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一个话题:你有兴趣在你所在的国外参政么? -- 铁手

共:💬2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一个话题:你有兴趣在你所在的国外参政么?

    在海外的华人,经常会有一种抱怨,就是前辈们没有积极参政,以至于到了今天,华人的政治地位还是很有限。

    前些时候看到泰让介绍加拿大的政选。正好前面胡主席到加拿大访问的时候,是加拿大总督伍冰枝陪同。看了一些介绍,说是华裔,但是只能算华裔血统而已。同时也了解到总督虽然名义上很高,但是实权并没有,只是一个象征意义。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在海外的华人,有多少会有兴趣在当地参政?

    比如西西河里的各位,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有兴趣在当地参政么?

    如果有兴趣,你你会积极争取当地华人社区的支持么?最缺乏的是什么?

    如果有兴趣但是不打算参与的,又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你呢?

    • 家园 最缺共同利益下的相互团结和合作,都觉得自己最NB,不信你“看看这里”
    • 家园 俺想,但是

      得等俺出了国,哈哈哈哈~~~

    • 家园 道不同,奈何与之为谋?

      文化,信仰的差异是根本。

      几十年了,中国的东西都浸在骨子里了。

      西方的东西,就象是别人的影子:满世界里都是影子,可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 家园 议政,参政,从政?

      如果说,议政是指评议发生在自己身上和生活环境周围的政府工作,俺填过一些表格,有来自地方政府的,也有地方议员个人的,可能属于调研性的。俺在由邻家们发起的联名信上签过名,反映过一些地方政府应该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有的见效很快,有的石沉大海。俺也和周围的同事谈论过社会问题,交换过支持和反对那些建议。没注意过自己的立场,凭着感觉走,也没在报纸上发表过任何评论文章,一是没有这样的需要感,二是英语写作水平太差。

      如果说,参政是指参加选举活动,并为自己支持的一方拉票,俺没干过。俺只是在投票前,和夫人一起参加一些人组织的选前活动,了解点信息,然后决定哪一方最不让俺反感。

      如果说,从政就是当议员或做镇长,俺没想过。俺对自己目前的职业很满意,每天用的都是俺学过的知识,工资收入也说得过去,似乎没必要半路改行,以政治为生。俺也不喜欢议员和镇长们的行为方式,对选民们一味忍让。就俺见过的镇长和议员范围里,他们活得一点不硬气。

      没觉得目前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也没遇到过特别看不过眼的事,推动自己去主持一把正义。就是觉得这里的“街道老大妈”不怎么监督俺的行为,有时有种“轻飘飘”的感觉,似乎没有人管俺。

    • 家园 有兴趣但几乎无可能

      老农还当过别人的竞选team leader。

    • 家园 不容易,第一代移民毕竟是外国人。思维方法不一样。

      光靠华人社团不行,一定要土著的票,而第一代移民和当地土著人的想法,要求都不一样。

    • 家园 得铁老大令,从新兵搬过来的

      我觉得华人当中对于参政的一个重要误区是认为只有参加竞选才是参政,其实对于你我这样无心进入公职生涯(career politician)的移民,参政有很多种方式:

      首先,最简单的是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甚至都和是否有投票权没有关系。华人社区的声音,不但体现在来自华人社区的政治家,更体现在每个华人对各种事件的意见。当然对于有投票权的人,用选票表达意见是最直接的方式。即使是没有投票权,对于很多local issues,比如是否应该加销售税或地产税来修高速,也可以积极参与社区讨论,无论赞成或者反对,你的声音被听到了,对有投票权的人也会有影响。对于全国性的议题,如果真的是相关于切身利益,都可以致电给本区的国会议员办公室,他们不会因为你没有投票权而不听你说话--也许下次改选你就有权投票了。

      对于不仅仅满足于投自己一票,而又不愿参加竞选的人士,还可以通过捐款,拉票等等方式为自己赞同的党派或者候选人出一臂之力。未名空间有位老摇参加了自由党的助选活动,颇有心得,还写了本《美国草根政治日记》,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即使参加竞选,也不一定就要参加国会议员竞选什么的。很多人并没有终生从政的打算,但是也会参加竞选本市或本县的议员,或者本地社区的理事性质的职位。服务社区和个人体验之外,对于本社区的各种行政措施更有影响力,更容易保护自己或者本族群的利益。

    • 家园 嗯,好象已经可以回贴了

      在新兵回了一贴,不知道能不能并到这条线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