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铁与火的南疆 -- 对越作战的炮兵和装甲兵秘闻 -- 萨苏

共:💬213 🌺5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贴图】为老萨从兵坛搬运来的大炮

老萨放炮要用这们最新式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萨还没能坐上这车,85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萨大概有幸没坐这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款太旧了,估计越战时还能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萨坐运兵车时可能有这种感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看了萨苏兄的文章很感动,贴上几张老山今日的照片!

http://lsl.nease.net/jrc1.htm

http://lsl.nease.net/jrc2.htm

萨苏
家园 下面的一段节选自老政委的文章,算是对您问题的答复

全文请参照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00;ID=75037&TopicSortID=1

猴型

    苏联武器的简单性令人惊讶,但是每一种投入生产的装备都要造两种型号,一种是政党型,一种是“猴型”(编者注,这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人与猴均为灵长类动物,但猴肯定没有人先进)。

    “猴型”是尽一切可能使之简化的武器,只打算在战时生产,如T―62“猴型”的火炮没有装备稳定器,无线电和光学设备也异常简化,夜视设备仍然使用红外按照灯(编者注,我们至今还可以在很多苏军装备的T―64/72上看到这种设备,但以作者观点,苏军似乎早已淘汰了红外按照灯),火炮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都是人工操作,穿甲弹弹头用钢而不用钨或铀。

   苏军将领们无可非议地认为,在战时有这样的“猴型”坦克总比没胡要好。而这种采用“猴型”的方法不仅用来制造坦克,也用于所有的其它武器――导弹,火炮,飞机和无线电设备等等。

    在平时,这种“猴型”能大量生产,但他们只送往对苏联友好的国家。我曾见过BMP―1型步兵战车的两种型号,一种供苏联陆军使用,另一种打算给苏联的阿拉伯朋友们。我计算过,第二种“猴型”与其原型相比,简化了63处――其中最显著的差别是73毫米主炮没有装弹机和炮弹选择设备。苏联自用的型号,炮手只要按下相应的按钮,所需的炮弹就会自动滑进炮膛,而在简化型号上,这一切都用手工操作。BMP―1“猴型”装备的是“马柳特卡”导弹,而苏联自用的则是“马柳特卡”―M型(编者注,应为9M14和9M14M“婴儿”,北约称为AT―3A/A,“萨格尔”A/B)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自动制导系统。“猴型”的车壁上没有含铅内衬以保护乘员不受核辐射伤害,并防止在被直接击中时受装甲碎片的伤害。也没有化学战自动检测仪器,自动密封和空气过滤系统,以供在严重沾染区使用,更没有导航系统。此外,还有很多设施都不见了。

    要是一辆“猴型”车落入西方专家手中,他们当然会对BMP―1步兵战车及苏联坦克的真正作战能力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因为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壳体或一个容器――就象一个空的钱匣一样,当里面没有装东西时,本身毫无价值。最近,苏联已国外出口T―72坦克,米格―23战斗机和图―22轰炸机,但是这些出口型不同于苏军自用的型号――当某人在一个口袋里装上钞票,另一个口袋里只装几张纸时,从外表看无法分辩两个口袋的区别。

    苏联现行的装备政策是明智的。它积累足够数量的第一流装备,以应付战争头几个星期的需要。如果战争持续下去,新装备将会大规模生产出来,但这是最大限度简化了的型号,敌人在此时也已消耗了大量装备,简化型号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具有战斗力。另外,同时生产标准型和“猴型”的经验在平时就已获得,只不过是把“猴型”当作现有的最新式武器卖给了“兄弟”和“朋友”。

最好的武器是永远买不到的。

家园 手头有个据说是李海欣高地的照片,想帖出来,请问怎么帖?
家园 据说白鸽同志原形是某个不错医学院的领导,现在也该退了吧
家园 不行你就寄给我。我给你发。

需要的话,给我先来个短信。

家园 主席的样子很好玩
家园 Hi

1.苏联卖越南火炮射程,口径大中国军队火炮.

2.苏联卖中国米格―27,米格―30,是“猴型”

I say true or wrong

Hi
家园 大陆不是凯子

大陆不是凯子,由于自身拥有研制军机的能力,整体上说引进苏27,30完全是为了迅速提高空军的战斗力和军机研发实力的权宜之计。并且引进时不完全是整机购买,还包括生产线和技术,自己组装。同期还有相同水准的完全自产的军机在研制。这样的引进方式,和伊拉克越南只能看货掏钱完全不同。即便是“猴型”,大陆也要的是其整体思路和关键技术。个别指标比俄自用的弱一点,大陆也完全有能力用自己的技术加强,其实俄的东西大陆也不是全都看得上,都当宝贝。

家园 “李海欣高地”的战斗

同志们对我们喊:缴枪不杀……

――杨国跃(排长,著名的“李海欣高地”十五勇士之一,全国战斗英雄。)

(在某部营房大院广场上,屹立着一座雕塑,远看,它是一架巍峨雄伟的高山,近看,则是十五个正在与敌人殊死搏斗的战士群像。这珍贵的艺术品是来前线慰问的四川美术学院师生留下的。但参加意见和制作的则有这个部队许多熟悉“李海欣高地”十五勇士的人,因而部队里即使是后来入伍的战士也能在雕像前给你指出十五勇士的姓名,战士中的表现……未了,也许还会不无遗憾地告诉来访者: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个杨国跃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师,这个军都形成了一个习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都来这个塑像前留个纪念像,后来则是有组织地来到这儿举行老兵告别军营或新兵入伍宣誓仪式。自然,谁都希望还能见到这十五勇士中除牺牲和因为伤重离队之外唯一留队的杨国跃同志。

我当然也见到了杨国跃。下车伊始就急不可耐找到了他的家。

假若有一位电影或电视作者要拍摄一个威名远扬的战斗英雄的家,他的设计,他的想像哪怕是极其朴实的,大概也会和我所看到的实景相去很远很远。

他住了仅能放下一床一桌的小屋,这并不使我奇怪,因为他爱人是临时来队,他还不具备带爱人随军的条件。我奇怪的是他床上的被褥都是打了补丁的,可以说家徒四壁。仅有的“高档”物件大概就是一个老式半导体收音机,还贴了一块伤湿止痛膏。他不好意思地说:小儿子淘气,甩坏了!我这才又注意到他的小儿子,一岁零三个月,正有滋有味地啃食一个大馒头。我问:他还喝牛奶吧?他说,喝什么牛奶,牛奶啥味道他也不知……在我的追问下,他告诉我,他23级,正排,每月96元,管三个人生活,还得匀出几个给老人。他问,牛奶多少钱一斤?我说一斤一个月大概十五六块吧。天呵!他惊叹一声。

(他并没有发现我的两眼酸涩,开始讲起了他和十五勇士的故事)

我1982年入伍,1983年临战训练当班长,我们班一个四川新兵跑了,后来找了回来,连长批评我无能,我就要求不当班长,自愿当了战士,连里怕我也跑了,派人看着我。

头一仗我打好了,立了三等功,九班长牺牲,连里还叫我去当九班长,我只好服从。

防御战我们班守142高地,才五个人,连里又加强了一个重机班,也是五个人,由代理排长李海欣领着。在142守了几十天,后来又从边防团调了4个人来我们班,这就是后来的“15勇士”!

边防团的4个人来了就赶上“7.12”,有的人是死后才从名册上知道姓啥叫啥的。

7月11日晚上级就有通报,叫不要睡觉,等着。快天亮时,敌人真来了。这一战打得好,首先是情报立功。

半夜三点过,雾像小雨,看不出去,但听到下面喘气和草动的声音,估计人很多。我们很害怕。包括排长在内,都没打过大的仗,都说来了就打,死了算,也没个周密方案。

敌人来近了,黑糊糊的大片影子,在半坡趴下了,接着就是一阵炮,把我们阵地炸成一锅烟。炮一停,敌人呼啦冲到我们阵地前,被我们冲锋枪手榴弹撩到了一大片。正打得起劲,后面几十个敌人突进了我们堑壕,排长叫我带4个人,回过头去对付他们。我们一家伙干倒它十几个,其余的退下去了。但另一面又上来了一大群,幸好排长在这一面先安好了定向地雷,一按,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排长刚挺起身子,两发高射机枪击中了他的右胸,血流不止。张庆龙忙跑去给他包扎,他推开小张,抓起冲锋枪朝敌人猛打,边打边喊:小张,别管我,快去消灭敌人!

敌人还是疯狂地扑上来了,李海欣排长忍着剧痛,向另一颗定向地雷压火点爬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人留下几具尸体,其余的连滚带爬退了下去。这时,我才得知排长负了重伤,连忙跑去。我解开他的衣扣一看,子弹进口不大,两处出口碗大,呼呼喷血,我给他包扎了,但轿止不住。他背靠战壕坐定,对我说:九班长,我不行了,阵地交给你了,剩一个人也不能退……后来我去迎击又快拱上来的敌人,排长两手抠土,在阵地上爬了好长一截路,将第三颗地雷引爆。在这同时,敌人扔上来一块炸药在他近旁爆炸,他壮烈牺牲了!他残缺的躯体上,犹可见一只手紧紧抓住电池,一只手拉着电线。

排长李海欣是河南临颖县人,1962年生,1980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

排长牺牲后,只有我来指挥了。

当时我认定了,反正是回不去也活不成了,争取多干倒几个敌人再死,人到那时也就不怕了。

敌人一阵炮击一阵进攻,被打下一股又来一股。我们仅有的一部指挥机炸坏了,重机枪炸飞了,战壕炸平了。几百米平方的一个山头成了个烟团团。我懂啥指挥?就是叫大家拉大距离,二三十米一个人,不管伤到哪,有一口气就打。说实在的,这也不叫指挥,叫拼命。大家也是这心思!豁出来了!加上在这里守了几十天,挨炮的经验足足的,会听会躲,不不,后来耳朵听不见了,全凭感觉,一会跳一会滚一会翻跟头……敌人也傻,在那样的密雾浓烟下一窝蜂似的往上冲,找死不是吗?

为了和连里联系上,我叫通讯员唐国友突出去。他刚离开阵地,乱石堆里跳起3个敌人,他先敌开火,打倒了俩,自己也中弹倒下了。他才17岁,新兵,我真不该叫他去。我们班的机枪手、苗族战士周忠烈见小唐倒下,想把他救回来。他冲过去,扫倒了几个敌人后,胸部中弹倒在弹坑里,敌人见他曲蜷着身子,一动不动,扑上来想抓住他,周忠烈猛地拉响了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像周忠烈这样的英雄,我们阵地上还有个刘家富,他负伤了,不能动了,子弹也打光了,他见五、六个越军已经进了堑壕,蔫梭梭地走过来,他把自己埋住了,等几个敌人过去,另几个在他跟前四处张望时,他手里的手榴弹拉响了……

到打下敌人5次进攻后,我们15个人已有5人牺牲,其余10人9人负伤,5人是重伤。我也负伤,敌人一发炮弹在我近旁3公尺处爆炸,我当时被炸昏,气浪剐掉了我的半边裤子,幸好我的腿只受着一点轻伤,肉皮火辣辣地疼。到现在我的一只耳朵听力减弱,还常流脓。

到敌人第六次进攻时,我们10人撤进了阵地上一条坑道。

这坑道是越军留下的,有15米长,之字形。越军占领表面阵地后,起初不知道我们藏在这坑道里,是我军观察到142阵地上都是敌人后,以为我们都死了,就往这儿进行猛烈炮击。越军躲炮,退着往坑道里来,被我们打得吱哇乱叫,这才猛醒过来,端起枪,喊着:中国兵,不要打,我们也优待俘虏……话没喊完,被我们送上“西天”好几个。

我守在洞口,听见阵地上炮弹呼呼地来,轰轰地炸,都准确地落在敌群中,虽然坑道里也感到地动山摇,但心情格外痛快,顾不得想洞顶随时可能塌下来。炮声刚停,我就听到了激烈的枪声,估计是我们反击开始了!我,唯一没负伤的蒋志华,轻伤的张庆龙和夏锦忠一起首先冲出了坑道,接着是重伤员胡友文等也冲了出来。我们顺着阵地转了一圈,到处是成堆的越军尸体,一个活的也没有。我们自己把阵地夺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排七班和9连1排的同志们上来了。他们对我们喊:“浓松空依”――越语:缴枪不杀!我连忙回答:别打,是我们!……同志们紧紧把我们抱住,都哭了。我们哭得更凶。

(团长张又侠对笔者说: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几件事―― 一是师长通知:炮弹运上来了,放开手打!二是142高地,还有我们的人!……)

这天,我们在阵地坚守了十多个小时,打退了敌人1个加强营的6次进攻。

9连一排带来了电台,团长命令我们10个人立即撤下去。

当晚回到连指挥所,我没有裤子,蚊子很多,叮着我的伤口咬,我连赶蚊子的劲都没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条腿肿了,满是血,血上一层黑乎乎的蚊虫。营长派人来接我,又把我送到前指的医院。团长来看我,见我伤不重,说:包扎一下,换换衣衫,准备上北京!

我跟团长坐飞机到北京,参加了八一招待会。以后几次见到杨尚昆副主席。他还给我们敬酒,说:前线回来的英雄们,你们的功绩将载入我军史册,祝你们在部队建设中继续成长再立新功!听说我是不久前参加“李海欣高地”战斗的,杨副主席还专门向我举杯:为“李海欣高地”的英雄们,干杯!

杨副主席还找我们座谈,问我们的战斗情况,对部队建设的意见,家里有什么困难。大家说的都是战斗情况,我也就不好说别的。其实我们家乡情况特殊,是夹皮沟,

家园 六。打169越南步兵打红了眼

7月12日凌晨开始,中越双方在松毛岭前方全线展开激战,第一个回合中国前沿阵地除了李海欣高地全部失守。

越军步兵的单兵素质和步兵指挥令人钦佩,这是所有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官兵的共同看法。远距离炮战中国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肉搏战中国士兵单兵也占据优势,平均每人体重比越军高10-15公斤且有较好的训练。但是近距离的步兵战术越军出色,因为他们的中级指挥官都是越战或者柬战老兵,经验丰富,指挥灵活。中国军队则因为受到阵地点线的限制,在第一线上难以打出好的战术动作来。在许多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出,老山一战越军信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经常在一个阵地上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重头戏还是炮兵。

按照这里有的朋友提供情况,越军应该有超过中国军队的大口径火炮,而且越军方面清水河后方正有一列平行于松毛岭的山地,是最好的炮兵阵地,可是实战中越军在那里并没有亮出比中国军队更凶猛的炮火来。中国军队在老山后有整整一个炮师(口径不详,但是应该没有使用203毫米炮,也没有使用自行火炮),越军顽固的和中国炮兵对射,勇气可嘉,但就象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一木支队用迫击炮和美军对射一样,有点儿不自量力。实际上当时中国军队的炮兵同时在执行四个任务:

第一,对一线作火力支援 -- 这个主要是营团属中口径火炮打。大口径炮也打了,下面还要提到。

第二,压制越军炮兵,破坏其炮兵阵地,

第三,利用远距离炮火打击越军来自水口村方向的三线援军和重要军事目标

第四,切断越军第二线部队和第一线部队的联系,这个是重头戏。

后面的三个目标都是大口径加榴炮为主。

就是这样还游刃有余。越军拼炮兵应该属于一个战术错误。李海欣高地的坚守迟滞了越军的脚步,他们被迫改奇袭为强攻,而中国第二线的部队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苏醒过来,越军的攻势变得艰难而缓慢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炮兵开始动起来。

一旦中国方面的炮兵动起来,战场形势就顿时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这时候,越军正发动第二次冲锋,李海欣高地的表面阵地失守,第二线阵地全线激战。

当时38军的一个老参就在炮兵部队里。最初,他们并不知道前线有多紧张,象平常一样按照密位开炮罢了,炮兵对战事的进展不象步兵那样直观。但邪门的是越南炮兵很快就开始反击了,向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开炮,越南炮兵一般只敢打我们的步兵,和我们来炮兵对射,这属于非常罕见的事情,让炮兵们意识到今天事情有些不一样,炮击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位老参所在的炮营接到的第一个命令是:立即炮击李海欣(142)高地!

那就说明阵地已经失守了,形势严峻。炮兵们立即把炮口转向李海欣高地。正在这时候,张友侠的电话直接打进了营指挥所,可不是后来纪实文学里面央求炮兵开炮的口气,而是恶狠狠的威胁:142上面还有我的人,打死了你们负责!

确实,李海欣高地的守军还在坑道里苦撑呢。

可是炮弹又没长眼睛,不让越军立足,又不能打死自己人,这不是出难题么?老参说张友侠可不是疯子,他清楚炮兵有办法才这样要求呢。再说,没有这样的要求,炮兵也不能打了步兵老大哥阿。

怎么打呢?我对炮兵的具体战术不懂,但老参的比喻很明白,炮兵用了一种特殊的瞄准方法,就是以李海欣高地的最高点为圆心,扩散着往外打,就象水里扔石头形成的水波,最初的弹着点在中心,一圈一圈的往外围扩大。这样,落弹比较分散,而且一个点上连中两发的可能性几乎等于0。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坑道就不会被炸毁。而越军因为刚刚占领阵地,没有工事,照样要挨打。那要是一发炮弹正中坑道口呢? --- 那就没办法了,走楼底下还能让花盆砸死呢。

他们的炮火够凶的了,但是更凶猛的炮火并没有投向李海欣高地,而是砸在了清水河以北的开阔地上。就是老山这个下颌前面的嘴唇部位。地形限制,越军的一线部队不能埋伏太多,二线要通过这片开阔地才能支援上来。

当时老参曾经说过有多少部队朝那个方向开炮,但是我没有记下来,反正是大部分的火炮都是这个方向。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炮兵这一战打出了极高的水平。步兵报告,说他们看到了一个奇观 -- 炮弹炸出一道滚动的火墙,仿佛静止一样立在阵地的前方,在黎明前比照明灯还亮。越军只要敢于接近这道火墙,立刻就尸骨横飞。

战后总结,炮兵部队认为这道火墙对保证中国军队的胜利极为重要,这样,增援上不来,张友侠的一个团正面上,越军没有多少数量的优势,否则中国步兵虽然能打,毕竟不是兰博,能不能守住就很难说了。作战结束的时候,这位老参到松毛岭上去看,越军在中国阵地前的遗尸有两个部分,泾渭分明。一部分是从山脚到阵地前沿,最前面的离张友侠指挥所只有不到三十米,上千名士兵全都是头冲着北方,象晒的干鱼一样,很多士兵衣衫褴褛,连鞋都没有,可是身上挂满了武器,手榴弹,子弹,刺刀。。。 -- 中国守军当时都很慨叹,说越南政府实在对不起这些勇敢的士兵。还有一部分就是山下清水河方向了,那里,简直就是屠宰场,植被全都不见了,越军的尸体和装备都是碎块,无法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这就是那道火墙的功效了。

这道火墙就一直屹立着,直到天亮,越军的增援就是上不来。

而步兵们还看到一个奇观,那就是天空中不断闪现象礼花一样的闪电。

这个场面炮兵一点儿也不奇怪,他们明白,那是双方的炮弹在半空中相撞了!

因为中越双方都集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炮火在对射,试图敲掉对方的炮兵阵地。

老参讲,越南小鬼子炮算打得准,可是咱的炮兵阵地隔着一座松毛岭山梁,他看不见阿,所以基本上还是都打飞了。令越南人莫名其妙的是,他还击得越凶狠,损失就越大,越军的火力到天亮就已经顶不住了 -- 不是不想打,大概是能打的炮都被中国军队干掉了。

越军这时候就开始了一个更莫名其妙的举动。他们发疯一样的猛攻169高地。

后来中国军队判断,越军狂攻169高地是他的另一个错误。

大家都知道,老山作战打到第二天中午,炮兵的炮弹打光了,有一个小时的火力缺口。越军援军上来,全力拿下了八里河东山与松毛岭之间的169高地。169高地是二线的门户,虽然重要,但越军当时已经在150高地打开了中国军队二线阵地缺口,不需要拿下169,也可以进攻松毛岭主阵地了。如果他们这一个小时全力中央突破,恐怕张友侠真的会休克过去,一个不巧松毛岭要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烂仗,鹿死谁手还难说。

而越军却中了邪一样,集中全力向169疯狂突进,一定要占领而后快,结果,等他们拿下169,中国炮兵的炮弹也到了,越军败局已定。

越军为什么认定169如此重要呢?

从截获的越军电文得到了答案。

原因是越南炮兵被中国大炮打惨了。从后来掌握的情况看 -- 也不知道他们怎能知道的那样清楚。中国军队的炮弹象长了眼睛一样直接打中越军炮群,甚至越军刚刚打完一炮,不到一分钟就被连人带炮炸飞。越军曾经冒死转移阵地,可是在新的阵地上结果完全一样,甚至有中国炮弹打进了越南炮膛之说。

中国军队的炮怎么打得这么准?越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从地图上他得出了答案:169!

因为169高地的位置和高度,越军认定中国方面在164高地上有一个炮兵观察所和指挥所,所以能够俯撼越军炮兵阵地,指挥炮火准确射击。

因此越军电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拿下169高地,否则炮兵无法提供火力掩护。难怪越南步兵打164打得眼睛都红了。

问题是169高地上根本就没有炮兵的人,只有一个步兵排。老参说:那地方炮弹一炸一团烟,三十公尺以外人鬼难辨,谁会把炮兵观察所安在那里阿?越南人啊,官僚!

[待续]

家园 这一节,看得热血沸腾。问一下,为什么会打得那么准呢?
家园 雷达
家园 老萨总是卖关子,等的我心急呀。

真的是雷达吗,越军开战前没有做侦察?

家园 谢谢寒剑

大家都可以欣赏到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