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东四日游(前言) -- 喜欢

共:💬136 🌺14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前言)

两个星期前,我和LD木木参加了“美东四日游”旅行团。行程大致是:从多伦多出发,先直抵位于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然后参观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大学,再到纽约、费城、华盛顿参观重要的旅游景点,最后参观著名的美国康宁玻璃制造中心总部,然后在美国境内的免税店购物,最终返回多伦多。

从前出游回来,我总是懒得写游记。可又总觉得欠帐一般,心里颠来倒去地自问:还是应该写吧?所以这次下定决心要写一篇。不料出游容易,游记难写,提笔才知道自己有太多“不知道”。既然要白纸黑字地写出来,就不能写得似是而非、不明所以(虽然仍难免有这样的现象)。于是开查,东找西找地查资料。

喜欢本来是个“美国史盲”,对很多常识性的历史都知之甚少。这次游览了一些文化“古迹”,于是对它们背后的史实和传说有了探知一二的兴趣。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我这次的体会是:行了“万里路”(不是真有那么长哈),还是要读“万卷书”(不是真有那么多哈),而且还要写“万言笔记”,这才不负那“万里行”。

说是“万言笔记”还“实过其言”了呢,最后拉拉杂杂居然写了两万多字!所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游记,毋宁说是读书笔记!:D

喜欢的拍照水准不佳,拍的照片不多。不过为了不使文章过于枯燥,还是附了不少图片,大家看个大概其吧。图之标号形如“图01”的,是喜欢的原创图片;标号形如“Picture 01”)的,是从网上找来的图片。又考虑到文字已经太长了,如果图片还占很大的篇幅,读者看着可能太累。所以,我不但把原图片缩小才贴在网上,更只在本文里贴出其小号拷贝。同时附有大号图片的链接,有兴趣者,可自行点看。:)

关键词(Tags): #出去走走#美东游#游记元宝推荐:佃户,水风,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喜欢沙发!
家园 差5秒,板凳。大坑啊。

居然写了两万多字

可有不少东东呢。等着读文,看图。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沙发被大鹏抢了,郁闷。

家园 【原创】美东四日游(1,波士顿游)

★ 疲于奔命的第一天

2007年3月17日星期六,我们乘某旅游公司可装载50多人的旅行大巴,于早上6时半准时出发,开始我们的四天美东之旅。

天不作美,16日深夜至17日凌晨,下了今年初春的最后一场雪,而且是积雪几英寸的大风雪。气温再次回降到摄氏零度上下。据报道,北美东部多个机场都因这场大雪而暂时关闭,很多航班都被迫延期。还好我们的行程没受影响,大巴迎着飞舞的雪花,在通往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着。

1,波士顿游

第一站是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古城”波士顿。

由于多伦多距波士顿有900公里之遥,单单车程就要九个小时左右。加上旅游大巴要在四个地点接齐“团友”,然后过境进入美国,还有途中休息进餐等等,所以,到达波士顿已经是傍晚6点45分,天已经擦黑了。时间只允许我们乘坐大巴观赏街景,听听导游的介绍: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我们正在从州议会大厦边经过,它的金顶真的是24K金……。这里是最贵的街区Beacon Hill,它以道路狭窄和街边古老的煤气街灯而著名……。波士顿是美国早期移民落脚并开拓的城市。它拥有美国历史上的很多个第一:第一个公立学校,第一个公立学院(即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第一个地铁系统,第一份报纸,第一家热水供应,最早的电力供应……”

司机是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精干的印巴小伙儿。他那驾车的身手让人叹为观止。且不说他给人的感觉是全美国没有他不认识的地方,单说波士顿那窄窄的街道。路边居然还停了车!在我们所有人看来这里都是不可能通过的。可是我们的司机同学胆大心细,在我们这些靠窗而坐的游客紧张的注视下,操纵着这个庞然大物,紧贴着路边车辆缓缓行过,距离不到一英寸!

我觉得我们应该鼓掌才对!还好下车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当面赞扬他了,这才对!我可是悄声赞叹了半天。(行程结束时,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给予司机同学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应该包含这次没说出口的赞叹了。)

导游是来自中国广州的移民,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车上大部分人是说广东话的,只有几家人来自中国内地,还有几位只能听懂英语的异族面孔。所以他一直需要不厌其烦地把每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分别用三种语言。

我和木木刚好被安排在全车(我认为)最好的位置:司机后面第二排(导游在第一排)。一路上,导游、司机、道路、录像屏幕全都清清楚楚地看在我们的眼里,爽!:D 这个位置还有一个实用的好处:无论下车去做什么我们总是在最早的一拨里。那能好多少?假如你早餐灌了两杯饮料然后苦熬5个小时后才终于被告知可以去找洗手间了时,就知道好多少了!:D (巴士尾部有紧急情况下可用的厕所,但我想象那里一定很小、很脏……)

3月17日,刚好是一年一度的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

这是爱尔兰人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而从公元5世纪就相沿下来的节日。

这个节日从1737年开始由美国人正式庆祝,而那第一次,就是在波士顿庆祝的。每到这一天,人们穿上绿色的服装,戴上三叶苜蓿饰物,聚餐、聚会,喝很多很多的啤酒,举行盛大的游行,已示庆祝。多伦多也会在每年的这一天封锁市中心的重要街道,供游行队伍经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icture 01 三叶苜蓿

导游带我们来到一个喧嚣热闹的去处(不记得叫什么了)购物和吃晚餐(自由活动)。那里有很多年轻人穿了节日的服装、头饰等,熙来攘往地庆祝这个节日,有乐队在演奏摇滚乐。我不好意思拍人物,再说光线也不允许。

后来在费城独立宫附近发现了这个橱窗。拍一张算是补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1以绿色为基调的圣帕特里克节的服装。

在波士顿玩得最匆忙,等于是点了个卯就离开了。最后说一件怪不好意思说的事儿。:p

行前木木怕在过境时惹麻烦,没让带水果。(后来问了导游,水果是允许过境的。不过不要带那些荔枝、榴莲等美国不出产的水果。)乘车前往刚才提到的那个旅游点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很大的水果蔬菜批发中心。晚饭后看看还有时间,我们匆匆踏着满地的积雪、积水,走到那里去买水果。

不料,“集市”已经结束。没卖出去的水果、蔬菜堆得到处都是——货主已经把它们丢弃了。垃圾遍地!推土机在把那些纸箱、木板箱、连同里面的水果、蔬菜一铲一铲地清走。

有很多人在挑捡尚且完好的蔬菜、水果,一箱一箱地捡,开着车来搬!我们俩呢?没办法啊,既然这些水果已经“没主儿”了,既然我们急需补充水果,既然没有别的机会让我们买水果,既然这些水果还能吃……

就在距那集市不远的地方,我们看见了这辆车。不知道这叫个什么车?不知道它是不是来搬免费蔬果的?:p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2这辆车是我在波士顿的夜幕中拍下来的唯一图片。

晚上我们入住位于Woburn的希尔顿酒店(Hilton Hote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看大图

图03 酒店房间内一景

家园 沙发?? 嗯,好歹抢了一个。

喜欢兄很仔细嘛,又是照片又是链接,待俺细细读来。

家园 咳咳~
家园 啰嗦得俺自己都觉得特不好意思:p
家园 马不停蹄啊
家园 麻烦我一个,方便,呃,很多人
家园 这篇有点内容了,可以暂停一下了
家园 多谢。问一声哈,

为啥要跟团走呢? 自己开车出去不是更好玩吗?

俺这里土, 不像你们大城市有那么多旅游团, 只好自己开车出去。不过感觉不错。

05年开车去过波士顿, 缅因, 加东大西洋省, 魁北克一带, 不过手懒, 没写啥。

波士顿印象:街道窄, 房子老, 旧, 贵。 喜欢DOWNTOWN附近的公园。 郊区有个老四川,川菜不错。

俺那几天还惦记您和夏老呢。

这两位这几天都没露面....... 同文 - 2007-03-19 10:39:33

回花到你"包饺子宝典"上了。

您还问为啥三弦新兵那边没人表扬您? 您的帖子短了点, 俺的花送了也是白送。再抻长点, 俺就送, 咋样?

家园 不必破费,口头表扬俺就知足!

哈哈,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那一段,刚才去老酒那里回了帖子。

至于为什么没自驾旅行的问题,那不是省心么。

从我的游记就可看出,我们事先什么准备都没做,跟着旅游团走就是了。结果回来我才觉得有必要补课,趁机恶补一下我的美国历史、地理知识,不然白玩这一趟了。

其实我家LD很喜欢自驾的,这次算是探探路(他也需要休息一下)。下次再有机会,我们肯定要自己走一走了,而且要带上女儿。:)

家园 到了我们家屋角也不言语一声

那几天总是打.....啊嚏

家园 嗯,不错,等着看其他地方。

不过3月份美东还是太冷,花也没开,不是最好的季节。

等着看你们咋去SHOPPING。Outlet Mall, Duty Free Store...... 还有, 现在加币也值钱了, 几乎1:1, 所以不少朋友都跑到美国来'大家拿'了。

此帖可以赞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惨了,同文兄要失望了

第一没选包括去Outlet Mall的旅行团;

第二在Duty Free Shop也没太多好说滴~

美国的食物好像比加拿大贵很多呢,即使是不换算也贵。也许我们去的都是旅游景点的缘故?

没错,若迟两个星期天气方面会更适合。不过我们的时间不配合,只有那个周末一个选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