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葡萄兄请进,聊聊文革研究(斑竹认为犯忌就请删去) -- 俞天任

共:💬42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来试着回答一部分

      您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部分。以上海为代表吧。 自从上海市委被打倒以后,文革势力就掌握了上海的各种资源,记得XX事件需要经费,于是直接下命令给人民银行给钱。人民银行不得不给啊,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人民银行总部一看这样不行,极力阻止,但也只能是减少部分损失而已。此外,也不光是银行,只要掌了权,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利用。而且在那个年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有权就能搞定一切。

      另外关于王洪文的问题,毛主席为什么欣赏他,其实也有点意思。上海“工总司”举行活动的时候,毛泽东正好在上海,从电视里,从现场,都看到上海的各造反组织是真正由工人组成,且秩序相对有序,毛泽东欣慰不已,一问左右答是王洪文做头就留下了印象。之后招来面试,更加欣赏,原因有三:1。穷苦农民出身,参军N年(好像5年左右),退伍之后在上海做工,又作了小干部。“工农兵干部”的经历都全了。2.没有太多文化,易于保持阶级革命本色,能力(特别是处理那种乱哄哄的武斗形势的能力)也有些。3。身为造反派头头,革命之余平时仍然回到工厂参加劳动(这条估计就是你要的答案,文革里大多数人并不是职业革命家),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这不就正好全部符合了毛泽东理想中的接班人主要特征吗?

      感觉老冰有时候也比较幼稚,问的问题颇为奇怪。包括能看到这样的话,我也算是叹为观止:

      而且你得去美国进行专门的研究,除了有大财团资助,否则不可能进行这种研究。

      此外,文革的目的就是砸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便于创造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所以你文章里这样的话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在当时的文革环境中,还有最后一道防波堤——道德在保护着中华
      多少疯狂荒唐违背中华传统道德的事情就是在那个年代发生的!

      还有现在想想你当初写得那篇有关发给朝鲜“免死牌”的文章也是观点颇为幼稚。我倒不认为是您水平不行,而是觉得很多时候,您的出身和经历决定了您观察事情的角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您的观点。

      • 家园 老冰水平是有的 只不过 有时候 犯点迷魂

        据说牛顿家里面养的母猫生了四只小猫

        于是 牛老先生为他们在大门上开了一大四小五个门洞

        老冰同志某些时候与此类似

      • 家园 试着回答“道德”问题

        俺模糊记得瞟过哪篇小说(也许是某篇文章中引用的小说),某知青和当地农妇结婚。某晚临睡前,女脱下背心叫男的拿到盆里面。男老大不高兴。女的问他平日很勤快现在怎么懒?男的吞吞吐吐的列出一堆古训,说女人的亵衣如何如何,男人该如何如何。女的听完,哈哈大笑说:你们这群知识分子,成天到晚要打倒孔老二。孔老二就在你们心里

      • 家园 一并回答在这里。

        首先,得有大财团资助这一说是因为美国收藏的第一手资料实在太多,不是一两个人能看得下来的。

        文革的“道德”一说就更简单了,如果现在再来一次,要么不斗你,斗你就肯定斗死了,还得斩草除根,不留隐患。你相信不相信?

        “天安门广场一地金条”一事,多半是夸大。理由很简单,红卫兵们不是从抄家现场直接去的天安门,就是瞒了金条也没必要随身带。

        串联和后来的派仗不是一回事,串联和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一样,就是我说的“独裁体制下的活动”,那是免费。但派仗就不同了,"自带干粮去办公"在小规模的时候行,成千上了万,肯定有活动资金问题,有些东西自筹不出来,一定的用钱买。那时候的人穷,到月底都没有余粮的,不少单位也都已经瘫痪了,钱从哪里来的?我觉得是个谜。

        至于朝鲜问题,现在还只刚刚开始。鬼知道会怎么发展,比如昨天中美朝在讨论些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金正日就是在要那张“免死牌”(你认为这个名字不合适,那是另外一回事),除了你真地认为他是在“反美”。

      • 家园 老冰说得也没有错啦

        他的意思是:“要不是到底有些传统道德兜着,还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破坏正在进行中么,所以,传统道德还在减少之中,当然要比破坏之后来得强些。

        另外,

        不太喜欢老兄居高临下的态度。

        立场不同,这是老马的说法吧?他自己的出身与其立场可是大不相同啊?恩格斯就差的更远了。老周老毛老邓,都不是吧?

        拿这个说事,没什么意思。

      • 家园 道德在保护着中华,也没有错

        在当时的文革环境中,还有最后一道防波堤——道德在保护着中华

        多少疯狂荒唐违背中华传统道德的事情就是在那个年代发生的!

        看似矛盾,其实没有矛盾。

        用两者来描述同一时间发生的不同的每一件具体事件时,都会找到具体例证。

        • 家园 正常的年代正常的人应该是以1%的思维标准去衡量的

          因为从正常思维来讲,发生一件荒唐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已经很奇怪了;何况那个年代远远不止一件。所以老兄用50%的思维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对的。正常的年代正常的人应该是以1%的思维标准去衡量的。达到了文革那样疯狂的程度,如果这还不算中华传统道德的彻底沉沦那算什么?

    • 家园 问题是文革红卫兵串联不要钱,也不要粮票

      各机构提供补给,不少人借串联之名旅游……

      • 家园 嗯,比如家父
      • 家园 后来的全面武斗呢?没钱动不了。

        那么多大字报的纸笔墨,从哪里开支的?

        • 家园 老冰想当然了

          那时侯很多工厂为这些革命大业是无偿提供物资的。-

          我们现在认为那时疯狂,这不对;当时的人认为什么才是研究的重点!

          他们认为文革是革命行动,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然阵痛。所以,付出多大牺牲都可以接受。更何况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牺牲,而是认为这种活动是伟大的奉献。

          老冰,你不能拿现在金钱万能的思想去研究文革!那是走了死胡同。

          当然,老冰家受到过迫害,所以你看文革的角度我觉得偏颇。

          你们这种情况是运动的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是领导者。所以,对运动的看法和分析是丛迫害这个角度看;而红卫兵、造反派是参与者、领导者,自认为文革是要捍卫革命成果,积极性很大的。

          当时很多机关、单位、人家自己掏钱搞革命;这和解放前地主出资搞还乡团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至于楼下的说毛泽东用金条拉拢红卫兵去天安门,我只能说他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如幼儿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