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擒龙记 -- 履虎尾

共:💬51 🌺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擒龙记

    (上)

    那天,我们兄妹六人去东单市场淘书。临去前,小广西说天冷了,要顺便买顶棉帽子。于是,淘完书,我们又去王府井百货大楼去买帽子。小广西选了又选,比了又比,花五块大洋购得一顶麻绒帽子,当场就美滋滋地戴到了头上。

    从百货大楼出来,右前方路边上有一家鞋帽商店。小广西建议进去再看看,比较比较。于是,我们六个就逛了进去。

    鞋帽店里顾客不多,几个营业员正聊着闲话。我们六人大摇大摆地闯了进去,一声高一声低旁若无人南腔北调地侃着,营业员立即闭住嘴,皱起了眉头。

    “喂喂,你们看这顶帽子如何?”一个同学手向前指着,嘴里大声嚷道。

    俺们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在柜台里边,售货员身后的货架上,高高的摆着一顶非常非常漂亮的黑色皮帽子。说实在的,俺走南闯北的,去过的地方不算少,可不是那种没见过大世面的老土冒。但是,这么漂亮的帽子,俺还真是第一次看见。俺再看看帽子前边摆着的价格表,好家伙!吓了俺一跳,价格表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单价:360.00元!嘿,当时,我们几个人都被帽子的价格给震住了。

    在当时,360.00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俺是在职教师,带薪上学的。俺的月薪是多少呢?呵呵,俺的工资级别是“小教八级”,每月的数额是35。50元,再加上一元钱的粮油补贴,每月实领36.50大元。俺要是想戴这顶帽子,必须不吃不喝,攒上整整的十个月,才能如愿以偿。

    当时的三百六十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有人认为,比值应该是一比一百。履虎尾以为,这是一个没法比较的问题。比如说吧,在当时呀,小青年儿要想成家立业娶媳妇儿,荷包里一般得有多少呢?在当时啊,要想把媳妇儿娶回家,你首先要把“四大件儿”准备齐当了,这是讨媳妇儿的先决条件。天使兄要问了:“四大件儿,什么是四大件儿啊?”呵呵,四大件儿指得是当时得四件耐用的大家具,又名为“三转一响”,具体项目且听俺一一道来:

    这第一“转”呢是自行车,自行车虽说是自行车,可决不是只要一前一后有俩轱辘的就叫自行车,你可别得着那些杂牌子车来胡弄事,必须得是当时的名牌车。当时的名牌自行车呢有这么三种:凤凰,永久,飞鸽。“凤凰”车和“永久”车是上海出产的,“飞鸽”车是天津卫的。除了这三种牌子的自行车,别的牌子都是没法拿出手的。这三种名牌车的价钱也不算太贵,就在一百六十到一百八十元之间。当然,车子很难买到,不是只要有钱就行。除了钱,你还得有车子票。这张票怎么弄来呢,哈,这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至于走这个后门得花多少钱,就因人而定了,咱们呢,也就不往里算了。

    这第二“转”呢是缝纫机,缝纫机也必须是名牌。这缝纫机是老娘们儿用脚蹬的,俺了解的不多,就记得好像有什么“蝴蝶”牌的,“蜜蜂”牌的等等,当然,也都是上海出产的。一台缝纫机的价钱同一辆自行车差不多,也是大约一百七八十块钱。

    这第三“转”是手表。这手表呢,必须是“上海”牌的全钢防震表,120.00元一块得那一种。当然,你要是有“英钠格”,“罗马”呢,更好呗。到七十年代,上海又出了一种新款手表,除了全钢防震,还外带“快摆”的。把手表搁耳朵边上,你就听吧,“咔咔咔咔……”嘿,响得那个清脆!价钱呢,也挺公道的,125.00元一块,比一般不带快摆的才多了五块钱。这么便宜的事儿哪儿找去呀!

    第四大件是“一响”,就是收音机。在六十年代呢,必须是“熊猫”牌的电子管超外差收音机。到了七十年代,与时俱进了,要“红灯”牌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收音机的价钱就更公道了,比自行车和缝纫机稍便宜点,比上海手表呢,稍贵一点儿也贵不了多少去。

    买齐“三转一响”四大件儿,满打满算,也就是六百多块钱。这个数字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这可就不好说了。反正在当时,这四大件儿是一户中等生活水平人家的几乎全部“家身”。要想积累出这个数来,一般得花费一个人的半生精力。

    它NN的,360.00元,这么贵的帽子,谁买得起呀!就算买得起,可谁又敢往头顶上戴呀?十五块钱一顶的羊剪绒帽子,还有人抢哪,还会招来砖头拍哪,更何况……

    俺看了一会儿,心中不由得产生一股不平之气。俺是越有气呢,脸上却是越平静。俺抬起头,对商店售货员平声静气地说道:

    “咦——这帽子,可是真好,也真是贵,俺可是买不起哩。可是哩,俺心里透着纳闷,是啥宝贝皮子做的,卖恁多钱?同志,恁把帽子拿出来,让俺看看,让俺摸摸,中不中?”

    售货员见俺这么谦虚,对帽子,对他,都如此恭恭敬敬,不由得开心地笑了起来,曰:

    “当然可以!这人民商店为人民,买不起不要紧,我也买不起,是不是?还能不让看喽?看看怕啥?又看不坏!”

    售货员说着,从货架上取瞎了帽子,递到俺手中。

    俺把帽子托在右手上,象是托着一件精细的古董,仔细地观察着,轻轻地抚摸着。其他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和俺一起观赏着。俗话说得好,这“外行看热闹,内行才看门道”哪。俺虽然不是内行,不懂得毛皮的鉴定,可也瞧出来了,这顶帽子的皮毛实在是非比寻常。托在手里再看,只见皮子的毛色油汪汪的,不是纯黑色的,而是暗棕色的,棕里还隐隐透着淡红色;那个亮,亮里透着柔软。用手往毛上一按,软软的柔若无骨,可手一松开,按倒的一蓬蓬的绒毛又竖立了起来,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俺看了好大一阵子,才把帽子还给营业员,曰:“真不赖,不错,是好!可是,再好,也不过是一顶帽子,可咋卖恁贵哩?”

    售货员接过帽子,放回到货架上,小心地摆端正了,回头说道:“贵?一点儿都不贵!知道这是啥皮的不?海龙皮!这是海龙身上的皮毛!内行人都知道,皮帽子的毛越‘绒’越暖和,可是,毛太‘绒’了也成问题,什么问题呀,怕水呀。戴皮帽子最怕脑瓜顶出汗了,汗一出来,绒毛就湿了,绒毛一湿就‘擀毡’,那可真是干没辙。这海龙呢,跟别的动物不同,它整天泡在水里捉鱼吃,毛外边一层总是湿淋淋的。水里动物的毛要是湿透了,还不把它给冻死啊。这海龙的毛呢,总湿渗出一层油来,在水里怎么泡也泡不湿,泡不透。等做得了帽子,往脑袋上这么一戴,嘿,你汗出得再多,也是暖暖和和的。”

    俺曰:“海龙?这海里还真有龙?”

    营业员曰:“呵呵,皮货商都这么叫哇。这海龙啊,其实就是海獭!”

    俺曰:“那也不能这么贵,三百六,这不是要人的命吗!”

    营业员曰:“呵呵,这就叫物以稀为贵呀。咱中国地儿虽大,可就一个小地方出海龙这玩意儿。别的地方,一概没有。”

    “那是啥地方哩?”

    “啥地方?呵呵,告诉你们吧,黑龙江黑瞎子岛!”

    关键词(Tags): #四大件儿#三转一响#海獭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故事,花! 三贴一起.
    • 家园 【原创】擒龙记 (下)

      (下)

      三天后,俺在路上遇到了振家。俺问他和继林去鞍山卖水耗子的过程,振家推三阻四的,就是不想说。俺大怒,把他领到知青点,在大伙儿们的“威胁利诱”下,振家实在是搪塞不过去了,只好将这次鞍山行的经过,吞吞吐吐地对俺们坦白了。

      振家和继林坐了一夜地大车,天亮后,到达鞍山。他们俩提着笼子,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鞍山动物园。

      当他们走进园长办公室,来到园长办公桌前的时候,继林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强忍着,一句话也不说,双手捧着,临潼献宝似的把装着水耗子的铁丝笼子,隔着办公桌,递到了动物园园长的眼前。

      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园长的回答大大地出乎继林的意料之外,园长对水耗子居然不感兴趣:

      “我当是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这个啊,对不起,我们不收。”

      继林一听不收,急了,说:“什么?不收?难道、难道这不是动物吗?”

      园长回答说:“是动物!不过,也并不是所的动物,动物园都得收哇。”

      振家一看继林瘪茄子没话了,连忙在一旁帮腔插嘴,说道:“拉到吧,还有动物园不收的动物?”

      园长说:“有哇,多了去了!比如说,兔子啊,黄鼠狼啊,豆猝子啊,歇拉虎子还有癞蛤蟆,也都是动物吧,你看哪家动物园养活它们?”

      继林强辩道:“可是,这水耗子是稀有动物啊,你们……”

      园长微笑着说:“这水耗子啊,在平原上是大不常见,动物园里也没有它们,你们可能觉得很希罕吧?其实,这种动物一点儿都不稀奇,到深山里边,大小河渠水沟子里边,水耗子多了去了。”

      “这、这水耗子不就是海龙吗?”

      小能人巴继林拼命地抑制这自己,才把这句话平静地讲出来,而不是大声喊将出来。呵呵,原来呀,继林在心里早就认准了,这水耗子,就是老一辈子嘴里曾经唠叨过的“海龙”。海龙的皮毛啊,珍贵到家了,都说这“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可是,这海龙皮呀,比貂皮可珍贵得多了。继林认为,这水耗子,就是、肯定是、绝对就是原产松花江乌苏里江的海龙!是这场大水把它们冲过来的。呵呵,虽说继林是认准了八九不离十,不过呢,总还不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从打发现水耗子开始,继林就一直在等待着,期待着有人来对海龙的身份加以正式的确认。当然,继林这鬼小子的心里也很矛盾,既希望有人来确认水耗子的身份,又怕大伙都知道了消息,都知道了水耗子就是海龙。要是大家都知道了,就都下河来捉海龙了,那,就不会有第二只海龙给自己留下来了,岂不是抢了自己的生意!一进园长办公室,继林就树起了耳朵,等着园长发话,等着由园长来确认水耗子的真实身份。谁知道这个园长呢,张嘴闭嘴地,也跟着继林振家学,管笼子里的宝贝动物叫“水耗子”,就是不提水耗子的学名,就是不提“海龙”这两个字。现在,继林憋了几天的话,再也憋不住了,终于自己问了出来。而这一问呢,也标志着小能人巴继林终于认输摊牌了。

      园长笑了出来,说:“哈哈,我明白了,原来,你们是把水耗子当成海龙了。告诉你们吧,这确确实实不是海龙啊。”

      这个“臭老九”园长也太他妈缺德了,都到这时候了,还不告诉我们真相。振家心里骂着人,嘴上却说道:“园长啊,捉住它我们费了老鼻子的劲了,又大老远的送你们鞍山来,这水耗子好赖也算是个动物,你们要是不收,总、总不会让我们再带回去吧?”

      园长犹豫了一下,下决心似的点点头,说:“倒也是,好吧,我们就收下来。我给你们开张条,你们去会计那,去领五块钱的收购费吧。”

      继林一听,什么?才五块钱?这……这连回家的车票钱也不够哇!这可也……继林急了,问道:“你说它不是海龙,那、那它到底是个啥呢?”

      园长说:“哈哈,到现在,你们还认准了它是海龙啊?告诉你们吧,海龙的学名是水獭,也叫海獭。水獭原来内地也有,不过现在呢,差不多快绝种了,剩下来的,据说就剩下黑龙江、乌苏里江那些人迹罕见的地方还有了。你们捉住的这个水耗子,可不是水獭,它的学名呢,叫水狸,也叫河狸,还叫海狸鼠。海獭是食肉动物,吃江河里边的鱼虾;河狸不是食肉动物,不吃鱼虾,专吃植物,吃一些水草啊,嫩枝啊什么的。水獭和河狸,区别可就大了,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就象黄鼠狼和兔子似的,见过一面就混不了。你们看看水耗子的这张三瓣嘴,看看它的这对大板子门牙,就跟兔子的牙似的,这牙是干啥用地呢,这对大板子门牙是专门用来啃树的!不是说它啃坏了两张渔网吗?别说渔网了,就是老粗老粗的大树,它啃上一阵子,也能给啃折(音舌,SHE,断了的意思)了。水耗子专门啃大树,啃倒了,把一根根的树干拖过来,用树干来筑堤坝,它的窝,就在堤坝里边。而海獭呢,海獭是肉食动物,牙是尖的,跟狗牙和猫牙似的。海龙是捉鱼高手,捉的鱼吃不完,还能收起来,风干了,留以后再吃。海龙的牙咬鱼厉害,咬人也厉害,一咬咬进肉里老深去。可是,它不会啃树,不会啃渔网,海龙要是被渔网裹住了,它就糟糕了,它就再也逃不掉了……”

      关键词(Tags): #海獭#水狸#海狸鼠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 家园 del (抱歉, 发错地方了)
      • 家园 原来是它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沙发一个花一个

        • 家园 咱河里是谁谁生了双胞胎呀?

          快来认领照片。

        • 家园 据说还是这里的人的象征动物呢

          就是beaver嘛。

          据说这家伙吃苦耐劳(啃树?),严格紧守一夫一妻制,还讲究团队精神(筑坝?),所以是加拿大人的象征动物,呵呵。

          -----内容错了不负责啊,是以前学托福阅读考题留下的印象。

          • 家园 加拿大河狸多吗?

            地理条件可同东北差不多啊。

            • 家园 【文摘】加拿大的“国兽”河狸

              加拿大还把河狸定为“国兽”,我问为什么?有人回答说:“一个原因可能是多,加拿大从东到西到处都有。再是一个历史上的情况,它的皮毛价值很高,曾经是吸引欧洲移民并带来了巨大财富的珍贵动物。第三、更重要的是象征意义,河狸一生勤劳,伐树、垒巢、建坝,改善环境的本领可以说超越了所有的动物。”

              河狸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动物。化石证明,远在四千万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河狸的踪迹。它是啮齿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类型。体长75-85厘米,体重约18-25公斤。它虽然不能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中,但可以一气潜泳15分钟,在水中比在陆地上要灵活得多。由于它那高度适应水栖生活的特性,使得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发生了奇特的变化。如它那长约25-39厘米的尾巴,肥大而扁平,形状有点像一片桨,其功能也正好是在水中起着橹桨的作用;秋冬两季还是一个储藏脂肪的“仓库”,夏天又是一个可以分散体温的“散热器”。它的前肢瘦小灵便,有锐爪,善于握物;后肢肥大,能支撑全身半直立行走。趾间有蹼,也是长期适应水中游泳的结果。门齿强大锐利,能啮断相当粗大的树干,也能在水中拖动浮木。而且它的嘴唇可以关闭在门牙的后面,这样它们可以在水下咬东西,而水和杂质进不到嘴里。河狸的耳瓣膜也可以在潜水时关闭,以防止水进入耳室。河狸在生理上还有一个特点,在肛门的前方有两个分泌腺,能分泌出一种奶油状的物质,含香成分比较复杂。原始香气不佳,经稀释后则放出令人愉快的香气,是名贵的香料。因为河狸旧称海狸,所以这种香料就叫“海狸香”。河狸毛色棕褐,杂以黑、灰、黄、白等色。有两层毛,外层粗而长,底毛柔软细密。制成毛皮时,长毛全部拔尽,只取其底绒。一两个世纪以前,是世界上头等重要的毛皮,其名贵甚至超过了黑貂皮和海狗皮。因此猎取河狸和进行皮毛贸易就成为欧洲移民北美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毫无节制地争相猎取的结果,导致河狸皮的年产量由一百万张逐渐落至几十万、几万、几千张,最后竟濒于绝迹。现在河狸在许多产地国已列入保护名单,在中国属于一类保护动物,新疆的布尔根河自然保护区就是专为保护河狸而建立的。我们在访问前苏联、美国的时候,也多次看到河狸栖息的环境。但是印象最突出、看到最多的还是在加拿大;加拿大还把河狸定为“国兽”。我问为什么?有人回答说:“一个原因可能是多,加拿大从东到西到处都有。再是一个历史上的情况,它的皮毛价值很高,曾经是吸引欧洲移民并带来了巨大财富的珍贵动物。第三、更重要的是象征意义,河狸一生勤劳,伐树、垒巢、建坝,改善环境的本领可以说超越了所有的动物。”

              • 家园 加拿大的河狸现在还是很多

                河狸筑坝到处都是。现在人也不怎么穿皮毛的东西,再说打猎要这个那个许可,麻烦得很,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去猎杀河狸了。

          • 家园 那可就麻烦了,玩笑一下阿

            向偶像河狸学艺以后,加拿大人都。。。

            不盖楼了,改行穴居 -- 都搬地窖里去了,并且从中国进口黄土,开挖窑洞作为政府办公机构。

            不吃肉了,改吃树皮 -- 加拿大的畜牧业因此受到沉重打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则受到热烈欢迎,作为烹调草根树皮的重要参考资料。

            不搞IT了,改行伐木 -- 人人开车冲向林区,扑向大树,用锋利的牙齿切断树木的根部,然后奋力拖回家去 -- 树皮是晚餐。

            不作美容,改行镶牙 -- 大龅牙成为俊男美女的首选,征婚启事普遍声明不具备12.7厘米以上铲形门齿者免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