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要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大家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 q42474112

共:💬87 🌺13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35 / 0

    0
    8/0
    0
    1/0
    0
    22/0
    0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公交与市民争路,解决问题还靠轨道交通。

      世界上所有大城市得地铁轨道交通都非常发达,这样可以提高运力也不占用地上空间与私车争路,要不是2008,北京得地铁还是一横一圈,根本不适应急剧发展得城市现状。

      北京地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东京地铁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纽约地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莫斯科地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北京的轻轨图呢?不在一起的吗?

        你帖的东京地铁图实际上连轻轨图也在内了....

      • 家园 北京的地铁太落后了

        这么大城区,这么多人口,才这么长的线路,地面交通不堵车才怪。感觉连上海都不如。

        • 家园 不仅仅是线路少

          标准低下,列车编组一般就4-6辆,而且不能与普通铁路直通运转。对比东京动辄10辆甚至更多。这就是为什么早晚高峰1号线爆满,与之完全平行的大公交也爆满,地面还堵车的原因。

          欧洲风格的小编组高密度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

          这样的地铁,修的再多,也是“财政负担(因为亏损)+不能解决交通问题(因为运力不足)”。人口密度摆在这里,客流需求摆在这里,折旧数十年之久,客流已经饱和,地铁仍然连保本运行的能耐都没有,可见设计之差

          一言以蔽之,我国地铁的国家标准,就是垃圾一个。

          关键词(Tags): #地铁
          • 家园 老线路设计没有前瞻性,新线路也一样。

            13号线是90年代开始修2004年竣工,结果车组比地铁还少,一列才4节车厢,天天人爆满。而且不知道是施工原因还是设计原因,一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慢的要死,昨天大雾,从回龙观到西直门爬了一个小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按时间来看90年代后期已经不靠拍脑袋决定工程建设了,怎么还会出这种问题呢?

            附文:

            作者:霍营人民  发表日期:2005-11-30 09:55:56

              每天早上都要去赶8:00到达霍营8:03出发驶向西直门的城铁,那个时间段的车我想应该是最挤的了,因为我实在想像不出比那更挤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早上在霍营上车后,看到中间有空隙,就赶忙把自己往里塞了一下,结果不小心轻轻碰倒一位面色苍白秀发飘逸略有姿色的女士,她回过头来用哀怨加不满还有几分不屑的目光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好像我给了她多大委屈。我很郁闷,难道小姐您是第一天坐城铁吗?对待这么老实厚道和蔼可亲的霍营人民竟然如此不友好,等下一站身手了得的回龙观人民上来了你就知道咋回事了。

              每次城铁到达回龙观的之前,我都在心里暗暗算一卦,看看能挤到什么程度。最严重的时候是被挤到不能呼吸,两只脚站在人家的鞋缝里,感觉身体在渐渐被压扁。在上下班高峰的城铁13号线列车里,无论男女老少黑白美丑,一捆捆互不相识的人都必须被迫保持着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你的胳膊别着我的肘子,我的熊腰贴着你的虎背,你的马尾辫扫着我的酒糟鼻,一个人拿着报纸,有三四个脑袋围着看,他们不得不看,因为就在眼前。

              今天也不例外,回龙观人民就是力量大。车门一开,人潮就黑压压地涌了进来,被压迫的人们难免喊出几声“哎哟”“哇噻”,还有一个东北口音的大嗓门在车门处向大家呼吁:“再往里挤挤嗷,大家都挺着急上班地,来,一二!”然后车门“咯吱”一声终于关上了。人肉罐头车继续前行,下一站是龙泽,人也是巨多无比,其实要论实力,龙泽人民的力量应该比回龙观人民还要大,因为他们在这样已经挤得满满的车厢里还能再挤上若干人等,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尤其是那些付出了力量但是自己没挤上去而是把别人挤上去的同志,真是可敬。据一个住在回龙观的同事说,他挤城铁从来就没在第一茬挤上去过,等到下一茬,也是被别人挤上去的。

              有一次特别挤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电视剧《战争与回忆》里通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运囚车,感觉颇有几分相似——拥挤的让人窒息。回龙观人民的力量曾经把我逼急过,我气若游丝地向他们大声喊“别上了,等下一辆吧”这样无关痛痒的话,现在就不是了,有时候挤着挤着居然把我挤笑了,想一想这一车都是什么人啊?8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剩下的不是大专就是自考,都是上地、中关村、西直门一带的工作的初中级白领,一个个都是一幅衣冠楚楚张冠李戴的样子,抓一把散放着,绝对淑女的像淑女,绅士的像绅士,可是一挤在着黑压压的城铁里,一个个就全都斯文扫地狼狈不堪蓬头垢面了。

              当挤车肉体的痛苦上升为精神上的痛苦,就会产生买车的冲动。一位已经准备买车的朋友问我:你还在庸俗地挤公车吗?我说:是啊。在北京这座交通残废的城市里,就算你买了车又能斯文到哪去呢?只不过是从人挤人变成车挤车,好不到哪儿去,不过是一种痛苦演变成另一种痛苦而已。

    • 家园 是否可以增加选项?

      取缔是太生硬了吧?

      我的看法如下:

      1。城市大力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

      2。用较高税金限制私家车包括摩托车的数量。

      3。逐步改变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交通机能,从远程代步工具转化为短途代步工具

      4。严格控制公家车辆的数量(这是关键)

      这个经验,无非是新加坡和日本的翻版而已。

      • 家园 自行车机能的改变

        3。逐步改变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交通机能,从远程代步工具转化为短途代步工具

        我觉得有两条需要改进:一个是轻便可拆卸的自行车,一个是自行车可以在轨道交通里免费携带。有了这两条,轨道交通和自行车双方的优势就充分得到了发挥,必然会吸引相当多的旅客。

      • 家园 是啊, 楼主的选项下不了手呀~
      • 家园 支持!

        上海的做法是接近老萨的建议的。当然上海政府没舍得砍公车(其实还鼓励呢----公车不用竞牌)。

      • 家园 同意

        不过现在国内大城市,公车已经不是主要的增长点。大部分的新增车辆是私车了。应该提高城市汽车拥有者的成本。但是在小城镇和乡村,私家车应该鼓励发展。

    • 家园 在中国发展私家车简直是一个噩梦

      不知道当初是哪些个高人想出来的,分明是饮鸩止渴的事。目前已经可以尝得到部分苦果了。

      • 家园 现在能源情况紧张

        外国能源企业已经把中国看成一块肉了,大力发展私车,对城市交通和土地资源是严重的考验,如果发展其他非天然资源的车,倒是一个拉动科技水平与市场的好办法。

      • 家园 不发展私车,内需从何而来?

        你怎么让老百姓几万几十万地花钱?私车在任何国家都是内需最大的拉动,因为涉及行业广泛,并且帮助本国生产力。没有自己的市场,光做出口,根本没戏。

      • 家园 有利有弊嘛,汽车业是支柱产业,私人都不买,怎么赚钱?

        政府不也一直号召大家消费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