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沉默的大多数 -- 孔老大

共:💬93 🌺166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花后顶!
    • 家园 官方都不再用“三年自然灾害”这种神话了

      楼主还要强调什么天灾呢?现在的标准说法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看看朝鲜,所谓的“天灾”是怎么回事还不明白么?

    • 家园 放卫星有两种:亩产万斤,左的,饿死三千万,右的。

      放卫星有两种:亩产万斤,左的,饿死三千万,右的。

      彭元帅地下有知:对前一种,已经领教过了,后一种么,“痛心疾首”啊……。

      象电视上看到的“非洲”饥荒,儿童、成人骨瘦如柴,风能吹倒……,看了都不忍。也看到过“解放前”的“饥民”照片……。59年~61年饥荒的类似资料,确实搜寻多年不得见,有人说GCD不让照相,真的?不让照相的命令(文件)、有关人员的回忆录什么的,就不会揭露?可是从未听说过呀……。

      59年全国粮食实际产量只有3400 亿斤,比上年减产600 亿斤,仅为最后调整计划的62%。网友为批评我的贴子所引述的《国家统计局资料》

      3400亿斤/6.2亿(当时人口数) = 550 斤/人。

      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水平”,大人小孩平均一下,会大规模饿死人?

      看来文革遗风的确存在,这回右的罢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难道就是这回事?呵呵。

      花。

      关键词(Tags): #放卫星有两种
      • 家园 巨大的城乡差距

        独眼兄说的没错,巨大的城乡差距是存在的。

        三年时,我的母亲在成都,她和我舅我姨三个孩子被守寡的外婆独自一人带大。母亲告诉过我,城市户口,粮食管够,能吃饱,但肉很少。

        三年时,我的父亲在邛崃(就是文君相如故事发生地,在富饶的川西,距成都约两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上初中。他和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是农家子弟,没有城市户口。对一个少年来说,三年的记忆就是 -- 饥饿。以下复述我父亲告诉我的两个小片段。

        1。眼泪。上学之余,学校会组织学生下乡劳动。一次劳动后,饥肠辘辘的父亲发现晚饭是“红苕稀饭”-- 几块小的可怜的红薯加上几乎没有饭粒的米汤。他吃完后肚子胀得厉害,可还是觉得无边的饥饿。晚上还需要摸黑从农村赶回学校的宿舍,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田坎上,父亲不小心一滑,跌倒在旁边的水田里,又被同伴很快地拖上田坎。父亲看着自己的身上又是泥又是水,累,饿,委屈,沮丧,父亲忍不住由抽泣到大哭了。(父亲虽是农家孩子,但也许那时还有些娇气吧,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

        2。死亡。也是那三年,一年暑假后,父亲回学校报到,发现班上有一小半的同学没来。都饿死了,父亲告诉我。

        不好意思,第二个片断比第一个短很多,因为父亲没有多说。再多说一个昨天刚发生的吧。 昨天给家里打电话,父亲说准备在成都东外环买两套各90多平米的公寓(我只知道在龙泉,洛带附近)。“1800块一个平方, 很便宜了,应该有增值空间。”父亲笑呵呵的说。

        发生在身边的人的事有着无可避免的片面。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我还是觉得它比多年后各种推断,演算都更Solid.

        • 家园 我的老家就是河北冀中平原上的一个小城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子

          应该算是典型的农村

          那时候听老辈的人说

          城市居民没有土地 比农民还困难

          粮食定量不够只好用一些手表自行车之类的到农村淘换

          一辆自行车有时候只能换几十斤红薯

          我的爷爷家 姥姥家都是农村居民

          那时候他们是很饥饿 但是没有谁饿死了或者听说过谁家饿死了

          我的父亲弟兄五个 母亲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

          他们都活得好好的

          而且那时候的所谓特权阶级几乎也是不存在的

          我母亲上学的中学里面 全校唯一的一点荤腥是给一个生了孩子的老师补充了两个猪蹄

          那些动不动就身边饿死了多少人的

          最好能说得具体而详细一些

        • 家园 这几天送花送到手软
        • 家园 是这样.(下略)
          • 家园 SIGH, 衲兄

            您的跟贴从题目到内容,有着这么多的结论。。。苦笑ing, 这又是从何说起呢。。。

            我的本意是陈述一些事实,不愿作任何结论。(这也是为什么我也提到我母亲家里当时的情况,和我家里现在的情况的原因。)我的父母当了一辈子的工程师,他们一直过着升斗小民的生活。这次我只是想把他们经历的一些片断“拍照片”拍下来。我不愿当评论员,因为觉得评论员很多时候有错误估计自己和他人智商,情商的风险。个人认为当“摄影师”比当“评论员”能更有效的表达。。。

            衲兄是佛门中人,我看了一些你的帖子,觉得你有所执了。放下执着,拈花微笑吧。

            • 家园 我一只脚在佛门里,一只脚在佛门外.若真进了佛门,才懒得来

              管那些俗事. 有人马扁,有人迷信,随他们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