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星期天的炸弹风波亲历记 上 -- 萨苏

共:💬91 🌺20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星期天的炸弹风波亲历记 下

      这颗炸弹,说来真的和李梅有些关系。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将被任命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拉开了对日本战略轰炸的序幕。神户,作为日本关西地区最重要的港口,是李梅重点轰炸的地区。2月4日,李梅对日本进行大编队B-29地毯式轰炸的试点,就是神户,160吨燃烧弹造成了惊人的破坏,一举奠定美军对这种“裕仁公路”轰炸的信心。仅仅3月16日一天,就有四百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对神户倾泻了2,300吨炸弹,使该城大部分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轰炸的时候有些炸弹并没有当场爆炸。或者,它们是美军出于心理目的投下的定时炸弹,使对手无时无刻不受到折磨 – 朝鲜战争中,美国对志愿军铁路系统就投掷过大量定时弹;或者,是由于引信故障或者恰好投在柔软的泥地上未能引爆。因此,战争结束以后,在神户发现几颗臭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不过这颗炸弹隐藏得太深,居然“潜伏”了六十年,比较

      让人惊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帆布遮挡住了视线,但是恐怕遮挡不住弹片(这个不是我照的)

      这颗哑弹并不是今天发现的,而是前些日子,在翻盖一座公寓楼的时候,在地基里发现的。由于这里附近当年有日军一个发动机制造工厂,可能炸弹就是以它为目标的。根据后来的了解,这座公寓楼建于一九五一年,是在原来的建筑废墟上建起的。所以,推测此炸弹是和其他炸弹同时命中了一座建筑,自身没有爆炸而被埋藏于废墟之中,直到这次翻盖。不过,这座公寓楼里的居民经历难得,居然在炸弹上面住了五十多年。这要是那位邻居养个老虎,估计早就被送去打官司了,炸弹可比老虎杀伤力大。

      听警察说的意思,这边实际上离炸弹还远,只不过地势开阔,万一炮仗响了弹片飞过来没遮拦,不能不把安全区放得大一点,炸弹还在前面几百米呢,公路离炸弹最近的地方,只隔着一座大楼。

      看看开了十分钟,还没走出两百米,犹豫了一下,对小魔女说 – 你带着丫头下去,走着比车快。

      那,还去动物园?

      当然了,你看今天出门的一半得让炸弹吓回去,只要过了这段,动物园肯定人少,这次看大象擦澡不用排队了。

      好吧,那我们先往前走,从居民区穿过去到老东升饭馆(神户的一个中国馆子,离这儿不远,但是一公里左右肯定不在危险区了)等你。

      她们娘儿俩下了车,小魔忽然想起来,回头说:要不,你掉头往回走一段,绕路2号线走?肯定也堵吧,不过安全。

      不用,你们先绕过去,我跟着走,顺便瞅瞅炸弹长啥样儿。

      你。。。!!!

      小魔女要发飙的时候,小小魔女挣脱了她的拉拽,迈动两条小胖腿,嗷嗷叫着朝警戒线跑去,动作灵活,赛过采访拉宾的唐老鸭。胖警察一愣,硬没拦住!小魔女顾不上和我纠缠,咚的砸了车顶一下,追闺女去了。

      这砸车顶什么意思?萨理解类似粱红玉擂鼓战金山,绝对是鼓励!LP了解我,有这热闹不去凑我就不姓萨了。

      其实没这么玄,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相信一向谨慎的日本警方不至于玩得太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掉头的车一大溜,看车流的速度要花几倍的时间才能转回去。出现危险的时候,减少身处险地的时间和避免靠近危险一样重要。

      事后证明我的判断完全正确,我们公司的一个同事当时就在掉头的车队里,到下午还没转过去呢。

      冷不丁想起来,这日本警方的安全区是按照一个炸弹预备的,美国人手面大,会不会一扔一窝呢?应该让冰冷雨天来排弹,顾剑作现场指导。对,顾剑其人,枪炮炸弹没有他不懂的,做顾问最合适,冰冷雨天呢?两只手写稿比一个编辑部还快,手指头灵活,他排弹我放心。

      您说老萨和这俩兄弟有仇?没有,谁叫他们俩这两天写李梅炸日本呢?结果天人感应,弄出这么个玩意儿来吓唬我。等我们看完大象再写不行?

      挪着挪着,路左边出现一座大楼,按照警察所说,那应该就是所谓离现场最近的地方了。看到这座二十层的大楼,顿时有些释然。这座大楼钢筋混凝土,而且和公路是按照直角建的,炸弹要威胁到路上,除非把这座大楼连根拔起。

      车流之旁的行人,表情不一。年龄大的,多半若无其事,年轻的做出一副天塌下来于我无关的架势,该打手机照样打手机,只是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这一点也是日本人的一大特点,有时地铁里面两个人吵起来了,乃至暴跳如雷,就在两人一米之外,其他的乘客照样抱着本书看得认认真真,若无其事,浑然不怕对方一拳挥偏 – 当然,也很少拉架的,最多给地铁公司打个电话,让他们来处理,这就是热心的了。然而,打架的也真就很少殃及池鱼,不知道是不是自觉不自觉地有“分寸”

      这种“处变不惊”的日本文化有好的一面,至少是很少如我国围观打架造成交通拥塞。然而,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日本著名的“痴汉” – 也就是在地铁里作性骚扰的,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极为不堪的动作,而如果女方害羞不敢叫喊,周围的人也都视而不见。客观上为这种社会问题制造了生长的环境。

      本来想在这里下去看个究竟的,但车流也不自觉压缩了前后的空间,显然大家都想快点儿通过危险地带,所以,等我能够把车停下来,发现自己已经对着大楼侧面的小街。一抬头,一道路障映入了眼帘,上面的“不发弹处理”的标示赫然在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发弹处理”的标志牌,炸弹,就在左侧后方。

      [待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