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崇祯十七年:(一)渔阳鼙鼓动地来 -- MP4

共:💬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清军几次入关根本目的并非掠夺财物人口,掠夺财物人口只是

                        消弱明帝国,壮大自己的的手段。

                      • 家园 没有人会满足于现状的

                        谁不想壮大势力,扩展地盘,问题在于是否站得住脚,能否长期保住。满清能用的也就十万兵力,纵然无敌,亦不能维持多久,更不敢分散。假如他兵分十路,每路一万,想无敌恐也办不成吧?

                        统一号令的政治意义在于其正统性和权威性,满清可以攻下宿迁,但他没本事叫宿迁每年进贡财赋吧?攻下一处的结果无非是人民四散逃亡,其结果,占领者除了焦土,一无所得。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未曾有过军事上的下风,却落得一败涂地,除了气候因素,也有这个原因。

                        • 家园 如何解释松山之战后皇太极主和?

                          为了什么?怕明军反击吗?那几年后入关,清军区区十万何以攻下整个中国?如果真想灭明,1644年前的最后一次入关,清军就可以包围北京,请问明军又能奈之何?集各路大军勤王?哪一支明军敢和清军野战?

                          • 家园 松锦大战后,明军关外精锐尽失,皇太极虽有意乘胜入关灭明

                            ,但此时关内情形已变,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军席卷中原,为此他,采取与明朝既谈判,又静观明内乱的策略,希望农民军与明朝拼杀,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同时可以从议和中得到相当实惠,对稳定满清内部经济,平和民族矛盾,都有一定好处。

                            不过因陈新甲不慎,造成明清议和夭折。

                            于是皇太极又转向另一势力,特命阿巴泰、图尔格等人率军入关,观察动向,联络农民军。他面谕曰:“如遇流寇,宣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一二人,致与交恶。为彼欲遣使见朕,即携其使来,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转过”。总之他也以消灭明王朝,建立全国统治权为战略总方针的,只是针对不同情况作推出不同对策。一步一步壮大 稳定自己的力量,实际以当时满清的经济及军力也是很难打一场持久战的。

                            • 家园 皇太极竭力想达成议和

                              甚至在第一次议和时提出可以取消皇帝的称号,如果只是一种骗人的手段,用得着如此放低身段?即使在松山之战明军主力全歼的情况下,还力排众议提出极为宽大的议和条件,明朝此时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谈判的本钱。如果皇太极真的想灭亡明朝,在松山大战后立即进军山海关,直指北京,以明朝当时全军尽没的处境,拿什么来抵挡?其实清早在1638年就完全有灭亡明朝的实力,而此时李自成并未成气候。

                              转:金庸《袁崇焕评传》中对皇太极议和看法

                              袁崇焕回任之后,宁远、锦州、蓟州都因欠饷而发生兵变,当时自然不能与清兵开仗,于是与皇太极又开始了和谈,用以拖延时间。皇太极对和谈向来极有兴趣,立即作出有利的反应。袁崇焕提出的先决条件,是要他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这是自居为明朝藩邦,原是对明朝极有利的。但明朝朝廷不估计形势,不研究双方力量的对比,坚持非消灭满清不可,当即拒绝了这个要求③。

                                皇太极一直到死,始终千方百计的在求和,不但自己不停的写信给明朝边界上的官员,又托朝鲜居间斡旋,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提出劝告。每一个战役的基本目标,都是“以战求和”④。他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⑤。皇太极写给崇祯的信,可说谦卑到了极点⑥。

                              ③关于这场交涉,因皇太极称帝之后再自动除去,又向明朝要求发印而不得,在满清方面是受到重大屈辱,所以清方官文书中都无记载,或有记载而后来都删去了。但清内阁档案中还留存皇太极天聪四年颁示的一道木刊谕文,其中公开承认这件事:“逮至朕躬,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

                                ④《明清史料》丙编,皇太极谕诸将士:“尔诸将士临阵,各自奋勇前往,何必争取衣物?纵得些破坏衣物,尚不能资一年之用。尔将士如果奋勇直前,敌人力不能支,非与我国讲和,必是败于我们。那时穿吃自然长远,早早解盔卸甲,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⑤《天聪实录稿》,七年九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裸体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抢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⑥《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处。谨奏。”最后这句话甚是质朴动人。

                              • 家园 同意去汗号时,袁崇焕还在,后金宁远,宁锦大败,

                                自己内部问题多多,汗权和王权、集权和分权之间的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宁远大战前爆发了辽东汉人大起义,经济困难,明朝和朝鲜对后金采取封锁和禁运,天灾严重,“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后金民众厌战,大批丁壮弃田出征,他们“卖牛典衣,买马制装,家私荡然”,许多人“闻有征调,各抱妻??相哭,祖昔之勇健悍鸷,稍有间矣”。所以皇太极讲和自固。

                                山海关为袁崇焕的长期经略,并有重兵把守,松山陷落后,祖可法主张停止议和,进围北京,皇太极断然拒绝道:“岂能即克山海耶!”他认为,要征服明朝必须再给它一次比松、锦失守更沉重的打击。

                                吴三桂部三万余人,其中有三千子弟兵和部分“蒙古锐丁战斗力颇强,如山海关易下,山海关大战前,多尔衮也不必率10万之众仍要绕路侵入了.

                                • 家园 绕路山海关在某种特定情势下其实是更高明的战略

                                  这种特定情势就是如果吴三桂不降。绕路山海关避免了攻坚,而且是从西南部包抄北京,可以一举全歼李自成部。这样,无论吴的态度如何,只成了孤军。吴部是关宁军残部,战斗力自然很强,但与清军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松山会战时就是这小子率先夺路而逃的。区区几万人岂是八旗的对手?后因为吴三桂降清,李自成主力迫近,根本这一新的形势,最优的选择当然是直入山海关,与吴三桂合力击败李自成。清军原来的计划并不是害怕吴三桂。

                                  皇太极反对松山会战后直入关内,根本的意愿还是不愿意夺明天下,只想议和。松山刚败,明军哪有半点力量抵抗?

                                  • 家园 呵呵,我引用绕行山海关的目的是为说明山海关不易下,

                                    老兄别忘了,清军总兵力不超过16.5万,(还是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与入主中原后不同,那时是3丁出一甲),它消耗不起,毕竟不是每仗都如萨尔浒一样,杀敌4.5万,自己损失2000,松锦大战初期,清军接连失利,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坊曲之间,哭声彻天”,之后,皇太极得知,“锦之围兵,屡战败衄,势将退北”“急报请援”的消息,“闻之忧愤呕血”,为何?满清是败不起的。

                                    明朝当时保守的人口估计为6000万,也有1亿,1.5亿之说,(而满洲只有40,50万)固然江山糜烂,但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关外精锐虽失,但关内仍有兵从几十万,而且清初清军的烧杀掠也引起平民的反抗,(当时还是冷兵器时代,武装民众还是可以给清军造成一定杀伤的)败则未必,但损失必然。

                                    皇太极的数次入关抢掠,都要撤兵,就是因为孤军深入,所克之城无给养,明军,百姓的侵饶不断,山海关及关外4城仍在明手中,随时可以背后一击,更不敢分兵驻守,他曾派阿敏率5000人留守,但被明军民大败,退回关外。

                                    而松锦大战后,而且一度转入低潮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又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规模之大、发动之广、威力之猛,都是空前的,所以皇太极又开始观望,谈判。以图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更的利益。

                                    皇太极说过:"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这也可说明他有取天下的决心,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 家园 查理兄,历史只是我诸多消遣之一,

                                      故看得建国后的作品相对文言文的资料要多些,观点也多来自这些书籍,比如皇太极入侵中原之企图,<<清代战争史>>,<<清朝开国史略>>,<<简明清史>>,<<洪业--清朝开国史>>....<<清代战争史>>对5次迂回扰边的目的及过程有详细的说明.OCR起来太困难,请自己去超星看.

                                      也提到松锦大大战前期,清军作战失利,如40年7月的大败于黄土台...

                                      皇太极5次迂回扰边的目的,我前面的帖子已表明自己的观点,不想再重复。

                                      皇太极厚待洪承畴我想你应记得,对诸贝勒的回答,已经表明他的决心...诸贝勒对皇太极对一个起初并非主动表示愿意归顺的明朝俘虏如此恭敬颇为不满。皇太极反问道:“吾侪所以栉风沐雨者,究欲何为?”众人回答:“欲得中原耳。”皇太极遂笑着说:“譬之行者,君等皆瞽目,今得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如要安抚众大臣没必要如此吧?

                                      明军民的反抗力度有多大,江阴之战可见一般,此时,满清形势必松锦大战后要好得多得多,清军及明降军围攻10万围攻江阴,不克,李成栋率14万大军增援,最后破城,清军(包括明降兵)损失7.5万。

                                      另外,清的野战并非全无敌,别忘了李定国,只要战略战术合理,大败清军,并无非不可能.

                                    • 家园 正是因为败不起皇太极才主和

                                      松山大战明军主力全歼,而清军损失极少,两军战斗力差别不可以道里计,难道此时清军还会怕松山大战望风而逃的吴三桂?清军有红衣大炮,攻山海关不成问题;野战则更不必提,如果直攻山海关,岂有不下之理?关键是,直攻山海关较之绕道纡回攻入中原当然更难,而后者却可以从西面包抄北京,可一举全歼李自成部,然后再东向取山海关,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后来因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主力集于山海关,才改变了初衷。

                                      皇太极主和,与手下急于立军功的诸王大臣存在着矛盾,故常出此缓兵之语以安抚而已,岂能信这几句言语而不信一连串的史实证明?

                                      至于说清军入关无给养也是难以成立,清军以战养战,抢略为主,曾长达近一年横行于明腹心之地,根本不需要后方的给养,明军更是望风而逃,哪里谈得上对其骚扰?

          • 家园 有蛇吞象雄心的人才太少见了

            从结局看,满汉融血对两个民族都有利。书上有时还见什么五胡乱华的说法,实在是愧对祖宗。

    • 家园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江阴屠城日记》

      可知道那时民族精神,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衰颓到了何等地步,如此状态,如同纸糊的大宫殿,一根蜡烛就把它烧掉了,而且它自己就是毁灭本身的燃料。

    • 家园 关于崇祯太子一案和朱三太子一案

      在清朝修的《明史》中对于太子和定王的下落都是含糊其词,称为“不知所终”,而事实上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山东汶上县清政府捕获一名私塾教师,年纪已经花甲,经过审问确认是崇祯的儿子,原封定王的朱慈炯,此后遭到全家处斩。这件事是由一个

      普通的知县及其朋友引起的,而轰动极大,此前杨起龙(也做杨起隆)的朱三太子案一度震撼京师。康熙对此事亲自过问,反复确认之后杀掉。但是,明史中却说是不知所终。所以,

      后来说起明史多称作:乃非信史。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清朝入关是异族入主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