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三:千里跃进 - 特雷比亚战役 -- 史鉴

共:💬74 🌺18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这种想法不要紧

            但是有了这种想法就背后使绊子下黑手就是绝对龌龊了

            假如一个国家在前方将领浴血奋战的时候却不能保证背后没人扯后腿

            那这个国家的灭亡就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 家园 老兄,这点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情

              问题是汉尼拔是个好的军事家,却不是好的政治家,他在意大利战役进展顺利的情况下,都很难从迦太基方面获得补充,就更不用指望他没有多大进展的情况了。他的分化瓦解罗马盟国的策略耗时太久,收获不大,是很难让迦太基方面理解的。他的这种作法其实跟乐毅攻击齐国的思路一样,只有他自己是一把手的时候才能完全实施,否则即使没有巴卡家族的影响,跟罗马的战役持续的太久,迦太基的民众也不容易继续支持这种收效甚微的远征。相比较而言,罗马是内线作战,又是保卫自己的国土,明显的作战意志要比对手坚韧得多。

          • 家园 的确,从迦太基国家战略角度看,立足北非不见得就是错误路线。

            巴卡家族的地中海路线和汉诺的北非路线孰是孰非,是个仁者见仁的事情。迦太基当时的情况,实在不足以与罗马争霸地中海,甘拜下风是务实明智的选择。按照罗马当时的扩张风格,迦太基最后大概能落个埃及的结果,最后沦为罗马附庸。这个结果当然比灭亡强了。巴卡家族选择斗争到底,也是一种有血性的爱国主义行为。这个就好像南宋时,赵构想议和,岳飞想北伐,各有各的道理。

            以汉诺为代表的地主贵族集团一直对汉尼拔的战争有抵触情绪。战争结束后汉尼拔出任迦太基执政官,改革卓有成效,结果还是这帮人向罗马告密,说汉尼拔想东山再起,结果汉尼拔被迫流亡。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没法不让人联想起明朝末期,最后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

          • 家园 汉尼拔不是扩张吧

            迦太基与罗马并不接壤。两者发展时差二百年,迦太基如果扩张,早就到地中海对岸去了,不必坐等罗马强大。

            是罗马扩张到意大利南部,威胁到迦太基的西西里之后,双方才开始练的。

            也是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迦太基海军优势荡然无存,汉尼拔为代表的复仇力量发动了二次布匿战争。这才有了把战火烧到他们家的想法和实践。

            这个战争,叫布匿,不叫罗马。主动与被动,从字面上也得出。

        • 家园 汉尼拔被召回有战略背景

          迦太基本土受到攻击,汉尼拔被召回。汉尼拔回到本土后,曾经出任执政,虽然当时大局已变,但不能说迦太基元老院完全和他敌对。

          在汉尼拔这个意志坚强、精明果敢的超级统帅面前,罗马一度不堪一击。罗马毕竟是罗马,倾举国之力空前团结,并选拔出一代英材。斯奇庇奥可能在名气上不如汉尼拔,在军事才能上应该能匹敌。当斯奇庇奥攻入迦太基本土时,对战争的决定意义远大于汉尼拔进军亚平宁半岛。

          迦太基海军的优势,属于“既有”格局。罗马创造出接舷吊桥,变海战为甲板上的陆战时,第一次布匿战争局面就定了。我曾经进行过模拟推演,以当时的海军技术,不可能对付不了接舷吊桥,何况甲板上的陆战也没什么不公平——迦太基的格斗术就差到这份儿上?

          迦太基的远征优势,也属于“既有”格局。当汉尼拔远征罗马时,怎么打怎么有。承受长期打击的罗马派出斯奇庇奥远征迦太基时,从来没有补充过远征军战损的迦太基只会召回汉尼拔——迦太基的本土作战就差到这份儿上?

          俺也喜欢汉尼拔。但迦太基之败,实在有不可逆性。而罗马之崛起,所克服的重重困难不止于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成为繁荣富强的地中海贸易中心时,罗马城还是荒野中的丘陵。

          最终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印记的是罗马。此中种种,绝不是一次穿透时空的传奇性远征能改写的。

          • 家园 迦太基招回汉尼拔的确是迫不得已,北非的两支野战军都覆灭了。

            迦太基元老院对将领的猜疑,是有传统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有所表现。总体来说,迦太基政府对汉尼拔支持不力,主要是客观因素,西西里战场一直打不开局面,吸引了迦太基大部分人力物力。坎尼战役以后,汉尼拔特地派弟弟马戈回到迦太基请求增援,马戈在迦太基元老院大堂上把两大筐罗马阵亡贵族的戒指倾到于地,举座皆惊。然后他要求增援的时候,就有反对派贵族说风凉话:“既然汉尼拔已经胜利在望,还用得着援兵吗?”元老院还是批准了一万多人的援军,只是不久西班牙战事吃紧,就把这些军队转派西班牙了。

            关键是迦太基在西班牙和西西里两个战场都打不开局面,牵制了太多的兵力,实在没有能力增援汉尼拔。这首先是迦太基其他将领的能力问题,其次是迦太基战争动员的问题。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罗马陆军最多达到将近三十万人,迦太基军队只有十几万,难怪兵力捉襟见肘。迦太基并不是没有能力动员几十万军队,恐怕还是舍不得花钱吧。

            • 家园 战争毕竟是政治的延续

              秦赵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后,秦尽发十五以上男丁至战场,倾举国之力。赵军被围四十余日,赵王室四下外交求助,到处质公子嫁公主。有时想想,每个家庭都有成员被困在包围圈里的赵国,也就该亡了。

              坎尼战役后,罗马打开城门接待而不是惩办误国的执政官瓦罗,共赴国难。征召十七岁以上公民入伍——对比一下秦尽发十五以上男丁。

              一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才开始尽融金属为兵器,妇女断发做弓弦,有勇气守孤城三年。晚了。

              史鉴的数字说明一切问题。仓库里有二十副甲,却没有全民动员……那犁开并且撒盐的繁荣城区,那被卖为奴隶的残民……活该。

              • 家园 不错,迦太基输掉前两次布匿战争的主要原因,就是关键时刻拼不出去。

                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米什雷(Jules Michelet)对迦太基的国民性有一段精彩的描绘:“迦太基人工于算计,他们可以把各个民族一条人命的价值精确计算到个位数,总之希腊人比坎帕尼亚人值钱,而坎帕尼亚人又比西班牙人和高卢人值钱。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迦太基商人的性命太贵重,不值得去牺牲,打仗这种事只要找西班牙人或高卢人代替就行了。对迦太基人来讲,战争如同商业投机,开战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打仗的关键是钱,钱越多,能收买的雇佣军就越多,胜算就越大,如此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