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命运交错——U-219和U-1062最后的旅程 -- 阿多尼斯

共:💬35 🌺1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命运交错——U-219和U-1062最后的旅程

    启航,波尔多

    1944年8月23日,阴郁的波尔多天空。城外盟军进攻的炮火声隐约可闻,波尔多港口上一片忙乱,最后三艘驻留于此的德国潜艇U-180,U-195和U-219装满货舱和油料后,缓缓驶离波尔多港口。沃尔特.伯哈根艇长看着渐渐远离的波尔多,心中开始担忧起未知的旅程和目的地——远东。

    点看全图

    U-219所属的XB级潜艇

    是的,在陆地上,德国军队已经陷入了两线败退中;在天空上,盟国战略轰炸机已经遮天蔽日;在海洋上,德国海军引为骄傲的“狼群”几乎销声匿迹。但是,我们还没有输,德国仍然有复仇的力量。在U-219和U-195的货舱里,装着12枚拆散的V-2导弹零件,这些德国最先进的武器将按希特勒的命令运往日本,加强日本的作战能力。为安全起见,装配和指导生产的武器专家们搭乘U219的姊妹艇U-234前往日本。

    1944年1月5日,当满载物资的德国商船布尔根兰号在南大西洋航行时,尾随而至的美国轻巡洋舰奥马哈号用一阵猛烈的炮击将这艘商船送进了海底。这是德国最后一次尝试用水面舰艇突破盟国的海上封锁,向远东日本控制下的港口运送物资。在此之前的三年内,共有15艘德国运输船突破盟国的海上封锁,将57000吨的物资,如雷达,密码机,通讯设备,武器资料等运往日本;同时,有16艘从日本开来的商船突破封锁,为德国带来111,490吨的物资,包括钨,橡胶,钼等战略物资。而在布尔根兰号沉没后,德国终于意识到,在盟国占据绝对优势的大西洋上,继续使用水面运输保障与日本之间的联系已经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德国对远东的战略物资如钨、钼等的需求飞速增长,而日本则迫切需要德国提供先进武器的技术资料,以对付在太平洋节节推进的美军。当水面航线被切断后,德国和日本决定使用专门建造的运输潜艇继续维持德日之间的航线畅通。

    点看全图

    1943年2月纽约外海的“奥马哈”号轻巡

    1944年初起,德国开始制造用于德日航线的潜艇,以及相关准备工作。自1942年9月U-181号潜艇首航印度洋后,U艇对于亚洲航行并不陌生,而1943年时,德国更在日本的协助下于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建立了支持U艇远洋作战的补给和维护基地。起初,德国计划调用在地中海闲置的大量意大利潜艇,但随后意大利的迅速投降让这一计划变成泡影。因此,德国在1943年末准备大量建造20型运输潜艇,用于德日航线的运输。但是这一生产计划必需的资源被挪去建造更急需的远洋攻击潜艇,最后德国不得不将现有的部分潜艇改装以完成这一任务。1944年2月26日航向远东的U-851号潜艇,就是由IXD型潜艇改装而成。这艘潜艇自波尔多启航,货舱里满载水银和铀氧化物。

    U-219本身是一艘布雷潜艇,1944年1月起驻留波尔多后就按海军命令全面改装为一艘运输潜艇,同时安装了柴油机潜航通风管,在保留原有37MM机关炮的基础上,加装了四联装20MM机关炮。它的任务就是为未来的远东运输做准备。盟国最早注意到德国人的这一举动,是从破译的日本驻柏林大使馆与东京的电文中。对于盟国而言,这一运输行动最大的危险并非是德国从远东运来的那点杯水车薪的战略物资,而是德国有可能将最先进的武器技术资料运抵日本。这一威胁是十分现实的,因为日本已经从德国获得先进的雷达,音响自导鱼雷,以及英尼格密码机。而1944年初,盟国情报机构获悉德国正在研究核技术,再加上已投入使用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与V2火箭,这些技术一旦落入日本手中,将大大改善日本武器装备低劣的现状。在盟军看来,先进的德国武器一旦被日本使用,将对太平洋战场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虽然战后的资料显示,战时德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少的可怜,日本获得的德国武器技术中善加利用的也不多,而日本工业的加工精度,无法按合格的工艺标准生产MG151/20机炮等德国武器。但是,并不知情的盟国此时不敢掉以轻心,南大西洋的盟国海空军迅速调动起来拦截德国航向远东的运输潜艇。

    命运的交汇——U-1062

    点看全图

    U-1062

    U-1062建造于1942年,是一艘标准VIIF型鱼雷运输潜艇,在卡尔.阿尔伯特上尉指挥下于1943年4月18日夜间抵达马来亚半岛槟榔屿基地,为此地的德国军人们带来家乡的问候和39枚充实战备仓库的鱼雷。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U-1062一直留在亚洲,直到1944年7月16日奉召返回挪威基地为止。通过破译之前东京与柏林的电文往来,盟军已大概了解这艘潜艇返程的情况,8月15日,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更使用航位推测法确定这艘潜艇位于印度洋南纬43°东经46°。8月30日,这艘潜艇位于南纬30°27′东经4°43′,正向德国本土返航中。

    U-1062是一艘VII型潜艇,因此盟国情报部门肯定这艘潜艇的载油量不够驶完全程,必须中途加油。加油地点,极有可能是中大西洋某处。因此追踪U-1062相对轻松了很多,只要密切监视U-1062与潜艇指挥部之间往来电讯,德国人自然会把派遣加油的潜艇抵达时间,会合位置等信息乖乖送上。剩下的,就是反潜部队的工作了。

    1944年8月28日16点38分,潜艇指挥部向U-1062发出电讯,要求“今夜适当时间报告你们的位置,以及在最经济的巡航速度下抵达挪威我方基地所需的油量”。7小时后,U-1062向潜艇指挥部发出电讯,汇报“我们的位置是南纬30°27′东经4°42′。油量48吨,需要至少另外50吨。气缸压力2级,FUMB雷达告警器和陀螺仪完好。”现在,焦虑不安的潜艇指挥部和乐不可支的美国海军情报部门都知道了这艘潜艇的确切位置,盟国更加定位这一电讯发出的位置为南纬30°30′东经4°45′。经过计算后,U-1062为节省燃油,一定会冒险通过盟国以南大西洋阿森松岛为基地的反潜机巡逻区域。果然,9月10日15时,一架阿森松岛基地起飞的反潜机报告,在南纬2°4′西经7°50′发现一艘“巨大的U艇”,但在反潜机丢下炸弹前就下潜了。这艘潜艇,确定就是U-1062。

    接下来,盟国的注意力转到另一个问题上:哪艘U艇会被派去执行为U-1062补充油料的任务?毕竟一次能击沉两艘U艇是最好不过了。最有可能的是三艘U艇:U-180,U-195,U-219。这三艘潜艇在8月末盟军攻克波尔多前驶离,此时正徘徊在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之间,航向南大西洋。随后英国皇家空军海岸防卫司令部报告,U-180已在比斯开湾被盟国反潜机击沉。9月6日,潜艇指挥部命令U-195和U-219汇报他们的位置和状况。9月10日,U-219回复总部,他的位置在北纬36°21′西经17°18′,剩余油料379吨。U-195始终没有对这一命令回复,因此潜艇指挥部和美国海军情报部门都将之排除在外。9月15日,潜艇指挥部下达命令,命令U-1062和U-219前往北纬14°33′西经32°03′这一区域会合,U-219将为U-1062补充至少50吨油料,使之能够返回挪威的基地。为方便双方会合,潜艇指挥部特意将航位推测法计算出的两艇位置发给双方,这份电讯第二天就放在盟国指挥官的桌子上。此时美国海军情报部门唯一需要的,就是两艘U艇具体会合时间。

    9月19日,潜艇指挥部最后一次向两艘潜艇确认会合事宜,“于28日或29日日落时在7586地区(北纬11°33′西经34°39′)会合”。潜艇指挥部希望,两艘潜艇能借着日落后夜色的掩护,快速会合完成油料补给工作,将被发现和攻击的风险减低至最小。9月21日,这条电讯被破译,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最终掌握了这次U艇会合的全部情报。这也是最后一条有关两艘潜艇的无线电通讯。

    盟军出动

    点看全图

    “的黎波里”号护航航母

    9月13日,担负猎杀U-1062和U-219任务的美国海军第41.7特遣集群出动,包括“的黎波里”(USS Triopil)号护航航母与4艘驱逐舰。自巴西的雷西腓港出航,这一集群的任务是“攻击所有北纬5°0′西经19°0′这一地区回航德国本土的潜艇”。根据航位推测法,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推断U-1062的位置为北纬1°11′,西经11°3′,航速约为每天150英里。

    9月18日,第41.7特遣集群开始沿推测U-1062航行的路线搜索这艘潜艇的踪迹。随后数天内,这一特遣集群的搜索毫无结果。时不我待,华盛顿总部下令另一支部队,第22.1特遣集群也投入猎杀U-1062的作战。第22.1特遣集群包括护航航母“米森湾”(USS Mission Bay)号与5艘驱逐舰,原定航向达喀尔巡逻佛得角群岛西南,现在整个集群必须160°大转弯,前往接替第41.7特遣集群的任务。但在9月23日,编队得到新命令,向北航向北纬15°西经27°,猎杀正向南航行的U-219。

    点看全图

    “米森湾”号护航航母

    9月23日,根据航位推测法,U-219在美国海军情报部门地图上的位置标在了北纬18°15′西经30°30′,以每天9英里的速度向南航行。9月24日到26日间,的22.1特遣集群的驱逐舰和反潜机在北纬15°到16°,西经30°30′到34°30′之间反复搜索U-219,形成以“米森湾”号护航航母为中心,半径120英里的巨大搜索圈。9月26日早晨9点27分,一架飞机报告,在北纬15°0′西经33°18′,发现“一个很快消失的雷达探测目标”。大量飞机立刻北派去支援这一地区的搜索,但在投下声纳浮标并反复搜索24小时后,盟国反潜部队们一无所获。9月27日,第22.1特遣集群停止搜索,向南与正捕猎U-1062的第41.7特遣集群会合。盟军总部判断,两艘潜艇“可能”与9月28日在北纬11°33′西经34°39′的交汇点会合。焦躁不堪的盟国反潜部队官兵们不停地发问:U艇到底在哪里?

    U-219并没有走远。自从接到总部下令为U-1062补给油料后,伯哈根艇长就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在盟军占绝对优势的洋面上保存自己,完成补给友军和航向远东的任务。经过43年“黑五月”那样毁灭性的损失与之后盟国海空反潜兵力的打击,存活下来的U艇艇长们都深谙如何对付盟国反潜,用最大的忍耐力在盟国反潜搜索的筛子缝里生存下来。在确定海面上的盟国舰队离开后,U-219在深夜悄悄上浮,于9月28日午夜0点52分发出U艇间互相定位专用的中频定位电讯,呼叫U-1062。凌晨4点33分,另一道中频定位电讯嘀嘀的出现在U-219的接收机上。U-1062回复了!但U-219艇员们立刻回到了作战岗位上,他们发出的电讯被搜索他们的第22.1特遣集群截获,凌晨4点50分,赶回搜索的一艘驱逐舰在194°方位,距离约1800码处看到一个黑糊糊的影子。5点06分,两艘驱逐舰法魁哈号和D. E.霍华德号同时在雷达上探测到“一艘向南航行的潜艇”。

    由于这一海域此时天气恶劣,风高浪急, “米森湾”号航母直到早晨6点14分才起飞第一架反潜机,搜索发出第一道中频定位电讯的U-219。晚上19点08分,一架“米森湾”号航母起飞的反潜机在北纬11°49′西经34°39′的位置上对“疑似目标”发射一枚MK24音响自导鱼雷。声纳浮标之后听到了“一声爆炸巨响,让浮标陷在爆炸的噪音中整整一分钟”。“米森湾”上的指挥官判断,这一定是击中一艘U艇后的爆炸声。但晚些时候华盛顿总部的技术人员做出正确判断:这是那发音响自导鱼雷到达航程尽头后自爆的声音。

    第22.1特遣集群随后收回飞机并向南航行,预备按计划和第41.7集群汇合。两个集群的高级指挥官们这样计划:两支舰队相距5英里平行前进,一艘护航航母起飞装备雷达的飞机为两支舰队进行周边巡逻,巡逻时间为4个小时,到3小时30分时由一艘航母起飞的飞机接替他们。“的黎波里”号航母首先出动飞机巡逻,但之后形势的快速变化让之后安排成了泡影。

    19点40分,“的黎波里”号航母起飞的一架飞机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一个闪烁的光点。飞机俯冲下来,立刻看见那艘U艇的身影——U-219。一分钟后,“的黎波里”号航母舰桥上的军人们看到了远处高射机关炮开火的闪光与曳光弹的踪影,同时甚高频无线电里传来飞行员的呼叫:“我逮住它了,我逮住它了,它在向我开火,我要转个圈。”声音突然中断,那架飞机也消失了踪影。另一架反潜机的驾驶员看见这架飞机在极低高度掠袭这艘U艇并被击中,燃烧着划过黑夜一闪而没。驾驶反潜机的约瑟夫.W.斯蒂尔中尉立刻向U-219发射了8枚反潜火箭弹,道格拉斯.R.哈格伍德少尉驾驶的FM-2“野猫”战斗机用机关枪扫射了U艇甲板。斯蒂尔中尉随后投下深水炸弹,刚好赶在U-219下潜的一刹那。U-219下潜后,飞行员们仍能从声纳浮标里听到U-219螺旋桨转动的噗噗声。两艘驱逐舰连同反潜机持续搜索这一区域,可直到29日13时07分放弃搜索为止,U-219仿佛消失了一般。

    关键词(Tags): #U-219#U-1062#潜艇元宝推荐:晨枫,海天, 通宝推:daharry,一介书生,
    • 家园 谈谈反潜飞机的涂装(ZT)

      1941年,在大西洋的反潜战进行的空前紧张时,英国人就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如果反潜飞机被漆成白色,那它被水面航行的潜艇发现的距离比漆成黑色的飞机要近20%;而漆成白色的飞机比漆成黑色的飞机发现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潜艇的机会要多30%,这是一个有趣、重要的发现。以至直到今天,英国、法国的反潜飞机,比如“猎迷”式、“大西洋”式反潜机的机身下部都是白色涂装。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国家也在效法英国人的做法。

      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941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中将菲利普.朱伯特接任岸防航空兵司令。他决定在他的作战室里设立一个顾问职位,这个顾问可以知道所有的军事秘密,还可以参与所有的作战行动计划。这个人应该是个不穿军装的科学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正在进行的反潜战抛却军种之间的门户之见,给予客观、毫无偏见的指导,于是他选择了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布莱克特是个颇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他一到任后,就以科学家的特有严谨一头扎进自己的工作中去。他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岸防航空兵作战行动的细节,比如:他发现岸防航空兵找到潜艇的概率很低,在发现的潜艇中被击沉的比例更低,只有1%,而且对此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科学的解释。

      他连续走访了濒临北大西洋地区的英国军队的作战指挥部,掌握了所有有关英国作战飞机、德国U艇的位置、时间之类的情报,并了解了其性能。经过计算,他得出了一个本应发现的U艇的数量。但他回到岸防航空兵司令部后,查看了实际发现的U艇数量竟然仅仅是他计算数量的20%,他一时也找不到答案。有一天,一个空军中校随口问道:“咱们的飞机是什么颜色?”布莱克特顿时茅塞顿开:这正是问题所在。原来,岸防航空兵司令部所属的飞机为了在夜间行动,外表都涂成了黑色,在北大西洋上空蓝色或灰色天空的映衬下,黑色的飞机格外醒目,结果没等发现目标,它们就被警觉的德国U艇发现了。经过模拟与实际试验,他发现飞机若漆成白色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反潜飞机发现目标的机会可以增大,击沉目标的机会也因此可以增大,随后英国人便把他们的反潜飞机的下部全都涂成了白色并沿用至今。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人认为机身上部涂成白色效果更好。于是他们的岸基反潜机——比如P-3C——的涂装正好与英国飞机拧了个个儿,是上白下灰。但美国的舰载反潜机S-3B则与其它的美国舰载作战飞机一样,全都采用浅灰色的低可见度涂装。

      时代在变、潜艇在变、双方的战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变。远离本土执行攻势反潜任务的美国舰载反潜机,它们更重视防止被空中的对手发现,以至于后来许多美国的岸基P-3C也跟着改为浅灰色的、吸波的低可见度涂装。

    • 家园 建议成立西西河反潜舰队

      专门对付常年潜水不冒泡的,配备深水炸弹、反潜鱼雷。我自荐为反潜驱逐舰:舷号AK47的舰长。

    • 家园 花顶
    • 家园 日德间的潜艇联系所阅不多,花
    • 家园

      好文

    • 家园 能不能推荐几部潜艇的电影

      多谢好文。鲜花奉上。很喜欢这样潜艇战题材的片子,类似U571的。大家有没有可以推荐一下的。多谢了。

      • 家园 猎杀红色十月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小说非常不错.中英各看了一遍.是我看的汤姆·克兰西军事小说第一部.

        电影也不错,Sean Connery的表演值得一看

      • 家园 Das Boot等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1997)Rod Hardy

        Below (2002)David Twohy

        Corvette K-225 (1943)Richard Rosson

        Crash Dive (1943)Archie Mayo

        Crimson Tide (1995)Tony Scott

        Das Boot (1981)Wolfgang Petersen

        Destination Tokyo (1943)Delmer Daves

        Down Periscope (1996)David S. Ward

        The Enemy Below (1957)Dick Powell

        Gray Lady Down (1978)David Greene

        The Hunley (1999)John Gray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1990)John McTiernan

        Ice Station Zebra (1968)John Sturges

        K-19: The Widowmaker (2002)Kathryn Bigelow

        Madame Sin (1972)David Greene

        Navy SEALS (1990)Lewis Teague

        On the Beach (1959)Stanley Kramer

        Operation Pacific (1951)George Waggner

        Operation Petticoat (1959)Blake Edwards

        Run Silent Run Deep (1958)Robert Wise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1966)Norman Jewison

        Torpedo Run (1958)Joseph Pevney

        U-571 (2000)Jonathan Mostow

        Up Periscope (1959)Gordon Douglas

        Voyage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1961)Irwin Allen

        We Dive at Dawn (1943)

        Yellow Submarine (1968)George Dunning

        U-Boat 534 - Echoes from the Ocean Floor

        The Bedford Incident

        Above Us the Waves

        以上片子(记录片另说),估计除了Das Boot很棒外,其余不必期望太高:)

        关于Das Boot,本河1001n兄写过一个影评,非常棒。

        • 家园 有关潜艇战的记录片如下1:

          1944 (VHS) - , Germany

          Above Us the Enemy (VHS) - , US, 50 min.

          Airpower and Navies: 1939-1945 (VHS) - , US, 52 min.

          Angriff auf Amerika (VHS) - , US, 52 min.

          The Arming of the Earth (VHS) - 1983, US, 60 min.

          Atlantic Patrol (VHS) - 1940, Canada, 10 min.

          The Atlantic War (VHS) - , US, 50 min.

          Atlantik-Schlacht: Tödliche Falle (VHS) - 2001, Germany

          Attack & Capture: The Story of U-boat 505 (VHS) - 2000, US, 50 min.

          Attack America (VHS) - 1997, US, 52 min.

          La batalla del Atlantico (VHS) - 1996, 60 min.

          Battaglie Italiane sui Mari (VHS) - 1995, Italy, 30 min.

          Battle Fleets and U-boats: Naval Warfare 1914-1918 (VHS) - , US

          Battle in the Atlantic: The Turning Point () - , US

          Battle of the Atlantic () - 2002, UK

          The Battle of the Atlantic (VHS) - , UK, 90 min.

          Battle Stations: Liberty Convoy (VHS) -

          The Battle (VHS) - , US, 50 min.

          The Black Pit (VHS) - 1995, Canada, 48 min.

          Britain Stands Alone (VHS) - , US

          Captain C. Patrick Nixon (VHS) - 1995, Canada, 27 min.

          Capture of the U-505 (VHS) - , US, 22 min.

          Cinderella on the Left (VHS) - 1962, Canada, 24 min.

          CINEGIORNALI DI GUERRA: No. 2, Le Forze Armate Italiane () - 2002, Italy, 102 min.

          CINEGIORNALI DI GUERRA: No. 4, July-August 1940 () - 2002, Italy, 56 min.

          CINEGIORNALI DI GUERRA: No.1, September 1939 - May 1940 () - 2002, Italy, 102 min.

          Combate submarino (VHS) - 1988, 60 min.

          Corvette Port Arthur (VHS) - 1943, Canada, 22 min.

          Death of the Wolfpacks (VHS) - , US, 50 min.

          Design for War: The Battle for the Atlantic, 1939-1941 (VHS) - 1952, US, 30 min.

          Die Deutsche Wochenschau, #1 (VHS) - 1941, Germany

          Ebbtide (VHS) - 1962, Canada, 24 min.

          Eiserne Särge (VHS) - , US, 52 min.

          Escape from Arizona (VHS) - 1997, USA, 50 min.

          First Blood: The Sinking of the U-85 (VHS) - , US

          Food - Weapon of Conquest (VHS) - 1942, Canada, 21 min.

          Gegen Engeland (VHS) - 1987, Germany, 105 min.

          Goodnight, Sorry for Sinking You (VHS) - 1989, UK, 26 min.

          Die Grauen Wölfe: Feindfahrten deutscher U-Boote (VHS) - 1990, Germany, 54 min.

          The Hazards of Russian Convoys (VHS) - , UK, 60 min.

          Hell at 40 Fathoms (VHS) -

          Hitlers Helfer - Dönitz: Der Nachfolger (VHS) - 1996, Germany, 50 min.

          Hitler's Henchmen - Dönitz: The Successor (VHS) - , US, 50 min.

          Hitler's Lost Sub (VHS) - 2000, US, 120 min.

          The Hooligan Navy (VHS) - , US, 50 min.

          I Sommergibili e i Mezzi d'Assalto Italiani () - 1995, Italy, 30 min.

          Iron Coffins (VHS) - 1997, USA, 52 min.

          Killers and the Killed: Victory in the Atlantic, 1943-1945 (VHS) - 1952, US, 30 min.

          Die Kriegsmarine (VHS) - 1940, Germany, 45 min.

          The Laconia Incident (VHS) - , US, 50 min.

          The Last Battle: The Story of the U-853 (VHS) - , US

          Last Mass Execution (VHS) - , US, 50 min.

          Log of the U-35, The (VHS) - 1920, Germany

          Lorient-Keroman/Base de sous marins 1939-1945 (VHS) - 1997, France, 60 min.

          Making of: So entstand der Film das Boot, The (VHS) - 1994, Germany, 44 min.

          Malta Convoy (VHS) - 1942, UK

          • 家园 有关潜艇战的记录片如下2:

            Manadas de lobos (VHS) - , 60 min.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U-Boat (VHS) - 1999, UK, 60 min.

            Navi Grigie () - 1998, Italy, 60 min.

            Oberwasser - By U-Boat to America (VHS) - 1998, Germany, 97 min.

            Perilous Waters (VHS) - , UK, 60 min.

            Prelude to Battle (VHS) - , US, 57 min.

            The Sailors of France (VHS) - 1917, France

            Scorched Earth - Atlantic Convoys (VHS) -

            Sea Wolves (VHS) - 1997, US, 52 min.

            Sealing the Breach: Antisubmarine Warfare, 1941-1943 (VHS) - 1952, US, 30 min.

            The Secret of the U-110 (VHS) - , US

            Seewölfe (VHS) - , US, 52 min.

            Servants of Evil: U-boats - Iron Coffins (VHS) -

            The Sinking of the USS Bass (VHS) - , US

            Struggle for the Seas (VHS) - , US, 35 min.

            Sub Hunters (VHS) - , US, 50 min.

            Sub-Mersion (VHS) - 1992, US, 30 min.

            Submarine Warfare (VHS) -

            The Submarines (Combat at Sea) (VHS) - , US, 50 min.

            The Submarines (Great Ships) (VHS) - , US, 50 min.

            Submarines (Weapons at War) (VHS) - , US, 50 min.

            Submarinos en accion (VHS) - 1997, 50 min.

            Suicide Missions: U-Boats (VHS) - 2000, US, 50 min.

            Through Enemy Eyes... A Newsreel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 at War (Vol. 46) (VHS) - 1942, Germany, 58 min.

            Through Enemy Eyes... A Newsreel History of the Third Reich at War (Vol. 52) (VHS) - 1943, Germany, 48 min.

            U-234: Hitler's Last U-Boat (DVD) - 2001, US, 56 min.

            U-234: Hitler's Last U-Boat (VHS) - 2001, US, 56 min.

            U-Boat (VHS) - 1997, UK, 50 min.

            U-Boat 534 - Echoes from the Ocean Floor (VHS) - 2000, UK, 50 min.

            U-Boat Mystery () - 2005, US

            U-Boat War (DVD) - 1997, USA

            The U-Boat War (VHS) - , UK, 56 min.

            U-Boat Wrecks of Operation Deadlight (VHS) - 2002, UK, 30 min.

            U-Boat Wrecks of World War Two (VHS) - , UK, 32 min.

            U-boat: La guerra submarina (VHS) - 1995, 60 min.

            U-Boats (VHS) - 2000, US, 50 min.

            U-Boats at Sea (VHS) - , 48 min.

            U-Boats in the St. Lawrence (VHS) - 1995, Canada, 48 min.

            U-Boats Vol. I 1939-1941 (VHS) - 1998, 60 min.

            U-Boats Vol. II 1942-1943 (VHS) - 1998, 60 min.

            U-Boats Vol. III 1943-1945 (VHS) - 1998, 60 min.

            The U-Boats (VHS) -

            U-boats: Terror on Our Shores (VHS) - 1992, US

            U-Boats: The Lost Patrols (VHS) - 1997, US, 60 min.

            U-Boats: The Wolfpack (VHS) - 1985, US, 30 min.

            U-Boot am Feind/Now It Can Be Told (VHS) - 1945, US, 42 min.

            Der U-Boot Krieg (VHS) - 1991, Germany, 55 min.

            U-Boote in See (VHS) - , 50 min.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VHS) - , US

            War on Three Fronts (VHS) - 1916, Germany

            War Zone - WWII Off North Carolina's Outer Banks, Part 1 (VHS) - , USA, 90 min.

            War Zone - WWII Off North Carolina's Outer Banks, Part 2 (VHS) - , USA, 90 min.

            When Hitler Invaded America (VHS) - , US, 50 min.

            Wolfpack (VHS) - 1974, UK, 50 min.

            Wolfpack: The Hidden Enemy (VHS) - 1997, US, 45 min.

            WWII Battlefront: Atlantic Campaign (DVD) -

            WWII Battlefront: Atlantic Campaign (VHS) -

            Year of Siege (VHS) - 1962, Canada, 24 min.

            Zu Tode Gesiegt: Der Untergang der U-boote (VHS) - 1985, Germany, 79 min.

        • 家园 您这资料全。多数一般,经典的就几个。还真看过一个美国的

          名字记不清了, 拍得很早,还是黑白的。背景是42年杜利特尔空袭日本,事先派了一艘潜艇去东京湾侦查气象,别说,有可能。过程不过多废话了,反正是克服各种困难,按时发出报告完成任务。按理说拍到这正好,利利索索返航就完事了。

          导演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觉得太平淡了,英雄形象塑造得还不完整, 结果来个画蛇添足。 趁着空袭的混乱,这艘潜艇溜了出来,而同时包括航母在内的日本军舰也大举出动试图反击。于是,艇长指挥潜艇抓住时机进行攻击,击沉一艘航母,胜利返航。

      • 家园 好看的《从海底出击》,一般的有前几年的《U571》

        有部好像是中国拍的有日本潜艇到德国剧情的电影,是当年高中时学校组织看的,不过很烂

        • 家园 <从海底出击>是部好片,只是太长了.

          我估计<从海底出击>是故意拍得那么长的,让观众也体会到一点潜艇出海过程中的漫长和压抑.

          此外还有一部潜艇战的电影印象比较深刻(片名忘了),讲的是一艘德国潜艇和美海军驱除舰之间的战斗.记得几个情节如下:

          德国潜艇在资深艇长的指挥下,巧妙的运用战术躲过了霉菌驱除舰的猎潜攻击.霉菌驱除舰舰长也非等闲之辈,也熟练指挥美舰躲过德国潜艇鱼雷攻击.

          其中有个情节就是德国潜艇为躲避声纳,坐沉海床. 霉菌驱除舰失去声纳信号后,也没有离去,就停在上方守候.这时候一个德军水手好像压力太大,想去开舱门,结果被摁下.然后德军艇长出面了,并没有处罚那个水手,反而组织德军官兵唱军歌鼓舞士气.上面霉菌驱除舰的声纳接听到了这歌声.(既然声纳能够捕捉到信号,当时霉菌为什么没有攻击呢?不懂)

          (结局也比较搞笑,所以偶印象深刻): 德国潜艇和霉菌驱除舰酣斗良久,终于德国艇长技高一筹,用鱼雷击中了美舰.美舰进水下沉.美舰长得知他的军舰虽然进水但还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动力,就下令让部分水手弃舰,迷惑德军.同时也命令炮火,轮机随时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击.

          这时德潜艇不知吃什么药了,非得冒出海面来看热闹并要求美舰投降.结果上当,被美舰炮火击中,然后美舰乘还有最后一点的动力,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不好意思,说错台词了).反正美舰终究是撞上并重创德潜艇,骑在德国潜艇上了.

          最后嘛2国水兵争相弃舰逃命,德国艇长命令安装定时引爆装置,在弃舰后准备炸沉潜艇.下达命令后他带着受伤的二副一点一点挪到指挥台舱口.出舱口到了指挥台后,艇上就剩这哥俩了,这时二副受伤太重无法行动,德国艇长又不愿弃之而去,同时那个定时炸弹也快炸了.德国艇长陷入绝境等死.(镜头切换)

          霉菌舰长当然也下了弃舰的命令,不过他时间倒是充裕,溜溜达达巡视了几圈以确定所有人员离舰了后,才准备下船.当他独自巡视到最后一圈的时候,看到了潜艇指挥台上慢慢挣扎的德国艇长.2人含情脉脉的对望许久,互致军礼致意,随后美舰长来到另一舷侧准备下救生艇.下到一半,良心未泯,又爬回甲板,从另一侧跳上德国潜艇去营救受困的德国艇长和那个德国二副. 炸弹要炸了,时间不多了.

          终于,在2国海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德国艇长和二副终于被及时营救,所有2国遇险船员都上了一艘赶来增援的霉菌军舰.不过德国二副还是因为伤势过重死亡.影片结尾就是在霉菌军舰的舰尾为德国二副举行海葬的场景.美国驱除舰舰长和德国潜艇艇长好像还的的吧吧的说了几句.

          其它的关于潜艇战的影片也不少,但没给偶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