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计生人员退路的思考 -- 东东山

共:💬49 🌺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对计生人员退路的思考

对计生人员退路的思考

给国家余地,就是给自己余地。寄生委的“生的越少越好”的意识,和寄生学者的

把人口降成7亿等所谓“合理人口”是疯狂的。中国在本世纪都将承受经济停滞,

老龄萧条。而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尤其在现在世界出现格局大变换的

时候,各国角力,突然落入萧条(这个不要有侥幸心理,日本技术那么强,整个经

济还是衰退)是要让国家愤怒的。崛起崛起,倔到寄生委挖的坑里去了。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大家应该了解他的特点,国家是没感觉到痛就什么也不作,一

感觉到痛,就会激烈反弹,乃至搞运动。比如98年长江大水,就引起彻底的退耕还林,

sars引发卫生体系的风暴,电力规划失误引起近几年电力建设的激烈增长。80年的经

济和工作压力,引起激烈的人口政策。

作为人口结构失衡,在经济方面,在社会问题方面,甚至在国防方面,国家感觉的

痛都比以上都严重,国家的反弹当然会当然会比以上事例强烈。但人口政策的失误

不象电力规划失误那样,几年就能搞定,它的影响持续几十年。一代人就要20多年,

何况影响2代人?

人口政策有20多年的效果滞后期,现在国家还有10年才能感受到生育政策的负面影响。

到时候就会有行动。

说实在,就是不为别的。为了以后要求人们生两胎(我相信以后的任都不愿生孩子

,现在独生子女夫妻就不愿意生两个)。国家也要拿人来祭旗,不作这个,实在没脸

劝民众。

现在计生委搞的人口战略规划,还要把现行政策延伸到2030年。其实我觉得,这事实

在做的太满,太agressive。丝毫不顾忌自己以后的下场。对部门来说,把自己的生

命延伸当然好。但是有一个体面的结局更重要。

10年后,国家痛的时候,就是领导们有意见了(现实问题在前面,谁记得以前多么

agree你)。至于为了延伸政策,把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夸张有1.8个,更是大忌,一点

不顾及日后怎么收场。违反国家统计法,日后可是有人要判刑的,至于整个研究机构,

则......。

国家吃这种亏,从朝气的,崛起的大国,一下子变成经济迟缓的老龄国家。不光是

外国人笑话,有雄心的领导人哪个愿意!任他以前多么支持你,到时候还是要那你

祭旗!党是没有错的,有错的一定是某些有用心的人。所以我说计生人员,和

学者要准备退路的原因。不要想着还要玩大的!

计生专家刘坤亮写过文章劝国家,为了达到几亿的适度人口,国家一定要通过几十

年的老龄“卡夫卡峡谷”。我不知道国家怎么通过峡谷,但我知道象刘坤亮这一干

人等一定会有好几十年的"卡夫卡峡谷“要通过!

说实话,我对象潘贵玉这种表示2亿人口更神气的计生官员的身后实在担心。

关键词(Tags): #计生人员(当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基层计生怪异的考核办法

谈论这个话题,先录一段中央的计生“七不准”政策。

计划生育“七不准”

一、不非法拘禁、关押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及家属。

二、不殴打、侮辱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及家属。

三、不毁坏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的财产、庄稼、房屋。

四、不随意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的财物抵缴社会抚养费。

五、不乱设收费项目、乱罚款。

六、不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株连他人。

七、不对未婚青年进行孕检。

虽然有这些政策,但基层计生从来都是无法无天,这些人也不是爱搞是非,

但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基层计生奇怪的考核制度。

我们的生育政策考核,从来只考核违反政策的数字,不考核放弃指标的数字.

也就是不考核整个地区的总体生育率.

一个乡镇,尽管有1000个人放弃指标,但有5个人违反,这个乡镇就麻烦了.

肯定考核不通过.但其实这个乡镇的生育水平已经很低了.

这样的考核办法,只能是让基层少生,更少生.山东临沂水前年甚至强迫农民结扎.

就是要了此后患,至于总体生育率如何低,"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如果考核总体生育率,全国90%以上的地方都是合格的,因为放弃指标的人比超生

的多,在东部尤其如此,但是这样一来,计生部门还考核谁呢?一票否决制否决谁呢?

如果只考核违反事例,那么好得很,就是中国人口降成一亿了,那时侯也总有违反个例.

也就可以永远考核下去!

这么奇怪的政策也能实行下去,可见我们的社会在单方宣传下,思考能力肤浅到

了何种地步!

此处引用地方计生局的政策,全是考核违反个例数目的。不考核放弃指标的数目,

总体生育率低也没有项目关注。

http://www.ra12345.com/ruianbm/content/1362.html

瑞安市计生局的政策

《意见》规定,对当年计划生育工作年度考核综合排名倒数5名以内且未完成计划生育率、统计误差率等主要责任指标的乡镇(街道)、镇属办事处给予黄牌警告(最多不超过3个),扣发领导班子成员和计生办工作人员年度岗位考核奖2000元,并在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第二年仍被黄牌警告的,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予以免职。乡镇(街道)、镇属办事处因工作不力,导致出生瞒报、漏报严重的,视情给予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党政纪处分。

村(居)因违法生育2例以上(含2例)且计划生育率不达标的,停拨下一年度该村(居)除救灾、救济、优抚、低保、五保、残疾人补助外的各类补助(含村干部报酬补助),一年内不予审批各类用地、建房。特殊情况必须安排和审批的,须经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报请市领导同意。

所驻村违法生育2例以上(含2例)且计划生育率不达标的,给予其驻村干部通报批评,并扣发年度岗位考核奖2000元;凡所驻村计划生育率不达标且社会抚养费征收不达标的(已申请法院执行仍无法兑现的除外),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

http://www.czdg.com/article/list.asp?id=192

东光县南霞口镇对各村及镇直单位实行计划生育量化管理

  3、专干职责及奖惩

 ①负责日报、月报工作。

 ②组织本村已婚育龄妇女按时接受普查。每年的2、5、8、11月的15日为上站普查日,每月的25号是新婚无孩及持证二胎生育证人员上站日、专干负责组织已婚育龄妇女上站受检,要求上站普查率达到100%,每有一名未上站,扣发工资5元。

 ③负责组织本村已婚育龄妇女每季度进行一次学习培训。要求有记录,有试卷,每少组织一次学习,扣发工资20元。

 ④掌握本村新婚、现孕、药具、上环、知选、结扎、出生、流动人口、死亡、迁入迁出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经调查或掌握每漏登、漏管一人,扣发工资5元;漏报现孕一个,扣发工资10元;漏报出生一人,扣发工资10元,内未按要求使用药具、上环、结扎、知选1人,扣发工作10元;严禁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一经发现就地免职。坚持遵守月初例会制度。每月的2号为例会培训日,由镇计生办组织业务培训。无故旷会一次,扣发工资10元,连续两次无故旷会就地免职,连续三次培训考试不及格就地免职。不能单独完成村级信息报告单,每次扣发工资10元。经培训三次以上不能单独完成的就地免职。

 ⑤当年度有政策外生育,每出现1例一、二胎外生,扣发一个月的定额工资,每出现1例多胎外生,扣发当年2个月定额工资。造成人口失控或其他责任的就地免职。

 三、其他奖惩

  1、各村当年计生考核年度没有政策外生育且无政策外现孕,奖励专干3000元,小组长送药员各50元,连续三次有政策外生育专干就地免职。 

在这些考核办法下,地方只能产生如下行为!

http://www.cchere.net/thread/1023708

家园 唉,此文,咋说呢

让俺想起某段话来着

哪段话?

忘了

好像就是有人唠叨主席无后的话

家园 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恐吓,这说明了原作者的内心世界

要人家信服的真理,需要恐吓才能让大家相信吗?

这和那些要大家"退#"的##功有什么两样吗?

你要是不退出##党,你就会得报应什么的,我们见得还少吗?

家园 不同意

我相信以后的任都不愿生孩子

,现在独生子女夫妻就不愿意生两个

我周围看来,并非如此,想生两个的大有人在。我还想再多生几个呢,领着四五个宝宝过马路,一定好拉风

家园 我周围发现n多超生的例子了

而且身份遍及教授、工人、农民。呵呵。我以前觉得计划生育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才发现超生实在太多了。

家园 有教授吗?

听说超生肯定是不能任公职的哦。他们那些应该是在国外生的吧?

家园 具体我不能多说

虽然我也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好,但是也不能多嘴害了别人,但是事情本身真实性是绝对没问题的。

家园 计生将来就是政治问题,我说的都是实话,爱信不信.可以继续玩火!

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不出问题就是技术问题.

计生将来就是政治问题,要有勇气和智慧承认这一点.掩起耳朵有什么用?

家园 你们计生人员对学术界才是赤裸裸的恐吓!将来国家会记起这些事情来.

清华人口学教授李建新反映人口学界行政干预风气

http://www.studa.net/renkou/060327/16523270-2.html

(三)人口学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此题系由“人口学要坚守自己的话语权”改动而来。把它放在“对策”之中,绝非风、马、牛。

前文论述到我国人口控制的两大失误。显然,这种失误,不仅表现在工作上,也表现在理论上。

要避免理论上的失误,就不仅是学者的责任,也是决策者的责任。因为,没有科学、民主的学术风气,人口学的话语权就难以“坚守”。就当初实行的“一孩”政策而言,当时就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然而,报刊、杂志和其他舆论工具所充斥的仅是对“一孩”政策的赞誉,不同的观点却无声无息。不是不同观点的学者“不坚守自己的话语权”,而是不让你坚守,没有阵地坚守。对此,笔者就亲历其境而深有体会。笔者继之前的拙文《二孩即止--农村人口控制决策新论》的基础上,写了《再论二孩即止 --农村人口控制决策新论》一文,提交到该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青年《人口与发展》讨论会上,被会议选中并在大会发言,引起较强烈的反响。据说,当时中国人口学会的某负责人几次打电话给该次研讨会的组委会,说拙文犯大“大忌”,不许选入汇集出版的《文集》;否则,学会的资助也会取消。结果,组委会也只能“忍痛割爱”。之后,笔者把该文给一内部刊物,主编阅后赞不绝口,马上拍板:立即采用。但此事让主编之上级知道了,便慑于“大环境”而作罢。于是,笔者多年不再研究人口政策,对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也不屑一顾。

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51215/12949680_1.html

  早在1993年,还在中国人大任教的他和穆光宗,以及另外几位年轻同行,就已经意

识到出生率下降不一定全是好事情,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了一个

“出生率下降后果研究组”。次年,他们还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国家计生委的支持下

,以“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对策”为主题举行过研讨会。

  遗憾的是,后来因种种原因,研究小组的工作被要求中断了。“学者们对中国生育率的研

究已经停滞了十余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乔晓春说。

 

家园 看报道,独生子女夫妻不愿意生两,国家将来一定会为此头疼!

http://www.net668.cn/html/word/2006-11/14/07_22_79.html

广州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谢安国日前表示,实际情况就是很多独生子女夫妇不愿多生一个,关键就在抚养成本越来越高

广州市民程惠,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8万元。她今年初生下“小狗崽”,每月仅奶粉、尿片等基本生活用品的支出就超过了500元。“这还不算请保姆、早教的费用,等到上幼儿园,养他的费用不会低于每月2000元,压力很大。”

照她的估算,到孩子大学毕业,估计要花50万元,“这还不包括孩子的医疗费用,也没有预计可能产生的择校费等。”程惠说,如果要生第二胎,肯定养不起。

2004年底,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主持的调研报告《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上学等支出,则高达48万元。报告曾引发不少争论,但吵归吵,广州人似乎很认同这个成本预算。最近,一本名为《49万养大一个孩子》的家庭理财书籍就热销于书市。

不少社会学者还有更深层的忧虑:独生子女夫妇们,能承担起养第二胎的责任吗?

“哪敢生啊?我们自己都还像孩子。”这是独生子女夫妇常挂在嘴边的话。已经生了一个孩子的,大多也都是家中老人在带。在采访中,极少人认为独生子女夫妇能自己“养育好两个孩子”。

25岁的小李立志做“丁克”一族,他形容孩子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有自己的理论:生孩子就必须买房子,买房子肯定要贷“票子”。小孩还要吃喝会生病还要读书,相当于再从银行贷一笔为期18到25年的贷款,而且还款幅度会递增。

“一个人如果背上这两笔贷款,他的生命还有什么乐趣?如果再来第三笔,那还活得成吗?”小李认为,这是他们这些追求个性的独生子女无法接受也承担不起的,“自己都没吃过什么苦,不太可能为孩子去吃这种苦。”(记者林洁)

家园 我发现大把农村青年只愿意生一个,"只生一个"深入人心

城市人就不必说了,都只愿意生一个.

最近让秘书统计了下我们下属公司农民工的生育问题

http://www.cchere.com/article/993822

形式真的很不乐观。

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真的要反思了,不然农村空心化10-20年以后会成为现实的。

除少数民族以外,85%是一个,10%两个,5%3个或以上

http://www.cchere.com/article/993848

这个比例真的吓了我一跳,颠覆了我对整个农村生育的看法。

统计人群包括:

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山西、湖南、

湖北、陕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北京,16个省市自治区;参与

人数1736人。

这个结果我已经转送我家老人,老人看后也大为吃惊。在这个调查

结果中显示农村千百年来形成的3-5个孩子的生育习惯已经基本消失。

不能不说,这个结果让我震惊!很震动!

在此感谢一直坚持这个观点的老孔和其他朋友,是你们的不断坚持

让我搞了这次小范围的调查。希望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让一些老人看

过以后,能有所触动。

当然,这个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村生育现状,但是我认为进行一

次认真的生育调查而不是泛泛的人口调查是必需的!

-------------------------

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http://www.cchere.com/article/994361

关于计划生育: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我小的时候,我们这里每个村

都有一个小学,我上大学的时候,生源减少,几个小学合并成一个,到现

在已经是一个乡一个了!那些前几年刚建的校舍还是新的,但是杂草丛生,

都已经荒废了。出于私心,我曾经跟我弟弟弟媳讨论生育二胎的事情,他

们都不愿意!我是70年代出生的,我的堂弟堂妹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他

们都没有亲兄弟姊妹。现在我的那些叔叔们都非常的后悔,也非常的宿命,

自己辛苦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没有人可以传承,特别是生了

女孩的那些叔叔们。

--------------

尹中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news/2006/08-21/776842.shtml

  我每次回安徽老家时,都要去看望一下初中的老师,这所中学离我的

老家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本乡所属的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本乡。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

班,共约500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室小而简陋,每个班七八十名学生

挤在一起,每当课间休息,教室里总是尘土飞扬。可见当时学校的人气之旺。

  但这次返回母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深感震惊。往日的喧嚣被一片凄

凉所替代,当年有500名学生的学校如今只剩下100多名学生。据老师介绍,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少,两年前,乡政府已经决定把临近的几所初中合在一

起,剩下的这100多名学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了,等这届学生毕业之后,该

学校就停止招生,我的母校将彻底关门了。往日的铃声将永远成为回忆。

  母校的兴衰促使我思考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和20年前相比,中国中

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在迅速下降,这和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直接相关的。上

世纪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处于上中学的年龄,因此,

才有我上中学时拥挤的场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60、70年代

出生人口的下一代比他们的父辈少了一半多。这就是我的母校出现“门前冷落”

的最根本原因。

  很显然,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学校生源的变化。同样如此,人口结构

的变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种人早就被开除了

要么是第一个有残疾.

那么就不要冤枉别人超生了.

家园 偶表叔父母都是退休大学教授,刚超生了一个小子..当然表叔本无公职
家园 哪个说的?

超生可以的,你交得起10年的抚养费

政治上不要进步就可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