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闲聊之十一

      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快速发展,有很多原因。抛开民营企业家个人的聪明才智,社会大环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简单举几个:

      首先,政府罩着就算一个。各级政府对地方民营企业基本是大力扶植,为经济保驾护航嘛。GDP是政绩中重中之重的东西,谁不想升官,谁就不关心GDP。官本位条件中,没有人不想升官。再说,经济发展财政充裕,官就好当嘛。书记市长在用人上从来不和,但是发展经济上基本都是一条心。嗯,扯远了。从中央到地方,对能发展经济的一概大力支持,比如中央的出口退税,比如保护性关税,比如地方的各种优惠土政策。有些地方对大企业家敬重程度也往往不亚于兄弟地区同级别的高级官员。当然也有干过头的,比如有些地方的地方产品保护,公开走私之类。呵呵,又扯远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城市化进程。太祖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他老人家一辈子与天地人斗,斗来斗去,最大的遗产就是把中国农民从散沙一样打造成统一的砖头,把一家一户的小农培养成随时可以参加社会化大生产的民工。他老人家一撒手,太宗一搞改革,这些民工的潜在劳动力就发挥出来了。劳动力成本那叫便宜啊。国企往下裁人,民营企业往里招人,劳动力买方市场,民企发展能不快吗。

      第三个原因就应该说是改革初期的紧缺经济,给初出茅庐的各个民企一个发展的广阔天地。刚改革的时候,什么不紧缺啊。卖方市场,生产点什么,都能卖得出去。资本积累迅速完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人敢打敢拼,吃苦耐劳,创造了经济奇迹。

      时势造英雄啊。

      但是,人应该有忧患意识。

      前面三个条件之中,除了第一条以外,剩下的两条都在改变。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必然的趋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靠价格取胜的路还能走多远?按中国的规模也许还能走十年,也许二十年,但是这条路迟早是要结束的。

      从九十年代以后紧缺经济,经济就过去了,随后而来得就是产品过剩。当然,这没有难倒浙江人,浙江人把产品卖到了全球。中国制造把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打得狼奔猪突:“别看你们的领带有这么多牌子,其实都是我们做的。”但是,世界对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总需求也是有限的。一个人能穿几双袜子,带几条领带?

      有人说,中国的市场还没有彻底发掘出来。须知,中国市场的发掘是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步的。这个市场彻底发掘出来的时候,就不属于中国了。

      这几年,听身边企业界朋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生意不好做了”。不知浙江的朋友是否也开始遇到这个问题了。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必定走三条路。第一、劳动力密集型的比如服装,鞋帽,玩具等等,创自己的品牌,然后向周围不发达国家FDI(比如蒙古、比如北朝鲜、比如阿富汗等等)。第二、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比如五金、化工,进行产业升级,走质量取胜。第三、有特色传统的,走特色化经营(比如在苏格兰、爱尔兰的一些小威士忌酒场有几百年的历史,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然,也可能某个企业同时并走两条或三条路,但是想不变化,是不可能的。而走第一、第二两条路的企业必然要遭遇一个残酷的竞争、淘汰和兼并的过程。

      群雄并起,到三足鼎立,必然要经历一个兼并的过程嘛。

      创品牌也好,产业升级升级也好,真正困难的只有一个因素:钱。对企业来讲,整个的生产经营,就是围着钱转。只要有钱,什么生产要素都能买得到。

      资金从哪里来?

      97年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有钱。但是国家投入缺乏着力点,投给国企好说,投给民营企业怎么投?投给谁?投给哪个行业,哪一家?怎么杜绝其中的寻租问题,保证国有资本不是塞了狗洞?至今为止,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浙江有三富,其中民富很有名。但是一家一户资本通过积累的方式达到产业升级的地步,不知要多长时间。温州的民间资本并没有投入急需的产业升级,而是四处流动,形成所谓的炒房团。

      是温州人的问题吗?不是,是投融资渠道不顺畅的问题。 挣了钱,怎么投资?没有投资的渠道,怎么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这是每一个先富起来的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浙江是民间融资最发达的省份。民间融资的发达,恰恰说明公开融资渠道的不顺畅。

      对于中小企业最难的事是融资,中小企业尤其是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融资问题。这个问题被称为“一个死结”——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资金的,但又不具备直接融资条件,融不到资就无法发展,发展不了就更限制其从银行贷款。

      没有资本市场,就不会有铁路和火车啊。

      一方面中国最有活力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国家的直接财政支持;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资金进行兼并升级做大做强,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存在了多少年了,我不知道。但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就曾经参与一个制订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多少年过去了,这项研究早就无疾而终了,难关仍然没有突破。

      中小企业融资难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家族式经营,账目不规范,很难取得足够的信用;产品不稳定,很难有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有社会的原因:金融体制不完善,监管乏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老赵的作假账系列)。有国家的原因:由于国家经济总量小,为了金融安全,对金融严加管制。

      金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标志,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当年的爱尔兰虽然落后,却应该算是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解决,浙江前途不乐观;金融瓶颈不突破,中国未来的前景不乐观。

      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文摘】2006年中国股市“四大期待”

        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6-01/05/content_4014128.htm

        新华网上海1月5日电(记者潘清)1月4日,沪深股市双双实现“开门红”,以一根令人欣喜的阳线拉开了2006年股市的大幕。

        2005年,中国股市投资者目睹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和艰难推进,经历了证券市场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也体验了市场创新带来的观望和躁动。

        尽管并不奢望刚刚开始的2006年重演“牛市”的疯狂,但对于这个承上启下的年头,人们仍抱着许多的猜想和希冀。

        新老划断:股市再融资功能何时恢复?

        回眸2005年股市,股权分置改革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从2005年4月试点启动,到年末近四成市值上市公司完成或启动股改,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革伴随着赞许、猜疑和责问艰难推进。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这个焦点注定在2006年延续。有经济学家认为,农历春节后股改公司的市值将达到60%左右,大型公司参与股改的数量超过500家,重要的公司基本完成股改。

        对于改革的进度,市场的判断基本相似,对于新老划断何时实施,各方的预估则略有不同。尽管管理层一再表示,新股发行没有时间表,“改革的力度与市场的承受度相结合”,但股市尽快恢复融资功能,无疑是市场对2006年股改的最大希冀。

        价值回归:A股市场迎来介入良机?

        尽管对2006年中国股市能不能走出熊市,股指究竟有多大反弹空间存在分歧,大多数市场人士仍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和价值的回归,正令A股市场迎来绝佳的介入良机。

        “如果说2005年股市的相对低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那么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2006年这种不确定性将逐渐减弱,”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说,2005年末QFII们纷纷增持A股,说明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岁末,各大证券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纷纷发表报告,其中不少都对2006年股市走向作出了相对乐观的研判。

        银河证券认为,宏观经济为股市创造了有利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升环境,目前的股市蕴含30%的溢价预期,投资机遇将纷至沓来。平安证券预估春节后将展开一轮上攻行情,年内上证指数的高点将在1500点左右。而考虑到股价持续下跌令A股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则建议将2006年的投资思路由“积极防御”转变为“谨慎做多”。

        行业并购:弱市寻觅投资机会?

        尽管2006年宏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几成定局,但投行们仍普遍认为,上市公司业绩难以避免整体下滑。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精明的投资者们在弱市中寻找投资机会,尤其是蕴藏在此起彼伏的并购热潮中的机会。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认为,过去几个月中中石油收购旗下锦州石化等三家上市公司,长虹收购格林柯尔所持美菱电器股权等,预示着2006年上市公司并购有望愈演愈烈。

        “外资并购偏重市场‘门槛’,门槛越是高的行业或企业,越会获得海外资本的青睐,”仇彦英说,“存在政策限制或投资限制的服务行业,包括公用事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电信业等,外资也同样看重。”

        T+0、备兑权证、股指期货: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除了融资功能的恢复、市场价值的回归和投资机会的涌现,2006年的中国股市还有什么值得人们期待?

        2005年,宝钢权证受到的狂热追捧,引发了市场对T+0的无限遐想。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恢复T+0的交易制度对激发市场的活跃度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一些市场人士则站在更为客观的立场上,主张部分实施T+0,例如上证50指数样本股或者中小企业板。不过交易制度的改革并非易事,牵涉到清算、结算等多个体系,对监管更提出严格要求。眼下看来,全部交易实现T+0显然时机尚未成熟。

        2005年权证产品初露锋芒,让人们见识了创新的魅力。2006年随着市场创新的深入,中国股市“家族成员”也将日渐增多,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备兑权证。陆续亮相的50ETF备兑权证、180ETF备兑权证将提供套利模型,让投资者有更多的获利选择。

        在过去的几年中,股指期货作为热点长时间地被市场津津乐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更是早早地完成了相关的研究。眼下,股市正处于历史性低位。选择此时推出股指期货,显然可以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许多市场人士由此断定股指期货将在2006年登台亮相。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单边市”的历史真的将会很快划上句号。(完)

      • 家园 改成分税制是94年的事吧

        挑点小错,顺便献花~~

        97年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有钱。

      • 家园 花,不过不要小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哦

        中国今年纺织业产值2500亿美元,估计大家都听过那个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典故,但实际上全球干线航空市场有多大?一年不过六七百架飞机而已,粗粗估计一下,一般737这样的小飞机5000万美元,777这样的中型飞机一亿美元,A380这样的巨无霸2亿美元,平均算下来全球干线航空市场大约只有中国纺织业产值的1/3,至于带动的就业,更是不能比,美国航空从业人员只有十几万,中国纺织业从业人员1800万。俺不是说中国不需要造飞机,但是在造飞机的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不能丢。

        • 家园 如果中国人占有品牌。

            并且占有资金和技术,开厂让外国人干活不是更好?

        • 家园 不要把高端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对立起来

          “在造飞机的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绝对不能丢”,潜台词是说要造飞机的话基本上等于我们不要造裤子了,是这么回事吧。那么,这两者之间果真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么?我不这么认为。

          当然,论证“比较优势”的学者总是暗示这一点,所以把这点挑明了是有好处的。

          • 家园 非此即彼倒不一定,但未雨绸缪总是不错的

            俺是土人,不懂啥经济理论,也别给俺扣大帽子哈,但事实是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开始升高了,更不要提逐渐加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现在是一枝独秀,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永远能保持现在的竞争力?难道未来就不会有别的对手出现?比如印度,现在纺织业也是每年30%的速度增长,哪怕抢了中国一小部分纺织业出口市场,也会导致好几百万人失业呐。除了考虑如何造飞机外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如何保持造裤子的竞争力呢?毕竟在现阶段学习造飞机的学费还要靠造裤子赚呢,是不?

            • 家园 如果中国的领带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就不妨让阿富汗去做外包嘛。

              中国应该有忧患意识。如果由于金融瓶颈的制约,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没有完成,劳动力力成本已经上来了,怎么办?我的文章中提到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完成产业升级,那么中国制造飞机,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品牌,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三产嘛。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利用周围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为中国三产挣面包嘛。

      • 家园 我又沙发!

        献花。

    • 家园 闲聊世界经济之十

      在下是比较喜欢浙江的,人杰地灵出美女的地方嘛。曹操都说,揽二乔兮以娱吾生嘛。(小声问一句,二乔是浙江人吧。哪位帮考证一下。)

      江浙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奇迹,尤其是浙江。改革开放以前,浙江在中国经济上的地位并不重要。海防前线嘛,计划经济时代,自然不会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浙江。那时候,北方是工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后,短短二十年,浙江经济让北方人刮目相看。

      浙江自古在历史上就有经商的传统。当年曾经流行过一本书,胡雪岩,在下也读过。一个伙计短短几十年间,成为闻名天下的巨富。那种精细的头脑和百折不挠的劲头,在今天浙江人身上仍然能感受得到。

      02年的时候,在下的单位曾经组织过一次去浙江的考察。当时,省委的书记张德江给大家做了报告。他在报告里提到的四千精神——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费尽千言万语,(还有一个什么“千”我记不清了),反正要把生意做成。最后,提到浙江人为了挣钱能吃苦的时候,他说,浙江小老板能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他说,浙江是“三富”——真富、民富、不露富。他还说,财政富裕,钱多好办事,干什么都省心,社会也安定,中央把他安排到这里,是他三生有幸啊。最后,又一人送了一本书,《钱江浪花》。里面全是各个民营企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经历。

      据说,当年文革的时候,温州人就开始搞个体作坊。这个说法不知是真是假,需要浙江的朋友证实。不过,浙江人在市场经济中确实是起步非常早的,而且敢想敢干。浙江本身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是一张白纸,更好画出美丽的图画。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处于物质紧缺的时期,没有什么不短缺的。那时,国营企业效益也好,只要有产品,就不愁销路。在北方,国营工人放弃工职,去干个体简直是有辱家门。相反,这时候,江浙的各种个体经济反而活跃起来了。

      等到北方国营企业纷纷倒闭,工人下岗的时候。江浙的个体作坊已经充分利用物质短缺时期,完成了原始积累,进化为民营企业了。不但如此,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已经被瓜分殆尽。江浙产品在全球的皮鞋、服装、玩具、日用百货、小五金、汽配等等领域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北方的民营企业已经很难与之竞争了。

      曾经有一位县长洋洋得意地说,别看你们的领带是这么多牌子的,其实都是我们做的。他不是吹牛,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领带是那个县生产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但是,浙江经济奇迹的背后也有潜在的危机。

      其实仔细翻一翻《钱江浪花》,就能体会到这种危机的根源。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多是在二十年间迅速成长起来的,多数人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创业靠的是灵活的头脑,一股闯劲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机遇。现在他们多数人年过半百,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大量的企业是家族式经营,经营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缺乏自己有力的品牌。靠价格制胜的战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种战略还能走多远?象胡雪岩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危机不是杞人忧天。

      下一步怎么办?

      • 家园 你说的那个县长,估计就是嵊县的,俺老家

        形成相当的规模的,就嵊县而言,我知道的(以前是暑假、寒假回去所看到了解到的),有领带行业(现在应该也还平稳,那个时候我知道的情况是很多人都在家里加工领带),玻璃钢(就是那种搭临时大棚常用的,不过估计是因为污染太严重,后来被砍了),茶叶,还有花木。

        说到融资渠道,我以前没怎么注意,你这么一写,我倒是想起我们那里的地下融资来,就是老太太都知道把钱拿出去得几分利钱回来。

      • 家园 二乔应该是江苏人吧?苏州的?

          浙江一直要到南宋才开始发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