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被活活吓死的中将-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1) -- woyan
我一切都有办法
1946年初冬,国民党认为在山东的军政形势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共军已失去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决定全力围歼剩余的共军部队。蒋介石命陈诚率整编十八师胡琏、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整编八十三师李天霞、整编二十五师黄伯韬共四个全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进攻临沂。同时电令王耀武在二绥区抽调两个军和一个师由明水、博山向莱芜、新泰推进,形成对共军的南北夹击之势,企图全歼共军主力于沂蒙山区。蒋介石曾写亲笔信给王耀武说:“据空军侦知,共军在黄河渡口搭有浮桥,确有渡黄河北窜之图,望弟在胶济路北,黄河以南,布以兵力,务求歼之于黄河南岸,毋使逃窜,事关重大,机不可失……”
但王耀武根据情报和自己的分析,认为蒋介石和陈诚的部署是冒险,而蒋介石所说的共军准备北渡更不可能,而且王耀武当时手下也只有三个军,抽不出这多兵力。于是,他接连去电和派人向蒋介石、陈诚据情陈述建议,但不为采纳。最后陈诚电令中竟毫不客气地说:“对全国情况有所不知,速即遵照前令执行,无庸再渎……”蒋介石唯恐王耀武不按指示投入兵力,还用电话严加督令。王耀武没办法,只好让自己的副司令李仙洲为指挥官,率73军、46军和新36师开赴莱芜。为保险起见,特令二个工兵团抢修自明水经吐丝口到莱芜的公路,以保证补给畅通,并令新36师负责保护此线路的安全。并令两个军齐头并进,相互侧应,以保行军安全。但王耀武没想到的是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是共产党,于是王耀武和南京方面所有的作战计划全部是李仙洲手里一份,陈毅手里一份。
1947年2月19,七十三军七十七师作为后卫部队由博山开赴莱芜途中,即因情报泄露为共军伏兵全歼,师长田君健被击毙。王耀武立即令李仙洲率四十六、七十三两军迅速向吐丝口转移与新三十六师靠拢,新三十六师则前出接应,并派参谋长罗幸理飞南京向蒋介石面报军情。
李仙洲接到撤退命令,决定于22日行动。但韩练成非说必须再整顿一天23日才能行动。等到23日,韩又说有一个团坚守阵地,他不去撤不下来,岂知他一去就没再回来。一直等到23日晚上空军报告说两侧发现共军,部队这才开拔。李仙洲临走时仍于心不安,一再说:“撤退时闪下个军长也不像话啊!”
没想到行动晚了一天,共军已经调集了足够兵力埋伏在公路两侧山地,很快就全歼了行进中的五万余人,除新三十六师师长曹振铎逃回明水外,自指挥官李仙洲以下所有军、师长全部战死或被俘,气的王耀武大骂"就是五万只鸭子,三天三夜也捉不完哪!"
在此情况之下,王耀武生怕解放军乘胜前进直逼济南,那他真要唱空城计了,不得不命令主动放弃淄博、周村、张店。命十二军与绥区特务旅,限在6至24小时内全部陆续集合到省城济南东郊,如违时限,必以违军令论,并严令将所有火车机车全部开至明水以西。好在共军也未再进攻,才让王耀武松了一口气。
事后不久,蒋介石同军务局局长俞济时、参谋次长刘斐来济南检讨莱芜战事失败情况,王耀武引咎请求处分,但王的参谋长罗幸理却大胆发言,陈述了战前曾两次向总长(陈诚)提请改变出兵新泰、莱芜的建议未被采纳,反而受到“无庸再渎”的申斥等情况。蒋介石问刘斐:“有此事否,何以不予考虑?”刘说:“确有此事,但未采纳,而且我也不同意轻进。只因辞修(陈诚字)坚持,故仍按原定计划进行。”蒋听完之后,把拳头往桌上一击,忿怒地说了一声:“辞修胡闹!”此后不久陈诚丢掉参谋总长职位。
事后李仙洲、王耀武一直互相埋怨。李仙洲抱怨王耀武遥控过多,王耀武则归罪李仙洲的有失果断,晚撤了一天,延误了战机。双方在北京功德林以战犯身份再次相见时,仍是耿耿于怀,争论不休,甚至连关在一起的杜聿明等也被拽了进了让评评理,自然越说越乱,但当时双方谁都没想到韩练成是内鬼。
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战犯特赦时,李仙洲被安排去北京去看望获释的黄埔同学,往在前门饭店,正好与已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韩练成的房间对门。经周恩来批准,韩练成主动来到李的住室,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向李仙洲作了一个大揖说:“大哥,我对不起你啊!尤其听到你在吐丝口负伤的消息时,内心十分不安。”那种情况下,李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言不由衷的说道:“话不该这么说.我应该谢谢你,若非你,我不是以后战死沙场就是跑去了台湾,终生与人民为敌,怎还能得与老师周总理相见,获得新生呢。”
可惜搞清这一真相之前,王耀武已经逝世多年,他始终没有明白莱芜一役是怎么垮的。
他的那位校长都没搞明白自己怎么输的...
解放军突击队打开缺口,攻入城中,向纵深发展。国军拥上来,将缺口堵上,突击队又被包围在城中,政工干部战死,后来由一个随队突进的文工团作家担任指导员(因为是党员),带领剩余部队坚持作战。
作家在此役中立了大功,作为奖励,部队奉命观摩他写的“大戏”三天。
共军中的文职人员,只要是党员,在关键时刻,都可以做战场主官,指挥作战,国军焉能不败!
莱芜战役后不久,中共派韩返回国军,伪称逃回去的,并没有引起国军怀疑。不久后46军的一个师长(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的外甥)真的逃脱,回去后向白崇禧指认韩练成是共党。当时韩练成在兰州张治中手下做事,白崇禧致电张治中要逮捕韩,张治中并没有照办,放韩回到共军阵营里面去了。这件事中央军将领不知道详情有可能,桂系的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不应该不知道吧,怎么到了功德林还会为这个吵闹?
比如这篇,
http://book.cnlu.net/book_jie.asp?id=27338
中央军和桂系都已经知道韩练成真实身份,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处理。
是欧震兵团,不算28师的话,共有7个整编师加1个军,第一线4个师是左纵队胡琏整11师(没有整18师的),右纵队张灵甫整74师,中央纵队李天霞辖整83和65师。黄百韬整25师在预备队里,没有直接参加进攻临沂。
http://www.cchere.com/alist/520166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21411
过阵子我自己来贴后面的节选吧。
一九四八年,随着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歼,山东方面的战局已经逆转,而七十四师是王耀武带起来的基本队伍,官兵全是跟随他多年的下属,所以王耀武甚为心痛,整日寝食不安,精神沮丧。蒋介石得知后特意给王耀武写了封亲笔信,安慰说:“……灵甫之死,乃中国陆军之损失也,闻之心痛。七十四军原弟建军,为保持七十四军之特殊军风,必须重建,希速就七十四军原有人员中选荐一优秀人员继任整编师长。”
于是王耀武召集原七十四军的主要骨干郑希冉、吴鸢、龙书云等人,连夜计议。他说:“老先生现如此关顾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必须重新建好。”第二天清晨便派吴鸢乘专机飞南京,拿着他写给蒋介石的信,面见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一同晋见蒋介石。王在信中说:“奉读钧示,甚感校长对张灵甫之眷念与七十四军之关顾。至于整编七十四师师长之继任人选,窃以为四期同学邱维达较为相宜,武任五十一师师长时,灵甫、维达同为我师团长,凡淞沪、南京、上高、长沙、常 (德)衡(阳)诸役,他二人无战不与,俱曾负伤立功,早存‘张勇’、‘邱智’之誉。湘西会战邱任四方面军中将参谋长,雪峰山大捷的作战计划即出自他手。其人才智双备,故敢保荐,是否恰当,敬候钧裁,另列整编七十四师重建后团长以上名单一份并请阅批。”蒋介石当即批令陈诚偕同新任师长邱维达迅赴徐州收容旧部,重建整编七十四师。为了维持整编七十四师一师三旅的编制,王不惜将他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的特务旅投入为整编七十四师五十七旅,以保持一师三旅的编制,而且所有该师的中下级军官全是由第二“绥靖”区所属军官总队和学兵总队编补的。王虽重建了七十四师,但由此导致了第二绥靖区内精英军官的流失,济南城防更为空虚,为济南战役的失败留下的伏笔。
随着山东战场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昌乐、潍坊、张店、博山等据点相继被解放军攻陷,二个整编师和数个保安旅被全歼,王耀武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顾东不顾西了。王耀武深知,仅凭现有三个整编师和保安团队总共不过11万人的兵力,济南是难以固守的,便于1948年5月15日急飞南京向蒋介石进言,中央无力增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放弃济南,巩固徐兖防务,以利再战。但蒋介石则认为:济南是华北的战略要地,关系济南与青岛的呼应和美援之路,一旦放弃则必冀、鲁、晋三省,胶济、津浦、德石铁路联成一片,华东野战军将更加运用自如,北对平、津、晋、冀,南对徐、蚌、苏、豫、皖,威胁亦将难以遏止,主张必须固守济南。并安慰王耀武说:已令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督率第二(邱清泉)、十六(孙元良)、十三(李弥)3个兵团17万人作驰援济南的准备。甚至说,必要时他将亲自督战。
7月间兖州解放,致济南失去依托。8月间华东野战军主力由豫、苏、皖分头进入山东,向济南附近集结。王耀武急忙向南京告急,要求将其旧属整编七十四师和八十三师空运到济南。蒋则派杜聿明去济南与其协商。
在协商会议上,王耀武让杜聿明向蒋要求,将整编七十四师和八十三师火速空运到济南,如果这个两个师到齐的话,他守一个月应该是没问题。而杜则说现在城里的部队也不少,只要加强工事,完全可以守住,不然人再多也没用。只要仗一开打,15天内他的救援兵团就会到达。王说根据以往经验,共军肯定会有强大的打援部队,15天内绝对到不了。王耀武的参谋长罗幸理也说现有部队士气不高,不够坚强,搞不好只能守个三五天。杜对这次会议很不满意,认为王耀武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回到南京后向蒋报告,蒋也没说什么。
与国民党方面自以为事相反的是,共军方面对济南战役特别重视。在8月初的中央军委会议上制定“攻济打援”方针,考虑到济南城防坚固,王耀武骁勇善战的情况,当时中央精神为“整个战役争取一个月打完,但是必须做打两个月至三个月准备。”并要求为保证攻济所需时间,要求在整个战役部署上,以多于主攻方向的兵力置于打援、阻援方向。后来聂凤智在前敌会议上说如果顺利可以在“十五天到二十天就可以把济南拿下”时,还被其它人批评为狂妄。
事后的安排为整个攻济打援作战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指挥,攻城部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中共中央军委还指示中原野战军集结在豫西地区休整,以配合攻济作战。华东野战军安排攻城兵团以6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大部以及地方部队共14万人组成,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以西线为主攻方向,从东西两线向济南城实施钳形突击。东集团由第9纵队、渤海纵队及渤海军区一部兵力组成,由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治委员刘浩天指挥。西集团由第3、第10纵队和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一部组成,由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指挥,并以特种兵纵队炮兵第1团(欠1个营)、第3团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配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另以第13纵队为攻城总预备队。阻援、打援兵团由8个半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一部及地方部队约18万人组成。其中以第4、第8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等组成阻援集团,于运河以西城武(今成武)、金乡、巨野、嘉祥地区阻击可能由徐州以西北援之敌;以第1、第2、第6、第7、第12纵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及鲁中南纵队一部组成打援集团,于运河以东邹县(今邹城)、滕县(今滕州市)地区待机歼击北援之敌。可以说为了打济南,中共动用了整个华野和部分中原野战军的兵力近40万人来对付王耀武的10万人。仗还没打,胜负已经很明显了。
请问那里能查到解放前国民政府公布的军事公告,我去图书馆查,但找不到。现在主要看政协的文史资料,但资料基于个人回忆,有时候相互抵触的东西太多。
个人感觉:杜聿明在国军里混,是个很好的参谋长,做战区指挥官,实在勉为其难。在国军里面做主官,要么头上长角,要么能把握老蒋的心思,不然在老蒋这个大团长手下混,实在累。
济南战役,华野倾巢而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蒋、杜聿明竟然不敢派重兵南北夹击与其决战,难道留着徐州机动兵团做种?胡琏及其所部早就应该调到徐蚌战场作为机动部队,加上邱、李、黄这些能打之将,中原形势如何?很难说。
再不济,你就听听王耀武的话,撤离济南,好歹将来在徐蚌战场有个很好的战区指挥官,比之刘峙要好得多。王耀武懂军事、能带兵,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左右逢源,能够用各种世俗的办法达到正确的目的,难得的人才啊!
假若在徐蚌战场,王耀武做战区司令官,杜聿明做战场步兵指挥官,一旦杜在军事部署方面,与国防部几个内鬼有矛盾,老王绝对有本事帮其疏通,说不定老王通过俞济时搭上保密局,查查国防部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老蒋有本事能这么搭配徐蚌战区的指挥官,中原战场局面不过苟延残喘几年,大不了解放战争晚几年胜利,等东北林彪的百万大军一到,有十个王耀武也不管用。因为老蒋本身的毛病缺点太多,内战开打,就是错误的,更别说政治上、经济上的失策,国军注定要完蛋,除非国际上有大变化,美国直接援助老蒋。
兖州被攻克,就是想放弃济南逃跑也来不及了,中间隔着几百里的解放区,部队半路上肯定被包了饺子。胡琏和孙元良也不能事先就调到徐州来,那等于是把平汉线拱手送给刘邓,也受不了。
老蒋唯一翻盘的希望,就是济南能守两三个月,好让他缓出手来,可惜没人给他这个机会。
为了救援东北,烟台的两个师都撤了,烟台被共军不战得到,显然国军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南线国军各部动作不利还可以指责一下子,北线哪里有兵力来南北夹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