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真实目的就是增加工作岗位 -- wolfgan

共:💬36 🌺71 🌵1新 💬36 🌺10 🌵1 待认可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严父慈母

          一个新生的政权,就像一个小孩子。没有严厉的父亲,会变成什么样子?

          毛主席进京前,提出坚决不当李自成,李自成才当了80谈的皇帝,前车之鉴。

          看看改开后,一切向钱看后,到现在怎么扭转。那些以各种手段爬上来的,哪能与当年枪林弹雨、血海尸山中爬出来的功臣相比,不抓严一点,变化快的很。

          伴君如伴虎,应该是一个贬义的成语。但是,能够伴君的人,就不是一般人,如果与君上一件相左了,他们是有推翻君主的能量,你说怎么办?

          朱元璋杀功臣的动机,是给太子、太孙剪出难以驾驭的功臣,也是为了长治久安的一种考虑。

          黄炎培与毛主席的窑中对中说的很清楚,一旦风气养成,虽有大力,难以扭转。

          主席去世后,人走茶凉,人亡政息,好在打下的基础足够身后。或许他早就意识到这种结局,所以发乎其上、得乎其中而已。

      • 家园 毛和邓的决策都是对的。我这不是和稀泥。

        毛最初的决策是建立在当时有很大可能爆发核战争条件下的世界大战的基础上的,那时候多生就是战斗力,就是战后恢复力。不过在尼克松访华后,爆发世界大战的概率就越来越低,中国对计划生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以下是计划生育的年谱:

        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72 年提出 “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973 年提出 “晚、稀、少” 生育政策,1978 年提出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严格实施阶段:1980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1982 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

        由此可见中国对计划生育逐渐严格并不是从邓时代才开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在外部条件逐步变化下决策也逐渐移动的过程,完整体现了执政团队的前后一致性。

        通宝推:红军迷,
        • 家园 并不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中国对计划生育逐渐严格并不是从邓时代才开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在外部条件逐步变化下决策也逐渐移动的过程,完整体现了执政团队的前后一致性。

          毛时代的计划生育守住了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的人口更替底线,而且没有扒房牵牛这么严酷的惩罚措施。

          八十年代以后突破了上面的底线,显现出了顾头不顾腚、只顾当前不管长远的特点。

          • 家园 全靠口头劝说,国家要求(非强制),从未有任何强制性措施

            至少我是这么听说的,大家如果有其他强制性说法可以说出来给大家见识见识。

            这是和邓小平计划生育的巨大的区别。

        • 家园 计划生育是对的,一胎制是错的。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搞强制一胎制。

        • 家园 你这就不对了

          1973 年提出 “晚、稀、少” 生育政策,1978 年提出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严格实施阶段:1980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

          1982 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

          这两个事情差距太大了。

          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里面无限的人文关怀,你这也是太和稀泥了。

          我刚才还想呢,当年踩大肚子的计划生育人员,催生、引产,那是多么残忍可怕

          你总得听说过吧,我感觉你是接近90后了。

          毛主席会开放,但是绝对不是邓的,他俩就是对立,这是抹不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