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残酷不容色戒 – 兼谈郑萍如与丁默邨 -- 萨苏
过两天冯小刚的1942上映,你看么?写点啥?
民国政府这个帽子顶着,
先猜下哈,
估计没啥大争议,
当然了,如果丫要是硬往啥鸡巴民族劣根性上靠,
那再砸他个王八操的不迟。。。。。
冯裤子这厮,有点意思,还没看透。
他最近上了两次凤凰。
还有刘震云,最早看的是《一地鸡毛》,写的很有意思,但是没看懂。后来明白了,为啥是一地鸡毛。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但是,屁股是两瓣的,有可能两瓣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或稍微偏一点。当然也可能有时偏这边点,有时偏那边点,反正是自己坐着舒服就是了。
当然,我觉得老兄对历史熟,看这个片子也许能看出点什么。
比如同样画画的,米开朗基罗就名气大点,提香就小点。
那么,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是理想么?
过分了,张的小说和李的电影本身没有啥大问题,都是一种商业产品,问题是就不应当在这种素材上下这种功夫。
这可能和宣传有关系,其实国民党抗战时那些特务牺牲很多的,牺牲了的都应该被看成抗日烈士才对。如果两岸在这个问题上早早一致,谅李安也不敢去挑战这个底线。
很奇怪,如果土共真的认为自己就是当今的正统,无论如何就应该早早干预,让这种电影拍不成。也不知道中宣部干啥去了。
美国如果拍一部电影叫独立宣言,结果三分之一的情节是借腹生如何搞黑人女奴,这种电影能拍成吗?
民众不再对政府有信任感。您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我记得80年代初,政府还很有公信力的,老百姓也非常听政府的话,有事也找政府解决啊
这是病,这是脑残孙子病,得早治~!
我觉得毛的最大功绩是打跑了蒋介石,比英雄更英雄的方法就是打败这个英雄。
我不知道当时你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我当时在北京,政府的公信力在那时的涨价风潮中老百姓用脚给了很好的注脚。如果不是政府公信力低迷,也不会有后来的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
张艺谋看的脸都红聊...
后来放映时删掉聊...
李安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别人也就会是一样的。在他看来人性是不分善恶的。这样就不小心给我们看出来了,有些人的内心是藏着汉奸的种子的,只要给点养分就可以发芽了。
当然,公信力的高低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完全在于政府本身作为决定。
但是,看看一些贴近生活的细节:
不论三峡、汶川,各种无脑流言流行,政府公告没人听;
彭宇等事件后,光明正大的喊着好人不要做、贡献不要提;
交警执法中被车辆碾压致死,门户上的评论一边倒的喊压得好;
更不用说排队枪毙有冤枉的,格一个毙一个有放过的那笑话。
起码,在我的记忆里,
曾经警察是有困难首先想起的求助对象;
曾经学雷锋、做贡献是一个无人敢挑战的积极价值观;
曾经党员干部是吃苦在前的领路人。
1,我是对文革使政府失去公信力表示怀疑;
2,山东
虽然同是自己方的敌对阵营,但白俄好歹只是意识形态不同而已,但并不属于民族叛徒一类,在白俄眼里,恐怕苏俄更是“德国间谍”,割让领土的“俄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