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暗器·明器·雄兵百万集一刀 -- 浮云

共:💬44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阳功底非同一般

                  俺是老粗,但自谓还是识字的。但高阳的翁同和传我居然没有读懂。这是一本小说啊。

                  闲来兄,你说的码字太多,我想是把二月河和高阳搞混了。呵呵。

                  • 家园 高阳的翁同合传并非纯小说

                    按照西文的分类法则,我认为更宜入非小说类,或传记类。说实话,我读来也感到吃力,还没有理顺。

                    这里牵扯到高阳一生的一个心病。他尽管学问很大,可是早年从军,错过了上大学混文凭的机会。后来入文坛,被拥有文凭学位,却不见得有真工夫学问的人们排挤讥讽为野狐禅。很令许先生伤心。

                    高阳内心或许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历史小说作家。所以他曾经发奋,著述了一些非小说类的历史著作,很见功力。比如清朝的皇帝,或者翁同合传之类。当然翁同合也是高阳的同乡先贤,翁许两家,历代皆有世交的。

                    高阳同样精于考证,以诗证史,工夫很深。

                    他自己述说,到大陆和故宫博物院朱家缙先生叙世交,要从乾嘉年间谈起了。

                  • 家园 二月河的书我还真没怎么仔细看过

                    高阳的嘛,当时学校图书馆恰好有他一整套(或许还远远不全)

                    正好那时候比较闲(KAO,怎么我好象总是很闲)

                    就一本一本地看

                    看到后来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 家园 此议与我不谋而合,当为通识。
        • 家园 关于中文历史小说

          在中国大陆以外,建议读读高阳作品。高作的文笔和大陆作家大相径庭,可以说高阳的中文修养要高出许多当代中国大陆作家一大段。和香港,台湾,海外作家相比,高阳的水平也是独领风骚。

          高阳的书可以当得历史小说之称。与之对面的比如二月河的书只能称之为小说历史,云泥之判高下立见。

          高阳名作有慈禧系列,胡雪岩系列,红楼梦断系列以及众多单本作品。

          您说的曾国藩三部曲作家是唐浩明,湖南人,他还有杨度和张之洞两部书。在当代中国大陆历史小说作家中,唐算是不错的。但是比起高阳的文采,就暗淡无光了。

          (清华大学那个计算机大牛叫谭浩强。)

          姚雪垠还有点滴老文人的残余,中文,历史的基本积累工夫还是有的。写李自成要是换个大时代背景,也许能更好。

          凌力的书只听说过,没读过,不好置喙。

          但是我对于历史小说作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看他或她的文化历史的基本功如何,例如是否掌握充分的原始资料信息。

          高阳家学渊源,在台湾信息资源丰富,人又聪敏刻苦,厚积薄发,自然出彩。

          姚雪垠的老文人根底,也能有不错的积累。

          唐浩明,二月河,凌力他们就又逊色些了,年龄资历,所经历的时代都限制了他们在原始资料上的积累。(至少经历文革期间及其前后的动荡,要精心,静心,警心地通读明清历朝实录,起居注等等就不容易。匡论其他广泛的正野史料。而这些都是创作历史小说的基本功,也是需要大量时间积累的,没见到什么捷径。)

          再后来的人们,时代变迁,更难于安心读书,所以网上只有所谓架空历史小说,屡见不鲜。

          • 家园 高阳的历史小说里面的历史知识太丰富了。
          • 家园 柏台史兄好文章。而且幽默。

            柏兄对高阳和雪垠把握很准。谈二月河也不错。然后……您提到架空。

            繁体竖版无标点,直接跳到简化字没认全。高。

            • 家园 估计浮云兄也欣赏高阳文笔

              我读过不少高阳小说,还没有读够。有些书隔些日子重读,仍然有滋有味。

              点滴自诩,比如,我识高阳红楼梦断系列书(春秋游剑四部)于早年(1980年代间),收的是海峡文艺出版社的老版,纸张质量很差,装潢也简陋,但是厚重的四本书。我能在新华书店角落一眼瞥见,果断出钱,至今以眼光独到自我欣赏。

              另外一例是胡雪岩第一部三册,还是吉林一个出版社的老版(也是1980年代)。等到后来电视剧风行一时,我可是有资本自夸近10年前就读过了。顺便说,我的胡雪岩系列是百衲本,三四个出版社的,凑成一套。

              又,出差包头,偷得浮生半日闲,还淘到一部高阳小作风流寡妇,清初入关时的故事。

              • 家园 我读最细的是《粉墨春秋》

                简直把汪精卫那帮人写绝了。既漫画又写实,定性准确又血肉丰满。

                胡雪岩全传读了几遍。高阳没写胡雪岩之死,而读者却嗅到了棺材味。好本事。

                • 家园 我也喜欢 林庚白谈相还写到新朝太祖和蓝萍 大陆出时候删了

                  关于长沙大火贬低张治中的倒还完全保留

                  有关人物中最喜欢陈公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