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 -- 五度

共:💬108 🌺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五度兄

                五度兄给的那篇谈配器的文章我看过了,搞明白了现代配器的基本手段。他提到的噪音部分是点睛之笔,深有同感。

                我提到的那三首歌,A Whiter Shade of Pale现在属于经典曲目,所谓经典,也就意味着该进博物馆了 :-) 它的配器手段拿今人眼光看来显然是比较单一初级的。这首歌我推荐的不好,因为实际上 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首根据这首歌改编的音乐,里面的低音贝司效果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好到让人有时抛掉主旋而特别关注贝司旋律 而顿感应接不暇的程度。

                黎明和祖儿两首,我好像怎么听都不厌。祖儿那首低音繁复到我很难将其与其他部份区分开来的程度。相比较而言还是更喜欢黎明那首的伴奏一些,虽然五度兄可能觉得那首贝司部分比较简单。不知为何我特别喜欢有清晰贝司音色的曲目,无论是吉他贝司还是提琴贝司。另外就是五度兄提到的两把吉他。我个人最最喜欢的音乐伴奏还是两把吉他、一个贝司,再加一个“温暖的”提琴小乐队。

                祖儿那首“痛爱”第二段里那个声音确实是噪音,后来其实也出现过,但都是淹没在其他音色里,真正突出的就是第一下。这就是配器者比较深的地方。老用就不值钱了。

                关于和弦是否该追求复杂、罕见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我落伍了吧。60-80年代初,还是比较时兴使用复杂和弦的,我接触到的原曲配器不算多,但知道Beetles,Paul Simon and Art Garfunkel的东西,港台琼瑶阿姨作品改编的许多流行歌曲如“红豆”、“偶然”,还有后来的齐秦等等,都普遍使用不常见和弦。大学时代曾努力扒过这些歌曲的和弦,后来与其他琴友切磋的时候他们总是问我为什么这里会用这个和弦,我就说是扒出来的。当时大家公认确实是这些不常见和弦非常原汁原味。

                其实后来街面儿上卖的一些流行歌曲的配器书籍,很多都是简化了的,比如明明是G6,就简化成G...

                还有就是弹分解和弦时有些吉他的“和弦外音”,比如Am和弦中加入一个G音,就是在613中加入5。这种情况既可以说它是和弦外音,也可以说是Am7和弦。

                再者就是后来配器手段的丰富,也令吉他的作用有所减低,配器无须依靠吉他的罕见和弦来表现个性特点了,所以吉他和弦部分就比较简化了。而90年代以前的歌曲吉他比重很高...

                说到作曲时用和弦导引主旋的问题,想起一个事儿。当年崔健一曲“一无所有”振聋发聩,我们学校一位校园歌手(在当时的京城也比较有名) 完全按照这首歌曲的和弦部分弄了一首歌出来,摇滚味道十足,当时红遍京城高校... 当然了,正规作曲的常见形式应该不是拿和弦导引,但对于业余歌手来说倒是个有趣的尝试。

                • 家园 两把吉他我也比较喜欢

                  因为比较喜欢金属,所以我理想配置是两把电琴,一个贝斯再加上一个键盘。现在键盘几乎等于一台计算机,什么效果都能出。让他来烘托一个背景,前面是两把电琴对弹,邻居绝对来投诉

                  煮酒兄说的和弦问题,我感觉有道理。吉他现在除了在摇滚里面,作用确实下降不少。原来的复杂和弦能起到的效果,现在找个合成器拼一下就搞定了。虽然乐理的根儿没变,但捷径多了不少。像那位校园歌手做的其实现在很多音乐人也在用。手法更绝,比如把好听歌的旋律倒过来放,拼接等等。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别像郭靖明那么露骨,我觉得。。还是可以抄的。

              • 家园 我比较倾向于用和弦来定旋律

                这一点我跟你一致,也不赞同用太多和弦,你看家驹的歌曲,好多都是C,Am,F,G的结构,非常简单,人家怎么就能写出又好听又简单的东西呢?

                你说的风格单一也是个问题,但是若按照你朋友的建议,先写旋律再找和弦的话,我觉得那是高手才能做到的,其实他一边写的时候潜意识里已经一边有了和弦的大致安排,要是你能够做到这样,那就很厉害啦,佩服啊佩服.

                • 家园 披头四也是如此

                  像let it be之类的名曲其实也并不复杂。关于和弦定旋律我就不太同意了和弦是好几个音组成,旋律是一个个单音组成。所以,还是旋律受的限制少,变化多。

                  • 家园 我是说象俺这种入门水平的,

                    还是用吉它和弦来引导歌曲的旋律好些,我就试过凭乐感来作曲,和弦不是很整齐,结果总是有两三bar感觉怪怪的。。。还没达到你的水平呢

                    后来我反省了,告诉自己不能一步登天,要把基本功练好再说。我现在最大的进步,是可以在伴奏的时候把和弦稍作变化,比如加上根音,或者过渡音,让伴奏效果听起来丰富一些,也很享受自己处理分解和弦的过程,虽然手法还很简单幼稚

                    • 家园 fufu,其实我也是这两下子

                      根音是一个无敌技巧,怎么都好听。过渡音我用的就是我的大号了,五度。另外就是不用整个和弦用F/G,听起来会自然一些。

            • 家园 煮酒兄这贴

              已经是篇很正经的评论了。先等我找那几首歌认真听过之后咱们再聊。

      • 家园 很好啊,提个小意见

        4/4拍的吉它伴奏和弦稍微突兀了一点,要是弹得再柔和一些,遵循“强弱次强弱”的原则,让伴奏和弦自然地溶入歌曲就更好了

        想想或者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guitar pro5本身的合成效果问题? 我还没有试过用它来合成音乐呢,等我写出满意一点的歌曲再说吧,目前写的还很幼稚。

        比较喜欢这种幽幽的风格,比你以前愤青式的风格好多了,继续写哈,很有成就感的

        • 家园 有理

          确实是个办法。guitar5其实可以实现这个效果,在每一个音上调音量就可以了,人为做一个,估计八九不离十

          guitar5可以这样玩。把别人流行歌曲的谱子输进去,然后自己改改,就成了一个伴奏音轨,然后您就可以抱着吉他找灵感了

    • 家园 .

      [MP=320,240]http://www.freehomepages.com/dazinan4/haishanghua.mp3[/MP]

    • 家园 【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五

      一个星期忙如狗,放假归来继续灌水。

      从表面上看大部分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是势不两立的,但我感觉其实如果仔细想想,他们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因为我接触的听摇滚的比较多,所以就先从滚友下刀。

      摇滚到底是什么一直是滚友争论的一个话题。比如您到一个摇滚乐论坛说beyond是摇滚,肯定会招来骂声一片。众滚友会贴出枪炮玫瑰或是metalica的歌告诉您,这才是摇滚。但您如果到一个死亡金属的论坛说,我喜欢枪炮玫瑰这支摇滚乐队,同样是骂声一片。众位滚友大概会贴出NAPAIM DEATH之类超重的乐队来砸您,然后说枪花其实就是商业摇滚,一点摇滚精神都没有。

      像上面这样的争斗我在论坛上见过许多,而且最后经常是以人身攻击结束。其实说到底

      这无非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主观的定义一个所谓的摇滚精神,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画一条线,然后就线上的都是精华,线下的都是垃圾。

      那到底什么是摇滚?说实话我感觉这个争论根本没什么意义。原因就在于摇滚这个定义本身就是很空泛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枪炮玫瑰是属于摇滚,pink Floyd也是属于摇滚,但他们的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一个狂躁,一个平缓,应用的音色和声也完全不同,表达的内容思想内涵也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老外以他们的一贯的严谨精神做出了一套很完善的分类,枯燥但有效。比如pink Floyd是艺术摇滚,枪花是金属,nirvana是 Grunge。这样确实是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滚友和别人介绍时可以说我喜欢艺摇(艺术摇滚)。大家脑子里马上就能反应出pink Floyd或是yes等乐队,也大概能知道您喜欢的风格。

      但这个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过,就拿metal来说就有power metal, heavy metal, speed metal等十几个分类,一个个分清是一件相当无聊的事情。再有就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分类不可能是百分百准确的,乐队本身的风格也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知道该乐队的大概分类就可以了。比如拿出一个乐队,我知道他是metal,具体是属于哪种metal就不管了。

      同摇滚乐迷一样,古典乐迷也相当喜欢钻牛角尖。而且钻的方式也和摇滚乐迷颇为相似。比如我听到一些人说莫扎特之后就没有音乐了。或者说巴赫是巴洛克时代唯一伟大的作曲家,甚至我一生只听贝多芬,其他什么也不听。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并不是初学者,而是对古典很有了解,甚至是搞古典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做法其实和前面我所说的滚友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了一条线,然后就线上的都是精华,线下的都是垃圾。

      同滚友的摇滚精神说一样,古典乐迷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古典音乐是神圣的,净化人灵魂的。所以会有一些莫扎特的拥护者说贝多芬的悲怆其实只不过是发泄而已。很多人也相信弹奏古典音乐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年代久远的。纳粹的高级军官里面有很多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而且有相当的鉴赏能力。但他们可能上午去听一个音乐会,下午就去集中营屠杀一批战犯。古典音乐并没有起到一个净化他们心灵的作用。再说我身边的一些学习古典音乐的,他们似乎也没受到莫扎特多少影响。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吹单簧管的。据他的同学说他们学校乐团正在排练的时候突然有外校寻仇,此君冲出教室一分钟内放倒了两个,最后抓着第三个人的头发,把他的脸结结实实的撞到了墙上。然后战斗结束,又回去排练了。像这样极端的固然不多,但因为演出多接触到社会上的人也多,加上应酬,这些学习音乐的孩子反而显得不如同龄人那么“纯洁”。

      所以每次看到好像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之类的名言我都没有什么共鸣。我感觉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神圣可言。同语言文字绘画一样,它只是一种人表达自己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也有他得天独厚的地方,因为他是与生俱来的,受的限制最少。比如您去德国跟别人说我很高兴,别人说不定以为您在问路。但您在路上哼着小曲,别人肯定明白您的意思,这个家伙今天估计过得不错。

      我感觉真正伟大的并不是音乐这种形式,而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音乐家本身也是人,他们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莫扎特还好,像贝多芬这种认死理儿,脾气暴躁的人如果是我的同事恐怕我是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们写出的作品是完美的,按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说是永恒的。100年前的人和100年后的人听到“命运”时的心情可能不会完全一样,但他们受到的鼓舞是相同的。我相信这也正是贝多芬想的,他绝对不会希望别人去研究他和自己的学生发生过什么样的恋情,但如果他知道2006年,当音乐厅里响起欢乐颂,听众仍然心潮澎湃的时候。他恐怕只会是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来。

      所以我想说,很难说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命运谁更有深度。范围再广一点可以到秦腔京剧陕北民歌,甚至摇滚乐。每一种形式都反映了人的喜怒哀乐,生存理念。没有谁是高尚的,谁是庸俗的之分。就好比亨德尔的皇家焰火,其实是为了礼花仪式而作。因为现场很乱,所以特意选用的音量大的乐器。而莫札特在当时的听众也包括市井小民。很多醉鬼会随着他的钢琴一起唱歌。莫扎特本人还就是喜欢这样的聚会,事实上十九世纪前的音乐会都是听观众狂欢的场合。(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摇滚音乐会吧)

      但西方古典音乐体系是和谐,架构严谨的,从形式上胜出一筹。比如摇滚乐的和弦节奏,乐器的演奏方式,都是和古典音乐无法相比的。古典音乐之所以是古典音乐。原因不是因为它是古代的,而是Classic的正确翻译,经典。古代的作曲家千千万万,流传至今的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经过时间的考验,那些不完美的都已经被大家忘记了,只有千分万分之一的精华流传了下来。剩下的这部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完美的。比如写赋格的作曲家多的是,但一提起赋格一般人马上想到巴赫。原因有很多,但我很赞同一位网友的话,因为巴赫写的不光是工整,而且好听,有内涵。

      拽了一大堆,我想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之外的流行乐迷所做的,那就是挑自己的听,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感觉去选,不要听别人说某某有多好。虽然我基本上不听流行音乐,但我感觉流行乐迷在音乐选择上是最理智的。不喜欢的就丢在一边。反观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却总是认真的听着自己不喜欢的CD,然后很强硬的推荐给别人:听这个,大师!我想如果这两大帮派的心态可以放平和一点,把门槛去掉,大概会有更多人会喜欢上古典或是摇滚,也或者是两者都喜欢吧。

      • 家园 心有戚戚心有戚戚

        我感觉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神圣可言。同语言文字绘画一样,它只是一种人表达自己的形式

        跟你一样,从来不喜欢争论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摇滚,什么才是真正的古典,音乐本身给人类带来的意义,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之所以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是因为创作音乐的人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天赋,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经历。欣赏音乐的人,也一样如此,就象你所说,同一曲命运,同一曲悲怆,可能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感觉会不一样,但是能够历经千百年依然打动大多数听众的心的音乐,就成为经典了。

        说到重金属,身边一些年轻的朋友非metalica不听, 可是我总是听不了太heavy的东西,偏爱比较soft一点的摇滚,在一些人看来很落伍,说你那叫什么摇滚啊。。。我哼,那有什么关系,我喜欢就行了,耳朵是我自己的,我的耳朵跟你的耳朵就是不一样啊

        对了五度,看你前面的帖子,意思是古典吉它还是要找专业的老师来教。我有时候自己对着书练一些比较简单的曲子,比如爱的罗曼丝之类,会不会不好呢,我的意思是,会不会将来发现自己的指法不规范的时候又改不过来呢? 我问过老师,他没有专门学过专业的古典弹法,在他看来古典和通俗的弹法应该是一样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