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玄机 -- 抱朴仙人
上海的地下党可是全部覆没的.
AB团,就不奇怪了.
孙中山等人建立民国过程中,得到了海外侨民的大力支持,但随着中国局势的逐步稳定,中国中央政府和侨民渐行渐远,曾经浴血救国的侨民反倒成了外人(这种情况是二十世纪中叶走向独立的民族国家共同出现的)。1949年之后,中国公开表态欢迎侨民效忠居住国,周恩来曾经在外交场合讲过类似的意思。华侨和某国华人这两个称呼,一度含有铁的界限。中国也始终对华人利益持低调态度,像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上同文同种的南斯拉夫兄弟那种赤胆忠心铁血相助的壮举,中国从来没有过,历史上俄罗斯为巴尔干亲兄弟曾经六次出兵。中国只是明确的保护华侨利益。这种对待海外游子的态度,一度是第三世界所共有。可以认为,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政权的稳定和民族国家的纯净,处于当时的状况,只能如是选择。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球化趋势,海外同胞的资源性显现出来,同时中国本土的有识之士也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差不多从那时候开始,“华侨华人”成了一种固定词组,在学术领域、大众传媒和外交场合广泛使用。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对自己海外同胞的态度,和中国完全一样,只是后来的立场转变要快得多。 2003年,印度承认双重国籍,并召开了最高规格的海外印度人大会。
但如果太祖只有这个气量,恐怕很难成得了大气候....
太祖气吞山河的气势,岂是小肚鸡肠能容下的?
当然,戏说一下,倒还是挺有意思的.
什么正朔不正朔的,枪杆子才是正朔...
你的名字不为人知,你的功绩永垂不朽 一个道理........
看到仙人与人论道,说到毛的帝王思想,忽然想起以前道听途说的一些关于天安门的传说。
其一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修多高?
按说,“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么,纪念人民英雄的纪念碑,修多高都不过分吧?站在广场的四个角落看,感觉上跟四边的建筑比似乎也是它最高(没有刻意求证过这种感觉)。但是,站到天安门上就能发现,其实跟四边的建筑比,纪念碑是高度最低的。不仅如此,从天安门放眼望去,就没有高过天安门的建筑。据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其二是,天安门的地位。
古代皇帝们登基,都在禁城中心的大殿里。共产党既然代表人民,登极大典自然也要与时俱进,要亲民,要与民同乐。哪怕是为了避嫌吧,也不能就一小撮自己人在皇宫里自娱自乐。再说上了城楼的那么多人在大殿里也站不下啊,还要阅兵......那么,没有比天安门更合适的地方了。不过从礼制上讲,天安门的规格不够高。这个专家们可能可以给出很多的论证。我听到的说法很简单,各位自个儿都可以上天安门和故宫里去印证一下:天安门城楼建筑里的藻井本来是云龙纹还是卷草纹来着,级别很低,但是后来修缮的时候,改成了规格最高的金龙纹......
搁一块儿想想,挺有意思的。
恐怕没人会想到“正朔”与否的问题
即使题字人自以为做了藏头诗,那也是很失败的隐语了
把人民英雄纪念碑单纯地看做是对中华民族所有英雄的纪念吧
我很喜欢这言简意赅的直白语句。
我觉得吧,GCD本就觉得自己是正朔,没有半分不自在。那时的自信与锐气不至于做太多弯弯绕的文章。
俺感觉吧,这些东西,大概是那种怎么解释都可以的事物。
版主要觉得不合适,那就删了吧。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到底是仙人大哥,我送朵花就有宝了。。
总算明白纪念碑为啥是那么个形状了。
梁氏夫妇脑子里也应该有这点念头。
审批、验收的人也应该有。
您看看这块碑是谁立的?就知道当时是怎么个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