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加拿大的中学和小学教育一例 -- oiler2

共:💬49 🌺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精彩的辩论。给两位上花

      不过还是小非侠说的对

      中西教育各有利弊,大环境也非常不同,但我也不赞成神化,若能取长补短自然最好,如若不能,修行只在个人了。

      • 家园 哪里有什么加拿大神话?

        本文题目叫“一例”,文章结尾还明确说叫“管中窥豹”;就是怕被人当成“加拿大都这样”。因为我儿子所在中学排名都在全省前五位,而阿尔伯塔中小学在全国统考里也名列前茅。因此很有可能其他地方学校跟他们不一样。为了避免被人误解而嘲笑:“动不动拿整个加拿大说事”特意加上这样的标题。没想到还是被误读,看来还是语言的问题。

        文章主要故事是一个中学生实验作业作弊惹来麻烦的事。因为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比较希奇。在不少所谓教授、院士大抄特抄的今天,看看别人是怎么从一开始就根绝“学术腐败”的。如果有人来争辩,加拿大教授也有学术腐败,我也同意,只是比例不一样,一旦被揭露,所受惩罚不一样而已。

        对算术,我还是坚持认为,很多东西到一定年龄就明白了。根本就不应该偃苗助长。我在国内的时候辅导过一位师兄(练武的)的孩子,开始孩子70人里排名第56,一个学期下来,每周3个小时,排名升到23。顺利考上了大专。方法就是把课本打开,然后俩人聊天,这一章那里不懂?为什么不懂?我发现孩子之所以不懂,是因为没有人把知识用她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讲给她听。事情常常是:“原来浮力就是这么回事呀”。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使我认识到原来很多看起来“没希望”升学的孩子,原来跟所谓“聪明孩子”一样聪明。只是在某个地方,或因不能理解规范语言,或不堪沉重作业负担,造成自暴自弃心理。影响了升学深造。所以说国内不少中小学教育实际上是扼杀人才。

        就象下面一位大熊所言,北美的教育是培养“工蚁”式人才的,这些人没有必要去钻太深。因为实际工作也不需要太深的理论。真正是精英的,自己上硕士、上博士,这帮家伙大都(!不是全部)是为了对某一学问感兴趣而上研究生的,跟我们国家多数(!不是全部)为找个好工作而上研究生的目的截然不同。所以才有了大熊所言:“到硕士为止,国内都不差,博士就实在差太远了”。

        • 家园 呵呵。明白油人兄的意思

          8过涅,您的原文最后那句“管中窥豹,加拿大中学和小学教育可见一斑。”不由得让人觉得您有将此结论退而广之的意思,不是吗您要是将上边这些说明加进去,我想就没人会误会了。

          其实偶看您的文章首先注意到的也是后面关于plagiarism的案例,只不过看到下边的辩论集中在教育质量上,就忍不住插了两句嘴 在学术道德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现今西方教育体系做得比我们好得多。现在每逢有亲友的孩子向偶咨询袋鼠国的情况时,偶一定会郑重地告诉他们要当心plagiarism的问题,不要把国内上大学时养成的copy-paste的习惯带过来——轻则作业0分,中则整科fail,重则勒令退学,可不是能闹着玩的。

          • 家园 哈,我本来等着有人跟我争论“学术腐败”问题呢

            没想到成了争论教育质量了。

            我打心眼里就不信不诚实的老师能教出来多好的学生。

    • 家园 油兄居然也是儿子已经高中的老前辈了
    • 家园 其实美加的教育倾向于因材施教

      他们普遍的数学基础可能不如我们的平均水准,

      但是需要很强的数学基础的工程,科技,乃至经济类,

      那些牛人的水平也很高,我的感觉,大牛多数还是

      老美的多。

    • 家园 就我的感觉

      中国学生的理论基本功通常比较强,解题能力没得比,从事理论研究容易钻得下去,在加拿大的大学里,国内硕士出来读博士的,理论上把加拿大导师绕糊涂的并不稀奇。加拿大学生的特长是对付全新问题敢于入手,他们不怕,他们的基本训练也使他们善于入手。但他们很难在理论深度上钻得很深,到后来就是靠经验。

      加拿大学生在将来的全球化竞争中需要担忧吗?我看需要。他们相对缺少韧劲,不肯吃苦,不行了就改行。正面攻不上侧面攻,这本身没有错,但总有绕不过去的那一天。现代工程技术开发需要9分勤奋1分天才。加拿大人的天才不比中国人高,也不比中国人低,但加拿大人的勤奋就不及中国人了。

      我们是“多少人里杀出来的”,但到一定层次后,加拿大人也是“多少人里杀出来的”,油人兄你不是照样游刃有余吗?

    • 家园 加拿大的教育好象被你说得太神了点吧

      目前我也在加拿大大学读书,可我遇到的由加拿大本地教育上来的学生,连二元一次方程组都解得乱七八糟的,有的还是这里GRADE12的数学学得不错的进来的.

      我以为就我的工程专业是这样,后来一调查,连学计算机专业的,数学好的也不多.有次我用以前线性代数里学的矩阵法帮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解了一次三元一次方程组,把他给惊讶的,说什么也不相信我不是学数学的.

      据我的调查,加拿大的大学,理工科普遍招不满学生,文科到是人满为患.

      我在安省,不知道是否具有典型性.

      我在国内时的数学学得很糟糕,比如高等数学,都是勉强通过的,可在加拿大,练习题的质量实在比不上国内的练习题.

      说是加拿大孩子的动手能力强. 我表示疑问. 我是学工程的,没觉得班上的人动手能力有多强,做个简单的SHELF模型,半天搞不出个方案.

      不过有一点我是很佩服加拿大教育的,教育出来的人个个都能说,针对一个事情,能提出你想不到的问题,而且不管懂不懂,都能BRA BRA说一通,虽然最后好象什么都没说,可人家就是占用了时间,这点在PRESENTATION上,我是叹为观止的,学不来的好口才啊!

      • 家园 【对下面不准回复大师说的】

        他爹再没品位,也好过你这神棍

        穿上马甲就认不出来你啦,小样!(照笨三说的)

      • 家园 说得好!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基本上就是垃圾。

        绝大部分学生,别看年级挺高的,数学可是狗屁不通,你就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去想吧,要多蠢有多蠢。美国国会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发布过一个报告里面写着“Even as mathematical skill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 technology-oriented economy, ou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fall further behind in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议员们还吵吵着要向中国取经,派过几个代表团考察,其中有个调查显示中国的老师业务水平就比美国的老师强,同一套有些难度的卷子美国老师fail一多半,中国老师全是满分。

        也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风传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如西方学生,纯粹就是瞎扯。以前因为中国经济落后,没什么东西给孩子们鼓捣,现在可不一样了。前几年我参与过一个NSF赞助的中美K-12暑期科研项目,同样一个设计题目“微型的风力发电”,中国的学生不到一个礼拜就成功了,搞得有模有样。美国的学生都半个多月了,还没研究出来怎么安装blade呢。

        讲到presentation能力,其实也没嘛,只不过是母语优势而已。让他们用中文讲,能说半句吗。

        谈到礼貌教养,我这些年见到的美国中学生海了去了。一多半粗鲁无礼,好吃懒做。整个美国现在就是走下坡路,更别提什么二流发达国家加拿大了。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世界一流,根本用不着妄自菲薄,更用不着受一些无知者无畏的人的误导。有的西方华人小孩可能还真是不错,但要摊上个没品的爹,也是个不幸。

      • 家园 管中窥豹嘛,

        可能您碰到的都是差的,我看见的都是好的。

        有一次我给了一个乞丐一个跨特,旁边擦皮鞋的就认为我一定是银行家。

        • 家园 也极有可能,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不过我所在的学校不算差,至少算中上水平吧,每年毕业生都不愁工作,至少说明教育水平还行吧.

          而且我的同学里,也有不少拿奖学金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吧?(本人由于英语水平问题,文科拖了后腿,没拿过奖学金)

          在加拿大的不妨调查一下,这里长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都是极度依赖计算器的.当他们看见我用笔算,竖式算加减乘除的时候,他们非常惊讶.在这边读书一年多了,数学方面辅导过不少的同学,有多大和滑大的,可他们的数学基础是远比不上中国那些小留学生的.

          不过我也确实听说过一个这边长大的数学天才,是听一个朋友说的,说他女儿GRADE11同班一个同学,自己对数学有兴趣,已经自学了大学的课程,很是厉害,连老师都辅导不了,据说还推荐给滑大的数学系某位教授了.

          加拿大这边的基础教育给我整体感觉是比较糟糕的,这样的教育体系出来的人,能干实事的人究竟如何,要长远看吧.随着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世界,互相较量,国与国之间比较的就是国家的教育水平吧.我也不能一口说死了加拿大的教育不好,最起码现在下不了结论.

          我本不是个爱发言的人,只是接受不了你神化了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所以提供自己观察的结果,不是为了给你找茬的,不好意思.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看你的关于石油方面的帖子的,一个不漏的,呵呵,也希望以后毕业以后去阿省转转的.

          BTW:说加拿大发达,我是有疑问的.虽然加拿大挤身于八大工业国,可经济却越来越依赖资源出口.怎么回事呢?将来有时间,一定查查相关资料,搞清来龙去脉.

          谢谢!

          • 家园 欢迎将来Alberta

            也喜欢您的辩论。

            至于用计算器吗,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就用,上高中后还得用老师指定的某种,否则上课就会跟不上。

            我们一开始对此也很反感,不让孩子用,结果考试就没有别人快。孩子很不高兴。

            后来就想通了:

            1、这里培养孩子的关键出发点,不是培养精英科学家,而是培养工程师类实际工作人员。培养对建设社会有用的普通人。至于真正的精英,如你说的例子,是会自己找到门路的。

            2、而现在工作生活中,计算机、计算器已经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具了。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它们,学生只要懂得理论就可以了,具体计算就该用计算器。就象有一次解方程,我这边列式子还没完,儿子就按几下键得到答案了。而我面对那个计算器却有点束手无策。因此,某种意义上讲,用笔计算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过时的技巧了。不学也罢,毕竟这一技巧并不能对将来的大学生活或工作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

            3、想通了这一点,再看我们国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甚至个别上大学的时候,过渡强调算术技巧,本来讲完原理、定律、定理后,很简单的用计算器几下就搞定的事,反倒让孩子陷入昏头昏脑、无休无止的数字计算里去。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设想一下,如果孩子的作业可以用计算器来完成,各类考试可以用也必须用指定的计算器,那么,可以说,孩子们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代会快乐得多。对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也要深刻的多。

            也只有那样,那些虽然算术平庸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孩子,才有进一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是我越来越感觉到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扼杀人才。

            4、想象一下这么个情形,在步枪已经很普遍的年代,两个军校,A校教战略战术和步枪射击,B校教战略战术和空手入白刃。

            有一天AB两个学校的学生碰到一起,A校学生看了B校学生的表演,一定会赞不绝口,他们会非常惊讶。但如果有一天两军对阵,我们还是不难知道谁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