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满清功罪 -- aokrayd

共:💬168 🌺951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合作的态度肯定是有一点的

还是那句话,在清初的影响极大,几百年过去后,已经微乎其微了。也别说清末了,就是乾隆,嘉庆年间,还有几个读书人不去科举,还有几个老百姓为了头上的辫子天天难过。倒是民国时再叫他们剃辫子颇费了些周折。从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到后来的康梁谭嗣同俱是当时汉人之杰(这里不讨论他们个人的人品和行为),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合作。

他们的努力是为了中国,还是为了满清呢?恐怕两者兼而有之吧,在他们心里中国和满清没什么差别吧?

辛亥革命时又提起“驱除鞑虏”,这个口号还颇为有效,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大清气数已尽(老百姓日子过得也苦多了),反正要改朝换代了,鉴于清朝的这个致命伤,这么好的一个现成口号干吗不用?

好象整个清代两广地区一直存在着天地会,那么乾嘉年间反清复明的口号为什么就没用呢?即使那时候清朝国力仍强,那么到了太平天国的时候好象也没有达到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效应,(好歹都是自己人,并且开始时天国的劣迹还不昭彰啊),最后还不是被效忠满清的汉人剿灭的。

至于你说,在汉人眼里,西方列强和清并没有什么区别。我想,清初是这样,清末肯定不是。

至于日本,从来就是我们的学生,看着老师老迈,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精髓,本来就跃跃欲试想挑战,忽然又冒出个更厉害的人物,立马改换门庭,而且第一个就想灭了教了自己一千多年的老迈老师。日本民族是卑鄙的,但也得承认它们是可怕的。

你说日本在近代变成了强国,是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被征服过,我觉得不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历史上被征服过好几次,一点没影响它们在近代崛起。非洲某些土著几十万年倒是从没被征服过。

我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看了几篇文章后有感而发,希望老兄指教。

家园 回复

唐宋比元明清心胸开阔,是因为那时候还处在封建主义中级阶段,在怎样加强极权统治方面后者从前者又得到了不少借鉴,从而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再过几百年没准我们就发展到了超级阶段了,可还是处在封建社会(现在有人说中国古代根本不算封建社会,不管怎么说,这里借用一下这个名字)。

元朝对汉族来说是外族统治,那么西晋末到隋朝整个北方这个阶段也是外族统治吧,甚至杨坚和李渊都是完全汉化的外族人,为什么那时候没受影响呢?

家园 这个标题似应改成“元、明、清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精神的摧残”
家园 同意。明造成的危害的确也不能忽视。但为清辩护还是不能认可
家园 不是为清辩护,只是不想减轻明的罪过
回复
家园 觉得心态还是不一样。五胡的时候,中原文化还是被推崇的

印象中看过一些帖子,有讲到 王猛 的事情,包括心态的部分,总的来说,五胡虽然武力上要比东晋强,但对东晋在心态上还是崇尚(尊重?)。有点和以前诸侯对周王室的态度。东晋士大夫在气势上是很自信的。

有印象有一个帖子讲到有位老兄说的对方羞愧难当,退兵了事,具体不记得是哪个贴了,如果有人记得,帮忙找一下出来,感谢在先。

刚才找到一个关于王猛的贴,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00;ID=8050

家园 没什么不同嘛

“五胡虽然武力上要比东晋强,但对东晋在心态上还是崇尚(尊重?)。”

这句话里五胡改成清,东晋改成明(或是汉),我觉得还不是一样。

满清的汉化速度相当不慢,到了雍正乾隆年间满人会满文的好象都不多了。起用这个政策固然有它统治的需要,但是本身对汉文化的向往也起了很大作用。

家园 再澄清一下吧

也许我的标题取得不太好吧。我根本无意去作明清的政治优劣比较,而只是要强调满清的异族统治是中国近代的一个重要病源。诚然文字狱在中国历代都有,但一般说来,并非常态而常为个案。而清则不同,他的文字狱还只是其思想文化全面专制的手段之一。所以明的文字狱是由严转松,但清却是越来越严,这与其政权的指导思想是有密切关系的。

大抵异族统治,最原始是纯依靠军事力量,如斯巴达,整个国家就是一军事组织,进一步则亦使用被统治民族为行政人员,如阿拉伯早期在波斯,更高明的则是将军事,行政和宗教结合起来,如阿拉伯的印度莫卧尔王朝和较近奥斯曼帝国。满清的统治无疑是最高明的一类。为什么理学到清会被推到登峰造极的地位上去,就在于理学可以起到一种近似宗教的作用。满清之取得政权的合理性,便是极力强调其文化上的正统性。乾隆宣称自己是政统和道统合一,这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也只怕是唯一的,但却是极恶劣的。理学在宋只是一种学问,在明,开始成为一种控制手段,但仍还有心学与之对抗,但在清,则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其异族身份的正统性要依靠其文化上的正统性来维持。而理学的至高地位,一靠大力提倡,另则靠严厉打击异端学说。思想和学术全由皇帝的政治意志来决断,至此,中国思想曾一直有所保存的相对独立则荡然无存。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明中叶,心学,童心说和理学的争论都是触及到儒家根本的大问题,而清中叶则是“成马齐喑究可哀”。事实上到乾隆晚期,白莲教叛乱已播及数省,吏制腐化也已非常明显。这时通常都是民间对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相对较为活跃的时期,但乾嘉学派却是全钻到了考据中,这个原因是很明显的。明之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吏制的高度腐败和官僚的极度堕落,但清之后期则是极度的保守和麻木,对外界刺激反应极为迟钝,这不能不说是长期对思想极端钳制的恶果。

再说一遍,我无意为明来辩护,孔子说,微管仲吾披发左刁矣。不许夷狄主中华, 这是儒家思想一个很严肃的核心观点。明之亡于清距离中国之亡于蒙古不过两百多年,但士大夫们于异族统治之惨痛竟至于全然遗忘,长江流域竟未能对清组织起有效系统地抵抗,则不能不说当时中国的文化与政治结构就以经很成问题了。科举制的弊端,理学的僵化,皇权和士绅权的尖锐冲突,这种种问题以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明末遗民有很沉痛的反思,以中国的传统而论,下一朝必应有相应的纠正。但清随明制,而且更为加强对思想文化之控制,进一步强化等级制,强化皇室的集权,虽然通过缓和皇室与乡村士绅矛盾,以及前所未有的领土扩张有效地解决了明的一个大问题,但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并未加以纠正,政治制度一也并无大的改观,因而即使无西方之入侵,也可以说中国的问题以经严重到了一个极恶劣的地步。

之所以格外强调此点,就在于自清亡以来,各种病象随局面混乱反而进一步加剧,就以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而言,以政治从制度上全面的干涉和控制思想和学术渐成一种新的传统,政统高于道统,而且政统决定道统。这对中国的思想产生了无法言喻的毒害。建国以来对思想上的种种做法,政治正确代表学术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真理,这本不是什么新手段,但将其通过严密的国家机构和各种政治措施贯彻到全国去,却不能不首先追溯到明清之际,而尤其是清。

因此即使从现在的大民族观来说,我也反对于以清过高的评价。因为清未能改变国家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的面貌反而加剧了些问题。更何况大丈夫要恩怨分明,民族也是如此。日本的入侵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而满人的入侵则是汉族的耻辱。如果我们今天以为五族共和则对此置于不顾,则将来人类大同,我们是否却得先忘了南京大屠杀呢?民族的和解来自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

家园 再清晰化一些,觉得明是黑暗,元清是屈辱,所以心态不同
家园 好文再次顶上。深有同感。

应该也取个好标题,不然就埋没了

家园 纠缠起民族,那就没完没了

那中国南方几千万的少数民族,苗,壮等,过去都是百越吧,被汉人从平原赶到山区,还定期屠杀,这怎么算?汉族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也像日本人一样呢?如果要这样看满族,依照同样的标准,也必须同样看汉族。这样一来一往,怎么办?汉族内部还有相互屠杀呢,是不是这个省要恨另一个省?

历史事实没必要回避,但也不必渲染民族仇恨。

欧洲历史也是这样。。。。

家园 支持!可能汉文化的没落还要更早些
家园 写的漂亮
家园 应该考虑商鞅的罪行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开创了国有土地大规模私有化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事实上的私有化)土地是一项重要的民生资源,如果土地由少数人垄断必然会造成多数人的贫穷。因此,土地私有化的经济体制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也是巨大的。黄帝到三代由于实行井田制才给中华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秦以降,由于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大量财富为豪民所截留,而小民又生活在生存的边缘线上,给官府留下的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总量还是政策空间都相当有限。此外,井田制所对应的是人们的一颗公心,而土地私有制所契合的是人的私欲。商鞅的罪恶之一便是打开了人的丑陋一面的大门,或者说是建立了一个在平民百姓层面大大深化这种丑恶的社会经济制度。故汉文明的气势越来越萎靡,其强盛的定点呈总体下坡状态,比较一下汉唐明三个汉人大王朝即可略窥一斑;而其衰弱的低谷则是越来越低,考察一下五胡乱华,两宋对金蒙,明对清即可知也。所以近代满清对西方的失败不仅是民族隔阂与防范所致,更是中国截至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未能从根本的制度上和人们的思维习惯上扫除商鞅之弊的结果。

家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