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篇生态农业的实例介绍 -- 林小蒸

共:💬50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是难以想象生态农业在产量上能达到石油农业的水平

棉花不知道,但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如果离开了杂交种子,化肥,农药恐怕一半的产量都达不到的,无论怎么的精耕细作。例如解放前河南小麦的单产就不过百把斤。

家园 对!让狗吃生玉米面,还不如杀了它。
家园 杂交种子应该还算是生态农业吧?

不是杂交的还有么?九千年前的水稻种往哪里找去?

家园 新闻稿有点误区。他实际上是学者,不是农民。当作农民典型纯属搞笑

我看了别的新闻稿,主人公熟读老庄、孔孟和其他典籍,不过是以种田来思考和实验而已。哪个农民像这样,理论先行?即使以前是被迫种田的,现在也进入了自由阶段了。只不过他的思想上还处于背书的阶段,但是实践上已经发展了经典。如果他哪天发现自己已经超越了经典,和时代的绿色环保思想合集了,再用传统的思想包装一下,能表达出来,基本可以开宗立派了。

家园 他只是高中毕业后上过农校,谈不上是学者罢

搜了一下他的一些资料,觉得楼下你说他是现代的修行者倒还是比较靠谱的...

以下几篇介绍分别按时间排序:

04年的:瀚海沙:健康农业案例调查项目

05年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安金磊:倾注在土地上的行与思

06年的:柏林禅寺:安金磊:找回真正的身心生态家园

PS:以上几篇是google安金磊名字的第一页里的几篇文章.其中瀚海沙的朋友我是几年前认识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我也曾去参与过一点劳动.柏林禅寺的那位明海大和尚这几年听过朋友介绍,好像口碑蛮响的,不过具体我没接触过,不太清楚.

另外,我不喜欢那种非黑即白的完全二元对立的思路.上面几篇文章也并不完全代表我的看法.贴下链接只是提供一点相关阅读.

家园 老兄,不要以学历来看么,毛泽东也是中师毕业么。

我始终人物,一个正常智力的人,如果上完了高中后,就具有继续学习的可能性了,无论在社会还是大学,都是成长之道。如果只有大学才能出知识分子,基本上很可怕了,都是理论指导实践了。实习实习,实在习先。像现在的很多教授经济学的人,实际上都是白丁出身,有钱了,实践成功了,就变成知识分子了。

家园 花好文,生态农业是一个新方向,目前已经有产业化的趋势.
家园 在非洲,杂交水稻的表现就远不如国内

赤道线上的一个什么国家,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中国的杂交水稻,那么肥沃的土地、那么适宜的气候,就是化肥、农药供给不足、同时虫害鸟害严重,还是样板田、产量不及国内普通水准的一半。

家园 杂交不是这么推广的

不同的地域有不用的特征,这个地方好的到另外一个地方就不一定好。

各地的阳光、土壤、水、病虫害情况完全不一样么。

所以无论一个品种多么成功,引进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都要进行试种。国内都需要如此,何况在气候条件生态条件完全不同的非洲?

家园 忘了告诉你……

即使杂交稻表现不如国内,试验田的产量也达到了该国原来水稻产量的3~5倍——你说这个品种在当地到底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

家园 提高产量就算好么

不过还是应该找适合当地的杂交品种。

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大问题呀,这么多人饿肚子。

家园 提和谐,正是中国农业难和谐

现实考虑,人多嘴多地少还在不段蚕食耕地

对占农地的要他们多付几十上百倍的粮价

也许是个调剂

可咋执行???

家园 您的想法不错,但是

大部分占农地的大概都是有一定背景的罢?甚至很多本身就是ZHF出面搞的.即使中央真正下决心,可是现在不是有说法是"政令不出中X海"么?到下面就不知会变成甚么样啦...

要让利益相关者自觉自愿主动让利于民,太难了罢...

家园 感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方面会有所改善的, 人有了钱自然想吃好点, 吃得健康点, 对生态农业的需求就会高。

家园 败祖宗家,吃后代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