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 -- 葡萄

共:💬214 🌺5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

    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

    作者:吃不完的葡萄

    ??这个题目要写就很长,怕没有时间了.不过仅仅就中国而言论,外资进入的渠道相当有限,能独资的领域很少,比如银行直到才在有限几家人家中获得15%的额度.外资银行经营的口岸受限,进入资本二级别市场受限,经营人民币业务受限制.加上中国不仅仅是外汇严格管制国家,而且还是非货币自由兑换国家,外资进出中国都是严格监管,这个是印度与巴西所不能比拟的.

      

      在外资可以投资的绝对多数领域,必须有中方合资,.2外方持股比例多在50%上限.还有中国认定外资的方式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认定的外资方以公司注册地为准而不以公司母公司注册地点为准.简单点说就是,中国公司在美国注册分公司再回来和中国注册公司合资的时候就算是外方公司了.所以我们与美国统计贸易顺差的时候有极大差距,这个是原因之一.

      

      在1993年前,来自香港台湾与海外华人的直接投资占中国直接投资83%

      ,现在还占55%的比例.到2002年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二直接投资来源地也才125亿美圆而香港在对中国投资就超过了700亿美圆.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印度裔生活水准普遍在中高位置却很少有海外印度裔

      直接投资印度.海外印度裔对印度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地是毛里求斯?!巴西也有同样的问题,这个很值得玩味.

      

      尽管我们再三宣传我们对外贸易是以8亿条裤子换一架空客.但是尽管如此,服装业在中国毛利普遍在40%而一架空客毛利率在1.5%(空客直到2000年才开始赢利现在仍然需要欧盟巨额补贴).而且中国对外出口现机电产品占出口54.5%并且持续高速成长.2003-2005中国贸易顺差连年超过千亿美圆,如果以来裤子袜子获得顺差的话,满足这些三年顺差生产的裤子袜子够人类总人口至少使用100年.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不是那种血汗工厂的生产环境可以做到的.(补充点2004年中国造船接单量世界第三,2005年中国造船接单量世界第二)

      

      

      最后说说债务结构,中国外债中长期外债占90%短期外债只占5%.而造成巴西问题的起因就是国际收支支付问题.虽然直接开始自石油危机造成的外汇收支不平衡导致的汇率投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环境类似)0,但是深层的原因,是被国际资本把持的巴西政府失去了对金融的监管能力.印度虽然也在1991年因为国际收支问题造成金融危机,从而被迫开始改革,但是其政府相对于巴西政府更独立自主.虽然不能做到象俄罗斯那样面对国际炒家的冲击的时候可以果断宣布停止支付金融债务,但是也不至于象失去有效监管的巴西与东南亚国家一样在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几糟灭顶.但是印度近年来短期债务激增,金融二级市场过热,加上贸易逆差迅速膨胀如果不引起足够警惕的话难保91年的金融危机重演,不过这个是印度的问题了不是我们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经济阶段,从轻工业化主导阶段,重工业化主导阶段,到现在的服务业化主导阶段和最近的信息化主导阶段.作为赶超型经济的中国巴西印度,各自所处的位置大不相同.巴西与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轻工业化阶段,而中国则已经进入全面重工业化阶段,并开始循序渐进的向服务业化阶段迅速发展.同时在现在全球化进入服务化信息化的进程里,中国后来居上无论在基础研究上,装备水平上市场应用上都已经有了和发达国家对等谈判的本钱.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与技术水平让我们在不远的各种标准化进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印度曾经把经济发展阶段定位在直接跳过制造业阶段而直接进入服务业主导阶段,现在回过头去恶补充制造业实在已经事倍功半了.至于巴西,每年55%的政府开支用于偿还债务,最近几年的高速成长实际来源于中国制造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生产资料的普遍提升,其经济自主之路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对比巴西与印度的遭遇,我不禁想起了1946年签署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的种种条款,如果那时候我们就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霸权下的分工体系以那时候中国的基础国力,我们比巴西还不入.而那时候印度已经是亚洲第二大工业国家了.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魔鬼也愿意热烈的拥吻.,皮挪切特和撒达姆就是范例.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算曾经在美国眼睛里如天使般无暇,美圆一样要坚决打倒在地,诺列加和撒达姆会为你我证明.无关制度,无关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暂时只能略讲那么多了,再能补充的一句是,全球化的今天,你可以视而不见但是你无法拒绝,中国美国或者其他什么人我们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了,美国人没有预料到,我们更没有")

    元宝推荐:闲看蚂蚁上树,不忘中国,无斋主人,晨枫,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温习一下

      感觉世事变迁呀

    • 家园 8亿条裤子的故事

      当年同学之间传得神乎其神呢。那时候还在天涯读过你的帖子呢,没想到,此葡萄既是彼葡萄啊。

      PS:5年之后,全球化已经走不下去了。

    • 家园 【文摘】高盛:金砖四国教育对比

      金砖四国公共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范围在4.4%(巴西,与七国集团平均水平差距不大)至2.8%(中国)之间。从每个学生的平均水平来看,四个国家的差距较大。在印度,40%的人口正处于学龄,平均收入不足800美元,人均教育开支水平仅为75美元。在收入水平更高且人口结构更为老龄化的俄罗斯,其人均教育开支水平为950美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金砖四国都已改善了各国的入学率,虽然这加大了教育预算投入力度,但是这对未来的劳动力有利。巴西已将重点由小学教育转向了高中和大学教育,而印度和俄罗斯的小学入学率分别上升了22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中国的大学入学率增长了两倍,而巴西则上升了2/3。

      入学率和在校学习时间并不能衡量教育的质量,而教育的质量更难以把握。但是我们看到,其学生-教师比率(即使不能完全地衡量教育质量,但也是被广泛使用的衡量标准)已与较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印度是一个例外。教育的内容对未来劳动力的影响也很大。在这方面,中国只有40%的大学毕业生拥有理工学位,而印度的这一比例只有23%。1/4的巴西大学生学习教育专业,而印度的这一比例只有1%。企业能够在给员工提供培训和教育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员工来说是获得管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的企业表现不错,90%的制造企业都提供现场培训机会。为员工的子女提供教育资助可能将成为重要的雇用工具。

      外链出处

    • 家园 【原创】建国三十年与改革之辩:和愚蠢小猪的另类观点

      建国三十年与改革之辩:和愚蠢小猪的另类观点

      首先和文章作者有相同意见的地方是对建国前三十年经济发展的肯定.但是和作者不同的是,在我看来建国前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建设一个独立工业体系的发展是服务于这样一个目的:国家民族的救亡图存.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一直困扰中国发展的就是国家与民族的独立问题.

      日本在明治唯新的时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中国直到1949才开始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要获得真正的民族独立自主,要保证的是国家安全,要保证的是国家有和平发展的环境与空间.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印度和巴西.印度在印度大起义后,本土除了印巴分治的时候就没有再发生过大的动乱与战乱.而1840年之后,中国到1949年的一百年间,每10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对内对外战争.所以到1949年家底消耗的差不多也无从发展经济.印度超过我们是很正常,本来在1840年的时候印度人均GDP是我们的2/3总量是我们的40%.这100年里,是整个西方世界技术革命浪潮一个接一个的时候,而技术对经济发展发生的决定性作用就是在这个100年里确立的.说那时候我们落后了100年的距离不是夸张,现在我们距离日本美国还有20年的距离.这个还需要我们以和平手段至少20年以上的努力才能追赶.同样巴西,在19世纪和巴拉圭发生过惨烈的地区战争后(南美洲标准)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地区战争与国内战争.尽管经济危机重重,发展走了一个又一个弯路.但是今天的巴西,依旧人均GDP数是我们的倍数.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或者狭义的说本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在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国家的发展是从属于国家安全这个目标的.所以,在纯粹狭义经济学范畴的在建国前三十年里的中国国家建设项目,在当时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不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技术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来考虑,理解建国前三十年的发展在今天看来那些成就无疑是失败的与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的人很自然的把,日本与四小龙与今天的中国比较.日本与四小龙的发展无疑和中国走了相反的道路。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日本和四小龙不管自己情愿或者不情愿,他们本身的发展是建立在以美国欧洲为领头羊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经济分工体系里的发展.他们在体系里比中国容易的多的获得技术资金与资源的供应,这个使他们在经济腾飞的阶段获得比中国多的多的便利条件.同样对比中国,在建国前三十年日本与四小龙腾飞的阶段,为独立自主与国家安全付出的代价是大家都看的见的.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倒下去中国就是今天的苏丹或者说动荡拉美的翻版,如果中国和前苏联那样的投降了,我们甚至没有出卖自己的本钱.但是这两种如果,都没有发生.

      西方列强有个惯例:如果不能打败的,那就成为朋友.日本和德国尽管战败,但是获得比多数非列强更好的生存环境不是因为善良的因素,而是尽管战败德国和日本依旧获得了西方世界的承认,这样的承认无疑给2战后两个国家的再次腾飞写下了注脚.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中国.在中国坚持自己独立自主与国家安全的努力成功后,西方在再次拥抱中国的时候无疑是充满"仁爱"与"宽容"的.我们和日本与德国不同的是:我们不是战败国.我们今天获得各种便利,是我们用三十年努力获得承认后的红利.不是我们的对手仁慈,而是我们和我们的对手比任何时候都现实:我们都需要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和西方的现实差距就放在那里,我们必须从学习很多东西开始使自己重新回到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去.必须学习,如何利用全球资源使自己经济获得更便利更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有了改革,有了改革的近三十年经济腾飞的过程,一段重新回归世界体系的历史.在这个阶段里,日本在60\70年代大量引进技术缩短自己和世界先进技术的距离,节省自主研发的时间与资源消耗是一种很现实或者是唯一有效实现追赶的手段.(日本在这20年里,引进技术花费了15亿美圆,这些技术如果自主开发需要1000亿美圆的代价)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改革初期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250亿美圆到90年代初期也只有300亿美圆左右.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比技术更重要的发展要素不是资源是资本.改革初的中国在经济上发展道路遇到的问题是选择综合发展还是积累资本就和当年建国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选择一样,实际没有他途.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体重的国家来说,可以加速却可以三步并成两步甚至一步走,但是没有可以跳过去的发展阶段,没有捷径.资本积累,是改革最主要的目标.在当时的条件下,资本狭义的说就是以美圆为主导的外汇储备.不为什么,因为今天世界上80%的世界贸易以美圆结算.所以我才说,建国三十年和改革的近三十年,是一个相互继承的历史,一个叫中国国家在落后一百年后艰难追赶的历史,我们必须要为落后付出代价.这个是我和小猪文章认识改革的最大分歧.或者说对经济发展本质的不同思考.

      今天的世界,哪怕资源丰富的美国与前苏联,都不可能仅仅依赖本国资源获得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现在.可以在全球范围里获得政治与经济的分配权利,实际就是掌握着对自己国家未来的主导权.任何没有物质保障的发展,哪怕资金再充沛,技术再先进,经济再发达都是过眼云烟.

      历史走到今天,对于日本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尽管战败的记忆已经遥远.但是战败国的印记依旧象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横梗在,两国的头顶上.最近日本在伊朗的石油份额被强行没收凸显了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日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与其想获得的大国地位是多么的不相称.所以,日本要争常,要以世界领导者的姿态来获得对世界范围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分配权.而2006年,我们的温总理说: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建设.

      是的,我们跨过的是艰难的一跳,跳过龙门的那一跳,用了三十年.

      通宝推:大势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