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论老妈们的唠叨对我们语言能力的作用(是散文,不是论文哈~ -- 大懒虫1号
一个老友的老爹老妈来玩。这里只有我一个熟人。我去拜见他们。
酒店离我这里路有点远,到的时候他们已经睡下了,习惯早睡早起的。
一听我的敲门声,他们都起来了。我满怀歉意。
询问了一路的情况。正赶上有很多意外的插曲,所以使得故事比较多。
老友的爹跟大多数男人一样,话是不多的,主要就是老妈在说。
那时候,我真是领教了,老妈可真能说。这么说吧,在她说话的时候,我只有听的份儿,而且是一句也插不进的。老友的老妈能连续不断地说半个小时以上。见面的两个半小时内,老妈一个人说了2个小时以上。而且很流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主语谓语宾语什么的都很清晰。
我顿时就想起小时候说起家里的老妈的唠叨水平的时候,我这位老友说,她的老妈从下班回来进门开始嘴就不停了,一直说到睡觉的时候。然后我就奇怪了,问那都说些什么呢?她说什么都说,从她家里的爷爷到老爹到姐姐到她到弟弟到地上的一只蚂蚁空中的一只苍蝇,都能被列入说的范围。
口才那么好,原来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以前因为很少去她家,去的时候她娘也不跟我们小孩呆在一处的,所以体会不到,而这次,体会了。而且,我通过这次,似乎也能理解了为什么我这位老友一直以来文科特别差特别害怕文科考试了。分析了她跟我的老妈的区别,就清楚了,她老妈太能唠叨了,剥夺了她对语言的理解兴趣/能力/本能。而我就很不同了。
人跟人差别比想象得还要大。我娘不爱唠叨。她甚至把这个特点发挥得过度了。我娘说话用很少的词语。(我们的两个老妈同岁,我娘比她娘还多读了两年书的)。从来不跟我们讲故事,从来只对我们发布命令。执行得好,没表示,执行得差,嘿嘿最好的结局的重新执行,差的就不说了我已经忘记了。这么说太抽象,举例子吧。比如看到家务没做好,比如地没处理干净,碗没洗。她不会唠叨,只是说“地怎么回事?”或“碗怎么回事?”然后,我跟妹妹根据自己的职责,立即跑过去执行任务。如果我们就在眼前,她连话也省了,只是看一眼那些东西,同时看一眼我俩,我俩就得领悟了,否则,嘿嘿,刑具(可以是我娘身边任何东西,或者她会看中我们手头拿的东西)侍侯。又比如她对我说三个字“门开着”,很简单的陈述句,而且语气平静。但是对我来说,那是很多含义的,根据当时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关门,如果仅仅是针对要去关门的简单意思,那同时就可能含有几种,一种是门开着,快去关好。一种是门开着,门外有东西快去拿来,顺带把门关好。一种是门开着,开太大了,关小一点。一种类是门开着,开太小了,开大点。。。在短暂的时间内,我要迅速地判断到底是哪种情况,同时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动作稍微迟疑一拍的话,我娘就会怒斥一声“没长眼乌珠是吗?!”我若是顶一句说“当然有眼乌珠了”,那就后果严重了。好在多年来我被训练得反应敏捷,都不用通过大脑思考的。很多年后,我读大学后,才知道那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原来我在我娘的训练下,我很早就实践了看现象要通过脑子去看的,眼乌珠是跟脑子相连的原理(貌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长年累月,到现在我娘也老了,中老年行列里站队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雄风了,所以呢,就有点唠叨了,见了我们,总想说点什么事情来联络一下感情吧。不过大多数是靠我们自己猜测带联想的,如果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事情,那就晕了,中间总要她补充一些信息。因为我娘要说一件事,如果旁边的人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保证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娘在思路清晰的时候说一件事,经常缺省必要的主语谓语宾语中的某几样,同时还会把其他不相干的事情和人物插进来混在一起说,然后所有的宾语都用指示代词“其”。如果碰上她当时情绪很激动,思路一片混乱,那么,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只要看到她在充满委屈地哭就是了。所以,在众多妯娌里,我娘是最不会吵架的,打架也不行,这是相当吃亏的(我的伯母婶婶们都是嘴巴很厉害的,扭打起来也相当原始的,我娘跟她们斗,那就只有被撕咬打骂的份儿)。
所以,我想,我那么好的悟性,来源于我娘那独一无二全村无双的魔鬼训练。可惜,我说话不流畅这点不行,即使是小学里学校的魔鬼训练,也没能开发出我的连续5分钟以上的演讲能力。这也是没办法的,老妈的影响太大了(俺妹子文科比较强,写的作文比我好,但是说话也不行,不会花言巧语/长篇大论,外甥女那么能说主要是遗传她爹),比如我那老友平常说话就比我能说,如果她不害羞的话,说得比我好,逻辑很强,而她考文科的试卷总是擦着及格的边缘跳惊险舞蹈,而我则背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称号大学毕业,大学里论文一般8百字交差(我是文科生耶~)最长的论文是毕业论文(连标点符号加起来才4千字,离最低要求还差一半多),后来在工作中被英明的领导们开发训练出了因需控制说话和打字的卓越能力,从而填补了个人语言能力成长史上的空白。
感谢老妈呵呵我已经打算这些年开始好好开发她的说话能力了,因为她已经觉得我爹比她能说了(其实我爹也不大能说的,说一件事情不会超过1句话的:),老年人还是需要多说说话多唠叨唠叨的,有益于身体健康~
呵呵跟老妈及老友先后聊完天,有所感触,打下以上文字,以纪念。
要知道老妈的唠叨还有这么大的功用,俺当初就该好好听听来着,可惜可惜了。
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直接连着脑子的呀~~
老妈的唠叨,我们无可替代的启蒙导语也~~~
好像我老娘也是比较言简意赅。
印象中,她也是对我说话很少的样子,反正很多时候都不在家的,都记不起来对我说过很多话的例子了
貌似使用中文日文等“high context”语言时,信息量只有少部分是通过语言的内容本身进行交流的,大部分是通过语气语境乃至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交流。至于懒虫的娘,更是把中文“high context”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噢
就我那水平,老被老妈说不会看3色。
想啥说啥的人一般都属于不会看3色的。
不过被老妈训练得特别没有耐心,不能忍受话很多的人呵呵偶尔一两次还可以~
我的语言风格属于收放自如,能侃能静,满嘴跑火车的活我也能干,就是不喜欢。
生平最做不惯的就是自吹自擂。所以言简意赅也算是主要风格8
俺赶紧用这个分析结果审查了一下俺家三代人,果真如此啊。
俺姥姥就爱唠叨,不是一般的爱,和懒虫老友的妈有得一拼,俺姥姥一上午可以不停,渴了,一伸手,俺老娘得赶紧给递上一杯水,俺姥姥喝了水之后,立即把话续上。这唠叨对身体确实有好处,俺姥姥八十有五,身体仍无大碍。
鱼娘从小深受其害,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于跟人聊天,更别提辩理,所以她人缘极好。
到了俺这一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俺从小爱说爱闹,以至于大家都在怀疑全家人都那么内向,俺那些活泼好动的基因从哪里来的?可是俺就怕激动,一激动,语法就容易出现错误,在描述上会出现一些跳跃。可能也得怪小时候没有受过调理训练。
嫌我老爸话多。
我家我小时候沉默,上了中学再上一直能说。工作后一开始能说,后来结婚后在单位沉默。
在国外时能说,回国后又沉默。
小帅哥能说,说的太多我和领导都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