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罗生特进了集中营又出来说起 -- 笑吟
三个C盘在国际主义战士之共军中的洋博士(三)链接出处提到罗生特在集中营中生活了一年又被放出来的经历,并且为之颇为迷惑。
营区平面图,可以看出是刻意设计的,毕竟是第一个模板,所以搞得比较像样(但是图中不包括后来扩建的用于党卫军行政还有住宅的部分)
与大部分国人对于集中营的理解不同,德国的集中营其实可以粗略的分为惩戒营和灭绝营(或者死亡营,我个人的分法,只是便于河友理解而已,)。早期的集中营随着纳粹的上台和最终全面掌权而由党卫军建立起来(第一座集中营——萨克森豪森建于1936年),目的就是报复和惩罚在动荡的20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里任何和纳粹党不和的人。因此集中营里总是收罗了各色人等,从共产党到社会党,从神父到律师,而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家都是不接受纳粹理念的德国人。比如国外的河友们颇为熟悉的“耶和华见证人”当年就有不少被投入了集中营。既然他们拉着人家去信上帝而不是信纳粹,那么成为纳粹的眼中钉也就在所难免。所以集中营里复杂的人员成分可以说集中体现了纳粹党的小肚鸡肠和睚眦必报。至于人种,在这里就不是关键问题了。因此德国集中营一开始可算作政治犯集中营,与反犹没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集中营里的人多是德国知识分子阶层,战后上台的德国政治家们有不少就有着当年在这类集中营的生活经历。集中营通常建立在城市郊区,交通方便的地方,并没有刻意的去保密。当然,随着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此类集中营也很快的在奥地利建立了起来,而罗生特“入营”就是因为他的社会民主党员身份。这些都主要发生在德国纳粹全面掌权之后和二战爆发之前。
从集中营里向大门方向回望,大门外的跨院就集中营管理处了,此外还专门有兵营驻扎着党卫军。
战前作为模板建设的第一座集中营,各项设施自然都好得多,从围墙和哨塔就可以看出来(石墩子代表着早已消失的囚室)
既然是为了报复和惩罚那些当年曾经对纳粹党不利的人而建立的,入营之后当然就少不了皮肉之苦伺候着,伙食住宿必然也是颇为粗劣,营员们忙时为党和帝国做做工,闲时要组织一下政治学习洗洗脑……这些便是集中营的日常工作,也是当时党卫军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集中营周围总附属建设着党卫军的行政设施和家属区什么的。随着党卫军规模的扩大,这些早期建立的集中营又担负起了训练新党卫军们的职能,成了党卫军的训练基地加行政中心。以萨克森豪森为例,搞到最后,总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原始的集中营营区基本没有变化。至于营员们,很多是秘密逮捕的,突然就从家人和邻居们的视线里消失了。等到他们领教了纳粹党卫军的威仪之后也就可以毕业出营了,当然少不了教训他们以后要夹着尾巴做人,否则随时抓你回来复习之类的毕业前教育。因此这时候集中营中的囚犯们死亡率其实很低,多是体弱多病者,而服刑期也多在一年以内,以便保证周转率,教训更多的与纳粹政见不和的人们。这是当时纳粹党教训政敌和制造恐怖气氛的重要手段。当时的人们经常发现和纳粹作对的人莫名奇妙的失踪了,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多又突然形容憔悴的返回,而且从此就变得消沉了。毋庸置疑,这一手段极端高效的打击了纳粹的各类政敌们,使得他们噤若寒蝉,而且在国内成功的制造并长时间的维持了“恰当”的恐怖气氛。
保留的一段铁丝网,铁丝网和墙根下都是雷区
二战中随着德军的节节胜利,大规模的犹太集中营和战俘营开始在东欧各地建立起来,这时在德国国内各个集中营中培训过的党卫军们就开始非常稔熟的进入他们的角色了,只是具体任务有所不同,有些就是在高度机密的灭绝营中执行最终解决方案了。因此德国国内早期建立的集中营和在国外建立的集中营相比要“仁慈”的多,规模也小很多。
随着战争的进行,纳粹开始把大批的俄国战俘包括部分犹太人转移到国内作为劳动力使用,于是这时候那些早期建立的集中营们就又开始全功率运行起来,先是接待战俘们,很快又建立了战俘工厂,同时也收纳被判有战争罪行的人,比如拒绝参战甚至反战的德国人。从这时候起,正式的行刑地开始建立了起来,枪决开始成为集中营的工作内容之一。反战的德国人、俄国战俘以及各占领区的地下抵抗力量成员们大约是行刑地最常见的过客,拒绝服兵役的“耶和华见证人”当然也少不了。因为最终解决方案的缘故,在德国国内的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劳工很快就又被清理干净,因为原本就没有多少,剩下的都按计划直接送到波兰的奥斯维辛等地解决了。从这个角度说,战争时期德国国内的集中营已经演化为以战俘营为主,因此通常没有大规模的灭绝设施,比如毒气室。虽然个别集中营在后期也配备了毒气室,但是小得多,不可能执行大规模的处决和灭绝。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密,就像前面提到的,这是因为早期建立的集中营往往就在德国城镇边上,实在不便于进一步扩大规模和保密。另外党卫军们大约也不想自己住在附近住宅区里的老婆孩子们生活在焚尸炉烟囱冒出的尘埃中,虽然我估计行刑的排枪声还是清晰可闻。这一时期的集中营的死亡率当然与战前罗生特入营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而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为止。
行刑地,挖到地下是为了减少枪声的传播范围,毕竟隔壁就是小镇Oranienburg,搞得太吵了人家要投诉的。
因此,德国集中营的区分在时间上可以分为战争前和战争中,地理上可以划分为国内和国外(国是指的第三帝国,包括奥地利),但是始终是在党卫军自成体系的直接控制之下。以罗生特的身份,他很幸运的是战前进入了国内的集中营。否则时间和地理两个因素,无论哪一点有所变动,他都不会再有机会走出集中营的大门。
战后俄国人建立的解放纪念碑,上面的倒三角标志就是纳粹集中营中政治犯囚服上的符号。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啥都别说了,花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河里面为人师表的多啦,我就是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儿拿出来和河友们分享一下,冒个小泡而已。
和您的诺曼底系列比起来可差远啦!
在德国访问集中营其实很容易。柏林郊外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和慕尼黑郊外的达濠集中营都被保护下来改建成为了博物馆,有大量翔实的说明和历史图片。这两处集中营靠近大城市和旅游热点,交通也便利,只是想来国内出游欧洲的兄弟姐妹们一般是不会去这么“晦气”的地方的。
最早使用,应该是在南非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1902)期间。这是英国人在实施了焦土政策之后,安置家园被毁的布尔人的家庭成员,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措施。
在此之前,类似的形式已经有记载,比如古巴十年战争(1868-1878)和在菲律宾的美西战争(1898-1901)。
纳粹建的第一个集中营是1933年的Dachau。
慕尼黑郊外的达豪集中营由纳粹党卫军建于1933年3月22日,而纳粹冲锋队在之前一天,也就是1933年3月21日在柏林郊区小镇Oranienburg建立了另一个集中营。
之后的“长刀之夜”彻底清洗了纳粹冲锋队,掌握了大权的希姆莱和党卫军也很快在1934年7月结束了Oranienburg集中营的历史,从此德国所有的集中营都置于党卫军的管辖之下。到了1936年时,党卫军又决定在Oranienburg新建立一个集中营,只不过这次占的地方大多了,所以只能建在镇子边上了(这个Oranienburg啥风水哦,就没有别的投资和大项目可以搞搞)。新建立的集中营并以所在的区命名为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其实屁大点儿的小镇子分啥子区哦,明明就想跟以前冲锋队的Oranienburg集中营划清界限)。
所以,确切的说Oranienburg集中营是纳粹的第一个集中营,由纳粹冲锋队所建立。但是那个万恶的希姆莱他想要用尽一切手段抹杀冲锋队为第三帝国所做的贡献,为此他不惜将Oranienburg集中营从历史中抹掉!!这样达豪就成了纳粹的第一个集中营啦!!!
我上次主要是想说明为什么罗生特能从集中营里出来,所以这段历史就一带而过啦!
但是万万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希姆莱篡改历史的流毒还在啊!冲锋队的弟兄们如果地下有知,岂能容他!!最可恨的是俺们橡树村村长都着了他的道儿!!!
苍天在上!俺今天要肃清希姆莱党卫军的流毒!还历史本来颜色!还冲锋队的弟兄们一个公道!顺便挽救一下中了党卫军流毒的村长哈
楼下村长说的对,这个不是纳粹第一座集中营啦。既然是党卫军当权,达豪集中营才是“集中营之母”。不过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毕竟就在柏林郊外,靠近权利中枢,所以它的地位也很特殊,不知不觉间就担负起了党卫军的行政中心和训练基地的任务。所以后期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早已不是简单的集中营了,规模也膨胀了很多。
从集中营里向大门方向回望,跨院就是集中营管理处了,大门外的兵营则驻扎着党卫军
保留的一段铁丝网,铁丝网和墙根下都是雷区
战后俄国人建立的解放纪念碑,上面的倒三角标志就是纳粹集中营中政治犯囚服上的符号。实际上,纪念碑上应该加上犹太人的大卫星标志才对,死难者中有不少犹太人的。不知道俄国人是不是故意忽略了
这个经典,纳粹集中营大门上都会有这个口号的
ps,多数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我只对南非的地方了解一些。
俺对德国的了解程度可是比您对南非的了解差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