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听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红卫兵来了 -- 酒杯里的忧郁

共:💬121 🌺16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这是个理解的问题。

              我试着理解十八亩段的意思,我猜他的意思是:

              如果是步行进藏,他们早就该因为高原反应而停止前进了;

              即便是坐车进藏,他们也早就该在车上有高原反应了,而不是下车走了一会儿之后才有高原反应。

              那么有没有可能下车时还没有达到“发生高山反应”的界限,走了一会儿之后才达到界限呢?按十八亩段的意思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这个参照物在,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走不了多远。

              我想十八亩段的常识性错误的说法应该指的就是这个,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所以我期盼着楼主出来解释一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高山反应好像确实有延迟性。

                我试着理解十八亩段的意思,我猜他的意思是:

                如果是步行进藏,他们早就该因为高原反应而停止前进了;ccheree.com http://www.talkcc.org/article/832260

                即便是坐车进藏,他们也早就该在车上有高原反应了,而不是下车走了一会儿之后才有高原反应。

                ccheree.com http://www.talkcc.org/article/832260

                那么有没有可能下车时还没有达到“发生高山反应”的界限,走了一会儿之后才达到界限呢?按十八亩段的意思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山这个参照物在,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走不了多远。

                我觉得这就是抠字眼,步行进藏,“锻炼”处是在进藏时爬雪山,而不是之前的大部分平地处。

                去爬山的不可能前面到山下都走过去吧。6。4学生到北京游行,也不是游行到北京。

                高山反应还可能真是到了高山,隔了一阵子才

                出现。比如97(还是95)厄瓜多尔举办美洲 杯,特意把决赛安排在最高的球场,巴西队就是为了

                减少高山反应的影响,赛前几小时才到,打完比赛马上走人。

                • 家园 问题是这种延迟能延迟多久?

                  从十八亩段的原文来看,他认为:

                  进藏无论从川藏公路还是青藏公路,在遇到雪山(泛指终年雪顶的山)前就已经发生高山反应(数天

                  高原反应能延迟数天吗?我不是很清楚,感觉上好像不太可能。

      • 家园 没必要吹毛求疵
      • 家园

        北京八十中的红卫兵是怎么到达成都或者格尔木的?我不知道。我爸也不知道。爸爸当年是去“接”的,而不是从北京一路“送”出来。就好像我到上海去接一位客人到苏州,这位客官是怎么到的上海?是飞机来的还是火车来的还是走着来的?我不知道,和我也没有关系,我只要把他从上海好好地接到苏州就行了。文中我也没有说我爸是到北京去接红卫兵的。

        【“解放军的汽车队总在公路上吧,红卫兵沿着盘山公路走到“出现高山反应”并死人,汽车一直跟随着?”】 是的。把红卫兵小将们扔在雪山上而擅自带着车队撤回,在当时谁敢?我爸不敢,只能是“跟着”。

        【至于“打倒保皇派!打倒绊脚石!!”的口号什么的,那年头是口号泛滥,众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中也确有这两句。可是,北京的红卫兵,见到来接他们的解放军,只是劝他们坐车而已,就喊出那样的口号,有点儿“漏馅”啦(编故事)的味道。至于这样的口号就使得作者的“爸的脸顿时就白了,吓的。那时候谁被称为保皇派绊脚石,简直就和现行反革命差不多,够直接枪毙的罪过”。呵呵,肯定是作者通过“时光隧道”,看到他老爸的过去了哈。。。。】 不好意思,当年的确喊的就是这两句,而且俺爸的确是吓得不善。“保皇派”、“绊脚石”,在当时是有所指的,不是泛泛而言,至于指的是谁?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反正当年有人冲着谁喊这口号,我估计无异于现在指着鼻子对他说:“你跟拉登是一伙!”(顺便说一句,后来红卫兵们对付“保皇派”和“拌脚石”的办法,是把他们塞进麻袋用棒子抽!关于这点,您寻访一下当年在藏的老人们就知道了。)

        【红卫兵有没有地图什么的?他们要步行走到西藏去不作一定准备是不可能的,即使过了这座雪山,后面还有多少雪山多少路?】 这事儿您得问红卫兵。他们干吗不做个体检呢?

        【文革确实是错的,大错特错的!所以妖魔化、夸张文革错误就是“天经地义”地喽,呵呵。许多人说“希望故国不再发生这样的巨大灾难”。可是,随意地“妖魔化、夸张文革错误”】 我只是记述了一段爸爸经历过的历史片断。有许多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都不要紧。好在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它是妖魔便是妖魔,不是妖魔自不是妖魔。不是我能“妖魔”或者不“妖魔”的。当年小将们蜂拥上车,我倒觉得还原为“人”的真实了。

        【从成都、格尔木出发是坐汽车(不然得走几天才能遇到雪山)?即便是遇到作者所谓“海拔五千公尺大雪山”之前都是坐的汽车,然后开始爬雪山,呵呵,有没有海拔几十公尺以下(平原)就遇到一座海拔五千公尺的雪山的?大雪山山脚已是海拔多少了?】 这确实是个常识性的问题,还要请教河里有过登高山或者进过藏的朋友(坐飞机的不算),他们应该解释得比我更清楚。

        我来西西河宝地,是来玩儿的。从不拍砖,拍砖的也不是我。有关此文的话,我不想再说什么了。

        • 家园 因为被删帖,修改后再发,探测一下口径

          这一段掺假 [西雅图以西] 我只是记述了一段爸爸经历过的历史片断。有许多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都不要紧。好在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它是妖魔便是妖魔,不是妖魔自不是妖魔。不是我能“妖魔”或者不“妖魔”的。当年小将们蜂拥上车,我倒觉得还原为“人”的真实了。我只是记述了一段爸爸经历过的历史片断。有许多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都不要紧。好在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它是妖魔便是妖魔,不是妖魔自不是妖魔。不是我能“妖魔”或者不“妖魔”的。当年小将们蜂拥上车,我倒觉得还原为“人”的真实了。

          -----------------------

          这里的“蜂拥上车”假。

          北京八十中还在,可以找人去问一问。死了两个学生不是小事。

          这样写应该可以通过?

        • 家园 八十中的红卫兵“游斗”第一书记了吗?向您父亲核实后纠正吧

          【好在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它是妖魔便是妖魔,不是妖魔自不是妖魔。不是我能“妖魔”或者不“妖魔”的?】

          不必谦虚,您能妖魔化历史的,也妖魔化了一回。

          你编的故事告诉人们:十几个、二十几个才十四五、十六七的“娃娃”们,开创一个省市自治区长达十年的动乱局面。这样的思维定式这就叫“妖魔化”那段历史。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那时成千上万的成年人(干部)在干什么吃的?现在人们还较少问“为什么”等问题,将来的人们一定会问:除了发动者、指挥者外,把一个地方以至整个国家文革事由的责任一大部分推给十几岁的娃娃?嘿!那一代成人还真这么告诉他们的下一代?这样的“心里怨毒”真是持久啊,呵呵,那可是孬种啦。

          【一周之后,来自北京八十中的红卫兵小将们都恢复过来了。从那一天开始,拉萨让他们给闹翻了天!区党委被冲击了,第一书记被拉出来满街游斗;】

          当时北京八十中的红卫兵“游斗”第一书记了吗?向您父亲核实后纠正吧。 

    • 家园 LZ说的第一书记是不是张国华?
      • 家园 不对,又找到一篇

        1965年,“西藏工委”改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张国华任第一书记。次年“文革”爆发,张抱病

        被多次揪斗,扣到头上的“帽子”多达13顶。1967年初,周恩来指示空军派出飞机把张国华接来北京

        。张在京的家人还未见到他,西藏驻京办事处的造反派已闻讯抢先杀上门来,他们出击未果,悻悻而

        去。张半夜才归家,家人发现他已全身浮肿,连毛裤都脱不下来了。张说,他在拉萨有四个月没脱过

        衣服上床了……凌晨,接周总理来电,他即刻赶到人民大会堂。原来是毛要召见18名军队将领。毛才

        现身,性情火爆的许世友上将就抢上一步,气呼呼地质问毛:“我们犯了什么罪?!”张国华正站在

        许上将身边,连忙拉住许的衣角,示意他噤声……其时正要肃查“二月逆流”,张因是贺龙的嫡系旧

        部而受到林彪等人的猜忌和排拒。

        外链出处

      • 家园 应该不是吧,查了一下

        张国华--1955年授中将军衔。文革前任藏军区司令员, 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文革中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 军区第一政委。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去世。广州军区政委、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刘

        [URL=]www.crt.com.cn/news/Html/shmw/00000358.html[/URL]

    • 家园 这分明不是讲历史,不宜贴在《青史微言》,建议转到《龙门

      这分明不是讲历史,不宜贴在《青史微言》,建议转到《龙门客栈》或别的合适的坛子去。

      要不作者向“经历”此事的“父亲”再作详细了解之后,尤其是高原地理、地貌、气候等需要多作了解,至少别再到处犯常识性的错误后,再来写父辈们的历史故事。

      有关红卫兵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烂说一气”的了,这是又一篇误导读者的。

      关键词(Tags): #别误导读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