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早年对自杀的想法 -- 大懒虫1号

共:💬101 🌺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听说

          今天听说是因为感情的原因。真是傻孩子,感情变故值得这么放弃生命?还真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呢?只感觉可惜。

          • 听说
            家园 懒虫知道的大多数(99%以上)这样的跳楼直接原因是爱情问题。

            当然爱情问题可能也只是表面,背后更深刻地还是。。。“基因”,呃,大致是个体差异的意思,就像你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

    • 家园 此贴好象早年的一本小品里面提到的书

      怎样选择自杀方式。

    • 家园 del

      所以说,女人过了岁数,有更年期综合症者,虐待子女者,乱发脾气者,死了算了!

      • del
        家园 BS你的回复...哼~

        父母打孩子和女人过了岁数有什么关系?!更与更年期扯什么关系,更年期的妈妈是不会打孩子的,受点刺激只会自己在那里难过流类.

      • del
        家园 网上有篇《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作者李南央

        她的母亲极其BT;还有一本书叫《不良父母》,作者大概叫乌尔沁,也是摊上了一个恶妈。那些女人是为母者的反例。

        • 家园 【原创】继续跑一下题,这个文章我看了。感觉很压抑。

          这是一个爱的表达极其压抑的家族。其中存在很多非常不适当的牵连。

          这个母亲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受害者,她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她的前面有太多的哥哥姐姐夭折了,本来她是个小妹妹,那些前面的夭折使她当了大姐,一个家庭里的长女或长子会承受比其弟弟妹妹更多的。。。。伤害。作为长女,作为大姐,她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包括那些死去的哥哥姐姐们的责任,都不正常地压到了她身上,她这些责任很多不是她自己能够承受的,当然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替很多人活着(这是家庭动力系统方面的理论),这对她是不公平的,所以,她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恨,使得家人一听到大小姐三个字就会哆嗦。

          由于这种愤恨是如此强烈(怀疑那个家族除了孩子夭折,肯定还有其他人的不正常死亡,否则孩子不会这么多地平白无故地夭折了,那些不正常死亡背后则是更多的悲剧),使得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表达自己的爱和恨,而是以强烈的恨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她不能对周围的亲人表达正当的爱意。这是很悲哀的。因为这不是她自己所能控制的力量使她这么去做的。她的愤恨不是她一个人的,这是根本原因。

          并,同时由于前面的太多死亡,使得她有着连自己也不知道的被家族力量所赋予的深度内疚,这家族的内疚力度是如此强烈地压在她身上,是她作为个人所不能承受的,而使得她不得不以毁灭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内疚。这种内疚让她不能过幸福生活,过幸福生活会让她极度觉得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人,于是她就这样把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业都毁灭到极致。

          她是一个严重的病人。她是她的家庭动力系统里的一个最严重的受害者。

          从这个文章里,我看到了这个家族的伤害还会持续下去,以不同程度。他们的下一代还是会有人会继承这种伤害的。

          因为写这个文章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也没有理解她的母亲为什么这样。而且她以回避的方式否认着她的母亲。这个母亲如果没有被女儿接受,没有被家族接受,那么,这个母亲的伤害会以看不见的方式在这个家族系统里存在。。。

          这个女儿作为长女受到伤害是必然的,她的母亲一个人实在无法一个人去承担这些痛苦,她作为女儿,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替母亲承担的些许痛苦,只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个家庭里另一个最早的受害者就是这个女儿的哥哥,他以另一种方式替他母亲承担苦难。。。下一代还会有更多的伤害要产生,只要他们的母亲保持没有被承认没有被认识的状态。

          如果这个母亲的弟弟妹妹们、子女们能对母亲鞠个躬,感谢她为这个家族承担了太多的痛苦,那么,或者会有所帮助。看起来,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这个母亲已经死去了,带着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对这个世界的恨。

          说得有点太深刻了,我只能深深地叹息,深深地叹息。可怜的母亲,悲剧的家族。

          其实,其实,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与那些有大富大贵背景的家庭相比,平凡百姓的家庭会更幸福点,因为后者没有那么深刻的悲痛的记忆(这种记忆是由整个家族世代的记忆来完成的,在记住前人的辉煌的同时,也记住了悲痛,这些悲痛的力量往往是造成后代人受到伤害的源泉)。背负太多历史的人,是不容易快乐的。

        • 家园 flower, thank you very much!
        • 家园 跑题了,这里讨论的主题是死亡和自杀,不是变态母亲,我妈没变态.哼
    • 家园 自杀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考虑过

      看到这个帖子,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和楼主不同,小的时候父母对我很好,家庭也很和睦,算得上比较幸福了。

      最早考虑死亡这个问题应该是刚上小学时,有一天吃过晚饭老爸拉着我的手在小巷里散步,我看到路边摆着好多花圈,当时知道是死人了。回来的路上我突然问我爸,人死了是不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什么时候会死啊?当时心里还挺着急。我爸一下子就愣着了,看着我没说话,过了一会才说,你才这么小,早着呢。小时候很多事都忘了,当时的情景却常常在脑子里回放。

      考虑自杀的事要等到初中,当时的生活很平静,但常常感觉没意思,每天都是在重复,活着没有一点价值,也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东西,又常常被老妈和别的小孩比来比去,总是被数落。总之过得很乏味。

      有一天临放学时,我又看着附近最高的政府大楼发呆,看了一段时间后就有爬到顶楼然后跳下去的想法。产生这个想法后的第一感觉不是恐惧,也不是悲痛,而是兴奋,甚至有种即将解脱的快感。那栋楼我原来爬上去过,再偷偷上去一趟应该不太难,当时越想越兴奋,但真要让我一个人去死,又有点犹豫。

      一个邪恶的想法产生了,我要鼓动一个能和我一路的人。好像撞邪一样,我一脸认真地向一个也在发呆的女生阐述,天天上课多么乏味,就这么活着和死掉没有什么区别等等歪理邪说。具体说了些什么真不记得了,但说服的效果还算不错,最少从她眼睛里能看得出,心里面很赞成我的说法。

      我用手一指窗外的大楼,期待的说,和我一块儿自杀吧。她好像被惊醒一样,颤巍巍的说,我妈还在家等着我呢,然后就慌忙收拾书包冲出了教室。

      看着她走掉了,我站在那里愣了老半天,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非常难过,但随即又暗自松了一口气。当时就知道,我真的没有自杀的勇气,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有了想法,并不小心说出来罢了。

      之后常常在想,如果当时找的是一个早有自杀预谋的人,很难讲一时冲动之下会有什么后果。也常常提醒自己,做事情要理智。要先考虑后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