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碰到一个想找事的 -- 五度

共:💬38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语言,而在于在

          公共场所不应该大声喧哗。

          纽约这地方可是联合国,说什么语言的没有?公车、地铁、火车上讲什么话的都有,但不要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就一般不会招来麻烦。有时候有些国人,尤其是刚出国的国人在这点上做得不够好。

          另外,如果常乘公交车的,醉酒的、精神病的也会经常遇到,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也不一定就是专门来找事的。

          • 家园 公共场所不应该大声喧哗和出不出国没有关系

            中国的小学老师也会教学生这一点,用不着到了国外再学。

            事实是刚出国的学生通常比较谨慎。比如总是低声说话,看到红灯总是站着等。来得时间长了,发现哪国人说话声音也不小,闯红灯的行人总是老外,吃饭也不一定要用刀叉,两个字“自然”就好。

            再说,难道我大声说话就会给我带来麻烦?纽约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同学。他看到老外的小孩在车厢里打闹说:真可爱,跟洋娃娃似的。后来看到一个中国小孩在车厢里打闹说:谁的孩子,这么没家教。

            最后单兄会分不清正常人,醉鬼和神经病吗?

          • 家园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

            咱们中国人嗓门高可是出了名的。

            不过有的时候,可能会跟对某种语言的敏感度也有关系。比方说,在同样的音调下,我对某种语言就特别敏感,而且是特别不喜欢的那种敏感。

            • 家园 这个说来也怪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提醒俺们注意啦,俺们确实也很注意

              不过后来发现好多法国人在车上讲话的声音比俺们还大

            • 家园 李兄这么一说,倒使我想到以前听到的关于某种方言的笑话

              有人到外地出差,在公共汽车上听到当地的两妇女在车上吵架,就问懂当地话的朋友她们在吵什么?结果得知人家根本没在吵架,只是在闲聊。

              估计这种情况就很容易成为:“在同样的音调下,对某种语言就特别敏感,而且是特别不喜欢的那种敏感”。

        • 家园 大概是考拉自己在日本滞在长了些,已被“异化”了吧。 不过,

          悉尼的火车(双层那种)比伦敦的BUS还要感觉憋一些的

    • 家园 应该先录下来, 再照下来,然后告诉警察受到人身威胁,把他抓起来
    • 家园 估计这家伙是喝多了

      我一直不喜欢买带照相功能的手机,想着出入游泳池之类的场合不方便,看来遇到这种情况还是用得上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