实“上海机械学院”更出名),原来是二机部还是三机部?部属的重点高校,大概是1995年改华东工业大学,1998年合并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校址原为德国人开设的“同济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名为上海理工大学。
印象中在国内热能?还是内燃机?领域,上海理工是有一定地位的,但归属地方后,也就一普通高校。
但上海理工大学历史上还是很有可书写的东西 的--似乎徐志摩就是从其前身--沪江大学出来的。匡迪同志也在上海机械学院任教过。还有一些颇有分量的达人吧,一时也记不清了。
另外,上海理工大学可能拥有整个上海最长的林荫道和最美丽的校园。
啧啧--这段打算待会儿贴到小阁里去。
哈哈--打了个岔子 ,介绍点背景。不好意思哈
我去过装甲兵司令部,帮助组织年度考核.
科学规律是不可替代的,过去我们总想搞个什么替代品,结果是违背了科学规律,搞的总是\'四不象.镍是贵金属,这我知道,上学时,有次学工,铸造工人就告诉我,一两银子一两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