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古代中国人的衣食问题 -- 晨枫

共:💬137 🌺8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麻布就是羊毛毡的

纺毛线织毛衣的做法,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开的,纺毛线比较简单,但是棉麻织机没法对付比较粗的毛线,手工针织又不可能大规模应用。

家园 写得不错,值得一看

女儿在大学图书馆打工,这本书是on permanent reserve的,因为不知道哪门课的老师指定作为参考书,每次只能借出2小时。当然,还是欧洲中心论,尽管作者刻意避免欧洲中心论,还特意“证明”新几内亚土著比欧洲人“聪明”。

家园 小时候,遍地种麻,现在没有人种了
家园 80年代时俺问过一河北老乡,高粱好吃吗?他说,猪都不爱吃
家园 我觉得好多东西是从印度传入新月地带的。

比如胡萝卜,洋葱什么的。按理,印度那儿的气候比埃及、两河要更适合植物生长,物种应该比较多,更容易筛选出口感好的东西。而且古时候他们容易来往,从波斯湾那儿经水路就可以到了。那几个文明挨得近,经常做生意。中国到那儿就太远了,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的古时候更是如此,文明的发展应该相对独立一点。

家园 我妈说以前下乡时困难的时候吃过高粱饭,满口钻

吃进肚子里又涨。估计意思是比较粘滑,但是又比糯米要硬

家园 回晨老大

没有棉花以前我们老祖宗主要是穿 麻布 做的东西

棉花以前叫木棉 以前是很珍贵的布料 看过 电影 木棉袈裟吧 就是其实一个棉布的袈裟 搞来传衣钵了

羊的问题 我认为是南方有更好吃的猪 所以没人养 因为羊肉搞不好有膻味道 中原到是一直都很多羊 现在河南人吃的也是羊肉多

水果问题我的看法是 我们肠胃没人家好 吃多了水果要拉肚子的 至少我是这样

我国的动物驯化应该是独立完成的 三皇五帝里面到底是哪一个做的你的去查资料了

家园 这个很混乱的

但有一点清楚,就是橘=桔,这是简化字的时候从桔梗的桔借过来用的,没道理好讲,只要说的是水果,两者就是一回事

至于柑嘛,基本上就是介乎于橘和橙之间的品种,橘子个小,皮薄好剥,果肉分瓣容易;橙子个大,皮厚难剥,分瓣困难

光听名字的话在植物分类学上很多时候是错误的,比如芦柑实际上是橘子,而蜜橘实际上是柑子,这个这个,大凡是人类驯化的物种多半都有这个毛病吧,比如各种家猫和家犬的分类也是一锅粥.....

更有甚者,连柚子跟橙子也不见得能分得很开,沙田柚跟脐橙当然区别很大,但是胡柚跟甜橙外观就相当的相似,虽然味道有所不同

家园 是林檎或者海棠之类的水果吗?

它最大的问题在于个头太小,否则拿来热食再好没有,比外来苹果的香气更清远正直,做拔丝或者派都好吃,我试过,削皮去核累死>_<

家园 猪有一点优势

一头母猪一次能下十几头小猪崽,一年后就可以长成宰杀了。因此可以大量繁殖,而且杂食易于饲养。

家园 天哪!听您这么一说更加晕倒

这个这个,能不能配发一些图片让兄弟我开开眼界?

家园 木棉不是棉花耶

木棉纤维比重轻和表面光滑(抱合力低)的特性形成了木棉纺织加工千年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

木棉纤维长度较短(15-25mm),单纤维强力低(平均强力1.4-1.7cN,纺纱梳棉的极限强度1.2cN)这些是木棉纺纱加工的第二大障碍。

水果问题我的看法是 我们肠胃没人家好 吃多了水果要拉肚子的 至少我是这样
人的肠胃不都差不多,至于您拉肚子,原因很复杂,但是盐本太少,不大能说明问题哟。

家园 按照书里的说法,不是物种越多越适合

有好多条件,否则亚马逊就应该是文明发源地了。

家园 羊毛做衣服一万年前就有了。

新疆的欧罗巴人就穿过羊绒衫。。。。。。

羊的确不好养,更何况与猪相比,后者更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农业。养好羊与猪不同,需要有独立的畜牧业,南方就不存在这种条件。

谢谢
家园 这个字鸿门宴里出现过

樊哙发飚了,闯到宴会上去,项羽就赏了他一块“生彘肩”,樊哙就用盾牌当菜板,用佩刀切着吃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