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共:💬628 🌺3438 🌵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家园 确实"东北本身风气不好,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关内或者国外"

关键是吏治……太腐败太黑暗……好人都不愿待在那里,能走就走……

叹气,那地方啊……

唉……

家园 花一下

顺便问一下,这是你本人写的,还是转贴的。如果是转贴,请注明是文摘。

因为我几年前就在别的论坛上看过这个帖子,当时百感交集,因此印象特别深刻。

家园 陈3两是哪位?

是陈锡联?

看你的帖子,应该也是东北的。我是辽宁的,您是哪个省的?

家园 还有黑社会。

刘涌那帮人不都是某些人的狗腿子。主子一倒霉,他们也就跟着完蛋。

家园 就是陈锡联啊
家园 那已经成为历史哪

东北的贡献已经是历史,现在怎么办才是要想的。

说陈三两那还是为了国家,可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也说辽宁的国企的头就是一个贪,新换了的还贪。。。

曾认识一位,开会时公开说当厂长的目标就是搞垮自己的厂。

家园 ..
家园 看看在今天的经济格局下,东北有什么比较优势?

那些还可以升级?不会比宁夏青海还差吧?

农产品如此涨价,还是个机遇。为什么专卖原材料呢?东北工业还是很发达的,飞机,汽车,造船,水电机制造都是有名的。还有好莱坞呢。

Intel也去大连了,为此事中央不是也帮忙了?

家园 沈阳、沈阳。

我在沈阳出生,沈阳长大,由于父亲是南方人,家里在我大学时调回南方,已近二十年没回去了。对沈阳的回忆有许多,这里就谈那些产业工人,他们技术精堪,为人耿直,大多生性善良,可能是最接近马、恩著作中的工人阶级了。上班时,在去铁西高处的铁路高架桥望去,自行车流延绵几公里,密度可称为滴水不漏。下班也如此,但夹在后车座的几万个铝空饭盒中勺子敲出的声音在夕阳中流淌,给少年的我留下深刻印象。记得九十年代初,看到一位沈阳出身的女作家的小说里讲此景已成追忆,心里凉了,沈阳不好办了。我也同意现在的情形吏制要付主要责任。

家园 沉痛啊,一个大好的底子变成这样。

有个离经叛道的想法,如果换成日本人或着是美国人来经营,不会这么差吧?

家园 感觉至少前两年, 不少东北人头脑中还是有等,靠的思想。

特别喜欢稳。跟市场经济的现状不合拍。很多人就业的目标依次是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宁肯在一个半死不活的单位里拿几百元的工资,也不愿意另起炉灶。大多数进关里闯荡的东北人,也都是在东北实在待不下去了才出来的。看准机会主动出来的不多。

说得好像灰暗了一点。不过事情是在改变的。头脑的惰性各地的人都有点。东北虽然重一些,但从历史来看,东北人并不缺乏闯的精神。当真放下了的时候,东北人还是很厉害的。兄弟也能算是东北人,祝愿东北越来越好。

家园 对了,东北的农村情况是不是好一点?

我看中央台放的农村电视剧可都是讲东北那边的事,虽然很假!

家园 电视剧倒不是故意要骗大家

国内电视剧为了拍着好看,不管城里的,乡村的都是如此。比如描写城市生活的,都住很大的房子,穿着光鲜,年轻人往往不愁工作,整日打情骂俏……电视剧为了拍了有人看,本来大家就挺苦了,还让观众晚上看穷困潦倒的悲惨世界,恐怕爱看的人不多

君不见,连抗日、解放战争题材的片子,百姓的穿着和士兵的装备都变好了……

说到真实情况,我原来的同事有来自东北农村的,我也去过东北,农村里面的情况比城里下岗工人那好多了。取消农业税了以后,种地还有补贴,很多人都额外租了地来中,挺高兴的。

家园 东北现在的落后是制度和观念的双重落后造成的

  我个人以为,东北的种种痼疾都可以归结到两个问题上:一是体制的落后,二是观念的落后。我们可以把体制问题看作生产关系,它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思维观念就是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有点绕口……)这两个原因表现出来就是东北现在的生产力落后,也就是经济落后。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善吏治和转变思想,至于从前的输血支援什么的,那已经是沉没成本,不提也罢。再说好歹还让被输血的地区受益了呢,都是中国人嘛。争的太细了没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我是从辽宁考到上海的高校读书的,而我许多同学就在东北本地高校就读。据他们说,东北的很多学生想的不是积极进取,还仍然是托关系进个旱涝保收的单位……这样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家园 哈哈,说的好

就看这城里的所谓青春爱情剧,一帮人干着民工的活成天爱来爱去,只好狂吐,这编剧脑子真是被抢打过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