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歼12谈中国军工的实用思想 -- 萨苏

共:💬45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歼12谈中国军工的实用思想

    [本为回贴,在朋友的建议下修改单独发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试飞的歼-12轻型战斗机

    一般看法中国的军工长期以来带有落后,甚至不思进取的帽子,从空军来说曾经长期徘徊在米格-21的水平上,甚至技术水平连仿造都存在问题,令人不免评分不高。萨的看法中国军工其实一直有较高的水准,那就是能够量力而为,尽可能在可行条件下满足当时国防目标的需要。这就象民国时代外交手段大都是很出色,却不能不受到实力的限制,而经常出现万夫所指的局面。

    唯一出乱子就是林彪时代一上十三种机型的故事,从变后掠翼到垂直起降无所不包,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工艺水平,制造基础,这种于国力要求过高的目标结果就是几乎完全的浪费。

    这中间唯一可以称为自豪的成果,就是歼12超轻型战斗机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展览馆中的歼-12

    歼12战斗机,至今是世界上最轻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人称中国设计最有创造性的战机,因其轻巧灵活,叶剑英元帅称为“空中李向阳”。

    但是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歼12是一种失败的机型,因为它设计的时候技术水平就落后于国际水平。

    个人以为,歼12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军工的特色,如果不是中国整体战略的改变,应该属于一种成功的设计。

    歼12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是国土防空。

    国土防空,假想敌是苏联美国,按理说应该发展出至少技术上不亚苏美的战机来才对。然而中国当时更多的投资却在高射炮和防空洞。中国军工的设想显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盲目当你的学生,那样,我的兵员素质不如你,装备水平不如你,投入资金不如你,作战经验不如你,结果必败无疑。必败的事情,是任何战略布局都不会去做的傻事。

    近代西方军事史就是不断教会学生学习自己战斗的方法,再打败学生的过程,这种战斗,天生就是一边倒。学了西方的打法来斗老师,萨达姆就是一个典型,钱不是不多,武器不是买的不先进,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但是也不能靠孙子兵法来斗隐形战机,那虽然具有东方特色,大概也是必败无疑,因为这是一种必须我方比对方智力高出很多的情况下才可以玩的游戏。没有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和可以确实打上对方的装备,单靠军事艺术是不可能取胜的 -- 谁比谁傻多少呢?拿破仑来指挥清兵,也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

    所以,军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规律上尊重科学,战术上发扬针对性和自己的特色,大概就是韩战越战等近代东方国家与西方传统军事思想对抗中产生的作战思路,也是西方军事家最不喜欢的作战方式。

    中国为什么当年大力发展防空和隐蔽手段,而对空军战机的发展投入不足,和它的预期作战方式有很大关系。当时中国的工业和科技水准,即使把全国的力量投入空军建设,结果也是无法和苏美抗衡的,技术的代沟不是大跃进所能弥平。假如那样堂堂之阵打起来,技术的落后将给中国的国防带来灭顶之灾,换了我是美苏军统帅,我也喜欢和中国这样打。那么效法北大营来个“挺着死,大家为国捐躯”,象祖鲁战士一样用肉体迎接机枪子弹,那也是不现实也没有意义的。作为对手我也还是会喜欢和这样的中国打。

    但是中国人挖防空洞,到处藏起来让你打不着,地上到处还都有高射炮,一不留神就让你掉下来,面对六十七十年代缺乏战略目标,没有坛坛罐罐,炸都炸不痛的中国,这个打法就让人头痛了。

    歼12大概就是这个背景下设计的,空优从一开始我就不要了,但是我的空军是到处能打到处能藏的游击队,机动灵活,瞅冷子就让你吃点苦头。

    别小瞧歼12,它雷达落后武器简陋留空时间短,但是个头天下最小动作灵活成本低,美国人模拟过,F-4打F-5,甚至F-15打F-5,在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条件下常常吃亏或者同归于尽,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尺寸,F-4雷达发现小巧的F-5的同时,它笨重的机身早就被F-5目视发现了,一旦缠斗那F-4还要吃亏。歼12的结构轻巧,体型小到极限,在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方面,以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F-4和它交手肯定要吃苦头,早期F-15闹不好也有和它同归于尽的可能,虽然技术上两者的对比完全倒置。歼12的设计特点就是抓苏美二代战机结构沉重庞大的这一个缺点,一着先吃遍天。

    批评家眼中,歼12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电子设备差,航程短,火力弱,航速也不及美苏二代战机。然而如果结合其任务,就会发现歼12的这些缺点甚至都可容忍 – 电子设备差,可是如上面所述,歼12是准备和对手打目视空战的,而且装备的红外导弹是发射了不用管,对母机电子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航程短,只有600公里,表面上一算作战半径只有300公里,简直没法用,可是考虑考虑歼12的设计是在本土打游击战,甲地起飞完全可以乙地降落,而且土跑道就能降,不需要象航空母舰上的战机一样必须返航,只这一个特点航程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火力弱,国土防空,是在自己腹地作战,未必需要将敌机当场击落,打伤它,喷气式战斗机这种先进装备能不能飞回去就很成问题;航速不够,其实也不要紧,因为鬼怪飞2倍音速是高空轻载,国土防空的情况下F-4不是带炸弹就是带油箱,是飞不了这样快的,骚扰一下就丢油箱炸弹应战,那F-4要么回不去,要么武器丢光了没法完成对地攻击,国土防空的目的达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经过静力破坏试验后的歼-12飞机机身

    在当时那种工艺水平和科技水平下,这好像是解决中国国土防空非常不错的一个办法。

    当然设计歼12这个战术思想今天落后了,歼12肯定斗不过带新不死鸟和响尾蛇,头上盘旋着E-2C的F-14,今天的电子设备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也不能轻易放弃空优因为中国有了好多坛坛罐罐,但是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闪光的军事智慧。

    一件武器是否成功,关键不在先进与否,而在于是不是能够满足作战的需要,比如B-1,可谓先进之极但是老要趴窝,那就无法称为一件好武器了。

    歼12虽然没有列装,但是它体现了一种思想, -- 不赶时髦,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今天也一样,苏-27,苏-30,歼10,装备它们不是为了比技术先进,而是要这个东西就是要用它打一种为它设计的仗,落后,追,一边追一边还要准备就这个水平也得打仗,就象不能等国家一切都满意了才爱国一样,军队也不能等一切都齐备了才动武。

    估摸着现在还不造航母,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完]

    附:歼12的性能表和几张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型机,机头有调节锥,但是引起进气损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期试飞型号,机头取消了进气调节锥,可以看到它尽力追求简单,追求轻便的特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面图

    [介绍 – 摘自数字方舟网站]

    歼-12是南昌飞机制造厂于1969年7月开始自行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歼击机,它采用了下单翼,机头进气的气动布局。歼-12原型机于1970年12月26日进行首次试飞,首批的3架在进气口设有头锥。随后,南昌飞机制造厂针对在试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10项重大改进,重新制造了3架原型机,于1975年7月1日再次试飞成功。为保证进气流畅,新机取消了进气头锥。1978年2月,因空军调整装备体制,歼-12停止研制,总共只生产了6架原型机。

    受当时“适应人民战争需要,开展空中游击战”的思想影响,歼-12的设计重视机动性、短距起落、维护简单和造价低廉。为达到以上目标,南昌飞机制造厂大胆采用了许多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如机身和中翼整体油箱、大面积双曲面金属蜂窝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壁板、钛合金板和铝合金起落架,及单块式风挡。

    歼-12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的正常起飞重量为44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为5295千克,空机重量只有3100千克。它装有1台涡喷 -6乙发动机,最大推力30.4千牛,加力推力39.716千牛(4050千克力),全机推重比达0.91,因而具有出色的机动飞行能力。歼-12在海平面高度的最大爬升率是180米/秒;5000米高度的最小盘旋半径是1140米;在5000米高度从M0.9水平加速到M1.2只需65秒;高空巡航速度是M0.95,已接近音速。歼-12还具有优异的起降性能,其起飞滑跑距离为500米,着陆滑跑距离为510米。

    歼-12是我国摆脱米格系列飞机设计的格局,完全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种喷气战斗机,为我国独立自主地开发战斗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尺寸

    性能

    武备

    翼展7.192米

    实用升限17410米

    1门30毫米机炮,备弹80发

    机长10.664米

    最大航程1385千米 (带副油箱)

    1门23毫米机炮,备弹120发

    机高3.706米

    最大平飞速度M1.5

    2个400升副油箱

    关键词(Tags): #歼-12(当生)#轻型战斗机(当生)#国土防空(当生)#南昌飞机制造厂(当生)#超音速歼击机(当生)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换个说法就是机会主义

      投机取巧,抄近路,好像成为中国人的遗传基因了。基础差,起点低,扎扎实实赶上去,就像日本人干得那样。如果老想着别出心裁,真的会有很大收获吗?绕一大圈,原地踏步。

      不得不承认,中国航空工业被这种想法给害了,五十年原地踏步。

      • 家园 不自量力地解释一下

        中国为什么当年大力发展防空和隐蔽手段,而对空军战机的发展投入不足,和它的预期作战方式有很大关系。当时中国的工业和科技水准,即使把全国的力量投入空军建设,结果也是无法和苏美抗衡的,技术的代沟不是大跃进所能弥平。

        当时的打算就是"早打,大打",哪里有时间

        扎扎实实赶上去,就像日本人干得那样

        现在说落后,大概也就是指运输机之类的大型飞机——因为早先没有上这些项目的计划,所以只有不超过二十年发展的东西怎么着也是比不过人家几百年的发展的

      • 家园 应该说当时是没办法吧

        现在我认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您说的是基础问题,也是决定战略的问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战术问题。不知道这样解释您觉得是否可以接受呢:)

        • 家园 我的意思是中国人老把精力放在这种小地方

          却看不清夯基础,走正路上。时间长了,恶果尽显

          • 家园 现在不正是在夯基础吗

            现在手里有钱才有资格谈堂堂正正的技术储备。那个时候就算设计的出,工厂也造不出,综合国力那个样子就只能造那个水平的东西,眼前的问题还是得解决的。好比流氓已经开始砸你门了,你是先拿起一把菜刀凑合着用呢还是闷头锻炼身体吃牛肉网上订购斩马刀?

          • 家园 别管正路不正路,解决问题是关键

            如果中国一开始就好高骛远的搞飞机而不是导弹,中国的国防恐怕还不如现在。

            那种看起来光明正大的正路,对于后来者而言,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家园 事实证明这样的飞机的性能价格比并不好

      和老六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必要装备呢?连导弹都不能带,只有机炮,要是早生20年,倒是一架好飞机。

      我们七十年代有三千架老六了。吴法宪不是说过:给我5000架歼六,我所向披靡。

      俱往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那是因为没办法的办法。我们俩山轮战时,不也是用炮弹把敌人淹死的吗。

      • 家园 “性价比”不是这样用的

        。。是有前提条件的。在战争可能来临的情况下,能够以最快速度最大数量造出来,就是最好的性价比。。。至于全寿命维修费用啥的,战时能有几架能用到全寿命?

        • 家园 我说的不是全寿命维修费

          是对敌机能不能造成最基本的威胁?如不能,就算是免费,你不是还得搭上飞行员呢吗。

          我们来看一看12诞生是中国面临的空中军事威胁和潜在的对手,70年代初,毛子方面Tu-22M和Su24分别在战略,战术空军服役,美帝方面,F-15,F111。

          你来说说,就12的性能,如何能不让人家打火鸡?即便是国土防空?

          空军不要是有道理的,空军一向比三机部看的远一点,准一点。

          不能因为长矛便宜,好造,就大规模装备吧。

          • 家园 空战不好说...被人当火鸡打肯定是不会~

            那个年代, 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都不咋样,可靠有效的空战武器还是机炮...这里有个越战视频值得一看:

            外链出处

            何况, 12号的最佳作战对象恐怕是地面的苏修坦克.

            • 家园 一专用超轻战斗机怎么打坦克啊

              一点点载蛋辆,没有对地攻击的设备,怎么用来打坦克

              • 家园 23MM的空中火力

                对任何装甲车辆,运输车辆, 基本都是一击必杀的...加上来无影去无踪, 对入侵者来说是很头疼的~

                • 家园 得了吧

                  23毫米一击必杀,A10没事整30毫米贫铀弹

                  干吗?歼12带弹才120,航程短,火力贫弱,

                  又没有装甲,那么小也肯定缺乏电子设备,去做

                  攻击机不是找死吗。

                  • 家园 兄弟啊`

                    咱说话不要跳这么远行不? 人家愿意用金弹子打家雀儿, 不等于咱的粘杆儿粘不住鸡鸟猴儿是不? 这根本是俩码子事嘛~

                    23毫米大不打得了装甲目标,您看看伊尔强击机的战绩就知道了...直到今天, 装甲目标的顶装甲能否顶得住23毫米穿甲蛋?

                    歼12的带蛋量对地攻击确实少了一点; 如果不带空空蛋, 这个重量完全可以换为机炮蛋....BTW, 歼12对地攻击, 完全是俺的想象, 并非出自啥官方观点; 原因俺是对12的低空机动性很有信心, 这并不耽误12号机在中底空对敌战斗机的骚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