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平型关之战的战略意义(6) -- 老拙
在战局出现胶着和反复的时候,勇于牺牲自己,以积极主动的攻击行动打开局面,这种素养和自觉性是千百次战斗的锤炼造成的。有了这种精神,部队就散得开,收得拢,不畏困难,不论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有战而胜之的勇气!
俺要是带兵,劝降一次不应后,格杀勿论。
马放南山这么久,还是让人担心啊
平型关一役,有得有失!
日本鬼子不是纸老虎,你吼两下,他就倒了!
不过鬼子来了,管他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必须要把他给揍趴下!
任何军队的成长都是要靠鲜血获得的,打胜仗凭的是过硬的战斗技能与坚强的意志。
平型关一仗,八路军打得确实非常英勇,但是,损失也很大。
按照你说的,喊口号还不容易?义和团的“刀枪不如”,遇到洋枪大炮,还是歇菜!
正面战场,敌人大炮一轰,你没重武器,又要坚守阵地,那就是死撑着给人砸!你的刺刀、大刀玩得溜转也是白搭!
八路军也好,鬼子也罢,都不是神仙,晋绥军、杂牌军也不都是孬种。
这可不是这么回事。
个人意见,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善于使用重武器。
当时115师是配有迫击炮的,既然把鬼子包了饺子,对于敌人的火力点,应该很有耐心的用平射炮、曲射炮把它一个个敲掉,这样丧失火力点的步兵就能当活靶子打,或者用重机枪压制,然后迫近,用手榴弹把它干掉。日军就喜欢用步兵炮轰击国军的机枪阵地,打掉步兵的掩护。再后来,杨成武打阿部旅团,不就是用迫击炮,冷不丁揍得阿部规秀流了一地肚肠。(不过不知道当时687团是否配给迫击炮,但是重机枪还是应该有的)
我们的战争电影,喜欢动不动就哇哇叫,搞冲锋,咱们靠脑子想想,是你两条腿跑得快还是炮弹跑得快,是你子弹厉害还是炮弹狠?
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步兵指挥官一开始,动不动喜欢搞冲锋,结果攻不上去,还不是靠炮兵作战。
李根,借给你回帖,给坛子里一些头脑容易发热的家伙泼些凉水,见谅,见谅!
如果有人说“我们这支伟大军队的灵魂就在于积极主动、敢打敢拼、善于发扬重火力”,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怪?
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那时候十八集团军有那么多的重武器么?即使有,有那么多弹药么?即使有了那么多弹药,以红军时代的传统,还用得着浪费那么多弹药吗?
按照红军的传统,这玩艺基本上是救命用的东西,比如说要过大渡河的时候,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关口上了。
在打伏击的时候不太可能用的。
到了打阿部的时候情况可能已经不同或者说发现大鱼认为值得用了吧。
红军虽然以一支能征惯战的正规军的面目出现,并在国内战争中有出色的战绩。但缺乏能够应付大规模作战的军工支持始终是他的一大弱点。也因此导致了他许多的战术特点。比如说提倡近战白刃战,讲究50米内硬功夫,提倡歼灭战,速决战,反对消耗战等等和许多战斗习惯如3枪以后就发起冲锋,捡弹壳,极其注重缴获等等。
总体来说,红军的作战习惯为典型的轻步兵的作战习惯,讲究机动性,突袭,而不是以火力杀伤。
此战之前,八路军并未和日军交过手,对其战术特点并不了解。按照以往的作战习惯进行作战也是必然的。而这样一战后,导致了对日军的作战特点的认知,从而导致了对战术乃至整个的战略一系列的改变,这怕是楼主写作的主要目的。
八路军誓师东征,并未有太多的军火储备,还要指望从对敌的战斗中缴获一定的军火,这自然就不可能做充分火力准备,红军的装备本不精良,单靠火力压制能否产生绝对的火力优势还是个疑问。这是一场伏击战,而不是攻坚战,希望能够速战速决。你所说的办法,如果在未必多么强大的我军火网下鬼子完成组织,甚至构造起工事,势必旷日持久,战场形势可能逆转。而我军又一向有近战白刃战的勇气和长处。采取突然接敌,打乱整个敌人的作战组织,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这是正确的策略。
不知当时115师有没有,或者是带没带上。
用迫击炮打机机阵地不是一两炮就能解决问题的,迫击炮很难打准。慢悠悠地打不符合伏击战速战速决的原则。而且对方机枪阵地的主要作用是压制我军的冲锋,只要延缓一定时间日军就能组织好防御阵地,对我军进攻更不利。
当对方一定程度的隐蔽时,迫击炮没多大作用,对站立或冲锋的人群用处较大。
如果当时有迫击炮,更大的用处是在抢占老爷庙时,用迫击炮压制日军抢占老爷庙的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