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在奖个啥? -- 金口玉言

共:💬47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既然你‘真有了解’,那怎么不说说你的了解呢?

          要说和平奖有时被意识形态政治需求主导,我可以理解,至于经济奖......请你先介绍一下那些得奖研究都是怎样意识形态至上,怎样不科学的,我洗耳恭听。

          否则阁下这种诛心之论,说了就跟没说一样。

          • 家园 我对诺贝尔和平奖一直不以为然

            要说和平奖有时被意识形态政治需求主导,我可以理解

            我觉得“有时”这两个字大概不需要

            经济学奖我几乎一点都不了解。

            • 家园 呵呵,我说话喜欢给自己留点后路

              如果我尚未确定那是一向如此,我就只会说有时如此。

              我对经济奖的理解也不是深,但至少对其中一两个得奖研究是看得懂的,要说这奖都是哄人的,我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 家园 经济学奖是给学术界的

                经济学奖和物理奖,化学奖等等一样,是给学术界的,在学术界,靠的是的paper和公认的声望,几乎是很难来得了虚假的。

                和平奖是政治奖项,政治上的干扰自然比较多。

    • 家园 楼主是学什么的?

      是学经济的吗?

      你可以去翻翻获奖名单,得奖人里有多少是数学家,怎么经济学居然会成了人文艺术学科呢?虽然经济学理论不像物理化学理论那样容易被实验简单严格的证实,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行为,所以大多数理论都需要用长时间的实践和数据才能验证,这也是为什么下面有人说经济学家需要活的时间长才行的原因之一。像大家都知道的因为博弈论得奖的纳什,他得奖是因为50年代初的那两篇论文,过了40多年才能得奖,并不是说博弈论是没用的理论,而是因为需要长时间的验证,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虽然有局限,但是对很多简单问题的处理还是非常理想的。而当年和他一起创建博弈论基础的就是学计算机的都知道的那位冯诺伊曼,这样的人提出的理论你认为属于人文艺术类?

      我想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是人文艺术类还是因为高考里面文科学生也可以考经济学吧?我所知道的,恐怕只有中国是这样的,其他很多国家经济系都是和数学系连在一起的。数学差的人是很难在经济学上取得成绩的。

      楼主有空先看两本经济学入门的书,对现代经济学多一些了解再来重新看待你所说的问题。

      推荐先看看这本

      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898/8898943.shtml

      • 家园 澄清一下,冯诺曼

        冯诺曼的研究更早一些,他没有得过这个奖,Nash的研究是对他的延伸(从合作到非合作game).

        Nash是和另两个经济学家一起得的(Selten and Harsanyi,一个研究小孩耍赖不起来,一个研究流氓为何要喝酒,当然是笑话,他们各自用过这样生活中类似例子.)

        另现在的经济学对统计学的依赖越来越强,我个人认为超过了数学。统计学的任何新发展,都可以用在经济学上 (当然也可用来其他社会科学上)。但是经济学对数学的使用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好象到了尽头。

        这是一个数据为王,统计为王的时代.

        • 家园 我是说冯诺伊曼也同样是博弈论的奠基人

          而没有提到他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以用来说明经济学理论绝对不只是社会科学,更不可能是人文艺术类的东西。其实博弈论应用很广,自然界里也存在进化博弈论的例子。

      • 家园 数学差的人是很难在经济学上取得成绩的。

        中国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是人文艺术类还是因为高考里面文科学生也可以考经济学吧?

        完全同意!

        中国需要大大缩减文科人员!太冗余了!

        关键词(Tags): #文科人员#冗余
      • 家园 纳什应该是少数

        更多的人不过而而。当然我也没有很多根据,只是我确实知道几个鼓吹意识形态的高手得了诺贝尔奖。

        • 家园 经济学家当然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

          但他们得奖决不是因为意识形态。

          还请举几个在楼主眼睛里不过尔尔的例子来。

    • 家园 经济学奖本来就和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没什么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本来就和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没什么关系,而且成立的时间也

      正是冷战高峰,选择标准自然以西方价值观为依托,意识形态

      色彩极其浓厚,哈耶克这种纳粹余孽也可以因为配合西方战略

      而一举洗白成为宗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