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真实目的就是增加工作岗位 -- wolfgan

共:💬33 🌺68 🌵1新 💬33 🌺10 🌵1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养老机器人其实难度很大。

              现在你看到的那些大农场使用的机械都可以无人化,还有高楼大厦里的农业工厂。可以摘水果的机器人出来的时候我确实吃了一惊,因为我本来以为这是个难度很大的活,后来才知道是识别技术有了突破。这几方面的突破网上视频都出来了,好好找找吧。中国现在总体科技世界第一,这真不是在吹牛。

          • 家园 同支持一下假日归客

            80年代初国家曾派出一个考察团,去美国考察农业,结论是美国的先进经验对中国没有任何价值。

            美国小片土地直接抛荒,大片土地很多都是轮耕,中国哪怕巴掌大的土地都要种上粮食。

            美国土地大,适合大型农机作业,但单产还没有中国高,胜在土地多,中国学不了。

            至于说机器人种地,恐怕是猴年马月的事情,现在连养老机器人都做不出来,更遑论种地了。

    • 家园 楼主你的说法至少说明了一点,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人口压力

      是巨大的。

      如果你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1980年中国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对的,是正确的。否则,现在的中国,总人口至少是16亿或者18亿,那现在中国的社会就业会比现在难一个数量级。比如,也许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会是1500万以上,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压力,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不对,那压根就没有什么幸福感了,只有忧愁感,只有巨大的生活压力。

      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生活压力大,那你父母亲当初顶着计划生育的压力把你们生出来,意义何在呢? 就是为了来人世间吃一趟苦的?知道人世间不好混的?现在那些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然后出来送外卖什么的,有几个是城市孩子?几乎都是农村孩子啊。农村孩子始终是命运悲剧的主角,就像高加林一样。真是叹息。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人口和就业问题这么严重,毛泽东时代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呢? 从1960年代初期,实行比较缓和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每家最多生育2个孩子、农村每家最多生育4个孩子,这样也比到1980年再来实行计划生育,效果要好得多。但是不会,毛泽东时代最重要、最贯彻始终的的事情,是不断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浩劫,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都被带歪了,影响深远。还好最终被改革开放纠正过来了。

      • 家园 前三十年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意识形态挂帅

        随便干点啥都意识形态一大套,不在意识形态上讲明白就没法干。讲意识形态又抱残守缺,拿着马恩列斯的话翻来覆去地掰扯,其实完全不懂,就是拿着八股的办法读。改革开放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扔掉了这些思想上的禁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记得改开之初,还认真讨论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来着。都什么玩意?

        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就是不为一堆虚头把脑的理论服务。

        从这个角度讲,改革开放才是恢复了初心。

        • 家园 严父慈母

          一个新生的政权,就像一个小孩子。没有严厉的父亲,会变成什么样子?

          毛主席进京前,提出坚决不当李自成,李自成才当了80谈的皇帝,前车之鉴。

          看看改开后,一切向钱看后,到现在怎么扭转。那些以各种手段爬上来的,哪能与当年枪林弹雨、血海尸山中爬出来的功臣相比,不抓严一点,变化快的很。

          伴君如伴虎,应该是一个贬义的成语。但是,能够伴君的人,就不是一般人,如果与君上一件相左了,他们是有推翻君主的能量,你说怎么办?

          朱元璋杀功臣的动机,是给太子、太孙剪出难以驾驭的功臣,也是为了长治久安的一种考虑。

          黄炎培与毛主席的窑中对中说的很清楚,一旦风气养成,虽有大力,难以扭转。

          主席去世后,人走茶凉,人亡政息,好在打下的基础足够身后。或许他早就意识到这种结局,所以发乎其上、得乎其中而已。

      • 家园 毛和邓的决策都是对的。我这不是和稀泥。

        毛最初的决策是建立在当时有很大可能爆发核战争条件下的世界大战的基础上的,那时候多生就是战斗力,就是战后恢复力。不过在尼克松访华后,爆发世界大战的概率就越来越低,中国对计划生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以下是计划生育的年谱:

        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72 年提出 “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973 年提出 “晚、稀、少” 生育政策,1978 年提出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严格实施阶段:1980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1982 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

        由此可见中国对计划生育逐渐严格并不是从邓时代才开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在外部条件逐步变化下决策也逐渐移动的过程,完整体现了执政团队的前后一致性。

        通宝推:红军迷,
        • 家园 并不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中国对计划生育逐渐严格并不是从邓时代才开始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在外部条件逐步变化下决策也逐渐移动的过程,完整体现了执政团队的前后一致性。

          毛时代的计划生育守住了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的人口更替底线,而且没有扒房牵牛这么严酷的惩罚措施。

          八十年代以后突破了上面的底线,显现出了顾头不顾腚、只顾当前不管长远的特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