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梅兰芳是谁谈起 -- 四处张望

共:💬42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林语堂承认,到30岁时才知道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事情。
    • 家园 欣赏戏曲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的

      我自己的体会,京剧最精华的部分在唱词,而欣赏唱词则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修养,这些都需要时间。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所以年轻人中听戏曲的少,文革断层也是一个原因。其实在我这这个年纪的人中听戏的就少,我28岁。

      • 家园 绝对不是的.

        京剧在以前就是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

        北京连苦力都喜欢京剧,他们可曾识个几个大字?

      • 家园 也没那么严重了

        我觉得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娱乐方式太多了

        我比MM你稍微大着那么几岁

        小时候电视还不普及

        听广播的机会就比较多

        于是

        就算不想听

        也少不了听很多二人转啊,京剧啊,黄梅戏之类

        绝对不是'欣赏戏曲'

        不过也还是听说过梅兰芳先生的

        虽然对他的艺术绝对谈不上喜欢

        • 家园 我喜欢听戏就是因为当时的“娱乐贫乏”

          那几年电视里很多很多很多的戏曲晚会,什么中秋,元宵,新年..名目繁多,能唱戏的能人也多,电视台也没别的放,翻来覆去就是戏曲,而且是各种地方戏曲,像什么婺剧我都听过。一到假期每天就是看戏,所以慢慢的,也就喜欢看了。上大学时,还有一老师开了选修的“中国戏曲欣赏”,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又有了机会真正进剧院听戏。记得第一次进长安大剧院听戏,感觉真是太棒了~!~和电视里玩群不同的感受!

          张火丁在长安大剧院演出锁麟囊,上座率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很难得很难得,观众大都是中年人,我的感慨由此而来。

          还记得有一次是纪念谭鑫培诞辰多150周年吧的一个演出,全英会,草船借箭,...众多大腕全部出席,座位全满,还有站座。结果演出完了已经将近12点,我的学校在郊区,宿舍早已关门。我白天特意把教学楼厕所的窗子开着,然后自己翻学校小门的墙进去之后,再从厕所再到本班教室,在课桌上过了一夜。回想起来,真是佩服自己,年轻就是本钱啊。

          哦,对了,当年想考北京的大学也是因为北京有最好的京剧团!我当时的梦想就是能在北京的戏院听戏,呵呵。

        • 家园 这个理由有道理

          不过我感慨的倒不是他们不知道梅兰芳,是才差了几年,好像就有代沟了。知道梅兰芳的同事大概是30岁上下,不知道的是22-25。才几年的年龄差距就带来明显的知识范围不同,这说明这二三十年中国社会变化之迅速。我时时在想,身处如此剧烈变化的时代,对个人而言是幸福还是不幸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