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工业故事:奇瑞的故事(8) -- 碎片与记录
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是从加拿大买的,开回美国.在本州是第一辆.在城里停车就用别人屁股后面一小块地方就行了,都不用交停车费. 来问的人一年内不下1000,尤其老美对美国市场以外的车是毫无概念.这小车设计的太紧凑精细,坐进两个人还觉得空间很大,我一个人上下班太爽了.一加仑油能开70英里,还是柴油.老美都认为这么小的车用柴油是不可思议.可惜现在在美国还没有经销商,没办法保养,特别是换机油要用特别的泵把旧油吸出来.只好在头次保养前开回加拿大卖了.心疼啊.
企业领导者献花,他们是这里头的关键因素,中国就缺少这样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多的是一群资本玩家。
美元?
楼主 其实我不是一个很喜欢泼冷水的人。但你这80万,实在是。。。
一家楼下很多人要骂的“买办”车厂的技术中心,开发一个平台的车型,进口了一批初级阶段的样车(20辆的样子),关税1000万。
同样是的技术中心,一年中用于对比样车采购的预算超过500万。
80万?如果是技术开发的话,开个模就没了阿。
我知道,很多人迷信中国人可以用较少的费用开发。呵呵,不舍得花钱,就别玩汽车。
奇瑞刚开始很困难,官场大佬估计没兴趣来,没有官场氛围,创业气氛很浓。搞好了,官场的人在第一任老总在时,也不好插手。但他退休了,就不好说了,毕竟这时空降奇瑞,确实是肥差了。凡肥差,官场大佬必然要来搅两下。这时来的人,是来夺权的,享受的,别指望他们会像现在一样勤奋,奇瑞的企业文化,人心也就危险了。
但愿是我太阴暗,我是乌鸦嘴,我确实不希望奇瑞这么好的企业中了官场的毒害。
慢慢地人心就散了。等企业不灵了,这帮子就象蝗虫一样飞走去祸祸下一个好苗子了。这种例子身边就有。
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基于自己的兴趣,业余写了一篇文,给领导看到了,觉得有点价值,然后80万买台车来支持他的业余研究,如此而已。和您说的那些数字根本就是两回事好不好。关于正式的研究投入,文里很多地方都有写,请仔细再看看吧。
写了一篇论文,才让领导买了辆样车回来。
可是在我举例子的那家公司里面,任何普通工程师。有需要,只要写个申请,就能够使用、研究这些对比车辆。
每一辆对比样车,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买入,买入之后,又有很详尽的测试,分析,评估计划充分使用这些车辆。
您觉得,是如lz文中所言,底下工程师灵感一动,然后上层领导脑袋一拍,就买了辆车回来供那个工程师“学习”好呢,还是如我所言的例子,每年都有预算费用和详尽计划去系统分析这些对比样车好呢?
诚如文中所言,一个工程师一片论文,换回了80万一辆车。的确买到了这个工程师的忠诚。但是,这究竟是普遍现象呢?还是个例?
如果是普遍现象,不用多,象奇瑞这样的公司,“普通工程师”少说也有上千名吧。每年十之一的工程师写篇论文,都给80万买车?买回来就供一个人玩?
如果是个案,那我觉得这种忠诚未免太廉价了。80w阿,一辆车就打发了?像当年关羽可是连用赤兔马都收买不来的。
相比较这种莫名其妙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学情结。我更相信合理的制度更有效
另外,您提到的关于正式研究的投入情况,lz文中另外有写,恕我眼拙。看了半天实在没找到。您列个数据来看看。
他们开始创业是这样的。硅谷的创业者也不乏这样的。
所以 我们就可以一直土法上马,一直这样干下去,靠着低廉的人工,做着底端的产品。剥削点血汗钱?
奇瑞可是要进军欧美市场的!
起步晚是劣势,不是借口。
另外,西西河这里讨论,争论都不曾少过,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过“挂着示众”这种制度。
或者是我来的晚?
为什么要假设"一直这样干下去"?
取下了,看,这不是发展麽。
西西河上写奇瑞的不少,大多都是褒的,奇瑞又是安徽的支柱,台面上的文章自然不会太差。
所以,你看到的奇瑞,自然是光鲜亮丽的多,最多的负面新闻也就是夹板里面夹条死蛇之类。
像勒索供应商捐钱震灾(512地震)的通知,像弄虚作假过认证试验,像欠供应商钱不还拖时间赖账之类的事情,大家见得比较少。所以我说些负面的话,大家都不是很开心。
我不否认 奇瑞做了些事情,据说开头的一批人也很有激情。但是,汽车业从来不缺激情,而活下来的,都是那些既有激情的干劲,又有踏实的态度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