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文新贴】神舟5号、航天飞机和高超音速飞行 -- 晨枫

共:💬49 🌺1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哥们儿这么一说不靠谱

数学模型技术指标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股市变动提供参考意见。至于什么头肩型阿!黄金,死亡叉阿!最牛的是连法波那其数列 ,黄金分割线齐上阵了。还有什么心理线。这些统统都没有经过有效论证。简单说是不被认可到科学分析范畴内的。你可以说这是感觉是经验但是和科学分析不沾边。所以给了个好听的名称技术分析但应该知道这不是科学分析。我个人甚至认为这基本上是庄家机构忽悠散户的花招,尤其是并不是信息面很广的人。理论上讲这套玩意儿都可以被颠覆,庄家只要掌握一定资金面随便改什么技术图形。

至于说金融工程,还有数学金融学倒是可以说说。金融工程学里马克威茨理论奠定的证券投资基础的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二叉树分析,还有折现因子等等千强调万强调的是一堆一堆的假设条件。b-s模型比较著名论文一完成马上被芝加哥交易所采用但是6条假设条件也是一个不能少阿。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期权定价实在是没东西用啊!

科学没有什么60%有效一说。满足条件就能重复结果这是根本,数学尤其是这样。之所以说这类模型没什么意思是因为严格满足这些限定条件的现实条件领域很小很小。只能拿来作参照。结果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就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至于说什么切换之类我觉得你这是误读。我可以解释一下类似这样误读的一个常见原因任何统计样本无限放大后都趋向于标准正态分布。任何分布都可以理解成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变形。如果辨别不清的话就是一锅粥了成了什么都差不多了。理解这些模型关键还是要先理解为什么有限制条件的问题

家园 有段话不是太对

火箭发射是一个用动能换取位能的过程,返回自然就是用位能换取动能的过程。如果不考虑空气摩擦和燃料消耗的因素,那理论上上升阶段的助推火箭的推力该多大,返回阶段的刹车火箭的推力也就多大,这自然是不现实的。

在这个问题里,燃料消耗还是要考虑的。原因是航天器的轨道部分和燃料的质量比对于取得足够的轨道速度来说是很关键的,现在的航天器轨道部分都仅仅占发射时质量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质量都在燃料上。这是因为动量守恒,轨道器最后获得的的动量和向后抛射的燃料加抛弃的初级结构的总动量大致是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说大致是因为实际还有一部分动量给了地球和被尾焰流带动的空气)。因此轨道器相对燃料的质量越轻,所需要的喷气速度就越低,而喷气速度又和燃气温度相关,是有极限的。所以轨道器和燃料质量的比值越小,就越容易达到所需的速度,这也是航天器采用多级设计的原因。

美国的航天飞机轨道器的最大着陆重量是104吨,而发射时的总重是2000多吨,大部分质量都在上升的前8分钟里烧掉或者扔掉了。所以不计空气阻力的的话,回家时需要的刹车力是比发射推力小很多的。

下面数据是wiki里抄来的:

Orbiter specifications[10] (for Endeavour, OV-105)

* Empty weight: 151,205 lb (68,585 kg)

* Gross Liftoff Weight: 240,000 lb (109,000 kg)

* Maximum Landing Weight: 230,000 lb (104,000 kg)

External tank specifications (for SLWT)

* Empty Weight: 58,500 lb (26,535 kg)

* Gross Liftoff Weight: 1,667,000 lb (756,000 kg)

Solid Rocket Booster Specifications

* Empty Weight (per booster): 139,490 lb (63,272 kg)

* Gross Liftoff Weight (per booster): 1.3 million lb (590,000 kg)

System Stack Specifications

* Gross Liftoff Weight: 4.5 million lb (2,040,000 kg)

家园 你说得对,我把燃料重量漏掉了,谢谢指出
家园 要烧掉两千吨的燃料!怪不得航天飞机每次的发射费用将近五亿刀
家园 问个傻问题

为什么飞船或者航天飞机返回的时候不可以比较慢的下降呢?用时间来换取势能的缓慢减少。我想这肯定办不到的,要不然肯定这样做了。不过大家有什么理论上的原因来说明这样不行吗?

家园 数学模型不是太离谱

其实数学很好地描述了短期内金融市场变化,但问题是突发性或者结构性的东西是很难加在数学模型里的。当这种拐点来临时,数学模型是非常脆弱的。

家园 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傻

问题在于,下滑时间长,加热慢,但累计加热还是大,在空间没有空气帮助散热,散热完全靠辐射散热,太慢了,飞船受不了。下滑快,加热快,但加热时间也短。这里面有一个最优值,航天飞机的下滑航迹就是按照最优值来设计的。飞船比较亏一点,没有滑翔能力,为了保证一定的落点精度,只有尽快下降。

家园 it makes sense.

谢了!

家园 没有空气吗?

在空间没有空气帮助散热,散热完全靠辐射散热

重入大气层之所以被加热不就是因为飞行器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么?咋就“没有空气”了呢?

散热基本上靠辐射倒是好理解 -- 温度太高热量太大的时候空气带走的那部分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毕竟导热系数在那里摆着...

家园 问题不在于加热时间长短。

  如果用来减速的能源不成问题,减少下降的加速度当然比较好。

  但能带的能源不足,所以只有利用空气的摩擦来减速。

  再入大气层时,大气层上表面有点类似水面。再入角度太小就会象打水漂一样被弹回太空,再次转回来的位置就很难控制;角度太大就会太快地进入大气稠密部分,摩擦生热太高。

  最合适的再入角好象是六度左右,太大太小都会发生问题。

家园 记得介绍阿波罗13的时候说是5度到7度

说得就是那帮飞行员好牛,手动控制阿波罗13钻进这个角度区间

家园 燃料没那么贵拉

航天飞机飞一次,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好在TG选择了飞船.

家园 确实不是这么贵

有一年我们去某化工厂参观,一位副厂长介绍到他们的另一个产品,火箭燃料里面的还原剂,他说,前两年那次发射卫星失败,他们倒是多赚了一笔,每次发射火箭他们都有一千万的生意。

家园 最便宜的是液氧加煤油
家园 煤油不用考虑低温的问题

燃料箱能省掉好多的重量。煤油也比液氢便宜多了。

俄罗斯有好几个型号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毒性那叫一个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