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百里侯之战 – 马英九渐露枭雄本相 上 -- 萨苏

共:💬94 🌺7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关于马英九及马首是瞻的国民党的全面分析

      [东方时代]《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一 05年12月05

      绿营惨败 陈水扁站在十字路口 面临两种选择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备受瞩目的台湾县市长选举12月3日落幕,蓝营大获全胜,绿营惨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宣布辞职。

      绿营之败,败在内外交困。对内,施政无方,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对外,受困于两岸关系底线,政治上难有作为。从这一个角度看,马英九认为是民进党打败了民进党,是对的。

      自己打败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自己战胜自己。对于陈水扁来说,面对过一天少一天、不足两年半的任期,他的从政之路,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经过此次县市长选举,苏贞昌的辞职让绿营的接班人之争重新陷入扑朔迷离的境地。这个时候的陈水扁在绿营中的中枢地位,反而得到加强。其二,虽然蓝营获胜,但是如果综合一下蓝、绿双方的具体票数就会发现,绿营的支持者人数,并没有大幅度萎缩。也就是说,绿营在台湾,仍然有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

      如果此次选举的结果,是绿营获胜,苏贞昌携胜选之威,发起再造民进党运动,那么,陈水扁就彻底跛脚了。但是,事与愿违。

      历史就这样又一次给了陈水扁机会。这支台湾政坛上最具杀伤力、让大陆方面头疼不已的绿色力量,和它背后接近一半的台湾居民,今后何去何从,摆在了陈水扁面前。

      陈水扁有两个选择

      第一,继续紧缩大陆政策,甚至在2008年之前抛出“宪改”议题挑战大陆底线。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团结支持者,又可以打击泛蓝阵营,制造两岸紧.张气氛。更重要的,这样的做法,暗合了美、日牵制中国的大战略,会得到美、日的支持。

      第二,利用执政之便,放宽两岸经贸交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台湾经济发展展现新的曙光,又可以取信于民,巩固执政地位。

      如果陈水扁选择了第一,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陈水扁选择开放两岸交流,不但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对台湾内部的族群弥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台湾社会近年之所以深度撕裂,根本原因在于两岸关系。如果绿营改弦更张,淡化、或者不再继续操弄两岸议题,将今后选举的焦点转移到内政问题上来,台湾岛内的和谐气氛会好很多。

      站在泛蓝的角度,恨不得将绿色势力赶尽杀绝;但是,站在大陆的角度,有哪一个大陆人希望未来的台湾岛,是一个蓝绿尖锐对立、不共戴天的社会呢?

      这是陈水扁最后的一次机会。青史留名还是默默无闻,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时事点评】就在上个星期六,“闹哄哄”的台湾“三合一”大选终于结束了。结果似乎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国民党籍当选十四席,民进党籍六席、亲民党一席、新党一席、无党籍一席,总计属于泛蓝的有十七席之多,而反观“泛绿”只有六席,可以说在陈水扁急得“公开呼吁”去“买票”的情况下、“泛蓝”算是夺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马英九的“表演才能”、就是相对于“选举动物”--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种胜利的下面,因马英九的“政治品格”,而过早就埋下了隐忧的“泛蓝内部整合问题”、却有可能提前引爆。

      如果您是我们的一位“长期读者”,那么,您对我们之前就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应该是有印象的,那就是:在我们的眼里,马英九的“表演才能”、就是相对于“选举动物”--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英九骨子里,根本就不在意“对手”的感受

      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在马英九的眼里、“对方”的“真实感受”似乎根本就不值一提。在我们看来,就目前而言、直到08年台湾大选、他眼中唯一重要的,恐怕就是抓住一切表演机会。

      从国民党大胜后的两天不到的时间里、东方评论员观察到的马英九、仍然在那里通过言行强调着这一点,即:一切可以让台湾选民知道他“为人”的机会、是一点儿都“不容错过”的。

      ●对于马英九的“政治品德”,从一个“历史画面”的回顾中、最能说明问题

      事实上,就马英九的“政治品德”而言,有一个“历史画面”恐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那就是在他于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的“那一刻”、就在王金平宣布“承认落败”、并向马英九“表示祝贺”十几分钟之后,这位老兄,却偏偏要“快马”赶到王金平的竞选本部、要“当着已经坐上汽车准备离去的王金平的面”(准确地讲,是当着媒体镜头的面)、在第一时间里“垦请刚刚宣布失败的王金平、去出任国民党的第一副主席”。

      要知道,不论是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去看、还是从“政治游戏规则”的角度去看、这都是马英九有意抛出的一个令王金平两难、是即“不会低声下气当场答应、也不会在负气之下当场拒绝”的“好意”、其做秀的功夫堪称“一流”。

      ●操起对付王金平的那一套、马英九在“即刻处理”宋楚瑜

      有了这种“为人”的记录,东方评论员对马英九于选后的“第一动作”、在上周未的《时事解读》中、也就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一旦国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大胜,马英九将一如对付“党内对手”王金平的那一套、“立刻处理”宋楚瑜。

      对此,我们就注意到,就在赢得这次“三合一”大胜之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立刻冲着“只有一席入账”的宋楚瑜做出了一番“将心比心,以及“他可以体会亲民党的‘不舒服’”的“公开表示”。

      ●“春风得意马蹄急”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内外双修”了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诉那番“公开表示”、是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白了,是在借“将心比心”之机、一边往同是“泛蓝”亲民党的身上撤盐、一边还在往“仍然同在一口锅里吃饭”的王金平身上踩上最后一脚、不为别的、为的就是在“大树特树”自己那“胸怀若谷”的“光辉形象”、为的就是清除一切对自己有鞠绊能力的“异己”。不难看出,“春风得意马蹄急”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内外双修”了。

      事实上,这位才上任不久的国民党主席、在“体会了宋楚瑜”的“不舒服”的同时,也已经同时开始“顾及王金平的感受”了。请大家注意这一段话,原文是:(马英九说)他会按照“立法院长”王金平的说法,赶快修补国亲关系,他愿意拜会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希望国亲的合作关系不会受到影响。

      非常清楚,这位刚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而自连战手中接过指挥权的党主席、在“没有忘记”党外有对手的同时、也仍然没有忘记其党内也有对手。

      ●“谁听谁明白”、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漂亮话”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的“这番遍及党内、外的顾及”、就表面而言,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不仅将“友善之手”伸给了党外的宋楚瑜、也将“友善之手”伸给了党内的王金平。

      但是,本质上而言,我们认为、马英九“体会宋楚瑜”的手法、与他在党主席竞选后、于第一时间里“恳请”落败的王金平出任“第一副主席”、可以说是“同一个道道”,那就是:明知对方心里不舒服、还偏要讲出一番“谁听谁明白”、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漂亮话”。

      那么,“大多数台湾选民”看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呢?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则稍早的消息。

      亲民党面临立委出走 泡沫化危机

      【台湾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3日投票最后一刻,家住北县的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选前二天宣示为选举负责,促使泛蓝选民“弃橘保蓝”,弃保作用发酵下,亲民党这次仅守住连江县,原本寄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全告失败。面对小马哥魅力横扫 ,加上选制变革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亲民党未来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窘境,更要防堵破沫化的危机。

      选前亲民党看好刘文雄当选基隆市长,但随着马英九喊出“抢救马英九”,并多次以具体行动替党籍候选人许财利辅选,基隆浮现弃保效应,选情一夕崩盘;同样的情况,也在花莲发生。

      即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幕僚表示,这次失利完全是“非战之罪”,然而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却让亲民党不能不先面对党内立委出走的危机。

      立委选举过后,亲民党立委周锡玮、李庆华先后投靠国民党,退出亲民党的邱毅也在稍后加入国民党团运作,其他蠢蠢欲动,想弃橘投蓝的立委更不在少数,只是碍于主席宋楚瑜过去的恩情,许多人都暂时按捺出走的意图,预备等“适当时机”再投奔国民党。这点宋楚瑜自然心知肚明。

      根据宋楚瑜自己评估,扣除7名不分区立委,选后能坚持留在亲民党的立委只剩3席;即使宋楚瑜坚称,就算十席也是关键少数,也无法阻止党内分崩离,对亲民党及支持者造成的伤害。

      这次县市长选举大胜,不只证明马英九顺利跨过浊水溪,成为泛蓝选民在2008年寄予厚望的对象,也显示宋处瑜“省长光环”不再,未来亲民党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面对单一选区两票制带来的冲击,将是亲民党能否存续的关键所在。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

      ●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

      显然,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指槡骂槐、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

      我们知道、马英九于选前两天的时间里、是登高一呼,喊出了“抢救马英九”这种纯粹“煽情”式的“竞选广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情急”之态、是与先前陈水扁“口不择言”地公开动员“泛绿”去“买票”、颇有相提并论之处。

      事实上,就选举而言,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事先并没有太大把握大胜。根据我们的观察、就台湾当时的选情而言、并没有出现国民党大幅领先“泛绿”、且“领先到民进党再耍流氓手段也都不怕”的地步。

      ●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在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口口声声要“为选举负责”多日之后,马英九才公开宣示为选举负责,“说我如果输了这场?一声为“选举负责”的“后续动作”、就是马英九随后抛出的、并亲自登台、“倾情表演”的“抢救马英九”这一幕。

      ●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到底在“骂”些什么?

      不过,客观上讲,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我们也认为、单纯就这场选举而言、“抢救马英九”倒也不失为一手“力作”、从效果上看,就是如同新闻中所说的:促使“泛蓝”选民产生了“弃橘保蓝”的“弃保”效应。

      其实,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就是在痛骂这一点。就目前而言,因“抢救马英九”而促发的“弃保”效应,令亲民党这次仅拿到了台湾连江县这“可怜的一席”,而原本寄厚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也是全数归了事前声称“会帮助”亲民党的国民党。

      ●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

      另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之前马英九的国民党与陈水扁的民进党已经进行了“通力合作”、将台湾的选制“变革为只利于国民党、民进党这些‘大党’、而不利于亲民党、台联党这些‘小党’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因此,选后的宋楚瑜、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尴尬之外”,更要面对被“泡沫化”、“边缘化”的危机:道理很简单,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 ”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

      ●“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必须警惕的焦点

      因此,在选举过后、也就是说在马英九发动“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警惕的焦点。

      在首席评论员看来,要说清楚这个“后遗症”,还是得从宋楚瑜和马英九的“个人抱负”说起。

      ●在去年立法委员选举时,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判断

      事实上,就在去年年底、早在台湾“立法委员”选举之前,我们就曾经说过,“选举过后”最激烈的斗争将不在“蓝绿”之间,而在“泛蓝”内部。结果,也是在“泛蓝”胜利之后、在那时就被“蓝军战友”--国民党抢走众多选票的亲民党、其党主席宋楚瑜就是在一气之下跑到华盛顿“小住”了近一个月的。

      ●宋楚瑜曾经一气之下、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换戴”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

      众所周知的是,在美国待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宋楚瑜、一回到台湾、就立刻搞出了个让“深蓝”选民惊讶得“口都合不拢”的“陈宋会”,并气哼哼地、却又理直气壮地、将一度“比国民党连战还要蓝”、也坚持“配戴”了多年的“深蓝色领带”、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给拽下来、换成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

      ●宋楚瑜的“个人抱负”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当时的宋楚瑜、其算盘“不可谓之为不深”,他搞“陈宋会”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为了实现“第一个访问大陆”的历史伟绩。不过,就如我们之前多次所于的那样,宋楚瑜之所以如此在意这个“历史伟绩”,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什么“两岸统一”、而是着眼于2008年的台湾大选、是为了08年成为所谓的“台湾总统”这个最终目标。

      显然,有如此“个人抱负”的宋楚瑜、如何及早布局,从而尽一切办法、去率领亲民党在当时还有一年、到今天才刚刚结束的这场地方选举中“显示实力”,尽可能地多捞几个台湾县市的“治权”、也就犹显重要。

      只是结果显示,宋楚瑜近乎一年的布局与精心盘算,今天终于成了“落花流水”。

      ●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

      想当初,宋楚瑜那种、因欲取得“第一个登陆”的“飞机票”、而“圆滑”地在华盛顿的“指点”下去搞“陈宋会”;客观上讲,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既先企图借“陈宋会”捞取陈水扁政权签下“两岸和平使者”的”授权书”;再转过头来借“登陆”之机、再捞取大陆方面的“再背书”,最后,宋楚瑜就可能从“立法委员选举”的败局中走出来,并摇身一变、变成了早前“心怀新加坡私利、顺畅穿行于两岸”之间的李光耀了,有了“台湾的李光耀”这种身份、定会让宋楚瑜的政治收益极其可观。

      在“摆完”这些事实之后,宋楚瑜之所以甘当“变色龙”、让亲民党从比国民党的颜色还要“蓝”的“深蓝”、一夜之间就变色为“不蓝不绿”之“橘色”的“来龙去脉”也就一清二楚了。

      ●只可惜的是,北京看清了这一套的背后、都是华盛顿政治阴谋

      只可惜的是,北京看清了这一套的背后、都是华盛顿欲将“没有一中前提的两岸和谈”的把戏“做实”、且准备将“两岸实质性三通”无限期推迟、为将来续打“台独牌”准备时间的政治阴谋。此外,华盛顿还想借此达到“暂时稳住”台海局势、以策应其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微调”之“企图心”。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本想“第一个登陆”的宋楚瑜、却“意外于”被北京拦下、并被安排在国民党的连战之后、乘坐“第二班飞机”进京。就此而言,宋楚瑜和全盘接收了连战“两岸关系政治资产”的马英九相比,可以说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先失一分”。

      ●马英九的“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也是如出一辙

      不过,马英九的“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也是如出一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去年台湾“320”大选的当天、就在台北、就在连战、宋楚瑜准备宣布“当选无效”的时候、就曾经遭遇马英九的“保留意见”。

      东方评论员认为,从这一事就足以看出:当时身为台北市长的马英九、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暴力抗争活动”的牵连。事实上,就我们得到的资料显示,当时的马英九,可是力主“就此罢手”、并以“君子的风度”、在“法律的名义”下去接受即成事实的。

      ●“连败两次的”连战、就不能再继续“恋栈”了

      要知道,这种既成事实的核心就是:“连败两次的”连战、将不能再继续“恋栈”了、国民党内部的“新生代”开始重新寻找领导人。如此一来,也就有了所谓的国民党竞选党主席的“运动”、显然,“这种运动”对无时不在注意自己光辉形象的马英九而言,可以说是早就期待着的。

      实际上,就在那之后的几天里,东方评论员就一再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即,只要国民党表现出一丝“不敢上街”的苗头,那么,当时还在担心台湾发生内乱的华盛顿、就将立刻把全部的宝押在陈水扁一个人的身上。事实上,整个事态就是这样一路演化下来的。

      ●不难为马英九将来的“政治面孔”进行准确画像

      期间,什么美国派人去台湾协助调查“319枪击案”,什么“敦促”陈水扁让“320选举结果”进入司法程序,都不过是华盛顿向来玩得顺手的“两手策略”的又一“个案”:即一手帮助陈水扁、去压住国民党、亲民党不要抗争,另一手借“扮演着这种帮助的角色”,名正言顺地“搜集”陈水扁、民进党的“不法证据”、作为今后的、符合美国利益的台湾政策提供“筹码”。

      在我们看来,诸如安排“陈宋会”这样的“活动”之所以如此顺利、恐怕就有这方面“素材”在起着不为人知的“促进作用”。

      显然,在将马英九的这一历史镜头回放之后,我们也就不难为马英九将来的“政治面孔”进行准确画像了:

      首先,马英九会借这个“成绩骄人”、“人气大涨”的机会、极尽一切手段“整饬”泛蓝:将党外的宋楚瑜予以“泡沫化”、从而或是在根本上“消灭”、或是整体上“招安”亲民党;同时,在清除了党外的、来自“泛蓝”的杂音之后,马英九的下一步,就是将党内的王金平予以彻底“边缘化”;

      ●用不了多久,马英九在美国人的面前、将会表现得比陈水扁“还要忠实”

      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马英九就会一步步展现其“庐山真面目”:既在两岸政策上与华盛顿全面协调,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多久,马英九在美国人的面前、将会表现得比陈水扁“还要忠实”。

      ●有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供我们观察马英九对华盛顿的“忠诚度”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里就有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供我们观察马英九对华盛顿的“忠诚度”,这也就是我们之前一再提及的:马英九将会借现在的“选举空档期”、全面推动“军购案”、既使宋楚瑜“再次威胁”“将在立法院配合民进党通过清理国民党党产的法案“也在所不惜。

      ●在中国尚须进一步强大之前,任何执掌台湾政权的个人、或者党派、都不会心甘情愿“主动统一”

      最后,也就回到了马英九如何实现其个人抱负、以及几乎所有的在台湾掌权的政治势力的现实利益的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在中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在中国尚须进一步强大之前,任何一个执掌台湾政权的个人、或者党派、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去与大陆“主动统一”的。

      这一点,从陈水扁上台到现在仅仅五年多的时间,陈水扁个人、以及民进党的实力人物、以及支持他们的台湾财团、依靠“执政台湾、抗拒统一、偏居一隅”、并充当国际反华势力棋子的角色、所捞得的“巨大好处”,在美国、日本与台独“眉来眼去”中、在这场选举中“真正将民进党彻底打败的”高捷弊案中,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先声夺人、“仅仅是相对亲民党”而言的

      然而,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先声夺人、仅仅是相对亲民党而言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两岸关系在国民党相对民进党的争夺中,并不占重要位置,这一点,从民进党尽管在“席位”上是大败,却仍然获得了42%的选票、只比一年前的立法委员选举少了3个百分点,就可以看出。

      因此,在这里,我们还想强调一点的是,尽管两岸关系是国民党大胜的一大因素,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真正让民进党败掉的是民进党政权、陈水扁个人自己的腐败。在这一点上,这才使得国民党成功地争取到了对民进党腐败不满的中间选民、以及“连战第一个打开大陆之门”、“抢救马英九”运动等、大量吸取了亲民党的泛蓝选民、最,面对“执政好处”的经济成分、或许有着“洁癖”之称的马英九、或许还能抗拒、但是,他所依靠的“国民党团队”中的“重臣”都能抗拒吗?不要忘记了,国民党??人也是中国人的观念”还占着台湾的主流民意呢?

      ●一个“暗中抗拒统一”、但也“绝口不提台独”的马英九、“大事全看华盛顿脸色”的马英九、将会“最后定型”

      另外,对“这种好处”中的“政治成分”,从“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一般远大的马英九、却处处表现出只顾自己的“个人政治形象”的多个历史镜头来判断、以及结合他那种“相对连战要保守得多”的两岸态度来看,马英九及其国民党在赢回2008年台湾大选的过程、充其量也只能表现得象个“政客”、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与国民党团队,恐怕也根本就没有那种“政治免疫力”、以及“经济免疫力”。

      ●一个人的政治野心越大、就越容易留恋在政治上的权力

      不仅如此,由于一个人的政治野心越大、就越容易留恋在政治上的权力。对此,有分析人士已指出、一旦马英九与国民党如愿上台,以台湾的民主与法制水平、马英九与他的“国民党团队”、更会因长期远离朝政、整体呈现出一种类似陈水扁、民进党之流上台后所表现出的、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出于经济利益的“攫取狂热”。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三合一”选举之后的台湾,一旦马英九能够顺利在“泛蓝”内部完成整合、 旦做到了“该消灭的消灭、该清理的清理”之后,一个“暗地里抗拒统一”、且也“绝口不提台独”的马英九、以及表面上在“两岸三通问题”上“表现积极”、以应付台湾经济界的要求,但在“两岸实质性三通问题”上、在军购问题上“全看美国脸色”的马英九、就会在迎合台湾所谓“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下、在迎合美国、日本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的各种“心意”下、做“最后的定型”。

      显然,只有这样,马英九以及支持他的国民党团队、才会得到相应的、来自台湾岛内、岛外的各种利益集团的支持、才会有望在2008年去夺取台湾政权。

      ●我们是不会看到一个致力于“和平统一”的马英九和国民党的

      非常清楚,在马英九和国民党整合了“泛蓝”、着眼于2008年台湾大选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是不会看到一个致力于“和平统一”的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个“不提台独”、却在各种势力交织下、致力于“暗中拒绝统一”、以全力赢得国际支持台独势力、特别是仍然严密控制着台湾政局的美国的充分信任、从而默许其夺回政权、并企图长期执政、统治台湾的马英九与国民党而已。

      而在这个过程中,台湾问题的真正角力者--北京与华盛顿,却都暂时得到了自己急需的时间,中国要的是再继续稳定发展几年的时间、美国想得到的是将中东这锅“夹生饭”消化的时间,显然,在这种共同需求下,不论是陈水扁、民进党、还是马英九、国民党,事实上都有“政策向前、或向后调整”的空间。这就是说,在北京已经成功地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中亚、中东问题揉合在一起之后,不论是华盛顿、还是对北京而言,谁在台上掌控台湾,对台海的稳定而言,其实都差不多。唯一差太多的,就是日本人了。

      在一段新闻之后,东方评论员将会继续谈谈日本保守势力是如何看待台湾今后政局发展、并感觉到“另一种失落”的。

      • 家园 主公于卫鞅,能用则用之

        不能用则杀之

        • 家园 卫秧是指宋?

          泛蓝要赢总统大选自然要统合力量。本来

          比绿的优势就不明显。再分,怎么行?

          • 家园 给马带上嚼子,捆在我们的战车上

            是马英九之于党中央.

            但只怕\"用之\"\"杀之\"皆如隔靴搔痒,不得趁手而入.只有把他的个人利益,权利,名望同\"台湾利益\"进而同大中国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对此人有所牵制.对马,我是不相信这里有脱开个人利益的台湾利益的.对马这样的好\"名\"之徒,除了经济(两岸贸易)的,武力的两手之外,还要对他进行\"名誉\"的捆绑.既是在大中华范围内多渠道地宣传国家分裂的原罪,民族复兴的大业(这点,马比SB强点,口头还是认的,至少现在).如能真正形成舆情的包围,不怕他不就范.舆情的形成不在一日之功.可惜土共的宣传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再加上头几年在外的名声自个儿也不太在意,难啊,难.

            瞎说几句,拍砖的不要.

            关键词(Tags): #利益捆绑
    • 家园 有几点感想

      在台湾不独立的前提下 台湾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块民主试验田 意义非常巨大 他们今天走过的路 终有一天我们也要走 大陆可以充分总结经验教训

      泛蓝取胜 恐怕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日本

      萨翁失马 焉知祸福——需小心陈SB铤而走险 利用台湾制宪独立煽动民情 捞取政治资源

      为大陆争取到了宝贵的崛起时间

      衷心祝福台湾人民 希望时间能够融合两岸的对立

      • 家园 你的论调可以休矣

        “他们今天走过的路 终有一天我们也要走”

        这种预设西方“民主”文明,别人必定要走的论调,如果会过去十年或许还有人信,但是现在泡沫已经灭了。

        被殖民过的哪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还有亚洲国家等等,就不要用说了,西方人精心刻的“民主制度”不成功可以用“文明冲突”搪塞,最新的俄罗斯,都吃下去后悔的版吐不出来。

        还有人要把毒药当奶粉,把台湾当作向大陆都受毒药的广告,自己脑袋被洗晕了,还以为大家一起都被洗过。

        真是可笑!

        • 家园 不能休

          我知道漏兄十分推崇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实我也认为我们国家建国时选择了一条好的道路 但是为什么走到今天反倒是大幅度倒退了?

          个人认为这是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许多理论 什么“空想社会主义”等等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类美好的前景 我们党所奉行的“共产主义”也是如此 但是再好的理论还是需要落实到人来实现的 然而人的素质、私心是无法去掉的 “歪嘴和尚念经” 好的理论也不一定友好的结果

          我国宪法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充分发扬了人民民主 这和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在内涵上是一样的:都是充分尊重人民的权利(漏兄可能要说西方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民主了 呵呵) 但是我们国家至今也没能够实现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没有真正的人民的监督 造成今天权力的腐败 因为我们从封建社会走来 头脑中从来也没有人民可以监督政府、政府应该做人民的公仆的这种意识

          漏兄所谓的“西方殖民” 恰恰是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国内利益的在国际行为上的最不民主的行为

          我们民族曾经在强盛的时候向世界输出文明和价值观 世界的发展是一个交互融合的过程 今天我们落后了 不能光看到外因(外来侵略) 我们自己文化的落后是一个内因 要想发展 必须学习国外好的经验

          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虽然让很多人不满 但是最后增强了国力

          台湾人和我们一样的民族、文化 他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

          可能我们看法不同 但我认为中国必将走上适合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国民自由、人人平等的民主道路的

        • 家园 漏大人可能误会他的意思了,我的理解是

          他想说台湾的一切经验教训都是大陆的经验教训

      • 家园 要提防SB

        他很有可能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到外部去,打“独立”旗号煽动民众,重夺控制权。

        此人翻盘的能力不容小瞧,上次他输了台北市长,但反而进了总统府。

        小马哥亲民形象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还是有建树,但可不要再重演上次的覆辙,让SB绝地反击成功。

        • 家园 这个问题不必担心

          陈水扁作为不出基本教义派的路数,什么路数?水自然越混越好,让这样的台下作作参议还马虎,上了台就是越搞越乱。不过,让他嚣张他也是不敢过了头的。挑战统独的问题是一张关键的牌,不可能随便就打出来,当然,陈手里还有几张牌?

        • 家园 不错 这家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如果在从前 可能还真不大好办

          但是这回碰上了同样是狠角色的胡core

          有得他好瞧的

    • 家园 最后一句话才是实质,也是楼主想要说的。
    • 家园 【文摘】馬英九下猛藥,是奇招,也是險棋

      外链出处

      選前最後兩天,國民黨把「主席牌」玩到淋漓盡致,由馬英九開記者會宣布若藍軍縣市長未過半,將辭去黨主席一職。馬英九為選情投下震撼彈,親上第一線抵擋敵軍火網,雖然爆發力十足,但後座力也不容小覷。

      過去國民黨主席從未因縣市長選舉失利而下台,這點常被對手拿來調侃,黨內從未建立主席為選舉負責的慣例,高層的權威始終不容挑戰。例如馬英九就任黨主席當天,副主席關中就曾先行消毒,認為縣市長並非馬英九提名,這場選戰對馬英九「不公平」。

      但馬英九打破慣例,在選前訂下明確負責標準,不僅在國民黨前所未聞,在民進黨也相當罕見。以往訕笑國民黨的人,近來有些笑不出來,競爭性的黨主席選舉把國民黨支持度推向新高,縣市長選舉又讓國民黨氣勢高颺。

      選前十多天,馬英九逐漸把砲火轉向陳水扁,拉高對話層次,邀阿扁開闢「主帥對決」戰場。民進黨正因高捷弊案而焦頭爛額,馬英九接櫫高道德標準,一面以吳俊立事件藍軍建立道德正當性,一面也嚴辭批判民進黨執政後的表現,企圖將國民黨與民進黨形成強烈對比。

      但選前為何下此猛藥?馬英九指出,國民黨支持者有時比較「懶散」,投票率不高,因此他提出未過半辭職,希望能夠凝聚國民黨的憂患意識。國民黨高層也分析,投票率高低,對國民黨選情有關鍵影響,因此藍軍最後階段策略,就是要把票全部催出來,「主席這是出絕招!」

      另一方面,馬英九提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只准成功、不准失敗」,大喊「搶救馬英九」,將自己與縣市長候選人放在同一條船上。馬英九認為,這樣將可激起藍軍同仇敵愾,營造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與魄力。

      「搶救馬英九」是高招,也是險棋,對於基本盤藍大於綠的地區如台北縣、桃竹苗地區等,應可催化藍營投票意向,達到催票入櫃的效果;對於泛藍分裂的縣市,如基隆市、屏東縣、台中市與花蓮縣,也可間接促成棄保效應,協助正藍候選人凝聚票源。

      不過,對於基本盤綠大於藍的地區如宜蘭縣、嘉義市等地,升高藍綠對決氣氛,反而可能激起綠軍危機意識。目前國民黨的整體優勢,是來自於泛綠選民的失落感,面對馬英九的背水一戰,反而可能鞏固泛綠的基本盤。

      馬英九私下坦承,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但就算他不說搶救馬英九,民進黨一樣會鞏固泛綠基本盤;國民黨內已思考過利弊得失,這樣打下去對藍軍的士氣應有幫助,「如果不動,我們死得更快!」

    • 家园 【原创】百里侯之战 – 马英九渐露枭雄本相 下

      胡锦涛在上任时刻,本来是比马英九顺畅得多,因为他毕竟外面没有阿扁这样的大敌威胁着自己,但一个萨斯,立刻将一向韬光养晦的胡哥推上了险峰,一时各种声音甚嚣尘上。然而,胡却在这种境况下走出好棋,施展腕力,在外界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拉开一场力抗萨斯的生命与尊严之战。几个月的力抗萨斯,显示了中国的实力,也显示了中国的信心。北京的国际国内声望,历经萨斯的考验,不降反升。

      有人说胡是利用了萨斯,因祸得福,言下不免有些酸酸。

      我的看法却有些不同,萨斯这种事情不可能是福。当年读书之时,逢考萨必头痛,而有的朋友却热盼一考,盖实力不同,一个怕不及格,一个期望借一考而扬威也。是不是志大才疏,萨斯就是一场考试,刚好称出了胡的斤两,也称出了党内对胡的信心。

      从这一点上说,三合一选举对于马英九来说,也是一次考试。作为在野党是劣势,但绿营恰好弊案丛生,令人失望,又是优势。马的这次考试,题目可说中规中矩,考的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耐,过得去,说明你马英九确有本领,过不去,期待于你什么都是看错了人。这场考试你是赶鸭子上架还是主动出手?马英九扔出不过半就辞职的硬话,和胡锦涛最终公开疫情全民抗萨一样,显示了作为政治家的魄力,用网络小说的话说,这两位敢“亮剑”。

      对于马英九很多人疑虑重重,其中之一就是对他的能力,马脱颖而出,普遍认为他靠了两大法宝 – 小马哥的帅气和清廉的名声,而其政治能力并无太好的表现。仅有帅气和清廉马想走得更高,无疑是不足的,百万英镑的小伙子没拿到钞票的时候也是两样都有,可不照样在街上饿饭?

      但是,胡锦涛在走上台前之前又何尝不是谨慎持重?东方政治中“忍”本身就是一项要求,年少多气盛,马能够不急不躁,等待连战交出国民党主席的职位而不演任何有逼宫嫌疑的举动,大约已可证明此人不是浮躁之辈。而他接掌的时候,外界舆论已经可用“水到渠成”“众望所归”形容,不争胜于争的韵味呼之欲出,台湾浮躁而朝秦暮楚的政客太多,似马棋步走得如此之稳可称少年老成。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马本身就是一个花瓶,花架子,所谓“忍”,不过是无能为也已。

      这次选举的前后,证明此说可能不确,马非花瓶也,马英九,枭雄也。

      枭雄者何人?三国中的刘备是也。

      刘备,以中兴汉室为号召,是三国中期以后名义上可与曹操抗衡的唯一诸侯,然而。。。

      枭者,反噬父母者也,刘备的攻击锋芒并不总是指向曹操,附刘表而夺刘表之地,近刘璋而夺刘璋之土,按理说这些人总是他可以用来抗曹的盟友么。假如刘备是蓝,那刘表刘璋都可以算是泛蓝,但刘备动手从不容情,故名枭雄。这可以说刘备不义,然若从历史角度看,非如此刘无力与曹对抗也,与其他“泛蓝”结盟的头痛,要远远大于兼并,而其战斗力,就远远不如兼并之后了。

      问题是看得清不见得做得到,鸿门项羽为什么不吃掉刘邦?以霸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也。

      霸王尚如此,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多半就是在这种犹豫中失去好机,能够看准时机,敢于利用时机,则是政治家能力的考验。

      胡哥所为,兄弟有一件事情是佩服万分的,萨和GCD无亲无旧,没有必要为其粉饰,这件事萨是真佩服。兵法上,两线作战最为危险,所以优秀的统帅总是集中攻击一个敌人,消灭后再收拾第二个,这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北京这方面的掌握也基本符合如此兵法。因此,在东海方面,全力应对台独问题的时候,对日本在钓鱼岛的挑衅就比较姑息,我认为这不是软弱而是策略的体现。所说刚不可久,就美国那样的国力也是“陛下须作不得快意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应该铭记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这样的做法很快就取得成效,那就是在大陆的全盘压力和对时机的掌握之下,大陆军力度过了危险的空城计期,反分裂法出台,台岛内部出现分化,连宋访北京,台湾人骤然发现大陆并不是绿所看的那样红胡子绿眼睛,台独退潮台海缓和的局面开始出现。

      也就在这时,大陆突然出牌,有备而动,在东海油田问题上以强硬态度对日,日本朝野措手不及,只得步步后退 – 有人说我们在东海还没有得到全部我们应该得到的利益。什么叫应该得到的?就是按照道理应该得到的呗。可世界不认道理,只认得实力,你自己的东西也要靠实力拿来,不然就是人家的,莫怪上帝不公,从实力角度,这次中国在东海赢得日本人灰头土脸。

      对这张牌兄弟最初持谨慎态度,觉得台湾局面刚有好转,怎么马上就掉头对日本去了?不是两线作战么。。。 看到中途,才明白好好学了一课,那就是政治上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它会一直存在下去,所以,想处理完了一个问题再处理一个问题太天真,正确的思维是所有事都是动态平衡,要在动态中调动自己的力量,所以台海只要一缓和就是对其他方面出手好机会。这话事后说来容易,连战前脚走,后脚就搅动东海,这份魄力不是一般人所有的。而从东海问题上中方的充分准备看,准备打这张牌早已在北京的思路之中。

      这需要对局势的清醒判断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霸气。匹夫如日本右翼是缺少前者,自古造反不成的书生多缺少后者。御一国而可为一国图利者,胡锦涛不是花瓶不是政客,而可以称为政治家。

      马英九也不是花瓶,从他当选国民党主席也就开始渐渐显示出了这种政治斗争的霸气。

      国民党党主席的位置,是马,王之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自然天真,但选后马对王的态度确委实值得玩味。马选后就去主动握手,王则大失风度,依然是“好人”马英九的本色,然而转过头来在权力分配上,马对王却是步步为营,寸步不让,决不求王合作,而逼王按照马的节奏来走。全不怕逼反了王金平 – 这就是马英九对自己地位的自信和敢于利用这种地位的表现。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国民党内部被寄予的希望,国民党可以没有王院长不可以没有马市长,王若负气而走,跟随的人一定不多,他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就告完结,就是一个台湾版的加藤纮一。

      于是,王金平只好偶尔发发牢骚,实际上还得按照马的指挥棒转,能迫踌躇满志的王金平不得不依附于己,是马的杰作。有机会王会反噬?当然了,问题在马英九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让我想起来有人评价胡锦涛“特别尊重老同志”,马英九何尝不是?对党内大佬足够尊敬,但一旦涉及到权力,无论连主席还是谁,你只能在你的位置上动作。这种尊敬,真是软中带硬。

      而这次市县选举,可以看到马英九的眼里,并不仅仅是一个陈水扁,在猛攻绿的同时,其实马英九还有别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百里侯之战就是一个萨斯,给了马英九充分的舞台来表现自己,特别是单挑扁吕苏谢的辅选行程,那不仅仅是辅选,也是让马的形象和威力进一步在蓝军中得到巩固,事实上从现在的情况看马的确是票房金牌,各地蓝军将领无不期待他的并肩作战。这一战后马在蓝营上层和下层的地位都会更加巩固,甚至产生某种对马的依赖,准备对马进行挑战的人此时很容易感到挑战的风险,知难而退。这有利于国民党的团结,也有利于马使用这些资源。你看马被鞭炮崩得一塌糊涂,累得半死,他心里恐怕正喜欢如此折腾呢! -- 除了马英九,谁能做到?这不是给小马的能力做背书么?

      另一个,那就是桔子了。

      有朋友开玩笑,说你看台湾出了个祥林嫂。

      那就是宋楚瑜了。

      从竞选开始,宋的说话就有些酸味?何也?呼吁泛蓝的团结,呼吁大家给国民党投票,给周锡玮站台,但是。。。

      国民党方面好像一直不够积极,甚至在周锡玮问题上还有不愿意宋来站台的话。而且更不见给桔子站台的表示。

      很多有识之士不免痛心疾首,认为泛蓝需要整合,团结,不然,不该丢的地方也会丢掉了。马主席,要统战啊,不能把老宋玩成祥林嫂么。。。

      最典型的就是基隆,花莲。

      这两个地方都是泛蓝占上风,但国民党和亲民党的候选人如果自相残杀,不免让绿营占上便宜。

      看得出来老宋给周锡玮站台是一箭双雕,一方面爱护老部下,一方面给国民党一眼秋波,意思呢?基隆花莲,咱们各占一席如何?从丢了台东以后,老宋连个窝都没了,整天在立委中滑水固然有他的考虑,但也不能不说缺乏地方政治资源,老宋也是不得已。对地方的渴望,应该说是宋连连给小马送秋波的原因。

      一个换一个,这样的事恐怕要换连主席就干了,连战这人厚道。

      但是马主席不干!

      因为马英九的眼里,这桔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亲民党,号称“一个人的党”,老宋的确有他的力量,但是此人一生反复无常,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精于权术,对泛蓝而言,他是一份力量,但也是虎狼之辈。现在老宋在台湾不说江河日下至少也是远不如前了,但是他依然很活跃,他期待的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国民党和民进党打个焦头烂额,双方力量伯仲的时候,他的地位就重要了,日本政坛的公明党无非就是这个战略。老宋自有他聪明的地方。

      但是这就揭示了老宋的底牌 – 和国民党的合作永远是走不到一起的,虽然同属泛蓝,他绝不愿意国民党把绿压下去不能翻身,那他老宋还有什么机会呢?而他的性格,这种为了自己给哥们儿倒打一耙的事儿绝对干得出来。

      这一点,老宋看得明白,马英九也看得明白,驾驭王金平虽然危险,他敢驾,因为王金平和他是互利的关系,而老宋呢?他不敢玩,那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正面对阵,绿涨上五个百分比都不容易,蓝要是分裂裂出去十个点也不难,这才是蓝军的致命点。有宋这个庆父在旁,小马寝食难安。

      有人说台湾本盘绿,我想这种说法有道理,但也不是没有其他的看法。我觉得经过多年的经营,其实蓝和绿都是台湾人,这没有什么区别,对中国的认同,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问题,你要问台湾人中国到底代表什么他的回答可以五花八门。台湾人与大陆人的隔阂产生了二者的不同,但是更多的还是二者的相同,这个问题被绿军作为选举话题炒作,才变得如此激烈。相对于大陆V台湾的思维差异,蓝V绿的两岸思路其实差不太多,五十步百步,只是被刻意放大而已。今后如果大陆和台湾的发展更加接近,彼此更加了解,则双方和大陆的距离会更近,无非来时蓝前绿后,大陆如果出现动乱,或者台湾日加关门,差别扩大,则双方距离会更远,无非走时绿前蓝后。其实蓝更像是台湾中产阶级和保守力量的政党,绿则是无产阶级与激进力量的政党,大体如此。

      所以,其实蓝绿的本盘并非不能出现互换,如果两岸缓解,二者本盘的关系,就要看台湾经济成份的构成了。

      从百里侯之战,可以看出小马宁可基花双失也不肯给老宋更多空间的狠劲,所谓枭雄,非看其斗绿营,看其斗楚瑜也!

      攘外必先安内。委员长的学问被小马继承了。

      如此,无论蓝赢绿赢,桔子总是要输的,小马哥大概要老宋输掉裤子,才对他放心吧,那样,也许老宋的合作也就会很有诚意了。

      还没干掉绿就惦记着桔子了,一点没有给宋阁老面子的意思,老宋该算小马叔叔辈吧,看看小马够不够枭雄?

      时间关系,就写这些,结尾比较粗糙,因为来不及多加润色了,看选举结果吧。

      [完]

      元宝推荐:神仙驴,神仙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