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怪奇谭】日本伊势级航空战列舰 -- 宝剑橡叶骑士

共:💬62 🌺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2.在改造中成长的“问题战列舰”

      “伊势”和“日向”号原来是作为日本最早的国产超无畏战列舰扶桑级的第三、第四号舰而计划建造的。“扶桑”是古来对日本的美称,以此来冠其名,可见日本军方对她们报以何等的期待,然而,当时日本的造船工业以及设计能力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若要设计生产世界最高水准的超无畏舰还显得不足,该舰被要求装备当时世界最强的双联14英寸主炮六座,排水量也达到了29300吨。这种不顾实际的“造舰大跃进”也无情地遭到了事实的严厉惩罚。当扶桑级的二号舰“山城”摆上船台没有过多久,日本技师们就发现了“扶桑”号存在有重大的缺陷。所有的问题可以说都是由硬塞在舰体中央的第三、第四两座炮塔所惹出来的,首先是夹在这两座炮塔中的烟囱给射击指挥会带来麻烦,分别配置的弹药库的搭载量会有限制,射击产生的气浪会给上层建筑带来破坏,更麻烦的是,由于主机舱中间又插入了炮塔,这样不光限制了轮机舱的空间,使大型锅炉难以搭载,还要迫使其主防护带延伸,加重了防护的负担。这样,设计人员必须在速度和防护上作出抉择,结果,这艘日本所寄寓厚望,耗费了巨资,倾注了全部技术力量的超无畏战列舰航速只能勉强达到23节,最大装甲也只得被施以12英寸,不管在机动性还是防护性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结果,不单是“扶桑”号,连船台上因工期已经展开而来不及加以多少修正的二号舰“山城”也一样,尚未完成便被贴上了“次品战列舰”的标签!

      由于“扶桑”号的问题,以及日德兰海战对以后军舰设计的所带来的影响,再加上日本的海军预算迟迟跟不上,难产的“伊势”和“日向”号总算是得到了若干改良的机会,然而,由于预算方面的制约,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来根治缺陷,只好作为“改扶桑级”而打了几个补丁而已。其主要的改良点不言而喻就是集中在最大的问题点:主炮的配置上,扶桑级那被烟囱分开的3、4号主炮被集中在第二烟囱以后。这样就确保了足够的轮机舱面积,同时提高了射击指挥效率。其他改良之处在于将扶桑级的主炮只能在5°进行装填改良为能够在5°到20°的仰角内装填,这样也提高了射击速度。主炮配置得以改良以后,防御也有条件得到改善,水平装甲由扶桑级的64毫米增至85毫米,防鱼雷隔舱也有所增加。通过主机的更换,其航速略略提高,可以达到23.6节。经过上述努力,伊势级和扶桑级相比,算得上一艘及格的战列舰了,但是,也仅仅是及格而已,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主炮配置的调整,其全部副炮不得不集中于前方,这不但使一部分副炮在恶劣天候时不能射击,而且还大大地占据了居住面积。在本来就普遍存在居住条件不良现象的日本舰艇里,比扶桑级定员更增加了167名的伊势级就更加拥挤了。另外因为甲板上的配置过于紧凑,小艇的配置空间只好放到了中央部烟囱的旁边,但是,为了防止3、4号主炮射击时可能产生的气浪,不得不装上本来不需要的小艇防壁。由此可见,虽说比起扶桑级算了有所改进,两艘伊势级依然是问题一身。在1917年12月1日和1918年4月30日年两舰分别完工,而编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一战队,并于1920年8月29日加入了干涉西伯利亚的行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17年的今天全速试航中的“日向”号,新造的伊势级战列舰使用的是油煤混合锅炉,从烟囱中吐出的浓烟中便可判明。新建当时本舰依然带着几分的英国战列舰的面影。主炮的配置调整以后,虽然改正了扶桑级的缺陷,但是居住面积显著减少,甲板的高度也比较低矮,所以在日本军舰中,以最为闷热拥挤而扬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华盛顿条约打断了新的一轮海军军备竞赛,日本苦心经营的八八舰队计划被束之高阁,称不上成熟的伊势级舰忽然成了仅次于长门级的日本亚军。虽然有条约限制不得再造,不过改装却还有余地,日本对其拥有的主力舰艇进行了彻底的改装。这些改装可以说一直在进行,一直持续到战争爆发以后。经过这些改装,日本的战列舰群逐渐摆脱了过去浓厚的英国风格,形同古塔的主桅楼造就了日本战列舰最显著的特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1年隶属于第一战队的“伊势”号,正在驶出横须贺港,开往猿岛附近海域的演习地,这张照片是横须贺市的一家商店作为商品而摄影的,销售以前受到了横须贺镇守府的严格检查,照片上5号炮塔上部的弹射机和水上飞机已被修正掉。

      “伊势”和“日向”也不例外地通过形形色色小改装、大改装,逐渐改变自己的面貌,塔楼也越来越粗壮。尤其是1934到1937年,两舰所进行的一次以更换主机为中心的改造工事,其排水量猛增到了36000吨,新安装的80000马力汽轮机使这些腿脚不利索的巨舰们也达到了25.3节的航速。当然为了使航速提高,光改良主机是不够的,这两舰的舰艉被延长了8米,显得几分苗条了的体形更利于航速的提高,同时被延长的部分也被安装了一部弹射机,用于3架水上侦察机的运用。原来问题严重的部分副炮也被拆除,留下的也进行了提高仰角的改装。除此以外,还全面提高了原来单薄的防空火力。这两艘军舰就在这个状态下步入了太平洋战争的战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5年大改装以后的“日向”号,这次改装更换了主机,将舰身延长了8米,提高了本舰的航速。在被延长的舰身部分,加装了弹射机,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被看见弹射机以及被搭载的三架水上飞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改装以后伊势级的装甲配置图,根据深浅可以了解装甲的厚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舰船画家柚木武士所画的“伊势”号,主桅楼上可以看到试验装备的21型对空警戒雷达,该雷达在42年5月试验装备,可见画中表示的应该是为了准备中途岛海战而进行训练时的场景。

      • 家园 3.一场败仗而带来的“突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突变的结果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伊势”、“日向”两姐妹及其两个堂姐妹“扶桑”、“山城”号同属第一舰队的第二战队,该战队拥有48门14英寸主炮,在联合舰队中,第一舰队是舰队决战的核心,其中第一战队由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及其姊妹舰“陆奥”所组成,第二战队便成了当时的主攻手。由这样的编制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对这48门巨炮抱有何等的期待。然而一是因为日本海军长年以来对于主力舰决战的执着,不愿意过早地投入主力;二来这些军舰的速度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人们通常因为她们一直逗留在其驻地的柱岛而讥笑她们是“柱岛舰队”。好不容易有了作战的机会,也很难获得什么战果。比如1942年4月18日,美国海军实行了他们首次空袭日本的行动,在“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陆军航空队的B-25双发中型轰炸机,空袭以后降落于我国浙江的机场。舰队在快要进入阵位时,遇到了日军的警戒船只,日军得到报告后,派出前去追击的便是这第二战队!这样的航速自然只好望洋兴叹,舰队只能于22日悻悻返回柱岛基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2年5月,在“伊势”号的主桅楼上的“二号电波探信仪一型”,那是日本舰艇所试验安装的最早的雷达,同型“日向”号也安装了喇叭状的对海用“二号电波探信仪二型”,中途岛海战日军惨败以后,“日向”的这种雷达及时地把握了处于混乱状态的日军舰艇,并成功地协助了再集结,当时的舰长松田千秋因此功绩被调任了“大和”的舰长。

        这次空袭行动使日军下了消灭美国特混舰队的决心,惯于在苦思冥想中制定作战计划的黑岛龟人大佐制定了一项纷繁复杂的作战计划,佯攻阿留申群岛,将美国特混舰队歼灭的同时,攻取中途岛。而高须四郎中将麾下的第一舰队第二战队的48门主炮,便是肩负着于半途上伏击美国特混舰队的任务。他们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展开了不分昼夜的训练,然而忙中出错,战队在5月5日在伊予滩附近海面的炮击训练就要进行到第五次齐射时,“日向”号的第五号炮塔右炮管内发生了大爆炸!说起“日向”,炮塔爆炸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19年10月24日,竣工刚满一年多,其三号炮塔就发生了爆炸;接下来在1924年9月23日轮到了四号炮塔,但是哪一次也没法和这次的五号炮塔事故相比,这次爆炸将五号炮塔的顶盖炸飞,酿成了51人死亡,11人受伤的惨祸。据以后的调查结果,事故原因在于发射步骤出错而引发了弹头爆炸。但是如果重新安装炮塔势必赶不上中途岛战役,结果只能匆匆拆下炮塔,在开口处盖上钢板,上面加装新型25毫米三联机关炮而草草上阵。在这次应急改装中,“日向”号还试验安装了22号对海警戒雷达,这是继“伊势”号在试验安装21号对空警戒雷达以后,安装雷达的第二艘日本舰艇。当时有这份幸运的日本舰艇只有这姐妹俩,中途岛战役由于种种原因,也包括作战的主力∶南云舰队的舰艇没有搭载雷达,日军便一举失去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战役以日军的决定性失败而告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扭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网友Staff制作的中途岛作战中的“日向”舰,照片中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事故的五号炮塔底盘上新装的高射机炮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对于以后日本海军战略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日本海军当局彻底调整了造舰计划。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他们除了新建以外,还想方设法从现有的各类舰艇寻求其改造成航空母舰的可能性,连一直被当作舰队决战的主力∶战列舰也包括在内。由于正好“日向”号五号炮塔受损,讨论的结果,伊势级便被作为改装为航空母舰的首要候补。但是,如果将其彻底改为一艘长210米,宽34米,载机54架的正规航空母舰,工期少说也要一年半!而且,改造工程复杂,在战时本身船坞就为修修补补忙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下,一年半时间是难以接受的。最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其改装为半骡子半马的“航空战列舰”。就这样,当时瑟斯顿爵士的梦想就在这阴差阳错下化为了现实。“伊势”和“日向”两舰自从诞生以来,便一直不断地被进行着改装,然而这次改装却是一次“突变”,这两舰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四不象”!原来也许将会默默无闻的“问题战列舰”也在世界造舰史上留下了一丝异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伊势级飞行甲板的示意图。飞机从升降机被提上飞行甲板以后,首先被移到后尾,在转盘转向以后,沿着轨道牵引到弹射器上准备起飞。

        根据牧野茂技术大佐和福井静夫技术少佐合编的《海军造船技术概要第五分册》所记载的,作为航空战列舰,飞行甲板和机库的设置成了这次改建的重点。

        为了保留其作为战列舰的机能,至少需要6门主炮,因此最初计划保留其1-3号炮塔,但是以后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即使保留3号炮塔,其空间也不会有什么使用价值,相反还会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最后决定仅仅拆除最后两座炮塔而设置飞行甲板。起飞用弹射器设置于后部桅楼前部的两舷,其上部与飞行甲板同高。由于这要比一般军舰的弹射器高出许多,因此4号炮塔如果要进行低仰角射击将会受到限制,炮战时,必须将弹射器转向斜后方。

        飞行甲板长70米,前部宽29米,后部宽13米,甲板上设有移动飞机用的3条轨道和12个转向盘,为了不至于影响甲板上的作业和交通,所有轨道和转向盘保持与甲板同高。舰载机计划使用高速远航程的“十三式舰上轰炸机”,也就是“彗星”式俯冲轰炸机,为了适应本舰的搭载以及能运用于弹射器,专门将原型的起落架作了改进,定型为“彗星22型(D4Y1改)”。而实际采用过的是改装金星62型(1560hp)空冷引擎的“彗星33型(D4Y3)”。当然一旦起飞,飞机不可能在伊势这样窄小的甲板上降落,只得利用其他航空母舰或者陆上基地。

        平时在弹射机上有两架飞机待命,飞行甲板上再通过系留装置停驻11架飞机,这13架全部起飞以后,再从机库里用搬运车将飞机运到升降机提上甲板,被提上甲板的飞机首先被送到艉部,再由后方的转向盘运到两舷的轨道,通过中央轨道的飞机可以通过前部的转向盘移动到Y字型的分歧轨道,最后分运到两舷的弹射器。这种弹射器每隔30秒就能射出一架飞机。为了将飞机运上军舰,在左舷后部设置了一台4吨起重机。

        机库长40米,前部宽20米,后部宽11米,高6米。为了使机库工程简易化,机库侧壁不施装甲而使用普通造船钢板,采用全焊接来建成。机库内设有轨道,前部两舷可以各容纳飞机4架,后部的中央再1架,共计可以容纳9架飞机。作为防火对策,库内采用了和航空母舰相同的泡沫和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所有的通风管被集中于一处,被导向两舷排放,管道被设计成即使在机库内中弹,气化的燃料也不至于流向机库下部的生活区、发电区等其他部门而造成损害蔓延的结构。管道的排放部设有阀门,必要时可以关闭。同时,还吸取了中途岛的教训,规定不得在库内为舰载机装载炸弹和加油,燃料和弹药必须在甲板进行补给。航空武器库设在原来的五号主炮塔用的弹药库,一般搭载全机3次出击所必要的500kg普通炸弹44个,250kg普通炸弹22个等武装,这些武器通过扬弹筒穿过机库运到飞行甲板,扬弹筒使用高张力钢,具有一定的防火防弹片功效。这个扬弹筒还通到航空武器库以下的25毫米机关炮弹库、弹射器用火药库等,兼用于这些物品的搬运。原来六号主炮塔用的弹药库被改为航空燃料库,可以装载供全机三次出击所必要的轻油76吨,容量是111立方米。油库的周围设有防御用的夹层,还拥有燃料补给的泵室和管制室。由于空间有限,本舰无法使用一般航空母舰采用的电动升降机,而只能使用比较小型的水压升降机,升降机长12.1米,前部宽12.1米,后部宽6.6米,呈倒“凸”字型,在机库里搭载上飞机运到甲板仅需要20秒钟。

        除了航空设备,这次改装的又一个目标是防空火力的增强。改装时首先拆除了所有的副炮,并将12.7公分高射炮倍增至8座16门,在原来的后部副炮弹药库的位置上设置高炮弹药库及其扬弹筒,以前的副炮指挥所也被改为高炮指挥所。25毫米双联机炮也被改为新型的同口径三联炮,而且数量也猛增至19座57门,原来的前、中部副炮弹药库以及5号主炮弹药库的一部分被用来作为25毫米机炮的炮弹库。原来的5、6号主炮塔开口部,被覆盖上了150毫米以及25毫米的两重防护钢板,副炮的炮郭装甲板被撤去,换之以18毫米的钢板。

        其他主要改装要点是,以水泥强化了操舵室的防御,并新设了位于后部中甲板,配置有柴油机驱动的油压泵和人力油压泵的预备舵机室,以及位于原来五号炮塔位置后部操舵室。还利用原定装备在大和级四号舰的150000千卡涡轮冷却机一台,作为后部居住区的冷气供应。

        在上一次大改装时,由于增加了填满水密钢管防鱼雷隔舱而吃水变深,为了让干舷部的装甲带浮出更多,当时采用了减少燃油的方法。由于减少了两座炮塔,这个问题也相对缓和。为了增加燃料以及调整吃水,在原来第五、第六号炮塔弹药库下面增加了新的燃料舱,使其航程延长至16节9449海里。在机库前部包括后桅楼底层,安装了机械室通风筒、居住舱、飞行科和整备科的仓库,最后在主桅楼顶端,正式装备了战列舰最初的对空警戒雷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5号炮塔爆炸事件使“日向”号成为改装为航空战列舰的第一候补。这张旧照片中的“日向”号就是在佐世保完成改装以后不久的1943年11月19日驶出该港所时摄,由于原来计划搭载的飞机没有跟上生产,结果花费了巨大资材经费,人力时间的改装,换来的只有空荡荡的飞行甲板。

        • 家园 4.没有飞机的“航空战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伊势”号的改装工事在吴港工厂于1942年12月到次年9月为止,“日向”号的工事在佐世保工厂于1943年5月到11月为止实施,所有的物资流用了决定下马的大和四号舰原定使用的部分,整个工事进展还算顺利,但是改装完毕以后计划搭载的“彗星”生产没有能来得及跟上,因此只能暂时使用新型“瑞云”式水上轰炸机(E16A)。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更为糟糕,连瑞云的开发研究也搁浅。虽然在44年5月1日,这两姐妹被编为由原来担任过“日向”号舰长的松田千秋少将任司令官的第四航空战队,但是没有飞机的母舰结果没有赶上日本海军期待以久的大决战:“阿”号作战。这次大决战的结果以“马里亚纳火鸡大捕杀”而在战史上留了名,日本海军的航空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即使是祈愿日军武运的Z字旗也随着新型航空母舰“大凤”号一同葬身海底。对于伊势姐妹来说,战役的结果使她们得到舰载机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经过努力,在1944年10月1日总算是勉强拼凑了彗星和瑞云合计35架,在岩国基地编成了634航空队准备作为第四航空战队的舰载机。但是就是这些飞机,也在被日本人宣称为大胜利的台湾航空战和菲律宾战场上消耗殆尽!

          即使不缺乏飞机,试航中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一般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时候,军舰将会以30节左右的速度顶风疾驶,然而,这两姐妹作为航空战列舰,多少还有着几分战列舰的容貌,前有巍峨的桅楼和巨大的炮塔,平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是一旦要起飞飞机,这些都会成为挡风的累赘。更何况烟囱的排烟会挡住视线,如果主炮发射,结果更是灾难性的,隆隆的巨声会带来剧烈的震颤,伴之以浓烈的炮烟和强劲的气浪,不用说会影响起飞,即使对于停放的飞机以及各种航空设备都会带来的极其恶劣的影响。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飞机不能在伊势级窄小的甲板上降落,虽然可以使用水上飞机,用起重机回收,虽然可以降落于其他航空母舰或机场,但是使用效能显然会大大地降低,活动行动上的限制也会大大地增加。同样的,即便是作为战列舰,其炮火的运用还是要受到各种限制,据有关资料统计,改装以后的炮战能力,下降到了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后部的机库没有装甲,虽然有一定的防御对策,但是根本不堪重炮炮弹的打击。可见,不管是作为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都发挥不出令人满意的性能。其建造宛如想同时追逐两只兔子,到头来连一只也不能抓获。这样的军舰,终于开赴了她们最初的战场。

          为了阻止盟军计划对菲律宾的进击,还没有在马里亚纳缓过气来的联合舰队不得不再一次被赶上战场,以执行“捷一”号作战。然而曾经是锐不可当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困境,缺乏飞机的航空母舰只能作为诱饵。这支诱饵舰队由小泽中将指挥,没有舰载机配备的第四航空战队也在行列之中,没有了舰载机,航空战列舰又无可奈何地变回了战列舰。机库只能空着,飞行甲板也只好成了防空炮台,不单是见缝插针地将25毫米机炮增加到了108门,还装备上新式的“12公分28联装喷进炮”也就是防空火箭炮6座,这种“喷进炮”的弹丸为直径12.2公分,长43.5公分,重23.9公斤火箭推进的霰弹。内装60个装满燃烧战剂的小钢管,发射0.92秒以后引爆,实际上设计思路还是脱离不了“三式弹”的圈子,日本人只是单纯在各艘舰艇上增加各种防空武器,以为就可以对付占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国海军可能发起的空袭了。

          “捷一”号作战看上去好象按照日军计划正在进行,小泽舰队麾下的航空母舰犹如一块红布,将外号“蛮牛”的哈尔西将军所率领的第三舰队吸引到了北方的恩加诺海角(Cape Engaño),这个海角的西班牙文的原意便是“中计,受骗上当”的意思,真不知是不是命运的故意安排。在轮番的空袭之下,包括袭击珍珠港的老兵“瑞鹤”号航空母舰在内的四艘航空母舰悉数被击沉,但是“伊势”和“日向”却分别在松田司令官以及中濑泝(海兵45期)和野村留吉(海兵46期)两位舰长的出色指挥下,历经数次攻击而仅仅受到了轻微的伤害。战斗中,其猛烈的高射炮火力甚至于给来袭的美国飞行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美军的战斗记录,这些战列舰吐出了“异乎寻常的防空火力”,美国著名海军学者塞缪尔·莫里森也在他的论著里称“伊势”和“日向”的防空火力“也许是战争中所遇到的最为可怕的”。关于当时的防空战斗,“伊势”号的炮术长黑田吉郎中佐留下了这样的回忆∶

          “首先,主炮的三式弹以最大仰角朝着敌方编队的中央射出了第一弹,此弹使敌方编队发生了混乱,他们分为两个集团分进而来。跟着,我下令根据预先制定的方法进行对空弹幕射击。对空战斗中,由于炮火有限,对于从不同方向杀来的敌机,不可能同时应战。这次由于预先设想到将会有激烈的防空战,出击以前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最终采用了以全炮火组合起来在本舰的上空展开一张防空弹幕,我们称其为弹幕防空法。也就是说,全炮火在本舰上空打出漏斗状的火网,各自负责一定的角度,在有效射程内预先以标尺测算好,号令一下,众炮齐发,形成立体的‘漏斗’状弹幕。然后,在敌机将要展开攻击的地点进行阻碍的同时,打乱他们的瞄准,并用爆破弹摧毁他们攻击的意欲,并击落任何企图强行突破的残敌。根据这种战法,‘伊势’的话,其大致构成是∶36公分主炮分别负责前方以及左右15000米一带,12.7公分高射炮大致是周围8000米,机关炮是四周3500米,喷进炮的射程设为2000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规避美机轰炸和雷击的同时,主炮正在对空射击的“伊势”号。恩加诺海战中,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在实战中运用了他研究过的“轰炸回避法”,同时就连美国的飞行员对两舰舰长的纯熟操舰和猛烈的防空炮火留下了深深印象。以至于日后哈尔西会冒险闯入南海搜寻这两艘令他耿耿于怀的军舰。

          小泽舰队的这次作战,总航程达到5570公里,战斗时间约为10个小时,沿途一共遭遇了600架次飞机的袭击。战斗中日向消耗了主炮弹119发,高射炮659发,25毫米机炮弹28970发,“喷进炮”250发,击落9架飞机。“伊势”号的战斗记录如下∶上午7点39分,“伊势”的雷达发现敌机编队接近至200公里,第一次空袭遭到两发近失弹攻击,第二次遭到10架轰炸机空袭,击落5架,第二炮塔被小型炸弹击中,近失弹8发;第三次空袭没有损害,喷进炮击落敌机两架。下午1点05分,“瑞鹤”下沉,“初月”、“若月”前去营救,3点26分,“瑞凤”沉没,“桑”号负责营救,中濑舰长见状也下令前往营救,当时不顾敌方空袭以及潜艇的威胁,在战场上冒险停车,共救得98名以后,再全速追赶其他舰艇。第4次空袭时,在3分钟以内遭到85架攻击,右舷遭7枚鱼雷,左舷遭4枚攻击,近失弹达到了34发,但是鱼雷都被规避或者从舰底穿过。第5次空袭“日向”和“霜月”遭到多发近失弹,损害轻微,第6次空袭被36架攻击,中一弹但是损害微小。全部来袭敌机多达527架次。晚上8点35分摆脱敌机接触,和“大淀”、“日向”和“霜月”一同支援“五十铃”,“初月”以及“若月”的援救工作,9点53分和“五十铃”及“若月”汇合(“初月”业已和美巡洋舰交战而被击沉),次日上午6点30分,再度转进。恩加诺角之战中,小泽舰队可谓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诱敌任务。但是,萨马海战中美军护航航空母舰群的奋战让日军主力栗田舰队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小泽舰队的一切努力也失去了意义。当然,失去意义的岂止只有小泽舰队,本篇的主人公,“伊势”和“日向”花了巨大的精力,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改装为航空战列舰,到头来却连能够搭载的飞机都省不出来,最后依然作为普通战列舰投入了战场,其弹射器没有在战斗中射出一架飞机,这次改造实际上也成了多余之举而丧失了意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捷一作战中的“伊势”号,作为小泽舰队的一员,在恩加诺角海战中本舰在猛烈的空袭下疾驶笼罩在全身的烟雾是主炮发射的三式弹以及舰艉射出的火箭弹。为了减少对主炮射击造成影响,可以看到弹射机向外转到了最大的角度,从这一点也可以体会到巨炮和航空设施相互制约着的现实。

          • 家园 5.小机库的“大用场”

            不过,在这两姐妹的下一次任务中,没有怎么搭载过飞机的小机库总算是派上了“大用场”。由于盟军登陆菲律宾,日本到南洋的运输线就此被切断,为了本土将弹药运到南洋,再将南洋的石油等原材料运回本土,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派出战列舰进行老鼠运输的时候了!

            松田少将麾下的“伊势”和“日向”正好从恩加诺的虎口脱险,还没有好好整修就得到了这下一次任务,原来就是偷运物资而已。执行部队被命名为“完”部队,也有取旗舰“日向”的首字母称为H部队的,部队的构成如下∶

            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战列舰 日向(旗舰)、伊势

            第三十一战队(司令官江户兵太郎少将)巡洋舰 五十铃,驱逐舰 霜月、梅、桃、槙、桑、杉

            在装满大约1000吨地雷、火箭炮、副油箱等军需物资后,部队在1944年11月9日,也就是莱特湾海战的两星期后,从佐世保启航,向南方驶去。对于他们而言幸运的是,原定停泊的马尼拉港就在预计到达前一天,11月13号凌晨便遭到了哈尔西第三舰队的空袭。松田判断空袭还会随时来临,便不打算冒险停靠马尼拉,而于次日下午2点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南沙群岛,次日再由第一输送战队的一等输送舰6、9、10号将卸下的其中600吨军需品以及搭乘的280名人员运向马尼拉。完成装卸以后,第四航空战队再以14节的速度继续南下,于11月23日顺利到达新加坡,稍作整修以后再前往苏门答腊北部卸下那里所要的副油箱以及其他物资。

            当卸空了物资以后,由于发现了美国船队,“伊势”和“日向”奉命和在林加锚地的第五舰队汇合,前往金兰湾待命。第五舰队在志摩清英中将率领下,当时由重巡洋舰“足柄”、轻巡洋舰“大淀”以及驱逐舰“朝霜”、“清霜”号组成。两舰队合成第二游击部队前往开赴金兰湾,途中被巡逻中的两艘美国潜艇发现,12月14日下午2点第二游击部队到达金兰湾。两天以后的16日晚上6点,来自中国的一架B-24在云量8的恶劣天候下,还是发出了在金兰湾发现“战列舰2、巡洋舰2、驱逐舰3”那样相当准确的报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画家柚木武士笔下的“日向”舰,主桅上飘扬的是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的将旗

            此时,在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环礁,美国第3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正为18日遭受台风袭击而受到惨重损失而懊恼之至。国内已经为此设立了查询委员会,结果最终决定让哈尔西回国“休养”,而让斯普鲁恩斯将军接替指挥。临行前,哈尔西向尼米兹将军提出了一项请求,休假以前还有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日子里,他要率领舰队强行突入南海,消灭据报告在金兰湾的“伊势”和“日向”,以确保民都洛到仁牙因的海上交通线安全。虽然尼米兹认为将舰队开入南海有很大的冒险性,但是最终还是被哈尔西的热意所感召,批准了这项计划。1945年1月9日夜,拥有主力航空母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54艘第38特混舰队在拥有油船8艘、护航航空母舰4艘、驱逐舰10艘组成的第30.8.10补给队的伴随下突破巴林塘海峡进入以往只有潜艇才敢于闯入的南海,其中,老将“企业”号以及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拥有专门训练的夜间型F6F型战斗机中队,他们将担任巡逻的3架日本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E13A)逐一击落,日机连发报的机会也没有得到。舰队进入南海以后,哈尔西迫不及待地直指金兰湾,1月12日舰载机出动了1500架次,还是没有发现这个自从恩加诺海战开始就让哈尔西耿耿于怀的那两艘航空战列舰。结果,失去了主目标的哈尔西愤然四处出击,击沉了附近的日本船舶44艘,包括12艘油船和由原来训练巡洋舰改装的反潜巡洋舰“香椎”号,同时击毁100余架飞机,而且,连停泊在西贡的法国远东舰队旗舰“拉莫特·皮盖(Lamotte-Picquet)”号轻巡洋舰也成了哈尔西的出气筒。

            “伊势”和“日向”到底到哪里了呢?原来这两姐妹这时已经躲在了林加锚地。44年12月30日,一架从中国飞来的B-29来金兰湾上空进行照相侦察,这次侦察活动让志摩清英感到了危机,他立即甩开美国潜艇的监视,驶离金兰湾奔南方而去。等到哈尔西舰队返回太平洋以后,在南方的主要日本舰艇开始在新加坡集结。45年2月5日,从南洋向日本运送物资已经几乎不可能,联合舰队命令两舰加上“大淀”号轻巡洋舰,“霞”、“初霜”、“神风”号驱逐舰将战略物资运送回国,这场行动被称为“北号作战”。

            两舰卸下了一部分机关炮,机库里满满地塞进了汽油桶、橡胶、锡锭、钨、水银、锌还有砂糖等各种物资2800吨,其他舰艇也一样减少了粮食、小艇,尽可能的装运,舰队还是由松田少将指挥,在2月10日离开新加坡。舰艇由于大量搭载油罐,连火炮的回转都显得困难,而且机动力明显下降。当时如果没有装甲的机库被击中,引火爆炸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舰队一出港就被美国潜艇发现,潜艇招唤来的岸基航空队发起了空袭,所幸当时低空密布乌云而躲过一劫。空中的劫难刚过,水下的危险又临,潜艇“北美河豚(Blower,SS-325)”、“玫瑰鱼(Bergall,SS-320)”发起了两次雷击,但射来的鱼雷都被规避,甚至被高射炮击毁。不久,又一艘潜艇“驷鱼(Bashaw,SS-241)”也准备进入对“日向”号的攻击阵位,当相距约12海里时,反被其用14英寸火炮击退。2月14日,舰队又一次遭到空袭不过也有惊无险。15日舰队过了台湾海峡以后,采用迂回航线,贴近中国海岸,饶过黄海到经过朝鲜半岛南岸,再通过狭窄的关门海峡进入濑户内海,终于在2月19日回到吴港,为日本带来了最后的补给品。“北号作战”算是取得了成功。

            • 家园 真是昂贵的运输船。
            • 家园 6.露出海面的残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5年3月19日的吴港,照片所拍摄到的是当天九点半的第三次空袭,正右方的半岛是江田岛,左下角是吴港市区,这天美军为了准备冰山行动,对吴港残存的日本舰队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空袭,这是美军对日本本土基地发动的最初一次大规模空袭。虽然当天没有舰艇沉没,但是“伊势”、“日向”、“龙凤”和“大淀”已经事实上失去了战斗力,别的舰艇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照片上可以看见猛烈的防空炮火,以及被击中燃烧的军舰,吴港市内也有火灾发生,但是损害不是很严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空袭下的“日向”。

              返回吴港以后,舰队剩余的燃油全部调用给了“大和”,将这艘世界最大的巨舰送上了不归之旅。一个月以后,松田少将调到了横须贺担任航空队司令官,中濑和野村舰长也转赴新职。没有了燃料的这两姐妹被当作防空炮台,停泊在吴港内。3月19日,终于迎来了吴港的第一次大空袭,空袭中“伊势”命中两发炸弹,升降机被毁,“日向”也被一发炸弹命中。7月24日,美机再度来袭,“伊势”号遭到30架飞机的攻击,当即被命中4发,其中1发落在中央部的军官舱,但未爆炸。6小时以后又是30架飞机前来进攻,这次命中的一发直击舰桥,牟田口舰长以下数人死伤,另外两次空袭还有多发近失弹对舰体造成了破坏,当天“伊势”弹药库和机舱被淹没,约有50人战死,100人负伤。而“日向”遭受了更集中的空袭,有60架飞机对其投下了大约200枚炸弹,其中10发命中,20多颗炸弹在舰舷附近爆炸,军舰舰艏被炸掉,飞行甲板被破坏,舰身受到了严重损害,由于不能抢救,舰员被迫弃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5年7月28日的空袭中被攻击的“日向”号,有五发炸弹正落在附近,虽然没有直接命中军舰,但是水中爆炸所产生的水压,照样可以对舰身造成严重的损伤。四天以前,本舰已经遭到了200多架飞机的袭击,照片上可以看到那消失的舰艏,就是在24日的空袭中被炸掉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7月28日的空袭中摄影,在24日的打击下,已经毁损而搁坐在浅底的“日向”号,依然在遭到进一步打击。

              “伊势”号受损以后,舰内大量进水,船艏沉底。为了使军舰出浅,采取了卸下重物等很多措施,并且三个昼夜对淹没的隔舱不间断地排水,军舰终于得以重新浮起,正决定将其曳往干船坞进行维修,28日,吴港遭到了又一次大空袭,“伊势”遭受了多次攻击,共射出主炮弹10余发,最后一弹在二号炮塔内正准备发射时,主炮因中弹受损而保持着高仰角不能再度发射,这天“伊势”共被11弹击中,大量进水,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一号炮塔区域发生巨大的火灾,连同前日的空袭一共战死190名,所有抢救工作宣告无效,军舰向右横倾15°坐沉海底。同时,业已被弃舰的“日向”也被火上浇油,搁座在海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5年7月26日统计的“日向”的中弹以及损伤示意图。该舰当时已经遭到致命打击,右舷倾斜6度搁座海底。本图所统计的命中数也包括3月19日所遭受的。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遍布全球的战火终于散去,吴港是日本海军最主要的基地之一,港内的江田岛上,有着著名的海军兵学校,这个港口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摇篮,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港湾之内散乱着各种军舰的残骸,这里也有“伊势”和“日向”破败的姿影,几乎贴近海面的甲板上,主炮塔也无奈地被海浪所舔蚀着,这不免又令人想起6年以前珍珠港内的狼籍,嗜杀者必死于刀剑之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6年初在仓桥岛音户町的西方海岸拍摄的“伊势”最终的姿态,其二号炮塔的主炮管朝天昂起,炮膛内有一发来不及发射的炮弹,如果发射出去的话,这也许就是日本战列舰发射的最后主炮弹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6年6月29日摄影,在吴港外被通称为Q基地(水陆两用战车队训练基地)的小岛情岛附近搁坐在海底的“日向”号。本照片摄于战后,该舰和“伊势”不久被打捞拆除。

              两舰在水中的残骸被打捞起以后,到1947年7月4日为止,在播磨造船厂被拆除完毕。战争中几乎形影不离的“伊势”号和“日向”号的躯体也于同一天在默默无闻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具有战列舰般攻击力的航空母舰,这样的梦想中产生出了一代奇舰,也许在大舰巨炮主义者的眼里,她们是 “不贞洁”的,在航空至上论者的眼里,她们又是“不完美”的,但是其诞生有着一定的应急性,将她们一概否定也不免武断。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刚愎自用的日本海军的决策者们缺乏明确的战略理念,虽然造船部门能在这种无视现实的生硬指令下完成了设计建造,虽然不乏优秀的指挥官,虽然拥有出色的水兵,但是依然没有在实战中被证明具有任何意义。“伊势”之名由来日本中部的伊势国,那里因有着供奉着据说是天皇先祖天照皇大神的伊势神宫,在当时被奉为神明之地;而“日向”则起自在日本古代建国神话中传说为日本的发祥地,位于九州东南岸的日向国。冠于这样的名字的军舰,却被梦想和现实所捉弄,梦想毕竟是梦想,在现实世界的狂澜面前还是会遭遇劫难,即使神灵也无法庇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后正在被拆除中的“伊势”残骸,一代奇舰就此消失了踪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7.伊势级战列舰定员表

                昭和12(1937)年4月23日 内令第169号改定

                改正昭和17(1942)年 第1524号

                岗位 军衔 人数

                舰长 大佐 1

                副舰长 中佐 1

                航海长 中、少佐 1

                炮术长 中、少佐 1

                通信长兼分队长 中、少佐 1

                运用长兼分队长 中、少佐 1

                飞行长兼分队长 少佐、大尉 1

                副炮长兼分队长 少佐、大尉 1

                高射长兼分队长 少佐、大尉 1

                分队长① 少佐、大尉 9

                乘组③ 兵科尉官 1

                中、少尉 14

                轮机长 轮机中佐 1

                工作长兼分队长 轮机少佐 1

                分队长② 轮机少佐、轮机大尉 4

                乘组      轮机中、少尉 5

                军医长兼分队长 军医中、少佐 1

                乘组      军医少佐、军医科尉官    2

                主计兼分队长 主计中、少佐 1

                乘组 主计科尉官 1

                乘组      特务中、少尉 8

                整备科特务中、少尉 1

                轮机特务中、少尉④ 3

                工作特务中、少尉 1

                护理特务中、少尉 1

                主计特务中、少尉⑤ 2

                兵曹长③ 10

                飞行兵曹长 1

                轮机兵曹长④ 4

                工作兵曹长 1

                兵曹 225

                飞行兵曹 5

                整備兵曹 6

                轮机兵曹 84

                工作兵曹 18

                护理兵曹 3

                主计兵曹 10

                水兵 645

                整备兵 14

                轮机兵 220

                工作兵 28

                护理兵 7

                主计兵 35

                军官 49

                特务军官 16

                准尉官 16

                士官 351

                兵 947

                合计 1379

                备考∶

                注∶日文中,特务士官基本上相当于技术军官。

                ①.兵科分队长中6名是炮台长,1名是射击干部员,1名是测的指挥官,1名是了望指挥官兼航海长助理。

                ②.轮机科分队长中1名充任机械部,1名锅炉部,1名电机部,1名辅机部的指挥官。

                ③.特务中少尉以及兵曹長中1名为常务炮长,1名是常务运用长,1名为信号长,1名是常务信号長,1名为操舵長,1名为了望长,1名为电信长,2名是主炮方位盘射手以及方位盘回旋手,1名是电路长,6名是炮塔长,1名充任炮塔部附。信号长、操舵长或者了望长中的1名也兼任常务航海长。

                ④.轮机特务中少尉以及轮机兵曹长中,1名为常务机长,2名是机械长,2名为锅炉长,1名是电机长,1名充任辅机长。工作特务中少尉以及工作兵曹长中1名是掌工作长,1名充任工业长。

                ⑤.主计特务中少尉中,1名为常务会计长,1名充任常务衣粮长。

                ⑥.如果搭载飞机(3座型侦察机),每增加一架便增加1名飞行兵曹。

                ⑦.不搭载飞机的情况下,便不再配备飞行长兼分队长,兵科尉官1名、整备特务中少尉、飞行兵曹长、飞行兵曹、整备兵曹以及整备兵。但是仅限士官和兵,飞行科和整备科可以配备五分之一以下的人员。

                • 家园 8.伊势级的改装和性能的变迁

                  (整理自福井静夫技术少佐的《日本之军舰》)

                  完成时 1937年 最终

                  标准排水量 29990吨 36000吨 35350吨

                  全长 208.18米 215.80米 219.62米

                  水线长 205.74米 213.36米 213.36米

                  水线宽 28.65米 31.70米 31.71米

                  水下最大宽 28.65米 33.83米 33.83米

                  吃水 8.86米 9.21米 9.03米

                  主锅炉 舰本式油煤混合24个 舰本式重油专用8个 舰本式重油专用8个

                  主轮机 4台(伊势:柯蒂斯式;日向∶帕森式) 4台舰本式减速轮机 4台舰本式减速轮机

                  轴马力 45000马力 80000马力 80000马力

                  航速 23节 25.3节 25.3节

                  航程 14节/9680海里 16节/7870海里 16节/9449海里

                  燃料满载量 煤∶4607吨,重油∶1411吨 重油5313吨 重油4240吨

                  36cmL45主炮 12(仰角25°) 12(仰角43°) 8(仰角43°)

                  14cmL50副炮 20(仰角20°) 16(仰角30°) 0

                  12.7cm高射炮 0 8 16

                  8cm高射炮 4

                  25mm机炮 20 108

                  30管12cm防空火箭 0 0 6

                  533mm水下鱼雷管 6 0 0

                  侦察机 3架侦察机 计划22架彗星22式

                  装甲重量 9525吨 12644吨 12101吨

                  武装重量 6016吨 7296吨 5156吨

                  轮机重量 3592吨 2604吨 2715吨

                  舰员 1360名 1376名 1463名

              • 家园 虽然忙的一塌糊涂,对这个话题还是预定写一点

                毕竟是如此有趣的两艘战舰,古今中外没见过的。您提到的伊势最后一发炮弹的确是打出去的,因为没有别的处理方法,而且确实被称为日本海军战列舰的最后一弹。

                之所以预定给您写点儿什么,水平上是无法和骑士兄相比的 -- 照片手里还有一些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