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敦煌散记 -- 雪个

共:💬50 🌺2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个雪太傅!佩服!说得太好了。
家园 众论倾向于大千无过。

即使有微过,于敦煌也是功远大与过。

过几天写一个他的贴子。

家园 盼望。。。
家园 河西四郡——

张掖,武威,酒泉,敦煌——

家园 文化是人类的

家里的东西呢,烧了可以再造。文化遗产,毁了一样可就少一样。能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看到,总比永远也看不到好。

家园 话不能这么说。

你讲的绝对是极端的“全人类理论。”

我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敦煌,或者地震毁坏了那里的一切,人类照样发展,只是少了不少吃敦煌饭的‘文化人’”。

不是吗?我们今天的哪一样,收到敦煌巨大影响?

许多理论,都是要看你建立在什么前提上的。前提就不一样,没法辩得清楚。

家园 少了很多东西,人类都可以照样发展阿

巴米扬大佛被炸掉了,世界也没什么变化,比起世贸中心被炸的影响差远了。就算什么卢浮宫阿,金字塔阿什么的被炸了,对大家的生活又会有什么直接影响呢。研究历史的,想了解过去的人会很痛苦,不过,就算没有历史,好像我们也可以照常吃喝玩乐阿。没错,这就是个前提的问题了。

家园 我也去过敦煌的

雪太傅的美文让我想起了我几年前的敦煌之旅。我是十二月去的。冬天是那里的旅游淡季, 那天莫高窟好像只有我一个游客。因为有敦煌研究院工作的朋友的关系,两个导游带着我一个一个洞窟很详细的讲解。我看了几十个洞窟, 包括十几个不对游客开放的窟。那天真有泡在历史和艺术的海洋里的感觉,美不胜收,有一种丰富到有点窒息的激动。可惜那次没写些东西给自己多留点回忆。只有一些在莫高窟外照的照片,以后有机会发到河里来。那天还在莫高窟宾馆住了一夜,在戈壁沙漠的灿烂星空下发了一会儿呆。那一次的经历到现在我想来都觉得奢侈。

如果我是搞文史或艺术的,我想我也许会选择留在那里工作,在蓝天和黄沙中沉浸在艺术的河流里工作。

家园 握手

对这一段深有同感:

如果我是搞文史或艺术的,我想我也许会选择留在那里工作,在蓝天和黄沙中沉浸在艺术的河流里工作

我那几次出游都随手记了日记,整理一下就成了游记。现在回头再看那些东西,发现有许多内容都不记得了,要看了文字才回想起来。可见记忆很靠不住,有什么曾经的感动和心情,最好还是及时写下来。

握手
家园 握手
家园 美啊

在戈壁沙漠的灿烂星空下发了一会儿呆 --

想象着就美啊!

家园 当年在敦煌插队,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是走过黑戈壁(十几二十里地吧)去的, 文革之中, 相当破旧, 无门票亦无导游,夕阳西下时在对面看莫高窟, 其后面的山有种神奇的紫色, 据说这是当年选此处建窟的缘因.其实离敦煌不远(以今天的标致)还有一处榆林窟.也不错.

家园 湖南人?

这个ID,哈哈,小时候才听说过的名词噢。。。

嗯,也看过榆林窟的介绍,不过没去洞窟看过。

家园 还真叫你给看出来了,这二年的知道次称呼的还真不多.
家园 奇志和大兵的相声里就有.

"你果硬是匝水老倌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