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禅宗公案拈提系列. No.162 《玄则求火》 -- 衲子

共:💬25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个好问题.师兄破参后自会明白.现在套出答案只会损害

                  自己的道业.

                  • 家园 鲤鱼拜贴。无处可贴,乱贴在此。见谅。

                    来衲兄宝地,想看一看这个让我头痛的人,到底是哪路神仙。看了后,就想留言。很诚恳的说老兄让我佩服。(虽然您没说服我,我当然万不敢想要说服老兄。我还想象老兄会觉得,这个胡搅蛮缠的,真是女子小人难养

                    感觉你处处透着一种: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张狂”

                    天下何人能及吾的“自傲”。也许我感觉错误。

                    说句让您见笑的话,我的近代物理特别差,以至于不知为何,近代物理总给我有一种亦妖亦仙的感觉。甚至有个错觉,觉得越深入近代物理,越容易相信精神至上,越容易走进宗教。特别智慧的人反而会特别容易进入宗教。

                    特别愚昧的人也特别容易进入宗教,象我们这种只了解科学皮毛的人,反而特别不容易。我想您肯定早就明白这点了。

                  • 家园 多废话两句

                    你跟萧参禅,你自己看看禅宗那个大德没人应证过.

                    撇开萧和密宗扯淡的烂芝麻事.你自己觉得一个自言自悟的教禅有道理吗?

                    萧是有那么一点点东西,但是他立的远远不如他所破斥的.

                    以法定心:以数息、念佛、忆佛、观心、内观,或其它方法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

                    张嘴就错,就这一句话打死小乘,净土2宗几个方便法门,毁多少人慧命?

                    看他这个外行,讲什么这些都是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

                    他懂什么?小乘无论现在哪个尊者都是以内观为宗旨.念佛更是止观不二的方便法门.他萧平实无像念佛的那点功德抵这个诽谤正法的毁人慧命的罪过吗?

                    • 家园 用经论和公案可以印证悟没悟.萧老何有'打死'小乘和净土?

                      请给个出处.

                      "诽谤正法"、"毁人慧命"--这个指控很严重,也请举证。

                  • 家园 谢谢你这个你就不必担心了
        • 家园 师兄前半段的意思和萧平实的一样.

          我楼上的帖子只是摘了一小节, 说"定境非悟"。

          萧平实在别的地方强调了 "光修定不得解脱. 何以故,无慧也"

          在萧的课程设置里, 四禅八定、修神通、修断隔阴之迷 是放在明心见性之后学的。(见性需要的是动中的定力。) 即:先具足慧解脱,然后修习各种三昧,达到俱解脱。

          师兄关于“虚空粉碎”那段,容我先去请教师父。

    • 家园 【文摘】禅宗公案拈提系列. No.489 《临济活埋》

      镇州临济院 义玄禅师 黄檗一日普请锄茶园,黄檗后至,师问讯,按钁而立。黄檗曰:“莫是困耶?”济云:“才钁地,何言困?”黄檗举杖便打。师接杖推倒黄檗,黄檗呼:“维那!维那!拽起我来!”维那扶起曰:“和尚争容得这风汉无礼?”黄檗却打维那,师自钁地云:“诸方即火葬,我这里活埋。”(沩山问仰山:“只如黄檗与临济,此时意作么生?”仰山云:“正贼走却,罗赃人吃棒。”)

      圣严法师云:《黄檗希运率僧众在茶园锄地,与弟子临济义玄之间发生了一则动作火爆、言语冷峻的公案,把一方茶园搞得闹翻了天。临济义玄跟着师父黄檗希运,到山坡锄地种茶,临济到茶园之后先向黄檗问讯,然后按着锄头把没有动静,等着黄檗起反应。黄檗问他:“你累了吗?怎么不工作?”临济说:“才刚来呢!怎么会累?”黄檗知道临济搞怪,拿起拐杖就打,临济用手接住拐杖,并顺手把老和尚推倒。黄檗喊:“维那!快来!拉我起来。”维那是寺院中领众的干部执事,也可说是寺院中上殿过堂劳务等各项活动的领班者,类似首席经理或队长。维那见此,一边扶他起来,一边嘀咕:“义玄这家伙疯了,太不像话!”以常情常理衡量,把方丈和尚推倒在地是逆上,应该受罚并逐出山门。没想到却恰巧相反,义玄没有事,倒是维那被黄檗打了一顿,维那大惑不解,挨打的怎么会是他?而临济义玄还一边锄地、一边说风凉话:“许多人死后用火葬,我在这里帮忙活埋。”他锄地不是为了种茶,而是准备活埋方丈和尚黄檗希运。 此则公案究竟透露出什么讯息?临济心中已经自在、独立、洒脱,希望得到黄檗的认定;如果黄檗不予认定,那是自己功夫不够,尚需努力。所以他趁此机会向黄檗请教、领教,只不过他是用动作来表达他的心境。师父打他,他竟敢接下师父的拐杖并把他推倒,换了别人哪有这个胆子?但是临济心中坦然:“打我不是办法,也没有用处,我不需要挨打。”因此直接反应就是把师父推倒,这不是讲理由的场合,最好用动作直接透露自己的心境。如果临济是假的,在明眼人前,必定会露出破绽,黄檗会更加狠狠地打他。结果黄檗却打了维那。 维那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还很不识相地发表评论;黄檗认为这个人才该打,打了才会明白他们一来一往的精采。临济更进一步表示他的心境不依不靠、无碍自在,便说:“许多人死后火葬,老和尚没死,我要把他活埋。”临济不是真的要活埋黄檗,而是他已不是小孩,不需要老和尚的呵护提携、帮他什么忙了。此时,对他而言,老师黄檗已可死了。不是真的要黄檗死,而是表示他已顶天立地自由自在了。》(东初出版社《公案一百》页255~257)

      平实云:这个公案,圣严法师讲来真是精彩,未悟学人读来必定非常欣赏,但是“读后马上上当”。然而证悟者所观,则截然有异:

      镇州临济院义玄禅师悟后弘法,归省其师黄檗希运禅师。一日,黄檗山普请大众锄茶园,黄檗禅师最后到园,临济义玄禅师见黄檗到来,便问讯,问讯后只是按钁而立,且不作事。黄檗见状,问临济义玄曰:“莫是身子困顿耶?”临济答云:“方才开始钁地,怎么就说是困顿了呢?”言毕却仍是按钁不动。黄檗闻言见状,知临济欲要自己施机锋以利兄弟,是故闻言举杖便打。临济义玄禅师伸手接得拄杖,却推倒黄檗在地;黄檗见时机成熟,便大声呼唤:“维那!维那!拉起我来!”维那闻言走近黄檗身边,却不知太近,犹自扶起黄檗,随后更曰:“和尚怎么容得下这个疯癫汉子这么无礼?”黄檗见维那处处错过,不打临济,却打维那。临济早知师意,便自顾自的钁地,高声云:“诸方总是火葬,我这里却是活埋。”

      后来沩山灵祐禅师闻人传来这件公案,便举问座下弟子仰山禅师:“只如黄檗与临济,此时意作么生?”仰山答云:“正贼既然走掉了,只好罗织赃物给别人:教别人代吃这棒。”

      这个公案,多有淆讹,到得今日,无人能知,悉堕情解思惟之中,更写出禅书,用来博取世名,以邀徒众迷信追随。不料所说所写,悉皆显露未悟之实,今日遭人拈提,正是求荣反辱之举也!

      临济义玄见黄檗后至,一则欲令未悟之师兄弟得悟,故作如是行,以邀黄檗之施机锋,而利兄弟之证悟;二则“有事弟子服其劳”,本是弟子常有之心态,故欲藉此机锋之缘,而使黄檗施机以后,得归方丈室休息,可于别事而广利众生,此亦弟子感恩及护法之心也!彼时方丈若觉不累,复无他事者,则继续在园劳动筋骨。此乃禅门常事,两利之举也。然唯师徒相悉而终生不举示人。

      只如临济当众问讯、按钁而立,是什么意?须知他不怀好意,早在算计杀人了也!他起这个头,只是期望藉此机会,能使黄檗杀却几个师兄弟之五蕴我见我执。黄檗见状,早知临济搞怪之意,故意问曰:“莫是困耶?”临济便顺势答曰:“才钁地,何言困?”既不困,却仍旧不锄地,摆明了要教黄檗施机锋;黄檗知他意已,举杖便打。临济义玄早知黄檗必有此棒,便伸手接住,却又推倒黄檗在地。

      只如黄檗举杖打临济,意在何处?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可惜当时没个人知见。黄檗见无人会得,只好觅个人再施一剑,便高声叫唤云:“维那!维那!拉起我来!”可怜那维那来至黄檗跟前,却如暗夜里行相似,一边儿拉起黄檗,一边嘀咕着:“和尚争容得这疯汉无礼?”黄檗闻言,早知白跌这一跤,竟没度着半个伶俐底汉,心中难免一场气闷,只得怪罪维那,被拉起后便打维那。期望藉这一打,警觉维那;不意维那不是那个料,只得打过便罢!

      圣严法师不知此中蹊跷,更道:“黄檗认为这个人才该打,打了才会明白他们一来一往的精采”,完全错会公案中黄檗与临济之用意。若有因缘,却该请来克勤先师往圣严师父身上打几棒,因为“平实认为圣严师父才该打,打了才会明白他们一来一往的精采”所在,否则终生仍将茫然于禅与悟。

      可那临济义玄却不放过维那,更高高举起钁头,使力钁地,口中兀自大声嚷嚷着:“诸方都是用火葬的方式烧了五蕴,我这里却是用活埋的方式。”但教尔死却“觉知心是真实不坏法”之邪见,不教人起这邪见,将这邪见埋在各人身心中永不现起,而不令五蕴及觉知心死却,如是活埋。

      可怜黄檗座下,上自维那、下至圊头,无一个有知见底,悉皆不解临济当时作略。乃至今时之临济宗传承者:惟觉、圣严与星云法师,亦皆错会临济宗旨,不曾丝毫传承临济正法,皆堕意识思惟臆想所得境界之中,与诸常见外道丝毫无异,何曾是临济之子孙? 由是之故,平实早知道彼三人于此公案玄旨必不能知也! 只如临济自顾自的钁起地来,口中大声嚷嚷着:“诸方即火葬,我这里活埋。”竟是何意? 尔等三大法师镇日里谈禅,说迷道悟,可中还有个人知晓么? 试断看! 颂曰:

      临济活埋多淆讹,至今千年,祖意无人得;

      师徒大悲戏一阁,茶园密旨谁能择。

      钁地杖击更推扯,我见若舍,甫见便出格;

      疯汉不疯是大德,五蕴身中有远哲。(调寄蝶恋花)

    • 家园 【文摘】禅宗公案拈提系列. No.146 《龙华两三》

      杭州龙华寺灵照禅师 僧问:「释迦掩室于摩揭,净名杜口于毘耶,此意如何?」师曰:「东廊下,两两三三。」

      平实云:此公案与无着文殊「前三三、后三三公案完全相同,若会前三三与后三三,便会此一公案:

      《无着和尚游五台,至中路荒僻处,文殊菩萨化一寺接他宿,遂问:「近离什么处?」着云:「南方。」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着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云:「多少众?」着云:「或三百、或五百。」无着却问文殊:「此间如何住持?」殊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着云:「多少众?」殊云:「前三三,后三三。」却吃茶,文殊举起玻璃盏子云:「南方还有这个么?」着云:「无。」殊云:「寻常将什么吃茶?」着无语,遂辞去。文殊令均提童子送出门首,无着问童子云:「适来道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唤云:「大德!」着应诺,童子云:「是多少?」无着又问:「此是何寺?」童子指金刚神后面,着回首,化寺童子悉隐不现,只是空谷,彼处后来谓之金刚窟。》

      某名师解云:《「三三」两个字在此虚不能用数字来定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差不多」:前面跟后面差不多,好的跟坏的差不多,南方的佛法和北方的佛法也差不多。》平实注云:上座与无着和尚也差不多!

      此名师又解云:《无着和尚跟文殊菩萨的这段对话只是个故事,但它自有涵意;有人认为文殊菩萨是在北方的五台山,因此千里迢迢不辞艰辛,从南方到北方,希望能见到文殊菩萨,能得到正法。哪知文殊菩萨却告诉他:我们这里跟你那里一样。也就是说佛法到处都一样,你来此若心眼不开,一样见不到佛法。》平实注云:上座如此思惟臆度,即使飞到菩提伽耶,坐上金刚宝座,一样心眼不开,见不到佛法。

      又解云:《因此,文殊菩萨所说的「前三三、后三三」,对于那些到处追随名师,到处丢问佛法的人是当头棒喝。若能真正了解佛法,一句两句一直用下去,也就可以了;如果懂得很多,跑了很远,见了很多善知识,可是没有实践佛法,也等于没有出门,没有修行。》

      平实云:文殊菩萨所说「前三三、后三三」,且不是此师所说之当头棒喝,而是入手处,只是高峻难会。然禅子们应听受此名师之语:「不要到处追随名师。」因为名师往往不是明师,只不知这位名师是不是明师?禅子欲知么?且观平实拈提,便知分晓:

      文殊问无着:「近离什么处?」无着答道:「南方。」不曾警觉。文殊又问:「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无着犹道是寒喧,便答:「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文殊便下圈套,问道:「多少众?」无着答云:「或三百,或五百。」不知脖子圈套已被文殊勒紧,却问:「此间如何住持?」文殊未将圈套勒死,无着却自己猛勒,文殊乃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无着不知文殊真意乃是开示:一切有情自身皆是凡圣同居、龙蛇混杂,真妄二心同处五蕴山中,犹问文殊:「多少众?」文殊无奈,只好点云:「前三三、后三三。」又怕无着不会,更举起玻璃杯(古时玻璃杯极名贵难得)云:「南方还有这个么?」石破天惊,雷震九霄,无奈无着又聋又盲,上他文殊闲机境上,便道南方无玻璃杯。文殊老婆至极,便又点云:「平常用什么吃茶?」无着依旧不会。上座若道是用手、用渴、用玻璃杯吃茶,小心平实放汝三十劈脊棒。

      无着根钝,着着错过,更欲辞去、另觅文殊。文殊令均提童子送出门口,无着于门外复问:「方才所说前三三后三三,究竟是多少?」童子便叫唤:「大德!」无着应诺,仍是眼花,童子乃点他道:「是多少?」无着依旧懵然,不知童子意在何处?又不知别从何处重问,乃问云:「此是何寺?」童子见他与第一义无缘,便指向无着身后金刚护法后面,无着回首观看,化寺及童子偕隐而不见,只余空谷。文殊与童子扮尽神头鬼脸,人泥入水,撒土撒沙,一场漏逗,无奈无着依然不会。未审大法师还会么?

      杭州龙华寺灵照禅师,偶遇僧问:「世尊于摩揭陀国掩闭室门不语,维摩诘居士在昆耶离示病无语,这倒底是什么意思呢?」龙华禅师便不肯如文殊与童子一般辛苦,只是答遣:「东边走廊下,有僧人两两三三。」与文殊「前三三、后三三」无二无别。

      只如平实将此二公案又拈又提,无比老婆,未审诸方已悟之老宿新秀,作么生说个「东廊下两两三三」之道理?君若来觅平实道个不会,平实便为上座开个缝,大家瞧瞧:「大殿里两两三三。」上座且莫撞进大殿去,在大殿门口远远看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