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测量界真是挺牛的,不服不行。 -- 温雅颂

共:💬172 🌺97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这话口气太大

"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只要是从事和地学有关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中国有个武测的。"

我是从事地学专业的,接触过不说上万,也是成千的外国同行,还真没有谁知道武测。我知道武测也是因为我在国内的时候,有个描图员是我们在武测委培的。

家园 【不是抬杠,】只是想不明白,还请老弟拿出论据

"中国的测绘界,其综合水平,绝对在世界前列!要说差距当然有,它主要体现在设备制造方面,但这主要是受中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所限,没有办法,也不是短期内能快速赶上的。饭毕竟得一口口地吃,路也要一步步地走。而中国测绘界在理论方面和信息时代软件方面的水平,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没有硬件支持,理论和软件是怎样占领世界前列的?是否有因为某个中国理论,外国人先开发出来设备的例子?

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任何行业,比如算命学:

中国的算命界,其综合水平,绝对在世界前列!要说差距当然有,它主要体现在设备制造方面,但这主要是受中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所限,没有办法,也不是短期内能快速赶上的。饭毕竟得一口口地吃,路也要一步步地走。而中国算命界在理论方面和信息时代软件方面的水平,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家园 武大吉奥

替你查了一下,他说的就是你刚夸过的测绘学院的附属(?)

http://www.geostar.com.cn/index.aspx

家园 帮你举例

武汉大学共有四个科学院院士,其中有一个是测量学院的。

武汉大学共有八个工程院院士,其中有四个是测量学院的。

家园 不好意思,口气是大了点

关键是这个“地学”的范围太广了。地质也是地学的一部分,但地质方面的人对武测知道的确实不多。

也许我应该说国外搞地理信息系统的人基本都知道中国的武测。

家园 别急,我后面会讲到的。
家园 谢谢!送花!
家园 【原创】二,测量原理

早期的测量技术是很原始的。最典型的早期测量工具就是平板仪。所谓的平板仪就是三脚架支起一块平板,再加三个微调螺丝把平板调至水平状态。板上铺一张白纸,测量的结果就直接绘在白纸上。具体测量的工具就是瞄准器、标尺、还有皮尺。测的时候一个人扛着标尺,拉着皮尺跑到要测的目标处,把标尺垂直竖好(标尺上有一个水准气泡),平板这里的人就用瞄准器去瞄准标尺的方向。所谓的瞄准器其实就是一把尺子。尺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可以竖起来的瞄准设备,靠近眼睛的一端是一个小孔,另一端是一个垂直的长孔,孔中间有一根很细的竖丝。测量的时候人眼通过小孔,将另一端长孔中的竖丝与远处的标尺重合,瞄准后沿着瞄准器的尺子划一条线,线的方向就是从测站到标尺的方向,线的长度则根据皮尺量出的长度按比例缩小。这样一条测线就算完成了。

一个区域的测量就是这样一条测线一条测线测出来的。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失望:原来测绘就是这么简单呀!

不过,接下来可能又会有新的疑问:这么简陋的设备怎么可能完成大范围的测量呢?精度如何保证?

这就引入了下一个话题,测量误差的控制:

由于早期测绘设备简陋,观测误差很大,人们不得不在控制误差方面动脑筋,所以测绘专业里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它的平差理论和方法。

平差的方法并不复杂,其基本思路就是把测量路线形成一个“回路”。比如前面讲过的平板仪测量,在每个测站测完所有目标后,要把下一个测站的位置也测下来。而每个测站都要和前后的测站对若干目标做重复观测。等转了一圈下来又回到最初的测站时,一路上每个测站位置的误差就积累下来了。这时如果发现测站位置误差积累太大,那这条“回路”就只好重测。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那这个累积的误差就可以平均到每个测站。测站位置经过修正后,从这个测站所测的所有目标也需要根据测站的修正值进行修正。最后再对不同测站重复观测的目标进行平差以及其它目标的修正。这样经过几次平差之后,就得到了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

由于测量学中的平差理论其实就是数学的应用,而中国人的数学水平不低(因为数学对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中国测量界在测量平差的理论方面水平一直不低。另外,我认为,一个国家在某个学科方面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术带头人的水平。中国测量界很是出了几个国际知名的“大牛”,国际上公认测量学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大概首推德国,但中国测量界有两位当年留德的博士,一个三十年代的王之卓,一个八十年代的李德仁,其留学时的成绩至今无人超过。我当年在德国的时候,德国那些牛气哄哄的测量学教授一提起这两位,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尤其对王之卓前辈,佩服得真可以说是五体投地。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在讲“新功”之前,我还需要介绍一下测量学的一个技术飞跃:摄影测量

家园 呵呵,好作品总是有好报应的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推荐成功!

家园 谢谢!
家园 看了一下那个吉奥的介绍

没看出有什么真正高明的东西,他们有的东西国际上都有了。

我因为不了解他们的产品,所以也不能说他们的就不行,但我想介绍的不是他们的东西。

家园 这篇帖子口气太大了

你既然以中国测绘界为题,那就应该包括军测、国家测绘局、中科院地理所在内讨论。否则,只能算武汉测绘界了。举个例子,李德仁在德国的成就,会超过军测当年那个留德未归的人吗?

至于中国测绘界的水平,第一基础理论是从国外拿来的;第二测绘器材是莱卡的;第三现在GIS软件,从ArcGIS到ERDAS,有国产的吗?

我们在别人的理论上,小修小补出些成果,固然不能妄自菲薄,但自大也是不应该的。

还有,吴邦国老爹在军测也还可以吧。

家园 又有个问题。

测量学中平差理论(数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测绘设备简陋,观测误差很大”。这是不是说,如果测绘设备足够好,能给出精确的测量数据,让所有测绘点的结果,都能满足积累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数学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

家园 其实也好办

就吧这个坑当基准点,坐标(0,0,0),不就结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