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书生气的7亿适度人口论 -- 东东山

共:💬17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书生气的7亿适度人口论

      孙本文在50年代提出,按我国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适度人口应为8亿。有人据“最大经济效益”的标准提出,我国百年之内的最优人口为6.5亿到7亿。还有人据我国淡水资源状况提出我国最优人口应为6.88亿。宋健等在《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一书中,对我国适度人口做了这样的估算,即我国人均耕地少,单产低,1979年共产粮3000多亿公斤,平均每人300多千克,如果几十年到100年后,中国人均年占有粮食750kg(大致为目前一些工农业较发达的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平均亩产比现在提高一倍,那么仅从粮食资源来看,中国人口应在7亿左右。若希望人均年有粮食1000kg(美国1976年人均1350kg),中国的人口应为6亿左右。

    2004年新华社《瞭望》周刊重申了中国政府的这一观点,。2005年1月10日人民网“特别

    策划:13亿人口的分量。也重申: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现在已经远

    远达不到了),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以上均是从淡水,粮食,推出适度人口是7亿人。但是仔细推敲,这些推论实在是书

    生气十足。一是推理标准不对。二是不考虑国内民族,世界政经格局。

    一,书生气的人均标准

    “按世界人均标准”我国的矿产只能支撑10亿人口。

    “按世界人均淡水”我国的淡水只能支撑7亿人口。

    “按世界人均耕地”,我国的耕地只能支撑6亿人口

    这个就是我们平常受教的人口危机的主要论点。同时,世界人均怎样,也成为我们适度

    人口的推理依据。首先,我先理一下,主要人均标准,就是上面的人均矿产,人均淡水

    ,人均耕地。另外的人均空气,人均阳光是资源,但大家也不会拿他当标准。那我们看

    一下前三个标准。

    1, 人均矿产标准:

    虽然中国是世界矿产资源第三大国,这个标准很奇怪,不知道为何能拿来算

    计人口。一是这个标准动态变化太大,如果科学技术进步,在其他国家新发现大批矿产

    ,那么世界人均上去了,我们是否该降适度人口。如果在我国发现大批矿产,是否又应

    该升适度人口?如果以后人类下海洋开矿,是不是人均标准又变了。

    二是世界人口在变化,2050年根据联合国的估计人口总数会达到90-100亿。比现在多40

    亿,造成人均标准下降,是不是我们又可以升适度人口了。三是从日本,韩国来看,要

    按这个标准,这两个国家一个人都不应该有,不应该还要鼓励生育。印度也只能有几亿

    人口。但这几个国家和我们思路不一样。

    象这种十几年就变化,几十年就变化厉害的标准,竟然能指导几十年后的人口

    规模?

    2, 人均淡水标准

    中国的人均淡水为2250立方米。韩国的人均淡水为1459,印度的人均淡水

    为2280,德国2096,英国1219,法国3419。以色列260。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淡水的65%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俄罗斯有超过4000公里的大河5

    条(算上黑龙江),中小河流更多,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和加拿大有大面积的冰川冻

    土。

    这就告诉我们,拿世界人均去衡量中国适度人口是无理的。我们需要的是当前科

    技条件下,(如果是规划,那么就是几十年后的科技条件下),人类维持经济活动和

    自身生活的人均淡水的需求量,这个标准从韩国和英国来看,应该在1200立方米以下

    。依现在科技水平,就可以维持社会大生产并过上满意的生活。适度人口的标准应该

    取这样一个淡水需求量,而不能去用世界人均标准。

    我们国家的人均淡水,比韩国,英国条件好50%。足以保证经济的发展,生活的

    富裕。如果有美中不足,那就是分布不均,但是象我们这样的大国,有哪个国家是均

    匀分布的,即便如美国,中西部也是缺水的。这个只能靠调水或者象以色列的节水技

    术解决问题。

    3, 人均耕地标准

    即便是我们现在的耕地产出,也是卖粮难,粮价都嫌低。袁隆平还表示,他的亩

    产1000公斤的稻子要在2009年推出,1500公斤的稻子要在2015年出来。

    宋健估算几十年到100年后,中国人均年占有粮食750kg(大致为目前一些工农业较发

    达的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仅从粮食资源来看,中国人口应在7亿左右。若希望人均

    年有粮食1000kg(美国1976年人均1350kg),中国的人口应为6亿左右。这样来估算的

    确可笑,一是技术比他估计的发展得快,更不要说即将到来的生物技术革命。二是美

    国人均怎么能算中国的适度水平,美国是向世界大量出口粮食,蓄牧产品的,难道中

    国象他一样,才叫适度粮食水平?

    “用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伪命题。中国人口密

    度远比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德国、英国、荷兰要低,这些国家大多也是人口分

    布在部分国土面积(由于沼泽、沙漠、高山等);中国人均耕地远比日本、韩国、越

    南、荷兰等国要多,与英国相差无几,少于印度,但是中国还有60亿亩草原,其中43

    亿亩可利用草原(仅草原面积就超过了印度国土面积)。

    二,适度人口论不考虑政治帐:1,国家民族结构

    适度人口论就象帐房先生,小算盘打得响,却了漏算了大帐目。这就是政治帐。

    这包括国家民族结构变化,和世界政经格局。

    少数民族人口从80年代的7000多万,到现在的13000万,差不多翻了一倍,2005

    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新增人口的42%。如果人口要回到7亿适度人口,只能靠压缩汉

    族人口的规模。依靠汉族的牺牲来换取适度人口数的陶醉。

    实现适度人口,通过几十年时间,少数民族必然在适度人口里面占40%-50%,甚至很大

    概率反超汉族。主体民族不大,对一个多民族国家意味着什么,在这里不多说了。

    但从这方面看,适度人口论在政治上其实是很不适度。

    三,适度人口论不考虑政治帐:1,世界政经格局

    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不要以世界制造中心为不满,你不要做制造中心,那么

    印度就会去做,如果印度这样做了,他一定会上下通吃,不给中国活路的。

    不管中国原不愿意,印度是中国的尾随者,中国必须压他一头,他翻过身来,中国就

    翻不过身来了。中国尽可以在制造中心的基础上,往上升级,自主创新,获取更多利

    益,但是制造中心的位置是不能丢的。

    如果中国是适度的7亿人口,根本保不住制造中心的位置,7亿人,出去20岁以

    下小孩,老人。劳动力是4亿,但注意,实际上,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需要一

    定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的家庭劳动人口,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供养和必

    要的新生人口的生殖。还有第三产业的人口,机关,社会服务机构,实际上从事第一

    ,二产业的人其实1亿多,如果还需要众多的研发人员。根本不可能经受印度的竞争。

    四,总结

    实践问题上,书生气是最害人的,书生气不考虑具体情况,和周围乃至国际环境的

    影响,凭一孔之见妄言大事,结果无不对国家民族造成灾难。共产党吃的亏最大的就是

    王明的,差点招致党的毁灭。王明乃是书生气的典型,不动态考虑问题,不考虑国内

    国际政治情况。

    通宝推:月下,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谁说要放开生了,楼下的都扯哪跟哪!

      关键是理论要正确?把自己给吓傻了!

      又出现电力规划那种错误,谁还能耗个几十年!

      本版讨论了人口的各相关问题,你从头看!

      不要老扯这些初级问题,我没时间。

    • 家园 我想请问楼主能否提供一些地点让这些多出来的人口住

      我们不要谈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要不谈谈这些人应该在哪些城镇住下来,这些地方有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最重要的水资源给这些人口。请说明打算在什么地方安置多少人。

      我就知道每次我回国,看到到处人山人海,就觉得我党立国以来对后代最有贡献的政策就是优生政策。我在国内碰到那么多亲戚朋友,只听到抱怨国家人口太多,从来没有听到相反的话,他们都得在国内承受人口过剩的后果,怎么都比一些在国外生活书上指点江山的主更加务实吧。

      至于养老,你不必担心,最坏的后果是一代人养不了老,牺牲一下,以后就好了。况且中国的生活程度那么低,养老花不了多少钱,跟国外的情况不一样。

      • 家园 本版讨论了这么久的人口,你去补课?不要问这种小儿科问题
      • 家园 回国挤上两趟节日的火车,就安逸了
      • 家园 实话实说

        您的有些东西也是空谈。

        最坏的后果是一代人养不了老,牺牲一下
        不知道如果您是“那代人”,您会不会抱怨?

        况且中国的生活程度那么低,养老花不了多少钱,跟国外的情况不一样。
        您怎知道“花不了多少钱”?您知道看个病需要多少钱么?还是“牺牲一下”?不看了,等死?

        不要生气,就事论事,您这篇文字中的观点是极不负责任的。仅仅指您的回帖,跟楼主的内容无关——因为我还没看楼主~

        • 家园 牺牲是没有办法的事,也是现实的出路

          改革中也有被牺牲的,那么他们应该找谁算帐去?每种政策中都有吃亏的,但是让老的吃亏总让小的吃亏好,因为人类社会是向前进的。我不属于这个年龄段,我父母是,我也愿意全力奉养父母,减少社会负担,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吃二遍苦,反正我父母那代吃亏也够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全亏了一代就算了。

          中国看病起码比美国便宜,所以不能用美国的养老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老龄人口。等死本来就是世界上不少国家老龄人口的选择,只有发展了的国家才能免于老人等死。就算美国这么富裕的国家一样有老人在医疗保险网以外,碰到疑难杂症也要等死。所以希望中国的老人都能得到医疗照顾是不现实的,也是现阶段不可能实现的,平时锻炼身体,吃得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中国现在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有这个医疗资源应该放在下一代,保障他们的健康,或者年轻的一代,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未来。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放在老人身上是资源浪费与错配。

          • 家园 我认为这不现实

            照您的说法,非要牺牲的话。那么牺牲的也不是目前6、70的这一代,而恐怕是现在2、30的这一代。也许目前6、70岁的老人牺牲一下自己,他们还可以接受,但是等现在2、30岁的人到了5、60岁,您要求让他们牺牲?这恐怕有一定困难。现在2、30岁的年轻人都是很有权利意识的。到时候硬要他们“牺牲”的话...说严重了,引起社会不安,恐怕后果更严重。

            梦想“牺牲一代,未来就一片光明了”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了些吧?

            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放在老人身上是资源浪费与错配。
            想来您还年轻吧?呵呵,年轻人这么想确实可以理解,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您这样想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一个社会充满了希望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这样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任何一个活在这样的社会的人,在年轻时想的是,等我老了,将被下一代人抛弃,这是何等的悲哀?(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被后人超越会令人振奋,但是如果是被后人抛弃,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景象了)。没有爱,不懂得感恩,“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放在老人身上是资源浪费与错配”这种过河拆桥,用过就扔的极端自私和功利的想法,您认为对社会是有益的么?您认为在这种价值观的笼罩下,“牺牲一代人”未来就真的能“美好光明”了么?

            您觉得呢?

            • 家园 病床在哪里都是有限资源

              相差的就是在某些国家不是那么有限,在有些国家更加有限。既然有限就要做选择,侧重点很自然就应该倾向更加年轻的,我知道自己过几十年也是同样归途,就在年轻的时候保养好一点,储蓄投资做得好一点,到时不能在年龄上竞争病床,起码可以在金钱上跟年轻的竞争。

              我本来跟东东山的争议在于他为了养老,就要让大家放开生,以养老作为比所有人平均生活水平更加高的目标,这就是本末倒置。一个社会不是为了过去而活,而是为了未来。老人退出舞台中心不过是新陈代谢。

              • 家园 嗯,其实我倒不是很关心您和东东山讨论的问题

                我说的都是针对您的说法表达我的看法,跟东东山说的问题,关系倒不是很大。

                关于未来的老龄化压力,未富先衰的问题,我并没有在这里跟您讨论。

                我说的是,让老人作出牺牲这种提法,似乎有些问题。或者更直白一些,我认为这种提法不正确。因为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牺牲老年人更深一层的意义是牺牲弱者。我想着有悖于社会的平衡,因为总有相对的弱者,牺牲完了一种弱者,即便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假如又出现了别的问题呢?再牺牲另一些弱者,如此往复,最后都牺牲光了,还有人么?您这有点儿丛林法则的意思了。我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人类社会虽然有竞争,也有强弱,但是如果搞社会达尔文那一套的话,我想结果应该是可以预料的。

                老人迟早会退出舞台,这并没有人否认,但是不是被“踢”出去的。

    • 家园 人口不够,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制造中心”到底需要多少人口,你是怎么算的?具体来说:我们能得到哪些市场,发展哪些产业?哪些产业能到达怎样规模,需要多少工人?为什么“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其实1亿多”就不够呢?仅仅就是因为人口减少了吗?那么,只要无限的增加人口,中国就一定是所向无敌,把印度、欧美什么的远远抛在后面了吧。

      • 家园 I'll be back next week!

        Dongshan's point is too simple and naive!

        • 家园 你back多少次也没用!想和你有个10年之约!

          什么叫过尤不及,什么叫中庸,你从来没想过!

          因为你没有对数据的感觉。经不住别人咋呼。

          现在跟你多说无益。你缺乏全局观(经济内各子项,经济与社会与政治,

          国家与国际,未来与现在)。和对数据的感觉,不善于分析数据,并转化

          为感性认知。我只是说出我对你的看法,并非要和你抬杠!如有得罪,

          见凉!

          我很想跟你有个10年之约,看到时候学术和舆论有什么变化。

          ”是继续调整数量,还是转向调整结构!“

          至于宋健的理论,也会开始被人诟病。

      • 家园 劳动力需求推算,去看每年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的绿皮书.

        你又来了,从极端到极端,每次都如此!

        除了唠叨极端的人口恶意膨胀,你还有什么观点?

        劳动力需求推算,去看每年社科院人口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的报告,

        书店有!

    • 家园 【转载】(水寒)谁能断言中国人口上限16亿?(1)

      前注:此文推论人口上限,非要鼓励生人口到上限,以往易口水于此,故说明之。

      一、中国能养活多少人?

      近两百年来,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呈愈近愈速的态势。世界人口在1830年突破10亿大关,世界人口从第一个10亿增加到第二个10亿,用了100年的时间(1830年~1930年)。之后,只用了30年时间(1930年~1960年),世界人口就跃到30亿。接着经过15年时间(1960年~1975年),世界人口达到40亿。又经过12年时间(1975年~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

      人越来越多,但地球只有一个,很多人忧虑重重地研究地球对人口承载的能力。

      美国人口学家科恩(Joel E.Cohen)于1996年出版了专著《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书中对人类在近400年来对地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迄今,估计数已问世65个之多。这些估计数的差别大得惊人,从最低的不足10亿到最高的超过1万亿。

      早在解放前,中国有的学者提出中国人口总数4亿为最佳;1948年甚至有人提出2亿最宜。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中国究竟应该有多少人"这个人口数量发展目标的是孙本文先生。他在1957年发表的《8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成为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后很多学者都研究过这个热门问题,田雪原、陈玉光、宋健、宋子成、孙以萍、王浣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胡鞍钢、曹明奎、毛志锋等都提出了各自的推测数据。除了胡鞍钢真正严肃考虑过人口结构本身问题外,其他学者基本都是从地球资源(如粮食和淡水)角度进行推测的。最为荒谬的应该要算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观点了,他认为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时间回落到3亿左右,我在《计划生育政策攸关中国持续发展》(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62688.html,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已经驳斥了这种谬论。对中国的人口发展影响最大的要算宋健了,因为他的人口控制论是中国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严厉计划生育的理论依据。1981年宋健等得出中国适度人口应不超过7亿的结论,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案。

      现在所谓的16亿人口上限是计生委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中国的最大人口容量约为15亿人或16亿人左右,超过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遭到灾难性的打击(陈卫/孟向京《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1853)。2004年新华社《瞭望》周刊重申了中国政府的这一观点,很多媒体转载这一报道时用了“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这一骇人听闻的标题。2005年1月10日人民网“特别策划:13亿人口的分量(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106966.html)”也重申: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初期,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89年就以假名发表了他那令人沮丧的名作《人口论》,预言了人类前景灰暗的未来:我们的人口将不断增长,一直达到人类食物供应的极限为止,贫穷和饥荒将是人类社会永远驱赶不去的阴霾。中国的汪士铎(1814-1889)的人口观点与马尔萨斯人口论有很多相同之处(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3065g.htm)。马尔萨斯陷阱的立论依据是没有技术进步。

      1957年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提出了著名的“新人口论”(其实仍不过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变种),他说:“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马寅初的立论依据忽略了经济和文化发展对生育愿望的影响。参见我的文章:《重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有遇鬼的感觉,背后冷嗦嗦的》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13534275,http://www.e-economic.com/special/s54.htm)。

      最早担忧人口过多的其实既不是马尔萨斯,更不是马寅初。中国历史上担忧人口过多的大有人在。

      乾隆皇帝看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人口统计册,发现人口激增,不无忧虑地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说明康熙时期最多三千万人口),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田土,亦不啻倍蓰(音喜,五倍的意思),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当时,中国的人口接近4亿。翰林院编修洪亮吉在乾隆五十八年写了《治平篇》,揭示了人口繁衍速度同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分析了人口膨胀可能导致的社会危机。这是全世界的第一篇人口专论,比英国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早了五年。清朝皇帝没有采纳洪亮吉、汪士铎的观点控制人口,中国人口在乾隆末年以后的100多年几乎没有增加,到1911年反而还降到3.4亿,中国人口占全球的比例也从19世纪初的1/3下降到20世纪初的的1/4,现在更是只有1/5了。要是清朝皇帝采纳洪亮吉、汪士铎的观点控制人口的话,现在中华民族可能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民族了。

      明朝大臣徐光启(1562-1633)提出“生人之事,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的观点,比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倍”的说法早了近二百年。这也说明了,明朝已经有了人口过多的问题。看看明末清初,中国人口减少的有多厉害,明朝已经有六千多万人口,但到清初康熙时期下降到两千万左右(乾隆的话为证),其中四川人口减少到原来的10%,要是明朝皇帝也听徐光启的建议限制人口的话,那么现在中国土地上的主人肯定不是中国人了。

      其实最早担心中国人口过多应该是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当时中国人口两千万左右)。他曾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五子;则大父(即爷辈)未死,而有二十五孙。结果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要是当时也实行计划生育的话,中华民族早就灭绝了(当时世界上很多民族都灭绝了)。

      其实大多数人口学家只看局部历史,根据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的人口数据总结出一个规律,然后再无限地预测未来。马寅初只看到中国人口从1949年以来几年的快速增长,提出限制人口增长;而毛泽东却从历史眼光看到中国自1800年以来人口增加缓慢,而没有立即限制人口增长(并且当时国际形势不容乐观,谁也难以断言今后没有战争),其实在马寅初提出人口论的几年后(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人口还接近负增长。1968年当全球人口达到35亿时,美国人口生态学家Paul.R.Ehrlich出版了其轰动一时的《人口爆炸》,认为世界人口当时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正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世界人口却已经跨过60亿大关,人类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

      事实上只要仔细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人口呈长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适当下降后的高水平平稳期。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人口发生根本转变的时期,世界人口从1975年的40亿增加1987年的50亿化了12年,但从50亿增加到1999年的60亿也还化了12年,现在五年又过去了,但人口还只有64亿,增加的人口中约95%来自发展中国家,看来从60亿增加到70亿要化15年左右了。考虑到二战后人均寿命才显著延长,四、五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都还没有去世,现在人口增长减速意味着现在的增长只是低惯性增长,等二战后的高出生率时期出生的那批人到老年后,人口增长将更加缓慢甚至停止,因此还不知是何年马月人类才能达到90亿人口(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了)。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到达人口顶峰(有些国家开始下降),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还处于增长阶段,中国本来应该与印度一样还在紧近顶峰的增长期,但中国的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过早地到达了由增长向减少的过渡阶段。人口一直是问题,以前和将来是人口不够的问题,只有这中间两百多年是人口过多的问题。

      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秘书长顾宝昌都说,中国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极限。人民网“特别策划:13亿人口的分量”转述了这个观点。我在《从统计数字看停止计划生育的急迫性》一文(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14632724)已经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根据1987年到2004年中国人口总量变化(年度增加直线递减)预测到2016年中国人口达到顶峰13.4亿,然后负增长(图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用生育率资料推测中国人口在2020年左右负增长,总量永远达不到14亿,然后是人口急剧减少(图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